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足球王國:世界級名帥的搖籃(2)

  • 斯科拉里傳
  • 米克寧
  • 3682字
  • 2015-11-26 16:40:17

一旦做出了決定,就必須堅決執行。在斯科拉里的嚴格指導下,球隊延續傳統,繼續奪得了州聯賽的冠軍,他差點兒為俱樂部創造了歷史。在這一年,他繼續帶領球隊殺進了乙級聯賽的決賽。他們的對手是來自巴西南部南馬托格羅索州的大坎普隊。在首回合的比賽中,他們以4︰3戰勝對手,在次回合中他們以1︰2惜敗對手。根據當時的規則,比分相同,雙方進入一戰決生死的決戰賽中。最終他們以0︰3大敗于對手,遺憾地與冠軍失之交臂。但這也是他們歷史上第二次奪得聯賽的亞軍。

盡管是初出茅廬,球隊的名氣也不夠大,但人們已經看出,斯科拉里已經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很好地證明了自己——不同于球員時代的平庸,在執教方面,他的確有過人之處。于是,在帶領阿拉戈亞諾體育中心隊取得州聯賽冠軍和乙級聯賽亞軍之后,他先前效力過的尤文圖德隊向他再度伸出了橄欖枝。

尤文圖德隊于1975年升入巴西乙級聯賽方陣后,就一直為沖進甲級聯賽而努力奮斗。從實力上來講,他們明顯要高于阿拉戈亞諾體育中心隊,并且,球隊在斯科拉里的故鄉南大河州。這里的足球文化氛圍更濃、足球人才更多,是個能錘煉和提升個人執教水平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正因為南大河州的良好環境,要想在這里實現一些更高目標反而變得特別困難。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尤文圖德隊還從未奪得過南大河州聯賽的冠軍。這,也就成為俱樂部聘請他所要實現的首個目標。不過,斯科拉里盡管在球隊的管理和技能指導上頗有建樹,但并沒有實現奪取州聯賽的目標。因而,在1983年賽季的下半年,他選擇離開,加盟了格雷米奧·艾斯波迪渥隊(簡稱巴西PE,也稱為佩洛塔斯隊)。

巴西PE球隊位于南大河州的佩洛塔斯市,成立于1911年9月。在斯科拉里加盟之前,他們奪得巴高聯賽冠軍還要追溯到1919年,那也是他們在此賽事中唯一的一次奪冠。1961年,他們奪得巴高聯賽乙組冠軍,此外就是1972年奪得總督杯冠軍。他們相中斯科拉里,顯然是看中了他鐵腕治軍的手段和年輕人敢闖敢干的拼勁。一個最現實的目標,恐怕就是能借助他的執教水平,從強手中奪得一次州聯賽的冠軍獎杯。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斯科拉里執教后,沒能給球隊帶來任何榮譽。因而,干到1983年年底,他再次選擇了離開。如同當初讓人大出意料地執起教鞭一樣,這一次他開始了在異國他鄉的穿梭。1984年年初,在人們驚訝目光的注視下,他飛向了遙遠的海灣國家沙特阿拉伯,落腳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艾爾·沙巴比(Al-Shabab)俱樂部。

沙巴比職業足球俱樂部成立于1947年。在斯科拉里執教前的歷史上,俱樂部球隊曾于1955年首奪沙特國王杯,1960年再奪國王杯,1979年奪得沙特第一賽區冠軍。在國內聯賽方面,除了這些榮譽外,他們基本上與其他獎項無緣。直到1981-1982賽季,他們才取得歷史上第一次聯賽亞軍。但是,到了1982-1983賽季,球隊再次一無所獲,而1984-1985賽季,他們顯然想有所作為。于是,在巴西頗有執教潛力的斯科拉里就被他們相中。在這里,斯科拉里將自己的執教風格與沙特本土風格相結合,帶領球隊一路前行。最終,雖說十分遺憾地與冠軍擦肩而過,但還是幫助球隊奪得歷史上第二次亞軍。

斯科拉里的沙特之行,雖說沒能取得十分突出的成績,但對于他個人來說,卻在他執教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里,他不僅拓寬了眼界,還學到了與不同信仰、不同風俗習慣之人相處的方式與技巧。更為重要的是,在他的執教方式和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可。從一定角度來說,他此行既收獲了眼下的果實,也拓寬了未來“謀生”的空間,為以后走上國際執教大舞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正是從這時起,他的人生開始有了轉機,有了更高的追求。

這時的斯科拉里開始思考,同樣是教練,為什么有的能將一盤散沙的球隊打造成攻無不克的常勝兵團?為什么有的球員就如同神助一樣,在球場上總能扮演好攻城拔寨的功臣角色?為什么自己當初在球場上就發揮不好呢?……有時,他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坐在看臺上思索。漸漸地,他悟出了一些道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的才干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等來的,而是通過不斷地歷練成長起來的。有了一定的才干,固然能“一招鮮,吃遍天”,但如果不及時提升,就會隨時被拋棄。為此,他的眼睛開始向上看,并為提升自己的執教水平而努力,他要讓自己在執教領域聲名斐然。

3.執教,讓他聲名鵲起

通過數年的海內外執教經歷,斯科拉里有了自己成熟的足球理論。這種理論幾乎摒棄了巴西人傳統的足球風格,改以歐洲人尤其是意大利人的務實。作為后衛出身的他,似乎比誰都懂得防守的意義。因而,他的執教理論中,防守變得比進攻更重要,成績比場面更重要。

