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第二合說者。彼有力能攝此時即是此有力能攝彼時。何者以彼有力由無力故成。無力由有力故立。是故有無別有全以無為有。無無別無全以有為無。以有為無故是故有即無。以無為有故是故無即有。無即有故無無。有即無故無有。有有故全無。無無故全有。今即以全有之無為有。全無之有為無。如是圓融一際而不礙。有力無力兩存舉一即一切咸收不妨。重重無盡。何以故。互相交徹一多成故。其猶因陀羅網皆以寶成。由寶明徹影遞相現。于一珠中現余影盡。隨一即爾。更無去來也。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即此一珠能頓現一切珠之影。此一珠既爾。余一一亦然。既一一珠皆一時頓現一切珠影。即此西南邊珠復現一切珠中一切珠影。此珠既爾。余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有邊際。即此重重無邊際之影皆在此一珠中炳然遞現。余皆準此。若入一珠中即入十方重重一切珠中也。何以故。此一珠中有十方重重一切珠。故十方重重一切珠中有此一珠故。是故入一珠時即入重重一切珠也。一切亦然。反此思之即于一珠中得入重重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于重重一切珠中入一珠。而竟不離此重重一切珠也。問。既言于一珠中得入重重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重重一切珠耶。答。只由不出此一珠。是故得入重重一切珠。若出此一珠即不得入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此一珠之外無重重一切珠故。若出此一珠即不得入重重一切珠也。問。若離此一珠內無重重一切珠者。此網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結多珠成耶。答。只由唯獨一珠方始結多為網。何以故。由此一珠是多珠故。若去一珠網全無故。問。若如是者此網即唯一珠所成。不得言結多為網也。答言結多成者。即是結一珠即多珠之一珠也。何以故。以一珠即一切珠之一故。若無此一一切無故。是故此網唯一珠成也。一切準此。問。此但據義相攝。就彼義邊說云一珠即是一切珠。可實一珠是一切珠耶。答。今所說者但在一珠中說一切珠。不離此一珠中說一切珠也。若不信一珠即是一切珠者。但以墨點點西南邊一顆珠著時即點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切珠上皆有點故。若言十方重重一切珠不即是西南邊一顆珠著者。豈可一時遍點十方重重一切珠耶。縱令遍點即應前后有點云何一時一切珠上皆有點耶。是故一切珠即是一珠者定無疑也。西南一珠既爾。十方重重一切珠亦然也。既珠重重無際點一皆周。主伴始終一成咸畢如斯。如喻例法思之。法不即然。非喻為喻也。據一分相似故以為言。喻但影周質不即入也。此云何知。按華嚴經云。以非喻為喻。即其事也。如上之義可審思之

第二理性融通者。復有二門。一者空不空門。二者是不是門。初空不空者彼有力能成此為不空。以與他為體故。此亦然也。此無力依于彼為空。以此非自有由彼有故。彼亦然也。兩法互由二而不二故名空不空也。是故全空而即有有即徹空有。全有而即空空即徹有空。徹有空故一切在有而即空。徹空有故一切在空而即有。何以故。真非分限故。是以事隨理而圓通。理隨事而差別。此云何知。按涅槃等經云。佛性隨流成其別味等。又維摩經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等

第二是不是門者。以一切有皆是一有也。何以故。由有即空故。既有即空空無別異。是故一有即是一切有。故云是也。一切是一不礙彼此歷然。故云不是也。何以故。以有即是空。一切即以一有成故。如是無礙準思取解。此云何知。按華嚴經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如是諸一非一。具足同時即入镕融圓成一塊。或隱或顯。乍有乍無。合即圓融顯現。離乃炳然不雜。形奪孤立等山岳之陵太空。力用雙融若滄波之生溟渤。生伴交映終始難源。隨智為端頭不可得。此云何知。按華嚴經云。任放辨才說不待次。言辭不斷等。已說解分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阿坝| 通辽市| 陇西县| 麟游县| 兰西县| 加查县| 巴南区| 怀宁县| 灵寿县| 东方市| 黔西县| 沧州市| 云龙县| 嘉祥县| 嘉荫县| 巫溪县| 山阴县| 嘉善县| 阿坝| 合肥市| 平邑县| 华容县| 龙胜| 封丘县| 兰州市| 台安县| 会宁县| 卢龙县| 建宁县| 潜江市| 汉源县| 梓潼县| 合江县| 孝昌县| 南漳县| 神农架林区| 五指山市| 三原县| 南城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