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9章

重修福州西湖閘記  副使 李思誠萬歷四十一年

福城之西,為湖十數里,接北關,通南港,畜水溉田計一萬五千余畝。浚于晉之太康,湮于五季;復于宋,則趙忠定之功也。予奉敕來視,水利則久為豪右所據,種魚以牟利矣。詭名受稅,奄而有之,以致啟閉不時,畜泄失度。閩地入春多雨,當畚鍤方興之時,而水且溢入,不勝澎湃之災;至夏苦旱,當桔槔欲施之時,而塵坌相吹,曾不收涓滴之潤。昔西門豹治鄴,蘇端明守杭,皆疏鑿以垂永永。乃千百年古跡,為萬井所仰賴者,竟扼于狐鼠之輩,而廢不講,令嗷嗷憂旱澇也。豈不惜哉?熊思誠洎陳匡左二公,相繼抓搔其事,比去而寢閣如故。予趣具牘行之,議改里排,輪佃夫,里排,豪強之隱名也;議增稅給業夫,增稅,侵漁之詭計也。予決意力破浮說,悉蠲夙弊。時方暮春,耕事良迫,因捐貲屬陳幕史日夜并工,修南北二閘,置鑰下鏁。令環湖而田者數百家,每十家為甲,鱗次司禁,太溢則啟而泄之,稍平則閉而畜之,猝遇水旱,庶其有濟乎。復與金邑令合議,舊所輸臬司公費銀一十七兩有奇,悉與捐除,以湖歸官,以湖利歸民,即諸豪臨淵之羨,難以藉口矣。比告竣而復有以漁取稅額之說進者。夫朝三暮四,其說稍變,則湖猶豪之湖也。以種魚而橫奪于前,以取魚而巧擅于后,政復何異?且山林川澤之利,弛以與民,王制昭昭,何貪此小利?為語云:“興利莫若公,去害莫若盡。”謹勒此以告后之來者,其許我不? 藝文志二

著 述

經 類

《易講義》一卷陳襄

《易義》十卷周希孟

《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林栗

《易解》五卷劉藻

《易經發微》三卷陳德一

《易學啟蒙》三卷

《易學或問》二卷俱鄭文遹

《六十四卦圖說》邵整

《易講》四卷林希逸

《易說》一卷黃祖舜

《易解》二卷潘柄

《易解》三卷林萬頃

《易鑒》三卷陳舜申

《易說》三卷高曇

《易玄神契》一卷葉子儀

《周易集說》三卷林志

《周易說義》十二卷馬森

《易說意》五卷

《易太極圖說》一卷鄭守道

《周易通解》十六卷徐棉

《北山讀易記》十卷王夢麟。(以上《易》。)

《洪范解》六卷劉彝

《書說》十二卷黃幹

《尚書集解》五十八卷林之奇

《尚書本義》十卷林夔孫

《渾顥癸旨》二卷陳舜申

《尚書解六卷》潘柄

《書傳敷言》八卷馬森。(以上《尚書》。)