當然,斯科拉里執教風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無數次磨煉才形成的,是建立在實踐經驗之上的。縱觀他的執教經歷就會發現,他并不是一個思想保守之人,不是一個固執己見之人,他是一個肯鉆研、愛學習且能夠虛心接受批評的人。另外,他還敏銳地觀察到,隨著足球運動在全世界的興起,作為足球王國的巴西,自然成了各國矚目的焦點。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各個國家都在急于提高自身的足球水平,而他們本土的教練一時都不能勝任這項任務。這也就意味著,在巴西即使不怎么搶眼的教練,一旦出了國,都可能成為別人手上的“香餑餑”。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些現象也說明了這一點,一些國家或他們的足球俱樂部,久慕巴西足球盛名,希望能在巴西找到一些適合本國國情,又能帶領球隊取得好成績的教練。這也讓斯科拉里看到了事業的廣闊前景。因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快速提高自己的執教水平,提升自己在業內的名氣。他亟須做的,就是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的執教能力。

于是,1986年,結束沙特艾爾·沙巴比隊執教合約的斯科拉里可謂滿載榮譽地回到國內,開始將自己剛剛形成的執教理念付之于國內的實踐之中。開始,他選擇的是返回巴西PE隊。顯然,巴西PE這樣的小球會一副無所作為的樣子距他的人生追求已經相去甚遠。因而,在這里執教3個月后,他毅然選擇離去,再次回到了尤文圖德隊。在尤文圖德隊,他一共執教了8場比賽。比賽的成績盡管不盡如人意,但每場比賽,都體現了他的執教理念,檢驗了自己的執教能力。正當他的試驗還在進行中時,一個人生華麗轉身的機遇悄然降臨——巴甲豪門格雷米奧俱樂部向他伸來了橄欖枝。

如果說出國執教,讓自己提升了執教理念,明確了執教風格,那么,執教國內豪門,就不僅僅是探索和學習,而是具有受到認同與挑戰權威的意義了。也就是說,斯科拉里的執教能力已經受到了豪門的認可,接下來,他只須用成績對自己曾經仰視的同行說“不”了。他已經在足壇上聲名鵲起。當然,這也是由巴西的國情所決定的。

足球王國,最不缺的就是足球人才,包括球員和教練。通常情況下,各球隊用人所挑選的都是優秀的人才,然后讓他們來參與比賽或執教比賽。球隊用人都是隨級別提高而提高的。換句話說,越是檔次高的球隊,其所用之人的能力也越高,這實際上是一種競爭機制作用的結果。在涉及個人收益的薪資方面更是如此。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月薪通常只有1000雷亞爾,而那些以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大牌球星,他們的月薪能達到3萬雷亞爾。兩者之間相差達30倍之巨。

這些與個人的利益緊密關聯的現實因素,對一直追求有所作為的斯科拉里來說,也同樣具有誘惑力,成為他為足球拼搏的動力之一。從沙特回到國內,那些地方性和區域性的奪冠已經不能再讓他滿足和心動,他需要超越,需要更大的舞臺。該向何處去呢?當然是那些豪門俱樂部了。

如同巴西的大牌球員與新人之間薪資上的巨大差異一樣,巴西各俱樂部之間,也存在著嚴重的分化現象。有些俱樂部收入可觀,有些俱樂部則陷入持續惡化、入不敷出的境地,優秀的足球人才必然向經營狀況好的俱樂部流動。歷史和現實注定了斯科拉里不甘平庸,緊隨時代潮流而行,他成為了足壇教練界的“時尚”人物。

盡管斯科拉里通過執教為自己贏得了聲名,但對于巴西人來說,這種聲名中也包含一些負面效應——并且,這些負面效應一直伴隨著他的執教生涯。這其中,就包括他的執教風格。因為他摒棄了巴西傳統的華麗打法,改為以歐洲實用主義為指導的防守型打法,以致比賽場面上失去了吸引人的觀賞性和有表演色彩的技術性,純粹為了取勝而打球。

當然,人的趣味需求始終敵不過功利需求。后來的事實表明,盡管斯科拉里因恪守實用主義,堅持我行我素,而招致謾罵和批評聲不斷,但當比賽勝利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極大滿足時,還有誰會去計較他的過于實用呢?如同一些人為了出名而刻意制造出一些動靜,提高在公眾中的知名度一樣,斯科拉里的實用主義執教風格,在客觀上也起到了這樣的效果,并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球場上的千變萬化總會出現讓人始料不及的情形,但接過格雷米奧隊教鞭的斯科拉里的頭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清醒。他清楚地意識到,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聲名雖體現著巨大的榮耀,如果不通過成績來加以維護,轉瞬就會成為身后之累,有時還會轉變為洗刷不去的恥辱。所以眼下他要做的,不是去在意什么聲名,而是要趕快投身于實踐之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檢驗自己和證明自己的時機到了,斯科拉里高起點的人生,將從格雷米奧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北碚区| 邢台县| 万源市| 胶南市| 隆子县| 榆林市| 宣恩县| 新昌县| 汉沽区| 石屏县| 淄博市| 礼泉县| 神农架林区| 张家港市| 高邑县| 思茅市| 天台县| 清新县| 呼伦贝尔市| 开封市| 凤翔县| 上犹县| 元谋县| 乌鲁木齐市| 繁昌县| 陇西县| 夏河县| 河西区| 平原县| 汉源县| 越西县| 普洱| 翁牛特旗| 九台市| 新昌县| 潞城市| 商都县| 南开区| 喀什市|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