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赤雅
- 鄺露
- 4283字
- 2015-11-24 16:45:10
山川論略
余窮歷九郡,南盡衡山,然后知先王建國親侯,其道大也(一本云,然后知先王封建之道之大也)。夫先王建國,必因山川,審遠近,辨物則,以左右民。故建瓴之勢立,臂指之義順,勢立而內強,義順而外服,然后(一本無然后二字)霸王之業可成也。若悉割兩江,東包廉、欽、潯、郁,以北盡乎宜、柳之境,屬之南寧,使自為牧鎮,則兩江溪峒,可馳尺版而服。既用兩江之兵,南略交趾,優有余裕矣。此所謂臂指之義也。若夫桂林,故衡湘地(一本作趾)也。天文分野,上屬翼軫。九疑、蒼梧之山,形勢曼衍,首起衡岳,腹盤八桂,而尾達乎蒼梧。湘漓二水,分繞其下。桂林據其上游,若屋極焉(一本作然)衡、永、邵、道、桂、柳諸郡,綴附廣西,并故轄桂、昭二郡,其封略固已偉矣。此所謂建瓴之勢也。況荊湖地遠,行部使者病不能遍。衡(一本作沅)湘數郡,歲調兵食以給廣西,猶之不屬之屬也。予說知屬狂僭,語曰:“芻蕘之言,明者擇焉。”
崇山
崇山有歡兜故宮,四十里即至越裳。杉谷起古崇山竹谿,從道明國來,于崇山北二十五里。合水欹欽,藤竹明媚,有三十峰,夾水直上千余仞,諸仙之窟宅也。
石人山
石人山,下枕藤水,三兩對坐,舉指興會,豐姿朗然。招之不來,方知其為石矣(一本作也)。
鬼門關
鬼門(一本無鬼門二字)關,在北流四(一本作西)。十里,兩峰對峙,中成關門。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日暮黑云霾合,陰風蕭條,蒼鸆啼而鬼鏁合,天雞叫而蛇霧開。唐宋詩人,謫此而死者,踵相接也。行數一本有十字。武,有一大石甕,中有骷髏骨五色,腸皆石乳凝化。予大書四字其上,曰:“詩人鲊翁。”見者毛骨倒豎(一本云毛骨森森)。黃魯直詩:“人鲊翁中危萬死,鬼門關外更千岑。”沈佺期詩:“昔傳瘴江路,今到鬼門關。此地無人老,遷流幾客還。”
昆侖關
狄武襄上元夜奪昆侖關,破儂智高。關扼賓邕兩界,水于此南北分岐。嶺險仄,皆通諸夷。若據昆侖,須防間道。
粵西入安南(一本有國字三路)
一由憑祥州出鎮南關,一日至文洲。一由思明州入邱溫,過摩天嶺,一日至思陵卅。一由龍州入,一日至平西隘。
容州三洞天
都嶠,太上寶元洞天。白石,秀落長真洞天。勾漏,玉闕寶圭洞天。
七究
南方,山溪間謂之究。有西古(一本作古西)郎究、金山郎究、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文狼(一本作郎)究、無勞(一本作窮)究、金雞究。
二壺城
戕歌,匯龍融二江,過柳州,環繞如壺,謂之壺城。水既北來,還轉向北,城則居其腹。所謂江流曲似九回腸也。太平亦有壺城,北曰壺關。水形不異,但差小耳。太平蓋五石之瓠,龍城則長房之壺也。
蘭麻道
自理定西行,蘭麻烏紗峰,峰刺天,僅容足。又極險隘,無間道。每過嶺,擘天直上;至絕頂,又懸空而下,連綿不窮。聞之飛云九折,尚能服牛乘馬,方之蔑如矣。
勾漏洞
勾漏洞在地上,不煩登陟。外敞豁,內幽邃。暗溪穿貫,與北流水合。乘桴而游,水清無底,瀠洄詰曲(一本作瀠洄曲折),與石爭奇。仰見大星炯然,細(一本作審)視乃石穿一孔,透天光入,依依如貫。月楂洞,對高崖,飛鳥斂翼,靈境罕秘,夏間荷葉田田。若見荷花,歲必大稔。
立魚巖
巖在柳城西南數里許,山小而銳,似魚怒升之狀。腹間有洞,石分紅白二色,若珊瑚枝架白玉樓。
李白巖
巖在藤縣,高五十余丈。中多翡翠、白猿、澤芝、芳杜,有天然琴薦,下激流水。白流夜郎,賞憩于此。
何侯山
