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詞徵
  • 張德瀛
  • 4320字
  • 2015-11-20 19:00:14

詞用平側(cè)韻

詞有可用平韻亦可用側(cè)韻者,閑中好、好夢令、憶秦娥、霜天曉角、豆葉黃、南歌子、虞美人、浣溪沙、絳都春、步月聲聲慢、慶清朝、滿庭芳、百字令、蠟梅香、滿江紅、慶佳節(jié)、祝英臺近、永遇樂、玉樓春、雨中花、喜遷鶯,是也。側(cè)韻三聲皆可,惟憶秦娥、虞美人、南歌子則宜用入。至漁歌子、南浦等曲,亦平仄二調(diào),然音響迥不侔矣。

平側(cè)通葉

詞之平側(cè)通葉者,西江月、換巢鸞鳳、少年心、渡江云、戚氏、大圣樂、哨遍、玉碾萼、兩同心、江城梅花引、古陽關(guān),凡十一調(diào)。它詞如賀方回水調(diào)歌頭、杜壽城漁家傲、周公謹露華,亦有通葉,然皆借韻為之,非若數(shù)詞有定格也。

四聲可變通

唐人詩所用四聲,每有變通,不盡依本音者。李昌谷詩“請上琵琶弦”,琵字以平作入。白香山詩“金屑琵琶槽”,方雄飛詩“語慚不及琵琶槽”,王龜齡詩“清音下瞰琵琶洲”,蘇子瞻詞“小蓮初上琵琶弦”,并同。杜少陵詩“恰是春風(fēng)相欺得”,欺字以平作入。思必切。白香山詩“歸來無淚可集中自注可紇反。求戰(zhàn)巾”,可字以上作入。元微之詩“三省詎行怪”,怪字以去作平。李義山詩“簟冰將飄枕”,冰字以平作去。王仲初詩“綠窗紅燈酒初醒”,燈字以平作去。杜牧之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十字以入作平,繩知切。白香山詩“紅闌三百九十橋”,陸放翁老學(xué)庵筆記謂十轉(zhuǎn)平聲,可讀為諶。趙德麟西江月詞“我生魔了十年”,十皆作平。又香山詩“當時綺季不請錢”,請字以上作平。劉氏碎金云:廣韻下平十四,清、請,疾盈切,受也。自是而宋詞沿其例矣。

上去入作平

詞上入皆可作平,而入聲最夥。獨、一、寂、不、碧、亦等字固為數(shù)見。它如張子野踏莎行“密意欲傳”,欲作平,黃魯直漁家傲“系驢橛上合頭語”,合作平,蘇子瞻如夢令“寄語澡浴人”,浴作平,“簾外百舌兒”,舌作平,向伯恭卜算子“令我發(fā)深省”,發(fā)作平,辛幼安念奴嬌“太白還又名白”,上白字作平,韓東浦卜算子“初過寒食節(jié)”,食作平。蔣勝欲賀新郎“節(jié)飲食”,節(jié)作平,梅花引“漠漠黃云,濕透木綿裘”,濕作平。吳夢窗“似說春事遲暮”,說作平,王通叟慶清朝“得天氣”,得作平,謝無逸花心動“折翼鳥”,翼作平,姜堯草長亭怨慢“日暮”,日作平,甄云卿霜天曉角“后赤壁”,赤作平。其以上作平者,張仲宗賀新郎“肯兒曹恩怨相爾汝”,爾字,舒信道菩薩蠻“憶曾把酒賞紅翠”,賞字是也。其以去作平者,晏叔原臨江仙“相逢夢里路”,夢字、王船山亦讀“氣吞云夢澤”之夢為平。洪舜俞臨江仙“萬紫千紅鬢上粉”,鬢字是也。

以平代側(cè)

詞用上入可代平矣,然亦有以平而代側(cè)者。樓梅麓沁園春“此番登高”、張伯寸滿江紅“又一番元都春色”,兩番字皆作去。案唐人詩“先后花分幾番開,十番紅桐一行死”,讀法正同。