《毛詩解》八卷李樗

《詩義》十卷周希孟

《毛詩集解》十二卷林奕之

《詩解》四卷林萬頃

《國風、小雅說》二卷黃祖舜

《詩總旨》一卷鄭旭

《詩辨考證》四卷何宗魯

《詩說存固》十卷葉朝榮

《毛詩人物考》二十卷林世升。以上《毛詩》。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三卷林栗

《春秋講義》十卷林之奇

《春秋義》三十卷周希孟

《春秋集解》十二卷鄭文遹

《春秋元經》十卷邵整

《春秋三傳正附論》十三卷林希逸

《春秋王霸世紀》二十二卷李琪

《春秋諸臣傳》三十卷鄭昂

《春秋傳論》十卷郭王堂

《春秋解》十二卷林萬頃

《春秋論斷》三卷

《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俱張以寧

《春秋左氏辯證》六卷謝鑰

《辯國語》二卷林概。以上《春秋》。

《儀禮注解》三十二卷

《太常禮書》一百五十卷

《周禮纂圖》二十卷

《禮記講義》二十四卷

《禮例詳解》十卷俱陳祥道

《周禮中義》十卷劉彝

《古禮經傳續通解》二十九卷

《禮記說》二十卷俱黃祖舜

《喪禮長編》三卷鄭文遹

《明堂制度冕服儀》二卷鄭叔豹

《儀禮集傳集注》十四卷黃幹

《考工記圖解》二卷林希逸

《郊廟奉祀禮文》三十卷陳襄

《考工記解》一卷林亦之

《釋奠儀禮考正》四卷陳孔碩

《儀禮圖》十卷楊復

《周禮講義》四十九卷林之奇

《王朝禮編》七卷劉砥

《宋朝大禮記》三卷張宏圖

《禮記解義》十卷

《北郊祀典》三十卷俱陳旸

《禮記筌蹄》二十卷林春澤

《禮記訂補》二十四卷鄧廷曾

《禮記叩鳴集》八卷劉原芳

《禮記詳說》三十卷鄭原莊

《禮記參衡》十卷鄧原岳。以上《禮記》。

《樂書》二百卷陳旸

《琴譜》三卷林傳。以上《樂》

《孝經本旨》一卷黃幹

《孝經正義》一卷陳合

《孝報經》三卷陳烈

《六經講義》三十卷黃幹

《七經中義》一百七十卷劉彝

《經說》十卷林觀過

《六經章句》二十卷任文薦

《諸經釋疑》十卷王士奇

《六經總解》二十卷夏良規

《史經》三卷王向

《諸經義方》三十卷林洪范

《元統》二十卷林陶

《五經蠡測》五卷蔣悌生

《經術源流》一卷王惠山。(以上《總經》。)

《論語句解》十卷陳祥道

《論語解義》十卷黃祖舜

《論語講義》十二卷林之奇

《論語解》八卷劉砥

《論語注》一卷林之奇

《論語通釋》十卷黃幹

《論語意原》一卷黃幹

《論語知新》十卷林栗

《論語精解》十卷林亦之

《論語解》十卷陳囗

《論語集解》十卷陳舜申

《論語解》十卷倪登。(以上《論語》。)

《大學解》一卷

《中庸解》一卷俱陳孔碩

《中庸講》陳襄

《學庸集解》二卷陳舜申

《中庸章句》一卷林夔孫

《學庸口義》二卷馬森。(以上《學》、《庸》。)

《讀孟子》四卷唐林慎思

《孟子解義》十四卷陳旸

《孟子講義》七卷林之奇

《孟子解》七卷陳囗

《孟子集解》七卷陳舜申

《孟子解》七卷夏良規

《孟子解》七卷劉砥。(以上《孟子》。)

《四書解義》二十卷陳舜申

《四書講述》十一卷盧誠

《四書釋義》十卷歐陽侁。以上四書。

史 類

《通鑒綱目朱墨》二十卷林文之

《通鑒紀纂》二十卷林瑑

《六朝史通》六十卷陳嘉言

《史論》三卷朱金發

《歷代史議》十五卷黃祖舜

《諸史節略》十卷王士奇

《史論》二十卷林概

《宋編年備要》十卷鄭性之

《南唐余事》一卷陳舜申

《兩朝寶訓》二十一卷林希逸

《上庠后錄》十二卷

《中興論言》二十八卷鄭寅,永福僑之子。

《熙寧開封保甲敕》二卷許將

《天山十議》一卷翁熙載

《御史臺彈奏格》一卷李氵彌大

《閩中記》十卷唐林谞

《三山志》四十卷宋梁克家

《林氏野史》八卷林希逸

《重修〈閩中記〉》十卷林世程

《一統志略》八卷

《福州府志》二十四卷袁表

《全閩大記》五十卷

《閩都記》三十三卷

《風雅叢談》六十卷俱王應山

《晉安藝文志》三十卷

《鼓山志》八卷

《方廣巖志》五卷

《史褺》二十一卷俱謝肇淛

《燕史》一百二十卷郭囗

《使琉球錄》六卷謝杰。(以上諸史。)

子 類

《老、莊、列三子口義》四十卷林希逸

《莊子解》五卷陳藻

《莊子內篇》三卷林維屏

《莊子奧解》二卷林逸之

《楊子解義》二卷林之奇

《伸蒙子》三卷林慎思

《霧居子》一卷黃璞

《繩子》三卷蔡蒙叟

《諸子總解》一百卷陳德一。(以上《諸子》。)

