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 崇禎實錄
  • 佚名
  • 4588字
  • 2015-11-20 19:26:43

懷宗端皇帝(十五)

崇禎十五年春正月辛未朔,上朝畢,召延儒、賀逢圣、謝陞入殿,曰:『古圣帝明王皆崇師道,卿等乃朕之師,宗社奠安,允惟諸先生是賴』。命東向立,上降座西向揖之;各媿謝。

先是,遼東寧前道副使石鳳臺以清意許和,馳書詢守將得報,鳳臺遽以聞;上〔以〕私遣辱國,下鳳臺刑部獄。至是,謝陞語同列曰:『我力竭矣!鳳臺言良是』。同列亦然之;乃屬兵部尚書陳新甲微言于上,謂『兩城久困,兵不足援;非用間不可』。上曰:『城圍且半載,一言不達,何間之乘!可款則款,卿其便宜行事』。上以問閣臣,謝陞獨曰:『彼果許款,款亦可恃』。新甲遂薦贊畫主事馬紹愉可遣;從之。加紹愉職方郎中,賜二品服;上深秘之,外廷不知也。丁丑,紹愉偕參將李御蘭、周維墉至寧遠(yuǎn),聞于清,請敕為信;乃復(fù)請于朝,敕曰:『朕聞瀋陽有罷兵息民之意,向來沿邊督、撫未經(jīng)奏聞;既承講款,朕不難開誠懷遠(yuǎn)——如我祖宗朝舊約,恩義聯(lián)絡(luò),永為和好』。清得之,以為邊吏偽作,并怒敕中語;紹愉聞之。

乙亥,上南郊省牲。

丙子,太廟(囗)。

山東盜平,擒李青山入京。青山,本屠人,乘機嘯聚數(shù)萬人;戰(zhàn)敗,逃山谷中,跡捕得之。

庚辰,上祈榖大享殿。

辛巳,李自成益攻開封。開封城,宋人所筑也;土堅而剛。寇穴城,土隕,數(shù)千騎殲焉;寇駭而徙,南屠陳州。

壬午,召鄭三俊為刑部尚書。

平賊將軍左良玉率兵援開封,寇退。

乙酉,戶部請核戶口、田畝;從之。

丁亥,聞錢塘、浮梁、鄱陽遏糴,命撫、按禁之。

己丑,上躬耕耤田。

辛卯,召還孫傳庭,仍以兵部右侍郎總督京營,提兵剿寇兼理糧餉。

御史楊仁愿上言:『臣讀敕諭申交結(jié)內(nèi)待之律,因稽高皇帝初無所謂「緝事」之令,臣工不法,止于明糾,無陰訐也。臣待罪南城,所見詞訟,多假番役,妄稱東廠;餌人以陷禍、擇人以肆喙,惟恐其不為惡,又惟恐其不罹于法。揆之皇上泣罪解網(wǎng)之心,豈不傷哉!伏愿先寬東廠事件,而后比較可緩;比較緩而后買事件與賣事件者亦息。抑臣復(fù)有請焉,如臣子獲罪,但敕撫、按以檻車送詣闕下,未為不可;若一遣緹騎,有貲者家門破散、無貲者地方斂饋,為害非淺』!上是之。諭東廠所緝,止于謀逆、亂倫;其作奸犯科,自〔有〕有司存。并戒錦衣衛(wèi)校尉奉使需擾。

