第10章 醇親王奕譞致軍機處尺牘(2)
- 法軍侵臺檔案補編
- 佚名
- 4449字
- 2015-11-27 15:02:00
樞垣今日遵辦各件底,已閱悉。重價雇船運械,頃晤徐星使,據稱可以辦到;并云封口系封通行之口,若偏僻口岸甚多,豈能盡封!所說有理。即如英領事云:『四面環圍,音信不通,明系欺人之語;果爾,非千百船不足合圍』。且信果不通,省三之電及孤酋之函又從何來耶?
盛議不妥處極多,故稱秘密,期在必行;固不待智始知。如朝廷不發眾閱,法國竟允此議,彼時如何處置?辦則適墮術中,不辦則轉以失信;責我奈何?愚見但可同眾論而廢七條,決不可惜七條而淆定志。希酌商施行!
醇親王泐。初九酉初。
二十七
頃接章京包封,得悉清卿報到;雖不過如北洋日前電稱云云,究恐有應辦之事。本擬赴直,適值稍有外感,只飲午時茶。又聞十二徐、唐之案遞上,據仍于十二進內。諸位前希代致意,簾前可勿奏及矣。
醇親王泐。初十戌初。
二十八
覆箋讀悉。我李使已出法境,彼之巴、謝仍逗遛上海,李梅復從中作祟。似可奏明由總署發給照會,謂既開仗,即當回國云云;看若何。設仍悍然不顧,即可先發制之;否則,不成局面,且恐誤事也。
頃鈔電孤境滿網,憤悶奚如!楊漕督既調營先行,所稱赴湘招募,即可將昨旨令兩湖、江西招募之勇數內劃出;不然,愈募愈伙,餉必難繼。再,孤如出閩,閩急已松,所籌授軍及張振軒似不應全赴閩省;楊去尚可,左宜從緩。宜如何酌調兼顧之處,明早與諸位公商;請遵辦!
此復,即候均祺。
港濟法軍火藥,可恨已極!亟宜電劼執公法以夷之。
醇親王泐。初十申初。
二十九
未刻一函,計承青及。
頃閱南洋代述邵意,其論法使,與昨旨符合。拘固快心,未免啟孤群之悲;直飭出境,似無不可。至商民出境,日前聯銜奏片已詳陳之。洋關稅務,則非所深悉。穆意索為誰,更不解也。
粵既有警,振軒自不能他適。前奉旨飭南、北洋于船臺縣籌勝算,此時似宜并請旨飭粵。又,彭等合詞一電,亦當請示遵行;緩告不得接濟。曾、鄭之見相同,當奏準也;告以無濟,徒帶我購定軍火耳。
醇親王泐。十二亥初。
三十
早先面奏大概,上慰天心。至曾之隱語、赫之讕語,皆可弆置弗顧。惟楊桔巴一節,希與諸公留意。
此泐,即候刻佳。
醇親王泐。十二酉正。
三十一
(略)
三十二
(略)
三十三
孤酋抵越之信既確,舍舟登陸,正可設法殲除。可否請旨通飭桂、云各營:有殲此酋者優予爵賞?刻下生力之軍漸集,或彼自投死路時也。頃聞傳言:茹又勸集千二百萬餉,為明年擾華之用;分委各路統師,而以孤拔縱橫于沿海云云。此語出自西人,彼亦以為法無此等大力,蓋虛聲云。然此時當以殲孤酋為第一要義;此物一除,茹必奪氣。基隆官軍亦宜乘此力圖攻逐,使孤兼顧不來,或疲于奔命,亦一策也。請公酌之!
醇親王泐。十三未初。
三十四
戌正章京玉恒又送到發下九件,歸入十五封并閱,亥正蕆事;一并封送臺端,希公閱預酌!拙見援臺各策為先,議和各策次之;余則徐徐酌辦。
至吳御吏請變通會議章程一摺,似未可厚非;亦不可即照原議。總以局內、局外各化成見,同力合作為是;俟面陳其詳備酌。
醇親王泐。十四亥正二刻。
三十五
劼事閱悉,「津約」已與楊使明言作廢,廷議惟尚賢借作陪襯,余無論及者;似以各摺全行囗囗囗發閱后,十六日定如何覆劼為妥。希與諸公酌囗奏!