以入葉平上去

詞亦有用入,而葉平上去三聲者,杜壽域惜春令“悶無緒玉簫拋擲”,擲字作平葉。晁無咎黃鶯兒“兩兩三三修竹”,竹字作上葉。韓東浦賀新郎“綽約人如玉”,玉字作去葉。下楚江曲曲字并同。此類在宋人中正復(fù)不少。

改入為平

毛澤民憶秦娥詞,效五代馮延巳體也。馮詞用入韻,故毛詞可易為平,猶孫夫人之變李太白詞為平韻也。孫詞無換韻也。孫詞無換韻,毛詞兼之。蓋古詞用入者,宋人多改為平,固不第此調(diào)然矣。

燕歸梁無側(cè)韻

樂府雅詞補遺,載無名氏燕歸梁詞五十字,秦敦父謂前後第二句、第四句,與各家句讀不同。愚案:是詞用側(cè)韻,燕歸梁詞從未有作側(cè)韻者,蓋李遵勖之滴滴金詞也。秦未考正其調(diào)名之誤耳。

用韻借葉

詞用韻可借葉,姜堯章長亭怨慢以此葉戶。宋人原有此體,惟不可藉口以寬其涂。明人不知葉韻之法,遂以姜詞“不會得,青青如此。日暮”為一句。而國初人多宗之,或有改本文“此”字為“許”字者。

前人喜用三十六字

前人詞多喜用三十六字,歐陽炯更漏子“三十六宮秋夜永”、孫孟文謁金門“卻羨采鴛三十六”、譚明之浣溪沙“藉花三十六湖香”、張于湖蝶戀花“過盡碧灣三十六”、史邦卿西江月“三十六宮月冷”、曾純甫金人捧露盤“錦江三十六鱗寒”、王圣與青房并蒂蓮“也羞照三十六宮秋”、吳夢窗惜紅衣“三十六磯重到”、周公謹木蘭花慢“三十六鱗過卻”、李秋崖木蘭花“三十六梯樹杪”、姜堯章惜紅衣“三十六陂秋色”,用算博士語皆有致。

補綴用字之法

詞品載用字之法,所收太濫,苦無區(qū)別。愚謂虛字二字見張玉田詞源。宜詳,實義可略,因補綴之。有原書已具,而未條晰者,亦附列焉。

セ,說文,暴也。歐陽永叔漁家傲詞“今朝陡覺凋零セ”。

斗與陡同,猝然也,一曰意健語也。杜少陵詩“斗上捩孤影”。舒信道蝶戀花詞“斗覺年華換”。

底,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為底,六朝人詩“持底裝作衣”。又通抵,唐人詩“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風(fēng)”。矬,昨和切,通俗文,短也。歐陽炯詞“豆蔻花間矬晚日”。

假饒,猶云縱令,設(shè)辭也。蔣竹山詞“假饒無分入雕闌”。楊補之詞“假饒薄命”。

殺,所下切,大也,疾也。白香山詩“東風(fēng)莫殺吹”。又通煞,極也。溫飛卿詞“愁殺平原年少”。秦少游詞“瘦殺人天不管”。朱子答陸子靜論無極書“太煞分明”。石次仲詞“雨兒又煞”。