罷提督京營內(nèi)臣。

乙未,蘄、黃賊為禁兵截殺,走合李自成,盜魁賀一龍、馬守應(yīng)、賀錦并屬之;惟一龍、守應(yīng)各領(lǐng)所部聽令而于羅汝才甚厚,自成深忌之。

庚子,蠲各省直崇禎十二年以前蠟、茶等稅。

是月,上齋于南城。

革、左寇自霍山、六安分道出掠。

二月丙午,命周延儒清獄。

戊申,發(fā)二萬金振山東就撫百姓。

庚戌,御經(jīng)筵。

論免崇禎十二年以上贓罰,豁罪——從刑部左侍郎惠世揚之請也。

詔免省直十二年以前稅糧,不許有司混征;百姓相率歡呼稱慶。

壬子,總督汪喬年至襄城。喬年在鎮(zhèn),發(fā)李自成先塚,得小蛇,斬蛇以徇,登壇誓師。聞自成圍左良玉于偃師,乃兼程進兵;留步卒火器營,以輕騎萬余抵郟縣。聞賊新破襄城,疑不敢進。會襄城貢士張永祺避難河北,還經(jīng)郟縣;力請先之,以告襄城人。襄城人爭出迎喬年于八里營,喬年屯兵城下;營未成,自成兵已薄汝水上。方接刃,有二將先逃,兵大潰;喬年以數(shù)百人入城居守。襄城堅守五晝夜而陷,喬年自刎未殊,被執(zhí),見殺;知縣謝三元死之。自成恨諸生,遂劓刖百九十余人;又購永祺。永祺匿時,夢黃姓者救免之;果一賊出之,則黃姓也。賊屠永祺族人九家,以泄其忿;又墮城而去。

癸丑,定王出閣就學(xué)。

命移京營總督孫傳庭總理陜西三邊軍務(wù)。

戊午,上南郊。

三月庚午朔,恤錦州陣歿戰(zhàn)士。

刑科左給事中沈胤培言:『松江知府方岳貢治郡十二年,清執(zhí)素著。前王陛彥以私怨誣詆,乞下法司公勘』。

辛未,張獻忠陷舒城。

甲戌,賜范志完尚方劍,命總督陜西孫傳庭、鳳陽總督史可法俱聽志完期會協(xié)剿。

丁丑,大學(xué)士魏照乘罷。

丁亥,松山城陷;巡撫遼東右副都御史丘民仰、總督曹變蛟、王廷臣、副總兵江翥、饒勳等俱被執(zhí),不屈死。總兵祖大壽守錦州年余,力竭,城亦陷;為標(biāo)下舁降。兩城俱沒,遂克杏山城。報至,京師大震。

庚寅,以沈惟炳為通政司使。

封皇子慈囗為永王。

乙未(原文誤己未),李自成圍彰德,陷之。

己亥,諭省直撫、按令司道守令各招貧民,給牛種糧食,俾各歸農(nóng)。

夏四月庚子朔,改稱宋儒六子曰「先賢」,位列漢、唐諸儒上;左丘明亦稱「先賢」。命纂「六子格言」。

禮科給事中倪仁楨上言:『臣等初拜官,例候閣臣謝陞;言及兵餉事,謝陞忽曰:「皇上惟自用聰明,察察為務(wù),天下俱壞」。陞位極人臣,敢歸罪天子』!吏科給事中朱徽、戶科給事中廖國遴亦劾之。上怒,命議處。丙午,大學(xué)士謝陞削藉。

周延儒奏議詞臣一員佐兵部;從之,著為令。

免四川貢扇三年。

發(fā)三萬金給關(guān)、寧之師。

禮科都給事中沈胤培上言:『欲求事功之臣,不若先求節(jié)義之士。如傅宗龍巳恤,而盧象升優(yōu)典未沾、汪喬年忠魂莫問;事同恩義,何以使諸臣不為巧避也!楊嗣昌死有余戮、陳新甲負(fù)罪,不遑飾其功勞,邀恤其錄廕。雖恩威出自朝廷,乃議罪則若局外,論功則有局中;有是禮乎!又儀制郎中,典禮攸寄,宜定久任課最之規(guī)得陞京秩,庶精心討論,不徒故事相蒙矣』。上是之。

御史沈向劾監(jiān)軍兵部郎中張若麒貪功喪師,復(fù)逃寧遠(yuǎn),宜正其罪;報聞。

李自成復(fù)圍開封。

癸丑,給巡撫山東王永吉二萬金。

己未,命祭松山陣亡吏卒。

壬戌,南京御史米壽圖請誅張若麒以謝天下;又上「練兵十害」曰:『今天下練兵,奉行三年矣。寇至而城輒陷,兵增而餉日縻;利益不聞,擾累日甚。目今不罷,害將日深!祖制,衛(wèi)所官軍又有弓兵、民壯,歲有常食;若實行清核以教練之,可無逃潰奸細(xì)之憂!此外,如保甲人自為守、家自為戰(zhàn),本屬良法;但在有司推誠厲精訓(xùn)練之耳』。是秋,張若麒下獄,論死。

