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欲火在燃燒(1)
- 桑榆情緣
- 小宗飛獅
- 1107字
- 2015-11-20 11:43:26
與居委會一路之隔有個姓喬的四口之家,一兒一女,三正三倒的房子坐北朝南,院子雖然不太寬,但南北很長,這塊房基地原來計劃前后建兩所房,由于資金問題暫時先建起一所,過兩年計劃再建第二所,可這么一拖就是七八年,至今未建。這些年這塊閑置的宅基地沒閑著,橫畦豎壟,各式各樣的蔬菜花花綠綠,每年到了收獲季節,蔬菜多的吃不了,除送給左鄰右舍外,還能拿到集市上賣倆小錢貼補家里的日常零花兒。兒子在縣城上班,成家后搬了出去,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又置了三間平房,平日里各住各的,周六周日拎著東西來這邊看望二老。
閨女大了,搞了個對象一表人才,工作也不錯,說話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男方哪都好,就是沒房子。閨女說就在這所房子結婚,婚后和父母一塊住,將來有條件了再搬出去,兒子聽說后極力反對。
閨女說:“建這所房我也付出了心血,理應有我一半,我為什么不能住呀。”
兒子說閨女一出門子就是人家的人了,家里的這份兒羹她不能再分了,兒子有繼承權,所以這所房產是他的,在房產問題上兒女發生了爭議。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喬老帶著老伴兒來到居委會,就房產問題求居委會幫助解決。
張帆聽了老人家的敘述,一邊安慰一邊派人把他們的兒子和閨女叫到了居委會,就房產糾紛進行調解。閨女兒子互不相讓,有大打出手之勢。張帆一邊嚇唬兒子,一邊規勸閨女,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兒女都分別讓了步,最后終于在張帆等幾位老大姐面前達成了協議,一家人滿意地回家了。為了感謝居委會幾位老大姐的辛勤工作,第二天喬老還專門送來了一塊錦旗,上書:黨的政策踐行者,老百姓的貼心人。
旅游局近幾年不斷擴大,由原來的十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二十幾個人,開始只有可憐的幾條線路,一輛大巴車,現在已經與全國各大旅行社有了業務聯系,相互使用地方旅游資源,每天都有幾個團奔赴祖國各地參觀游覽。同時也接待越來越多的旅游團到鵲山參觀,一年下來,光縣財政收入就達上千萬元,旅游局已經成為繼縣機械廠、縣交通運輸場、縣建材廠之后,又一財稅大戶,共同支撐著全縣經濟的不斷發展。
為了感謝離退休人員在全縣經濟建設中的貢獻,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縣政府決定,組織繼續工作的離退休人員分批到外地參觀旅游。張帆有幸名列其中,并參加了第一批旅游團奔赴偉人出生的地方。
“聽說你們旅游局要組織老同志到外地旅游,你去嗎?”李揚剛到家,哄孩子在院兒里玩兒的小江問道。李揚沒想到小江這么快就知道了這個事情,她提的問題雖然簡單,但還真不好回答,說去吧勢必聯想到張帆,說不去吧,幾天不在家怎么解釋?
“我問你呢,這次旅游是你帶隊還是別人去?”
“聽領導的,讓去我就去唄!”
“張帆去嗎?”
“名單里有她,去不去還沒聽到她的回信兒。”小江不問了,領著孩子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