醇親王泐。十四戌正。
再,十五摺夜分可以閱訖,丑正派護衛懷他布送至尊處,希發給回條。先此泐知。又及。
三十六
總署轉送省三信閱訖,大致仍不外懇籌轉圜;彼只圖濟然眉,而于吾輩之千頭萬緒自無暇代慮。
昨夕閱摺,匆遽僅摘記大概。茲將選出先行商辦各件送閱,希明早先與諸位公酌,以俟面敘掛漏之處。并希詳檢歸類,恭候垂問。
此泐,即頌時佳。
醇親王泐。十五未初。
附省三原信。
三十七
快讀西報,喜欲距踴。馬尾此次惡戰,實足彰華威而寒法膽。參觀敵船回港之言,則孤酋伏誅,已無疑義;而犯淞、犯津之說,正牽制我師之計耳。張成等無恙,尤足深慶。將來創立水軍,以此輩充教習,必大得力。至于船沉挫敗,乃制造之不堅,非戰之罪。日內奏報細情摺到,吾儕須請破格恩施,宣示中外;再加密防,俟其重來報復也。
左相向晦來談,仍是「伏波據鞌」之概,其志甚堅、其行甚急。已屬其少安勿躁,十八日代為請旨;始去。特此布知,希與同事與公述及;恐明日此老又欲陛辭也。
匆匆布臆,即候晡佳。
醇親王泐。中元戌正三刻。
三十八
發下各件閱訖。愚見援閩已迭有旨,再加欽差之舉,先聲自振;巖、泉似皆可供幫辦之選也。彭摺千言萬語,歸宿于無何有之鄉;惟片則實堪〔注〕意。
王今赴東城一行,歸來亥正;挑燈細讀,子正始訖。匆匆不及詳書。謹繳原件,希檢收帶入為荷。
醇親王泐。
三十九
南洋電頗壯,惟「托邵道」以下七字,詮解不清耳。
閩患未釋,自以遠扼長門、內守馬尾為重。水師既壞,正宜于陸路設法;況幼樵曾有「所缺非陸軍」之電,始奉旨停調兩湖、江西援軍。此時,又以張、楊不即至為憂,何耶?好在楊去在即,江西援軍亦報啟程,不致漫無救援;但拯急仍難耳。
大東、大北公司既立有合同,視我利益,盍由總署籌辦?果成,則甚善矣。
左相躍躍欲試,有不可遏之勢。若照前議為楊后路,楚軍必為之一振;先聲奪人,于閩甚益。若按彼意南下,則沅圃必多掣肘,轉費調停。此節擬于后日請旨。
先此泐知,希與諸公預商。即候時祉。
明日向有隨同行禮,昨已告左相矣。
醇親王泐。十六日。
四十(附片一)
昨閱署送洋報,華直洋曲已昭然于海國;是此舉為環球觀瞻所系,結束益不容稍茍矣。頃得一信,送供公覽。看此情形,彼之斗志固非甚堅;我覆劼之電正可投彼下懷,日內或有轉機之音也。
此泐,即候刻佳。
醇親王泐。十七申正。
附片
謹將密探法夷電音,繕摺恭呈電覽。
昨密探西人,得悉法廷電致巴德諾,以「中國主戰乃左相;左相已奉命至福建,必易轉圜。前電知一切,可設法照辦。但求與我國無損,不致貽笑別邦便可,似不過于要求」云云。巴德諾電覆,以「左相雖出京,無如前月中國業有廷諭:朝內大臣工有言和者交刑部治罪;故政府中多不敢啟議。即李相雖欲和,亦不敢上奏。加以六部九卿各官員仍多主戰者,恐非一時能議洽。現處此情形,亦無別法轉圜與議。現需照前電有赫德在津與林領事熟商到京與議,未知如何?俟議有端倪,再行飛報」云云。觀此電,少見法廷有騎虎難下之勢,可知矣。
至前探十五日辟門會議,想上海已得確耗。俟遲日密探,再行具報。
四十一
觀省三電,基失已決。渠所帶不止親軍,舊防各營數實不少;法兵之數相較,尚不及小半。何以敗挫至此!法既掘煤,正可設法攪擾,使日夜不安;豈可聽其所為,專保后路!劉駐臺已多日,茲土民情當能聯絡。何以法人新到,即能雇募土勇;我轉舍此資敵?以上各情,實鄙見所不解。合肥但謂其親軍太單云云,于事何補!希明早預擬電!拙見掛漏良多,祈旨以備。請諸位公酌定稿,示發往。余容面罄。
醇親王泐。二十一日戌正。
四十二
早間慈諭,謂法人連日寂然,必有詭謀;茲觀劼電,信然。山東防未足深恃,北洋、子健均宜亟電,陳撫亦當嚴行責成也。
南洋購槍炮為濟然眉,似當請旨俯允。聯洋商、杜諉卸,誠為善舉。
襄辦俄事時曾與聞倭琉之案,日久忘卻。希飭該股查出始末全案,摘要夾簽;俾吾儕熟讀,臨事以應。
此泐,即候均祺。
醇親王泐。二十一日戌正。
四十三
午后閱樞垣鈔底劼電,奉旨已辦。法驟添萬二千人,其為虛聲無疑。岑、潘經指授機宜,諒不致為彼所乘。倘再斷彼歸路,則新敵氣奪,彼中或自哄也。
徐電謂法使等在中者宜速驅凈,原是正辦。彼明言開戰之舉未宣,前此又有保護之旨;無端驅逐,各國必來喧呶。想諸公必計及此矣。日內赫如至署,有何議論?亟望示知!