《志術》一卷劉康夫

《忘筌書》三卷潘植

《捫蝨新語》十五卷陳善

《源流至論》二十卷林馬同

《續源流至論》二十卷黃履翁

《古今事類》二百卷高伯壎

《孫氏策府》五十卷孫調

《求心錄》二卷林公遇

《北苑拾遺》一卷劉囗

《治述》十卷鄭湜

《鐘嶂嘉話》二卷余元泰

《性理字辯》二卷

《格物啟蒙》二卷

《忠孝大訓》二卷

《女范》一卷

《幼學》一卷俱歐陽侁

《初學提綱》一卷鄭旭

《養正錄》一卷鐘耆德

《兵書訂解》二卷陳舜申

《歷集》一卷林文韜

《夢書》四卷陳襄

《致日經》一卷林霆

《堪輿管見》一卷謝廷柱

《醫學真經》二十卷

《活人總括》十卷俱楊士瀛

《荔枝通譜》八卷徐渤

《傷寒瀉痢要方》一卷陳孔碩。(以上《雜家》。)

集 類

薛令之《補闕集》一卷

《歐陽袞詩集》二卷

《陳去疾詩》一卷

《陳詡詩》十卷

王棨《麟角集》一卷

《陳通方詩》一卷

《歐陽玭詩》一卷

《林嵩賦》一卷

《林寬詩》一卷

《周樸詩》一卷

《林簡言詩》一卷

《韓偓詩集》三卷

翁承賛《晝錦宏詞集》二十卷

《黃璞文集》二十八卷

沈崧《錢金集》二十卷

《林無隱文集》三十卷

《林鼎文集》二十卷

余瓘《拾遺集》二卷(以上唐人。)

陳襄《古靈集》二十五卷

劉彝《明善集》三百二十卷,又《居易集》三十卷。

《湛俞詩》一卷

《王回文集》二十卷

《王同文集》十卷

鄭俠《西塘集》二十卷

林希逸《竹溪集》九十卷

《周希孟雜文》二卷

《林栗文集》三十卷,《奏議》五卷。

李彌遜《筠溪集》二十四卷,《奏議》三卷,又《外制》二卷。

蕭德藻《千巖擇稿》七卷,又外編三卷,續編四卷。

陳塏《可齊瓿稿》二十卷。

《陳德豫文集》三十卷

陳伯魚《澹齋目錄》四十卷

《王蘋著作集》四卷

林用中《草堂集》十五卷

趙鼎《藍溪集》二卷

林桷《橫塘集》十卷

陳舜申《橫舟集》十卷

林夔孫《蒙谷集》一卷

林之奇《拙齋集》二十二卷

黃幹《勉齋集》十卷

《林陶文集》四卷

黃祖植《莊定文集》十五卷

林遹《妙峰集》四十卷

林學蒙《梅塢集》一卷

陳孔碩《北山集》三十卷

林安宅《南海集》三十卷

鄭文遹《庸齋集》一卷

陳藻《樂軒集》十卷

《潘牥詩集》四卷,又《樂府》一卷。

林亦之《綱山集》十卷

《余咸熙文集》七卷

李復《潏水集》一卷

高若虎《渤海詩話》四卷

鄧林《虛齋文集》一卷

林仲嘉《京洛詩》三卷,又詩文二卷,又《指南集》三卷。

黃邦俊《真陽共理集》二集,又《強記集》八卷。

林文之《若存文集》一卷

敖陶孫《臞庵集》一卷

郭隚《梅西先生集》二十卷

黃鍔《容安拾稿》十卷

謝翱《晞發集》五卷

鄭東起《自然機籟集》

鄭所南《錦錢集》二卷

《林搏詩集》二卷

邵景文《玉坡集》一卷

曾逢震《月林手鏡》八卷

余偶《克齋集》一卷

程若中《槃澗集》一卷

林湜《槃隱集》十卷

鄭昭先《日湖遺稿》五十卷

陳德裕《納齋集》

高應松《筼畝集》一卷

黃洽《奏議》八十五卷(以上宋人。)

林泉生《覺是集》二十卷

林仝《小孤山人集》二卷

王翰《友石山人集》一卷(以上元人。)