何侯山在蒼悟,堯時有何侯者隱此。夏禹時,五帝賜藥器一函,拔宅上升,今為太極真人。
火山
蒼梧火山,傳(一本無傳字)聞南越趙陀埋神劍于此。又聞(一本無聞字)云,下有寶珠,月星皎潔,冷光燭天,如蛾眉洛伽、南岳圣燈之狀。其在泰山謂之仙鐙,羅浮謂之珠鐙,崇善白云洞謂之佛鐙。隆安火焰泉,夏則有光,謂之龍鐙,君山謂之蛟鐙。予所見尚多,不能盡述。要之,酈道元云:“其山以火從地中出,故亦名熒臺矣。”其說似長。對山為冰井寺。
銀殿山
銀殿山,在照州恭城,與九嶷相望。山皆白石,四隅生白石筍。其高觸天,浮云繞之,狀如宮闕。對麓曰金芝巖,金堂紫房,是之(一本無是之二字)自出。
陽朔道上諸峰
陽朔(一本有道上二字)諸峰,如筍出地,各不相倚。三峰九嶷、折城、天柱者數十里,如樓通天,如闕刺霄,如修竿,如高旗,如人怒,如馬(一本作齒)嚙,如陳將合,如戰將潰。漓江、荔水,絪織其下。蛇龜猿鶴,焯耀萬態。退之“水作青羅帶,山為碧玉簪”,子厚“海上千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子瞻“系悶豈無羅帶水,割愁還有劍芒山,”魯直“桂嶺環城如雁宕,蒼山平地忽蟻封,”皆實錄也。
七百里松陰古道
自桂城北至全湘七百里,夾道皆長松(一本云,七百里皆長松夾道)。秦人置郡時(一本無時字)所植,少有摧折,歷代必補益之。龍拿鳳跱,四時風云月露,任景任(一本作補)怪,色色絕倫(一本云,色色不同)。予行十日,抵興安,至今夢魂時時見之。
獨秀山
獨秀山,獨如黻冕,有王公貴人之象。顏延之出守,讀書其中,有五詠堂。西有雪洞,乳名最奇。下臨月牙池,山翠盡落,今入靖江(一本無江字)王邸(一本有中字)。飛樓舞閣,隱出樹杪,金碧華蟲,絢爛極矣。對之如一幅《小李山水圖》,麗而不俗。
疊彩山(西清寶積山附)
桂城北重門夾山,東曰疊彩,西曰西清,狀如石城玉疊(一本云狀如石城山,無玉疊二字)。山麓曰壽圣寺。寺后有穴,自然生風,丹陸赫而含凍,烏鳶墮而清暑,名曰風洞。風洞左折曰疊彩洞,奇石堆垛,燦若瓊珉。其后則堯山蔽天而下,前眺漓水,斗雞白雉,巨象橐馳,若馱經聽法之狀。其左一峰曰平越,右一峰曰四望。浮云淹(一本作掩)日月,長江亙終古。水落瀟湘,寂寞(一本作寥)長邁。北人至此,多軫鄉情。元常侍構奇(一本作齊)云亭其上,志思也。予旅游寡情,鄉思已絕,笑讀亭記,謂未必爾。有頃,見獨秀山金碧輝煌,雞徑歷歷,憶去年殘臘,與喬生、宋生,同憑一幾,看《小李將軍畫》,宛然在目,作詩寄之。朗吟之間,不覺落淚,喟然嘆曰:“古之人,不予欺也。”于是循嶺而下,游混沌巖。明月已舉,見蟾鶴于越,諸峰石紋橫布,純為紫黛,真巨靈之鴻彩也。徐步過華景洞,入巖光亭。亭后雉堞四垂,磊砢多石,篆曰“西清寶積山”。聞秦城角聲而返,時夜將半。
榕樹門(一本作榕城門)
榕樹(一本作城)門,古桂州南門,唐時所筑。上有榕樹一株,兩根苞纏丸礦,跨門而生,車馬轔轔,皆從樹根而出。至正間忽悴(一本作枯)平康(一本作章),唐元公祭之,復生。
桂林三嶠
臺城之嶠在大庚,騎田之嶠在桂陽,都龐之嶠在九真,萌渚之嶠在臨賀,越城之嶠在始安。是嶺有五而桂林擅其三矣(一本作焉)。
按騎田接郴州,今名黃岑山,或名黃箱山也。其支峰楚粵分界。
萌渚,即桂嶺,在富川北,與楚江華為界,水南北分流。其山產錫,又名錫方。在城中者,乃西清寶積山也。志載誤。
越城,在湘漓二源間,今名分水嶺。
華巖洞
華巖洞,在靈川西南二十里,高數仞(一本云高數十丈),顯敞寡儔,香泉縈繞。世傳常有桃花片,闊寸許,從洞中流出。壁上仙人詩,云:“巖前流水無人渡,洞口碧桃花正開。東望蓬萊三萬里,等閑歸去等閑來。”
屏風山