醇親王泐。
四十四
(略)
四十五
劼謂宜有調停之國云云,應將明日分告巴、赫之處電劼,以杜法相之謊;并告以「無所謂不愿英國調處,但不與之先商;來不拒、往不追,以期操縱在我」云云。可否如此?希公商面奏,由署發電。
醇親王泐。二十五日戌正。
四十六
閱邸鈔,劉軍渥叨慈貺,岑電亦謂戰可得手。佇待捷音,曷勝心禱。
今日晤巴,示以八條,諒有問答節略,亟思一睹也。頃得一探,封送公閱。
醇親王泐。二十六日戌初二刻。
四十七
旨催援臺,敬悉。亟盼吳鴻源糾土人一戰,以孤法勢也。
金玉均恐非朝王所能索,可否請旨電吳續酌辦?
醇親王泐。二十七戌初。
四十八
再據密探遞來一稟,送供同覽。又,有從旁議者(亦西人)謂萬二千兵之說,不過播揚虛聲,冀中國怯而允其踞臺之條;果再堅持、急攻越南,底蘊立泄,更有出而調處者云云。
粵復闈姓,極透事理。聞議禁、議弛者每為重賄所使,獨彭、倪毫無染指,龔即有物議(有自彼來者,其言如此)。補偏拯急,似以用電中「暫行弛禁」一語為是;紛呶之患,可勿顧也。希公酌定!
醇親王泐。二十八亥初。
四十九(附蔡鈞呈三)
密探鈔來在越法軍實數,據稱甚確。單內加圈者,即新調之兵;所謂萬二千者,偽也。并據探北犯之說,決無此事,亦無此力。明言開仗云云,亦其虛聲故技;此蓋陸放翁詩所謂「自量勢難,外狠中已懾」耳。此時倘能將越人設法解散,電香濤令設法就近商諸岑、潘何如?即去其三成之一,再由或岑、或潘或即由彭、張出名,檄問越之君臣,責以大義;看彼作何答復,為將來封貢伏線。可否之處,希公酌!
醇親王泐。初一申初。
附呈一
(略)
附呈二
(略)
附呈三
連日設法往探,西人語詞吞吐,未得確信。前日遇一美國教士,談及法人,頗知一二。據云:法人初欲以新加坡為后路糧臺,緣恐西貢不守,即以此為后應;英人不允。復謀之日本、葡萄牙兩國,擬以日本之長奇、神戶為臺灣之后路;以粵東之澳門為接應。又以西貢屯兵;倘西貢有警,則以金邊國為后路糧臺。蓋金邊國本南洋一小國,早數年為法人所滅;該國兵政、賦稅,一切皆由法夷專主,該國王每年不過由法人給以薪俸以資贍養而已。初聞教士所言,未知是否真確,未敢即行具報。昨又聞一西商所言,略與前同。已有所聞,應即行稟報。
又聞法廷已照會各國,決與我國堅持戰議。立春后兵艦齊集,有三路進兵之說。究分何路?西人未言其詳。
以上各節,若教士、西商所言確有可據,急宜設法籌備為要。愚昧之見,伏乞電監。
五十
(略)
五十一
日來一切法事,今早簾前定已陳及。北洋雇德疑法之舉,似屬可行;未審作何答覆?丹相持重,可佩!然鄙見以為法兵祗有此數,援越則華解嚴,犯華則越無備;此即所謂牽制之道。至于民擾各國,誠有可慮;早間函內已及之。刻下電旨已發,密擬之件有不可久宕之理,亦有不能久宕之勢;幸與諸同事詳酌焉。
謝酋黔驢技窮,究作何態?極為系念。
此泐,即候刻佳。
醇親王泐。
五十二
昨由某處得一信底,固是讕語;足見流言之多。余供公覽。附劉溶一封,希留閱。盛道說帖、借款約底二件,并繳。
再,蔡鈞以條陳求代遞(摺片堅持倩洋人評理,又片慎選出使大臣),已發還,令投都察院;日內或遞上也。
五十三
電李使各節,北洋必宜知悉,為與巴辯論或與他夷述說張本;諒總署定達彼矣!
憶及,泐達左右。即候刻佳。
醇親王泐。
五十四
頃讀諭旨三道,山東誠可慮;閩民義憤可嘉而不可分黑白,極關大局。巴夏哩至署,或為此歟?抑挑剔照會字句歟?諒諸公必有以因應也。倘欲從中斡旋,頗難持其輕重;亟望鈔底,俾釋下懷!
密擬初二之件,諸藉偏勞。惟時殊事異,變幻紛如;應添之處極多,須朔日始克定稿,可否前一日屬子密攜來一閱?倘有可商者,即當面與詳述,轉達臺端再與諸公商定,屆日進呈。
醇親王泐。
五十五
(略)
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