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火星救援
  • (美)安迪·威爾
  • 2749字
  • 2015-11-24 14:40:02

日志:SOL25

還記得在代數課上遇到過的經典問題嗎?水以一定速度進入某容器,并以另一個速度離開,求該容器何時變空。唔,對于我正在進行的“馬克·沃特尼別死”工程來說,這個概念至關重要。

我需要制造卡路里,足夠延續1387個火星日的卡路里,直到阿瑞斯4抵達。如果阿瑞斯4救不了我,我還是得死。一個火星日比一天長39分鐘,也就是說,一共有1425天,那么,我的目標就是:湊足1425天的食物。

我有大量的復合維生素,比所需多兩倍還不止。另外,每個人食物包里的蛋白質都是正常所需的五倍。省著點用,我的蛋白質補給應該夠用四年。我所需要的主要營養物都不缺,最缺的是卡路里。

每天我需要1500卡路里。我手頭的食物能撐400天。那么算一下,要讓我活1425天,接下來每天我得制造多少卡路里呢?我來幫你算。答案是大約1100。在阿瑞斯4抵達之前,我要讓我的小農場每天產出1100卡路里,才能活到那一天。實際上還要更多一些,因為今天已經是Sol25了,可我還什么也沒種。

對于我62平米的農地來說,平均每天能產出288卡路里。為了生存,我需要將現在的生產計劃翻兩番。

這意味著我需要更大的種植面積,以及更多水澆灌土地。問題得一個一個解決。

我最多能整出多大面積的農地呢?

棲息艙共有92平米地表面積,假設我全能用上。

另外,還有五張空床鋪。假設我把它們也鋪上土。每張床大約2平米,加起來就多了10平米。現在,我們一共有102平米。

棲息艙里還有三個試驗臺,每個大約2平米見方。我得留一個,另外兩個也可以鋪土。那么,又多了4平米,106了。

我有兩輛火星漫游車,它們都有加壓密封系統,這樣的話,乘員在進行長時間地表活動時就可以脫掉太空服駕駛。它們的內部空間太緊湊,沒法栽培作物,況且我很可能還要用到它們。但兩輛漫游車都有應急三角帳篷。

用三角帳篷作農地地基的挑戰不小,但每個帳篷展開來都有10平米。假設能把所有問題都擺平,它們就能貢獻20平米,農場總面積就能有126平米。

126平米的農田,這還差不多。但還是沒有足夠水分來澆灌這么大面積的土地,就像我剛剛說的,事情得一件一件來。

下一件需要考慮的事:能以多高效率種植土豆?我剛才計算時所參考的是地球上的土豆產量。但那些土豆農民并沒有面臨生死存亡的壓力。能有更高產量嗎?

首先,我可以關照每一株豆苗。我能把它們播種得規規整整,照顧好每一株,不讓它們相互爭肥。再就是,在它們發芽破土之后,我可以將其移植和深埋,上面還能復種幼苗。對于一般的土豆農民而言,這么做太不劃算了,因為他們要對付的是幾百萬株豆苗。

我承認,這樣種植將耗盡土壤肥力。任何農民都知道,這么干的話,12年內他的土地就會貧瘠得像個大砂鍋。這絕不是什么可持續農業。但那又怎樣呢?反正我只需要存活四年就夠了。

通過這些方法,大概能提高五成產量。考慮到我可以擁有126平米農田(基本上是當前62平米的兩倍),我應該每天能產出860卡路里。

這進步真不小。雖然還是有可能鬧饑荒,但生存時間大大延長了。我有可能掙扎在饑餓邊緣,但也許不至于完全餓死。我可以通過降低運動量來減少所需的卡路里。還可以將棲息艙的溫度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這樣的話,身體就不用產生那么多熱量來維持體溫。還能砍掉一條胳膊來吃,給我補充相當一部分卡路里,同時還將降低我的總體需求。

不,不,開玩笑的。這么算還真能清理出那么大的面積種地,貌似很合理。問題是,水從哪兒來呢?從62平米擴大到126平米,10厘米厚,我需要另加6.4立方米的土壤(估計得鏟死我),也意味著得再來250升水。