癸亥,諭各部諸司:『凡利民救時裨助政治、攻補缺失者,匯奏采行之;不得以浮言泛陳。至中外大小群臣,當(dāng)痛猛省;服官擔(dān)爵,各有職業(yè),何無匡濟!任兵食之交窮、忍軍民之并困,終未有確然良畫,力任底績;非朕之所倚望于諸臣也』。

清兵襲塔山,破之。兵部職方郎中馬紹愉駐塔山,候朝命;城將陷,紹愉出,清兵共衛(wèi)之。城中兵民自焚,無一降者。

五月癸酉,中書舍人陳龍正上言:『剿寇不在兵多,期于簡練;殲渠非專將勇,藉于善謀。而所云招撫之道,又更有說:曰解散、曰安插。解散之法,仍屬良將;安插之道,端委有司。今者寇禍,中州最甚。賊初淫殺,人猶苦賊,而望矣兵;兵既無律,民反畏兵而安賊,若喜其至而迎之:誠中原之大憂也。邊地受侮,唯在防御有道。督、撫固在得人,而尤當(dāng)擇有兵略者為知府;用我所長,制彼所能。我所長,在扼險、在車營、在大器;彼所能,特騎射奔突耳。良將在奇謀、在用間,今之塘報,亦間之一端也』。上是之。

甲戌,南京提學(xué)御史徐之垣入廬州。見城守疏虞,召北關(guān)副總兵唐應(yīng)登入城;未入,忽西門、德勝各火起,官兵俱潰——則革賊計陷之也,之垣及知府鄭履祥、合肥知縣湯登貴俱遁走。夜,革賊陷無為州。

丁丑,諭釋輕囚。

戊寅,宥馬士英,起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提督鳳陽軍務(wù)兼督湖廣、安慶合剿。初,周延儒再召,前太常寺少卿阮大鋮等合饋之萬金;以大鋮「逆案」難之,故用士英。

兵部司務(wù)朱濟賫敕同職方郎中馬紹愉往瀋陽議和,還至寧遠(yuǎn),以議和副書上兵部。

上問周延儒至再,終不對;上慨然起。時言路方以講好攻陳新甲,故延儒緘口不敢異同;又以脫后罪也。上始悔之。

癸未,李自成陷開、亳。

丁亥,命禮部考「樂律志」。

六月庚子,禮科都給事中沈胤培請廣科額;上命省直各加解額有差。

發(fā)帑金五萬、戶部金十萬及銀牌、布幣犒左良玉軍。

丙午,孫傳庭奏請練兵二萬;上以『原議練兵五千,可以破賊;何為取盈二萬?且二萬之餉,安能即濟!但得餉一月,便當(dāng)卷甲出關(guān),共圖殲蕩;不得過執(zhí)取咎』!

戊申,大學(xué)士賀逢圣致仕。

己酉,上不豫。

庚戌,崇明盜平;兵備道程峋散其黨二千余人,藉其兵四百四十人。

辛亥,免開封、河南、歸德、汝州去年田租。

癸丑,大學(xué)士張四知致仕。

諭各省直停刑五年。

丁巳,召新入閣諸臣禮部尚書林欲楫等于中極殿;至則賜饌,上先御觀殿試炮。時賀逢圣致仕,特賜宴餞別,異數(shù)也。

戊午,以禮部右侍郎蔣德璟、詹事黃景昉、兵部右侍郎吳甡并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直文淵閣;且責(zé)吏部『會推大典,自當(dāng)勿濫勿遺。今乃稱詡徇情,如房可壯、宋玫、張三謨并與推舉,此豈大臣矢公矢慎之道』!

辛酉,召廷臣于中左門,賜饌;上青袍,東宮及定王、永王緋衣侍。上詰李日宣曰:『朕兩年前,曾諭諸臣有「寧背君父、不背私交,寧隳職業(yè)、不破情面」兩語;今猶如故。昨爾等枚卜,徇情濫譽;大事如此,況其他乎』!日宣奏辨。上又責(zé)吏科都給事中章正宸、河南道御史張煊;閣臣力為救解曰:『房可壯峻節(jié)有識、宋玫邃學(xué)習(xí)事、張三謨風(fēng)裁持正,原不媿枚卜』。上不聽。明日,下日宣等六人于刑部獄,奪職。