恁,方言,此也。姜堯章月下笛詞“自恁虛度”。

年紀,本光武紀。侯鯖錄云:紀,記也,記其年之數(shù)。和成績詞“正是破瓜年紀”。

一霎,沈會宗詞“一霎時光景也堪惜”。審齋詞“一霎峭紅如許”。

儂家,蘇子瞻詩“應(yīng)記儂家舊姓西”。

沒,小爾雅云,無也。孫孟文詞“沒人知”。

辛苦,見孔安國書洪范疏,及鄭康成詩箋。

者,增韻此也。蜀主王衍詞“者邊走”。又通“這”,程懷古詞“這回真?zhèn)€”。

安排,莊子“安排而去化”。程書舟詞“已安排珠簟小胡床”。

{穴},說文,穴中見也。元微之詩“櫓{穴}動搖妨客夢”。

判同拚。方言,楚人揮棄物謂之拚。杜少陵詩“縱飲久判人共棄”。晏叔原詞“已拚長在別離中”。蕻同哄,胡切,廣韻唱聲。蔣竹山詞“一窗芳蕻”。

麼,語馀聲也。王仲初詩“眾中遺卻金釵子,拾得從他要贖麼”。去聲義同,蘇子瞻詞“還知麼”,葉上朵韻。

探,去聲,周易疏,探謂嫖探求取。李太白詞“月探金窗罅”。

許,助辭也。古樂府“奈何許。石闕生口中,銜悲不得語”。李太白詩“相去復(fù)幾許”。賀方回詞“試問閑愁知幾許”。

,韻會,掛也,與囗同。李昌谷詩“云香蔓刺”。王千秋詞“醉袖香黏粉”。

乍可,甯可也。韓退之詩“乍可阻君意”。元微之詩“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

劃地,集韻,劃,平也。毛平仲詞“劃地春寒”。

故,說文,使為之也。世說,王謂何曰:“我今故與林公來相看”。劉武仲云:“此故字猶云特也。”杜少陵詩“清秋燕子故飛飛”。周美成詞“故下封枝雪”。

爭,方言,如何也。李義山詩“爭拭酬恩淚得乾”。

瑟瑟,殷紅也。殷文圭詩“水面風(fēng)吹瑟瑟羅”。又碧也。“半江瑟瑟半江紅”。

的,元微之詩“的應(yīng)未有諸人覺”。

端的,確辭也。高竹屋祝英臺近詞“瑞的此心苦”。

好在,通鑒,高力士宣上皇詔曰:“諸將士各好在。”張伯雨詩“好在畫圖留勝跡”。

奈,即無奈省文也。姜堯章詞“奈愁里換時節(jié)”。

樣,舊唐書柳公權(quán)傳,劉禹錫稱為柳家新樣。陳后山詞“花樣腰身宮樣立”。

無那,猶無奈也。王右丞詩“強欲從君無那老”。李後主詞“無奈夜長人不寐”。

蘸,莊陷切,廣韻,以物內(nèi)水也。李德潤詞“岸岸荔枝紅蘸水”。

個與個同,齊語,鹿皮四個。史記貨殖傳,竹竿萬個。注,個猶枚也。李太白詩“作個音書能斷絕”。又此也。謝無逸詞“個中懷抱誰排遣”。又語辭也。王觀詞“晴則個,陰則個”。

不忿,不平之意也。李正己詩“不忿朝來喜鵲聲”。

罨,丹鉛總錄云,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吳興有罨畫溪,然其字當用<;青盍>;。張子澄詩“罨岸春濤打船尾”。

被,為其所如何也。白香山詩“常被老元偷格律”。

吃虛,杜牧之詩“堪笑吃虛隋煬帝”。

ソ,說文,兩手相切摩也。晉書劉毅傳,因ソ五木久之。又揉也。曹堯賓詩“手ソ裙帶問襄王”。馮正中詞“手ソ紅杏蕊”。審齋詞“更須冰蛹替ソ絲”。黃簡詞“妝成ソ鏡問春風(fēng)”。

謾,通漫,虛也,枉也。馮延巳詞“夜夜夢魂休謾語”。又用為語助,取其因任放浪無所拘栓也。王碧山詞“謾重拂琴絲”。

浪與漫同。劉子儀詩“簾聲燭影浪多疑”。又虛枉之辭也。杜子美詩“浪作禽填海”。

阿,鴉之入聲。三國志龐統(tǒng)傳,向者之論,阿誰為失。漢詩“家中有阿誰”。程懷古詞“阿壽牽衣仍問我”。綢繆,毛萇詩傳云,纏綿也。陳君衡詞“水情云意兩綢繆”。文選注云,殷勤之意也。柳耆卿詞“綢繆鳳枕鴛被”。