張以寧《翠屏集》四卷,《淮南集》一卷,《南歸紀行》一卷。

林鴻《鳴盛集》十卷

王褒《養靜齋集》十卷

王偁《虛舟集》五卷

王堅《三山樵稿》二卷

鄭居貞《閩南關隴集》五卷

吳海《聞過齋集》八卷

陳仲完《簡齋迂稿》十卷

馬鐸《梅巖集》二卷

周玄《宜秋集》二卷

王恭《草澤狂歌》、《鳳臺清嘯》、《白云樵唱》共三十卷。

嚴烜《師韋齋集》

唐泰《善鳴集》十卷

林鈍《說鈐余響集》

羅泰《覺非集》四卷

鄭定《澹齋集》二卷

林紹《林泉清響集》一卷

林伯景《友漁集》一卷

陳全《蒙庵集》六卷

陳申《耘齋集》一卷

鄭旭《詠竹稿》一卷

高棅《木天清氣集》十四卷,又《嘯臺集》二十卷,又《唐詩正聲》八卷。

林敏《青蘿集》三卷

陳漢臣《榕溪集》

陳登《石田吟稿》四卷

陳興祖《棠陰清趣集》二卷

洪英《澹成集》

洪順《雞肋集》一卷

鄭閫師《韋齋集》十卷

林志《蔀齋集》十五卷

陳亮《滄洲集》一卷

鄭珞《訥庵集》四卷

陳輝《存庵集》、《琴邊清唱》共十六卷。

林文秩《梅湖集》二卷

鄧定《耕隱集》一卷

陳叔剛《絅齋》八卷

陳煒《恥庵集》六卷

高旭《榕軒集》二卷

王佐《梅軒集》一卷

謝士元《詠古詩》四卷

廖云騰《云亭稿》一卷

張濬《孝友堂稿》一卷

王俊《日休集》一卷

吳伯璋《秋庵集》二卷

王佐《三留集》一卷

林謹夫《如齋類稿》二卷,又《福唐雜詠》一卷。

邵銅《湖重山人集》

林瀚《文安公集》十卷

孟玘《山房類稿》四卷

謝琚《菊存稿》二卷

陳火阜《桐山集》八卷

謝瑀《敬軒集》二卷

王鼎《新齋集》五卷,又《西臺諫草》二卷,又《止吳錄》二卷。

許天錫《黃門集》七卷

林廷玉《南澗先生集》十二卷

林庭《康懿公集》十卷

劉世揚《平嵩集》十卷

陳明月《閑嘯集》二卷

陳達《虛窗小稿》五卷

鄭善夫《少谷集》二十六卷

王希旦《石溪集》四卷

馬森《恭敏公集》十卷

林春澤《人瑞集》十三卷

王昺《云樹集》六卷

林庭機《世翰堂稿》十二卷

王礦《冶山拙稿》四卷

林世璧《彤云集》二卷

鄭世威《岱陽答問》六卷

陳元琰《仙臨篇》三卷

郭萬程《子長集》四卷

郭文涓《享帚集》六卷

何御《白湖草》十二卷

林懋和《雙臺集》六卷

王應鐘《缶音集》六卷

魏文焲《石室私抄》四卷

林燫《學士集》十六卷

吳文華《濟美堂稿》四卷

葉朝榮《芝堂遺草》四卷

王夢麟《金粟園稿》六卷

謝杰《北窗吟稿》十三卷,又《杜律詹言》二卷。

王應山《帚言錄》五十五卷

謝汝韶《天池存稿》十六卷,又《碎金集》八十八卷。

趙世顯《芝園稿》二十八卷

邵傳《青門集》六卷

郭造卿《海岳集》二十卷

徐熥《幔亭集》二十卷

陳薦夫《水明樓集》六卷

鄧原岳《西樓存稿》二十卷(以上國朝人。)

論曰:余嘗校讎東觀,獲覩金匱石室之藏。往代文士著述,但有其目而書亡者,蓋不可勝數也。夫文士者,窮歲月,敝精神,冀立言于后,卒磨滅無聞,何哉?柳子厚有言,“非作之難,而知之亦誠難也。”是故或籍甚當年而沒世不稱,或流傳異日而生平寡和,譬千里必顧于伯樂,連城必辨于和氏。夫文士者,固亦有待于識者之知已也。其所待者未定,則其傳固有幸不幸者哉?吾郡自唐相常公以文章誨后進,當其時已彬彬然齒上國矣。歷數百載間,名藝苑、擅騷壇者非無其人,而乃今稍稍散失,多不可考矣。予時得其殘篇斷簡,恨靡見其全,蓋未嘗不為嘆息于知已之難也。近代諸君,其書俱存,頗采行事之實,庶覽者亦想見其為人。林文恪舊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旬邑县| 贵南县| 海原县| 长葛市| 洪洞县| 内江市| 盖州市| 白朗县| 射阳县| 上思县| 贺州市| 杂多县| 武清区| 龙山县| 宁明县| 历史| 大连市| 南充市| 闻喜县| 昌邑市| 梁河县| 洛扎县| 荃湾区| 睢宁县| 廊坊市| 密山市| 宁波市| 凤阳县| 安阳县| 全南县| 东乡县| 平陆县| 孟津县| 漳浦县| 家居| 乌拉特前旗| 七台河市| 永州市| 龙海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