留下的50升水是為了防止水循環裝置故障應急用的。那么,就所需的250升水而言,我缺整整250升。

我暈。睡覺先。

日志:SOL26

真是一個累斷老背的高產日。我實在是受夠了不停地推算,與其顛來倒去地琢磨怎么弄到那250升水,還不如干點實際的。就算它們現在既干燥又沒用,我還是得想辦法把這么一大坨土弄進棲息艙。

在累趴下之前,我往艙內運了一立方米的土壤。接著,一陣小沙塵暴刮了大概一小時,把太陽能電池板全蓋住了。

我不得不穿戴整齊,再來一次EV。整個過程煩得要死。清掃那么一大片太陽能電池板極為無聊,也極為累人。活兒一干完,我就鉆回小小的棲息艙,來到農場上。

是時候再次加倍培土了,我打算今天搞定。花了大概一個小時。再有一次加倍,土壤就能進入實用階段。

另外,也該準備種子了。經過加倍,已經有了足夠的培土,即便有一小塊空著,我想問題也不大。我手里共有12個土豆。

這些土豆既沒有干燥冷凍,也沒有覆膜,我實在是走了狗屎運。NASA為什么會送來12個沒有冷凍的土豆?為什么這些土豆會和我們一起待在增壓艙內,而沒有跟其他物資在一起?因為我們執行地表任務的時候正趕上感恩節。NASA的心理學專家認為,過節的時候我們大伙兒一起做頓飯會對大家有好處。不光是為了吃,重點在于做。這里面肯定有什么邏輯,但誰在乎呢?

我把每個土豆切成四塊,確保每塊至少有兩個眼。眼是將來發芽的地方。我先晾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讓它們變硬,然后在角落種下去,盡量錯開空間。上帝保佑,小土豆,我的小命全靠你們了。

通常來說,土豆需要90天才能完全發育成熟。但我沒有那么長時間。我要切開這一小片地里長出的所有土豆,再播種到余下的土壤里去。

只要將棲息艙的溫度調高到25.5°C,植物就能長得更快。此外,艙內的照明也能提供大量的“日光”,我也會給它們提供足夠的水分(這個得好好想想)。這里沒有壞天氣侵擾,也不會有害蟲作祟,更沒有任何雜草爭肥。所有養分都是它們的,它們理應茁壯成長,在40天內長出塊莖。

我不得不承認,以上這些對于農民馬克的一天來說,實在是夠豐富了。

晚上飽餐一頓,我應得的。還別說,我今天燒了這么多卡路里,得把它們補回來。

我在劉易斯指揮官的物品里一陣亂翻,最后找到了她的個人數據棒。每個人都能帶上自己喜歡的數字娛樂,我實在是聽夠了約翰森的披頭士合集,看看劉易斯都有些啥。

垃圾電視劇。她存的全是這類玩意。數不清的全套劇集,年代老得不成樣子。

得啦,討飯的還能挑食不成。今天就看《三人行》吧。

日志:SOL29

過去幾天里,我已經把所需的土方全部搬了進來,桌面和床鋪都清理出來作好準備,有些地方甚至已經堆上沙土了。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水分澆灌,但我已經有了些點子。我承認都是些相當差勁的點子,但畢竟也是點子。

今天干完的大事是裝好了三角帳篷。漫游車的三角帳篷什么都好,唯一的問題是:它們本是按照應急用途設計的。

通常而言,你把三角帳篷丟出來,就得馬上鉆進去,接下來就是等待救援。它的氣閘很簡單,只有閥門和兩道門。進氣閘室,均壓,開門,進氣閘室,均壓,出門。這個程序意味著每次進出都會損失很多空氣。可我每天至少得進去一次。每個帳篷的總容積并不大,這么頻繁的空氣損失我可受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武夷山市| 连南| 黑水县| 开平市| 固原市| 梅河口市| 兴业县| 南岸区| 获嘉县| 卓尼县| 永春县| 拜城县| 通化市| 屏东县| 内乡县| 遵义市| 宁都县| 荃湾区| 分宜县| 九台市| 宁远县| 海南省| 钦州市| 济南市| 虞城县| 太原市| 东山县| 勐海县| 永德县| 花莲市| 富阳市| 青阳县| 廊坊市| 宝鸡市| 孟州市| 瓮安县| 门头沟区| 收藏| 慈溪市|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