剩,馀辭也。皮襲美詩“剩欲與君終此志”。又尚也。杜牧之詩“剩肯新年歸否”。

地,玉篇,蘇骨切。唐玄宗詩“垂楊地影”。

不成,杜子美詩“不成誅執(zhí)法”。榮樵仲詞“不成天也不容我,去樂清閑”。張蛻巖詞“不成便沒相逢日”。

旋,事非預(yù)為曰旋。王仲初詩“旋翻曲譜聲初起”。司空表圣詞“旋開旋落旋成空”。

絮,方密之通雅云,方言以濡滯不決為絮。史浩兩鈔摘腴曰,富鄭公偶疑不決。韓魏公曰公又絮。劉夷叔詞“休絮休絮,我自明朝歸去。”

扌絕,與絕同,斷也。尹梅津詞“點點愛輕扌絕”。

兒,少意也。向伯恭詞“語音嬌軟帶兒癡”。辛稼軒詞“晚云做造些兒雨”。

手段,元遺山三鄉(xiāng)雜詩“五鳳樓頭無手段”。

趲,玉篇,散走也。高竹屋詞“趲將花落”。

著,方言,語助也。孫孟文詞“更愁聞著品弦聲”。張宗瑞詞“憶著故山蘿月”。

劣,陳克詞“盆池劣照薔薇架”。

跟,釋名,足後曰跟。廣韻,<;韋>;履跟後帖也。劉改之沁園春詞“微褪些跟”。

忒,說文,更也,從心弋聲。辛稼軒詞“誰與安排忒好”。

戰(zhàn),孫孟文詞“紅戰(zhàn)燈花笑”。杜安世詞“戰(zhàn)紅杏馀香亂墜”。

趁,廣韻,逐也。毛平詞“氵還相趁”。周公謹詞“幾點落英蜂翅趁”。

簇,司空表圣詩“玉階相簇打金錢”。周美成詞“簇清明天氣”。

賺,杜彥之詩“耳驊騮賺殺人”。尹參卿詞“賺得王孫狂處”。歐陽永叔詞“誰把佳期賺”。

佯,與章切。廣韻,詐也。毛熙震詞“佯不覷人空婉約”。

廝,蔣竹山詞“影廝伴東奔西走”。

<;叵寸>;,同叵。說文,不可也。溫飛卿更漏子詞“雖<;叵寸>;耐”。薛昭蘊詞“叵耐無端處”。

盡,即忍切。劉武仲曰:“此盡字猶任也。”許岷詞“當初不合盡饒伊”。晏叔原詞“盡無端盡日東風(fēng)惡”。

猛,陳後山清平樂詞“猛與將來放著”。沈約之謁金門詞“猛記烏衣曾舊識”。

詞無襯字

吳夢窗唐多令詞“縱芭蕉不雨也颼颼”。卓人月以縱字為襯字,萬氏詞律卷九已駁正之。蓋謂曲有襯字,詞無襯字,二者不可相混也。朱子云:“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所謂曲子,指詞言之。胡元任云:“唐人調(diào)俱失傳,今可歌者,小秦王、瑞鷓鴣耳。瑞鷓鴣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雜以虛聲,乃可歌也。據(jù)此,則詞雖無襯字,而曲之肇源於詞者,概可識矣。”周公謹唐多令‘燕風(fēng)輕,庭字正清和’。下闋云‘扇鸞孤,塵暗合歡羅’,句法與夢窗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宜良县| 博兴县| 宁陕县| 康保县| 通化县| 专栏| 佛冈县| 白朗县| 四川省| 名山县| 绿春县| 赣榆县| 静安区| 南昌市| 从江县| 郓城县| 武强县| 阆中市| 克山县| 丹江口市| 米林县| 神农架林区| 康乐县| 银川市| 县级市| 弥渡县| 长乐市| 昌平区| 天祝| 巴东县| 太仆寺旗| 通州市| 依兰县| 萨迦县| 安康市| 江西省| 武山县| 息烽县| 苏尼特左旗|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