恤贈故巡撫丘民仰、故總兵曹變蛟、王廷臣,各予祭六壇;命禮臣議諡,合祠京師。諭:『近日死事文武大臣立壇,朕觀致祭』。

戊辰,以姜鑲為征西將軍總兵官,鎮(zhèn)守大同。

御史吳履中奏言:『皇上之失有二,曰大奸之罪狀未彰,而身受過;圖治之綱領(lǐng)未挈,而用志多分。臨御之初,天下猶未大壞也;特用溫體仁,托嚴(yán)正之義,行媢嫉之私:使朝廷不得任人以治事。釀成禍源,體仁之罪也。專任楊嗣昌恃款撫、加練餉,致民怨天怒,水旱盜賊。結(jié)成大亂之勢,楊嗣昌之罪也。皇上信任二人,二人恃其信任,售其奸欺,輒曰「皇上自為之」;皇上亦曰「彼實未嘗專擅也」。是皇上為二奸所誤,而反代二奸受過也。至于圖治自有綱領(lǐng);圣人撫世酬物,因時制宜。向者是以生亂,今欲塞其亂源,急宜求治兵之人。先辦此兩大事,而治功可次第舉矣』。

秋七月辛未,敘東省功,進周延儒少師、中極殿大學(xué)士,廕中書舍人;陳演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

乙亥,謫李日宣、章正宸、張煊戍邊,房可壯、宋玫、張三謨削籍。初,大學(xué)士陳演以所親御史廖惟一者托可壯考核時為之地,不納;煊亦峻拒之。惟一竟外調(diào),演銜之。適上游西苑,召周延儒、陳演;延儒辭足疾。演入侍舟中,因陳枚卜大典,日宣等徇私濫舉;上怒,欲重譴之。日宣詞氣不撓,始消霽。

停河南鄉(xiāng)試——時開封久圍不解也。李自成圍開封日久,開封守告急求救;遂命許定國渡河,孫傳庭以秦師出右、侯恂以晉師出左互援之。

戶部尚書傅永淳奏言屯田八事:『曰軍屯。軍買官屯、民占軍地,不必問矣;但就冊報征,即以折色改征本色。曰民屯。凡荒閑可耕之地,召募軍民商賈有捐貲開墾者,給為永業(yè);其愿耕無力者,照佃發(fā)給貲,待二年后起科。曰兵屯。有事用兵以戰(zhàn),無事用兵以耕;宜以七分戍守、三分屯田。曰商屯。依墾田多寡,頒給職銜以旌異之。曰水屯。招募南人習(xí)水利者度其原隰,使地?zé)o曠土、水無遺利。曰陸屯。擇不毛之地,樹以桑棗,雜植榆柳諸木;隨其所便給業(yè),永不起科。曰罪廢開屯。能墾千畝準(zhǔn)開戍、墾五百畝準(zhǔn)雜流、墾三百畝準(zhǔn)配,俱認(rèn)地三百畝,三年而止,照例察敘。曰設(shè)官。特遣大臣專理屯務(wù),設(shè)屯官分理;寬以吏議、遲以歲月,俾便宜行事』。上是之。

皇貴妃田氐薨,輟朝三日。妃最為上所寵,能書,有機警;居承干宮。丁丑,旱;上齋宿武英殿半月;俄欲還宮,妃遣人辭之。太監(jiān)曹化淳進江南歌姬數(shù)人,甚得嬖;妃上疏切諫。及薨,上痛悼,恤禮加等。

甲申,吏部左侍郎王錫袞諫上事佛,言甚婉切;上納之,加服、俸一級。

甲午,戶部以流寇充斥,輸挽可慮;請就海運。上謂海運從權(quán),非經(jīng)久計;不許。

以鄭三俊為吏部尚書。

丁酉,兵部尚書陳新甲下獄,以張國維為兵部尚書。

是月,李自成陷陳州,殺睢陳道僉事關(guān)永杰。

八月戊戌朔,祭大社、大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刚察县| 菏泽市| 东港市| 河源市| 桐乡市| 咸阳市| 徐闻县| 静安区| 华亭县| 聊城市| 施秉县| 南靖县| 东城区| 灵璧县| 买车| 鄯善县| 盈江县| 海宁市| 南雄市| 高尔夫| 桂东县| 陕西省| 安福县| 连江县| 尚志市| 资阳市| 延川县| 泾源县| 万源市| 银川市| 顺义区| 林西县| 闽侯县| 金坛市| 沂源县| 卢氏县| 淮安市| 安图县| 四会市|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