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傳法正宗記
  • 契嵩
  • 3907字
  • 2015-11-19 16:04:20

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傳天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傳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傳(上下)

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傳

不如蜜多尊者。南天竺國人也。姓剎帝利。父曰德勝。即其國之王。蜜多蓋德勝之太子也。誕時宮中有異香氤氳。家人奇之。然其天性淳懿。少崇佛事。初婆舍斯多。道化其國。尊者會事因稱疾。乞免太子。從斯多出家。王聽。斯多即宮中為其剃度。會勝僧受之具戒。事見于斯多傳。尋從斯多出宮。乃得付法。其后游化至東天竺國。先是其國王剎帝。堅固信重長爪外道梵志者。及尊者入境。外道之徒患之。以告其師曰。適知不如蜜多入國。其人道勝。恐吾黨不如。宜先謀斥之。外道即請從其王登高。因西望謂王曰。西有妖氣必魔入境。王見之乎。王曰不見。然則奈之何。外道曰。此魔所至。家國必衰。然為王計者。不如誅之。王曰未見其罪。豈忍為乎。外道復進其徒之善咒者曰。其法能動天地。此可以御魔。然尊者已知托以望氣。先戒其眾曰。我至此城必有小難。汝輩勿驚。及見王果詰曰。師來何為。尊者曰。我來欲度眾生。曰當以何法度何類眾生。曰隨其類而以法度之。曰茍有術者。師敢敵乎。曰我佛法至正。雖天魔不足降之。安有妖術而不敢當耶。外道輩聞其語益憤。作法即化一大山凝空。將壓尊者。尊者遂以指按地。地動。五百外道皆不能立。移山卻臨其首。外道黨大懼。尊者復按地。地靜?;揭鄾]。外道皆羅禮悔過。王亦謝之曰。吾不識大士。乃令螢火欲爭曜日月。是時王新遷其都。他日張大齋落之。亦以慰外道。欲尊者預會。尊者初不奉命。徐觀其地將陷。即以神通往之。王見曰。師果來耶。曰我非應供來。欲有所救耳。王曰何救。曰此地已為龍之所有。須臾當陷。眾不便去必溺。王恐急起。其眾去之。未遠至一高原。反顧其地果陷淵然成湫。王益敬蜜多。即嚴象駕。命尊者偕還其故城。因曰。余五日之前嘗夢。空中墜一金鎖垂至于地。我即舉之。今日之事非其應乎。尊者亦謂王曰。吾昔將至此國嘗夢。一奇童持寶蓋趨我之后。此必圣人出王所治。以相繼傳法。王曰。下國豈有至人耶。曰王無謙。是必應之。先是其國有婆羅門子。幼無父母。孑然放達。自號瓔珞。閭里不能測其為人。一日遽發隱語曰。神人腳踏土會里逢龍虎。是日趣王來。王便隨他去。自是出處益不常。及王與尊者駕至其舊城之東。此子特來迎之禮于駕前。尊者語王曰。所謂王國之圣士。此其人也。尊者即謂瓔珞曰。汝記往事乎。瓔珞曰。我念昔同法會。尊者演摩訶般若波羅蜜。而我轉甚深修多羅。緣當復會。故此相候。蜜多謂王曰。此子蓋大勢至菩薩。降跡為吾嗣法。然其后復出二大士。其一先化南天竺。而后緣在震旦。然其九年卻返本國。尊者即為之剃度。謂瓔珞曰。以前吾談般若汝說修多羅。致今復會。便宜以般若多羅為汝之名。當此不如蜜多化導于東天竺。逾六十年矣。一旦遂命般若多羅而告曰。昔如來付大法眼藏展轉至我。我今用傳于汝。汝宜流通勿令其絕。聽吾偈曰。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付法已。尊者告王曰。荷國惠施寧不感之。但其化緣殆盡。不能久戀仁德。吾將往矣。王善保之。王泣下如喪所親。尊者乃于王宮即座化形如日。少頃復之。呈一十八變。以三昧火即自焚之。雨金色舍利。王后為金塔以閟之。其時當此東晉孝武帝之世也。