雙巖,劃天拔地峭豎(一本作立),外(一本無外字)無雜樹,彌望皆長松。巖中十余丈隆起,如層臺。側有綠石高二丈,形如覆鐘,水滴乳鳴,鞺鞳不絕。躡石磴五十盤,出通明門,山川城郭,歷歷如指諸掌(一本云歷歷在目)。其下為壺天觀(一本止此)。范致能銘曰:“心塵目華,三昧現前。我提一壺,彌羅大千。無有方所,四維上下。此三昧門,溥施游者。”
秦城
秦始皇發卒戍五嶺地,為秦城。城北二十里有巖關,鳥道,不可方軌。秦取桂林象郡,兵勒湘南,握其喉咽。臨瀜漓二水間,去桂城八十里。
寶圭洞
寶圭洞,即勾漏正洞。石室中玉宸道君,及葛真人石像,五季時迎至南海者。一本無者字。寶圭在石室東,秉燭而入,有丹灶床幾,盤翁碾臼,詭形怪狀,神摹鬼刻。約半里至水涯,循梯陡下,棹小舠以行,波光澄明,蒸靄溫〈目奧〉,四時無冬春(一本云四時皆春)。舉首見金光如長虹亙天表,乃石罅透日影而下。舍舟躡梯,攀蘿直上。曲磴飛棧,如瑤階玉埒。小石細碎羅列,如杯如斝,又如楊梅荔枝,充滿垛疊,莫可名狀。轉仄,僅容跬步,直穿太陰洞。后出山腹,則寶圭(一本有洞字)。之東。洞中室曰蟠桃,廣三四百步,仰視高處,不見其頂。西小室洞朗外矚(一本無朗外矚三字,有有字),自然石榻,平鋪疊架(一本無平鋪疊架四字),可瞑可踞(一本無可踞二字)。與東門(一本作洞)對,正如兩腋。
水月洞
水月,東距勾漏三十里,骨脈(一本作格)。嵚崎,至水月(一本水月作月下),則石體逾瘦,峰崚逾峭。西北清澗,瀠洄曲折。跨野橋渡澗入洞,虛明顯爽(一本顯爽作爽塏),可坐數百人。乳溜凝懸,清湍互激,若海若獻琛。明珠巨貝,錯出于驚濤怒浪中。右折秉炬入洞,水石益怪,削為芙蓉,伸為仙掌,渦為盤,立為柱。爰有神鉦,懸如滿月,擊其兩面,作雌雄聲。石坎通澗(一本作洞)。以火燭之,群魚皆舞。攀巖鑿空,出西南左折,一峰峭豎,洞在其腹,是名天馬。馬蹄蹋石入寸許,不計其數。天馬西行,度兩峰,抵鈞天洞。洞出山半,石廉利,不堪正步。手援足徙,至一小潭。越潭至洞,洞枕潭水,有石如頹云垂垂下,叩之若考鐘。又有懸磬,戛之如哀玉。洞下有洞,叩之,鞺鞳有聲。復陟上洞,軒豁敞朗,天光入焉。其廣可列數筵,令人下洞伐鼓鐘,聲滿天地。仙仙乎,如坐九宵,聆鈞天之奏。
七星棲霞洞
洞口懸空,如碧玉壺,匪圓匪方,如日落波心,動蕩成質。從洞口入,石索懸錦鯉魚,掛于云半。左有石樓,唐祀玄元于此。乾寧中,臨賀令鄭冠卿來游,遇二客飲酒奏樂,與之笛,勿(一本作不)能聲。臨別,謂冠卿曰:“方今四海斗爭,群雄角立,重斂贍兵,蓋亦天數。王喬、許遜之徒,皆臨官即升道果。子其勉之。”出晤,負芻曰:“碧空之樂,女知之乎?乃日華、月華君也。”跬步失所在。后門為玄風洞,洞內一灣流水,莫知去來。上跨石橋,中有石蓮,須瓣畢具,嗅之微香,半開半落于其中。過此,非炬勿矚。次龍潭,次仙人卷衣巷(一本無巷字),次鳴球,次鳳翔,次石田。墩塍歷歷,廣二畝許。其康莊坦途者,約六七里。其險仄不能通人者,竅洞庭,通九嶷,靈怪不可致詰。
玄巖
南溪之陰,枕新泉,連(一本無連字)。幽野,田園雞犬,疑非人世。中有大石屋,俯臨清漪,仰弄白日(一本作石)真奇觀也。其中一洞九室,西南曰白龍,西北曰玄巖。夕陽千峰,桂水一碧。玄巖之上曰丹室,白龍之右曰夕室。龍洞委蛇,險梯(一本無此四字)仙窟、仙室。又北是(一本無是字)曰石室,九洞谽谺,乳脂凝注。一俯一仰,如傘如輦,如欒櫨支撐,如蓮幕藻井。左顧右盼,似簾似幃,似偃松欹竹,似海蕩云(一本作魚)驚。其(一本無其字)中有玉池玄井,唐李渤:“玉池若無水,元井昏不測。”山之陽曰劉仙巖。
玩珠洞(按《廣西通志》當作選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