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 崇禎實錄
  • 佚名
  • 2769字
  • 2015-11-20 19:26:43

上命大學士薛國觀擬諭,不當上旨;上怒其不恪遵,自取易之,以授國觀。及改入,復不稱;遂大怒,令五府、九卿議處。定國公徐允楨等會議:國觀當令致仕。刑科給事中袁愷又劾國觀罔上妒賢,傅永淳等皆其私人;議罪不足蔽辜。癸酉,國觀免。前丁丑秋同相者六人,諸相皆罷,獨國觀秉政;以不次拔自外僚,上頗向用之,而狼戾忮害。因擬票事,言者劾其納賄有據,被斥。

戊寅,巡撫延綏右僉都御史劉令譽奏言「開渠導河得水田萬畝備救荒」之策;命漸廣之。

中書舍人沈廷揚運萬石自淮安廟灣出海,十日抵天津。

己卯,輯「武經七書大全」。

漕河涸。

秋七月庚辰朔,京省蝗;命順天尹發鈔六十錠收之,并禳蝗。

癸未,皇五子薨,諡曰「悼靈王」。初,疾甚,忽言九蓮菩薩來云:『上薄待戚屬不改,殤折且盡』!上聞之,大懼。九蓮菩薩者,孝定皇后李氏因夢奉祀之;后薨,像在宮中,跨鳳九首。至是,內臣托皇子神其事,上實未嘗至疾所也。初,籍武清侯李氏;至是,命復爵,免籍其貲。

戊子,上諭:『朕念皇考、皇妣,終身蔬食布衣,以盡孝思』。少詹事李紹賢上言:『天子臨御萬方,不宜澹漠自苦』;不允。

初,中書舍人許曦卿訐鄭鄤事,詞連貢士錢霖子錢尚賓爭父婢操刃;上并逮尚賓,懼逃山東詐死。刑部主事沈延禧納其賂,欲脫之;事泄,下延禧獄,刑部尚書甄淑亦罷。

己丑,發二萬金賑順天、保定。

辛卯,官軍敗賊于興山,斬三千余級。時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劉國龍皆號劇寇,去年國龍降于楊嗣昌,汝才勢孤,遂奔四川。平賊將軍左良玉乘賊飲半邊山,襲破之。

蒼梧教諭謝允上言五事:先身范、核士行、正文體、定學規、重名器;從之。

臨清副總兵黃胤恩上「海運圖」曰:『難易不可不審,省費不可不較。河渠淺澀,必力加挑浚;而海則無籍也。河水旱干,又必遠借湖泉;而海又無籍也:此難易審矣。登萊陸運所費三緍,天津海運不及二錢:此省費較然矣』。因列上九議。

刑科給事中袁愷復劾去輔薛國觀出都門,車載極伙,所受諸臣賄賂不可勝計;遂下鎮撫司,鞫國觀從役。初,上召國觀,語及朝士婪賄;對曰:『使廠衛得人,朝士何敢黷貨』!東廠太監王化民在側,汗出浹背;于是專偵其陰事,以及于敗。

丁酉,以李覺斯為刑部尚書。

癸卯,楊嗣昌戰再失利,奏引罪;發五萬金犒師。

是月,總兵曹變蛟、左光先、吳三桂合御清兵于黃土臺;凡三戰松山、杏山皆捷。

八月庚戌朔,皇第七子生——皇貴妃田氏出。

辛亥,以王道直為左都御史。

定淮、揚海運五萬石。

己未,戶部主事葉廷秀請寬黃道周忤旨,杖之,削籍。

庚申,發倉粟賑河東饑民。

纂修「玉牒」成。

丙子,吏科給事中戴明說上言:『荒極盜起,蠢動累告。皆緣撫、按有司素不休養,饑荒不恤,招徠無策。迨盜起議剿,死于鋒鏑者,此百姓也;用兵加餉,死于追呼者,亦此百姓也。今乞責成撫、按諸臣以恤荒弭盜為第一事』。上是之。

加福建參將鄭芝龍署總兵。

戊寅,發帑金三萬賑真定、山東、河南饑民。

九月己卯朔,大學士薛國觀削籍,吏部尚書傅永淳罷,下左副都御史葉有聲于刑部獄;以通賄薛國觀也。時株連甚眾,松江知府方岳貢征上海積逋忤中書舍人王陛彥,稱岳貢饋國觀七百金;命逮岳貢。

李自成入四川觀音嶺、三黃嶺,又入凈堡。初,自成犯大昌,楊嗣昌與平賊將軍左良玉扼賊于巴西、魚復諸山,不得逸。自成在圍中食盡,屢欲自經;親從者雙喜輒囗救之,因令軍人盡殺所掠婦女,以五千騎突圍而南。

丁亥,郟縣盜李際遇等眾至五萬,總兵王紹禹遣游擊高謙擊之,斬一千余級。

辛卯,諭災荒停刑;其事關封疆及錢糧、剿寇者,限刑部五日具獄。

上以太陽經度舊法于春、秋二分各遲二日及冬至時刻互異,令監局諸臣加訂。

命有司祭難民、瘞暴骸。

御史魏景琦論囚西市,斬御史高欽舜。工部郎中胡璉等以下十五人已論辟,忽內臣本清銜命馳免,因釋十一人;景琦明日具奏。初,上諭囚或聲冤者,停刑請旨;景琦倉卒不辨。上怒,命下獄。

戊戌,以李日宣為吏部尚書。

革、左、金、王諸寇走英山、霍山間,迫鳳陽;命撫、監協剿。

辛丑,折征江南絹布等歲課,免隴西五縣逋賦。

工部請祈榖,奉配太祖高帝,仍遵新號行事;焚庫內舊神版。

冬十月戊申朔,命抵通州漕米每石帶練米八升——以山西、河南饑,十五年為始;余從明年。

誅總督尚書熊文燦。

壬戌,出帑金萬兩市舊棉衣二萬給京師貧民。

丁卯,工部請浚胡良河;從之。

逮前總河道工部尚書周鼎。鼎去任年余,以河淤逮之。時見任張國維,不問。

癸酉,兵科給事中張縉彥上言:『廣西巡撫林贄為安南頭目鄭梉代請王爵。臣考安南自莫登庸纂逆,降封都統。迨后黎寧居漆馬江,以延黎祀。至黎維潭,逐莫民,歲貢方物;神祖嘉其忠順,準襲都統使。今之請封,何功也?雖朝廷「字小」,不靳殊典;而荒夷要挾,豈可徇情!使鄭梉得其志,將遂悍橫,憂及中土;即欲以茅土之券塞谿壑之欲,豈可得哉』!上是之。

上念悼靈王靈異,命禮臣議孝和皇太后、莊妃、懿妃道號。

十一月己卯,追封悼靈王為「玄機顯應真君」。禮科給事中李焻言:『諸后祀在奉先殿,傳之天下萬世;似宜仍前徽稱,不可崇邪教以褻圣號』。不聽。十二月,改封「通宣顯應悼靈王」,去「真君」號。

誅錢尚賓,刑部主事沈延禧囗戍;刑部尚書甄淑亦下獄——明年,死獄中。

戶部尚書李待問請損交際、裁工食,為恤窮補匱之計;從之。

壬午,廕故大學士張居正曾孫同敞中書舍人。先,崇禎二年十二月,廕嫡孫綮珩中書舍人。

壬辰,監生涂仲吉奏言:『黃道周通籍二十載,半居墳廬;稽古著書,晨夜不輟。孤宗獨立,門無雜賓。其一生學力,止知君親;雖言嘗過戇,而志實純忠。今喘息僅存,猶讀書不倦:此臣不為道周惜,而為皇上天下萬世惜也!昔唐太宗恨魏征之面折,至欲殺而終不果;漢武帝惡汲黯之直諍,雖遠出而實優容。皇上方欲遠法堯、舜,奈何智出漢、唐賢主下!斷不宜以黨人輕議學行才品之臣也』。通政司格之,不上;仲吉遂劾通政司施邦曜遏抑言路,再救道周。上怒,下獄杖之,論戍。

工部主事李振聲請限品官占田,如一品田十頃、屋百間,二品以下遞減;命部議覆之。

十二月乙卯,命陜西守臣以前大學士薛國觀入京即訊。

丙辰,諭刑部系囚早結,毋延斃。

丙子,內丘土寇千余人據神頭村,總督楊文岳遣總兵虎大威襲斬數百級,乃平。

是月,征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云總兵唐通及曹變蛟、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遼東總兵吳三桂、王廷臣合兵十萬、馬四萬、騾一萬,刻期出關。初,清兵屯義州不出,洪承疇駐寧遠,以劉肇基短于調度,斥去,以王廷臣代之;左光先遣歸,以白廣恩代之。而兵部謂清兵雖退,尚在義州,各邊進兵之數恐尚單薄,來春宜調宣府、大同、密云、保定之兵,合關門、遼左之眾以厚其力;從之。遂命戶部輸餉自天津海運、草束召買,于薊、永、關、遼共八鎮兵出塞。

是年,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陜西、浙江大旱,蝗。至冬,大饑,人相食,草木俱盡,道殣相望。湖州太守陸自巖以浙西災,特疏請量折;不許。既而上以禮科給事中沈胤培奏,特許麥折十之三;自巖竟盡殺之,不以聞:浙西大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黔西| 曲水县| 襄汾县| 大连市| 黑山县| 定州市| 五家渠市| 阜新| 大石桥市| 滨海县| 库车县| 甘洛县| 庆阳市| 南乐县| 文水县| 华宁县| 海林市| 浦北县| 定州市| 奉化市| 山东省| 耿马| 松江区| 康定县| 若尔盖县| 密云县| 集贤县| 缙云县| 天台县| 克山县| 富阳市| 兴和县| 鄂托克旗| 江山市| 宣武区| 基隆市| 乐亭县| 太仆寺旗| 油尖旺区|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