天竺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傳

般若多羅尊者。東天竺國人也。姓婆羅門氏。幼喪父母。孑然胸食自養。游于閭里。時人但以瓔珞童子號之。有命之役者。不辭勞不論直。或問曰。汝何姓。曰我與汝同姓?;蛟?。汝行何急。曰汝行何緩。人皆不測其然。會其國王堅固者與不如蜜多共駕還其故城。尊者遂東出趣其駕前。自說昔緣。至是尊者之跡大顯。蜜多即攜至王宮。他日為之出家。會勝僧受之具戒。而尊者之體即發異光。未幾蜜多果以法眼付之??v其游化。及尊者至南天竺國。其國王香至者。詔禮于宮中。以寶珠施之。初王有三子。而其志各有所修。其長曰月凈多羅者。好修念佛三昧。其次曰功德多羅者。好修福業。其次曰菩提多羅者。好通佛理。以出世為務。至是香至皆命出禮尊者。尊者以三子皆好善。意欲驗其智之遠近。即以王所施珠使各辨之曰。世復有加此珠乎。其一月凈多羅曰。此寶珠最上。世無有勝之者也。非吾王家孰能致之。其二功德多羅亦如其說。其三菩提多羅曰。此珠世寶未足為上。夫諸寶之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諸光之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諸明之中心明為上。然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明辨于此。既明辨此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而明法寶。然則我師有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嘉其才辨。復問曰。諸物之中何物無相。曰于諸物中不起無相。又問曰。諸物之中何物最高。曰于諸物中人我最高。又問曰。諸物之中何物最大。曰于諸物中法性最大。尊者默喜。謂是大法器。必為已嗣。其后會父病既亟。輒以手覽空。雖左右不能止。菩提多羅因以問尊者曰。吾父務善興福。平若未有如其為心者。今感疾恍惚。手覽虛空??址巧平K。何其報之相反耶。我甚惑此。尊者果能釋之。愿從出家。尊者曰。此其業之所應也。然物皆有業。雖三乘圣人亦不能免之。但其業有善惡耳。佛謂。人有為善之至。及其終也報當生天。則天光下垂如引經彩。欲其終者覽之。而神隨以上征。其光或五色互發者。蓋表其所向乃往天界也。今汝父手有所覽。是亦報生天上也。亦其為善之明效。非不令終。然當其大漸。將有天樂異花應之。尋如其言。及王崩二子方甚號慟。而菩提多羅獨于喪所端然默坐。終朝不興。其二兄怪之。以問尊者。尊者曰。此子入定將有所觀。七日當自起勿驚。及菩提多羅定起。謂二兄曰。我欲觀父何往。而他無所睹。但見一日明照天地。其父殯已菩提多羅果告二兄。求從尊者出家。尊者知其道緣純熟勢不可沮。遂當其師。乃為安其法名。久之遂以法而付囑曰。如來大法眼藏展轉而今付于汝。汝善傳之無。使斷絕。聽吾偈曰。

心地生諸種  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  花開世界起

已而般若多羅于其座展左右手。各放五色祥光。七十余道。尋超身高七多羅樹。即以化火自焚。雨舍利不可勝數。四眾斂之。與其國之王月凈建浮圖而閟之。是時當此宋孝武帝之世也(以達磨六十七年后方東來。算之當在宋孝建元年甲午也)

評曰。出三藏記所謂不若多羅。而此曰般若多羅。又謂弗若蜜多。而此曰不如蜜多。何其異耶。曰此但梵音小轉。蓋譯有楚夏耳。然般若多羅于諸祖獨多讖語。而后頗驗之。豈非以法自其后而大盛于中國欲有所志耶。將示圣人之心其所知遠乎。

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傳上

菩提達磨尊者。南天竺國人也。姓剎帝利。初名菩提多羅。亦號達磨多羅。父曰香至。蓋其國之王。達磨即王之第三子也。生而天性高勝。卓然不輩。諸子雖處家已能趣佛理。及般若多羅說法王宮。乃得相見。尋答般若問珠之義。才辯清發稱有理趣。般若奇之。默許其法器。及父厭代。遂辭諸兄。從般若出家曰。我素不顧國位。欲以法利物。然未得其師。久有所待。今遇尊者出家決矣。愿悲智見客。般若受其禮。為之剃度曰。汝先入定。蓋在日光三昧耳。汝于諸法已得通量。今宜以菩提達磨為汝之名。會圣僧與受具戒。當此其地三震。月明晝現。尊者尋亦成果。自此其國俗因以達磨多羅稱之。亦曰菩提王子。遂事其師更四十余載。而般若乃以法付之。益囑尊者曰。汝且化此國。后于震旦當有大因緣。然須我滅后六十七載。乃可東之。汝若速往恐衰于日下。尊者既稟其命。復問般若曰。若我東往。其國千載之下頗有難耶。得大法器繼吾道乎。般若多羅曰。法之所往。其趣法者。繁若稻麻竹葦。不可勝數。然其國當我滅后六十余載。必有難作水中文布。善自降之。然汝至彼南方。不可即住。蓋其天王方好有為??植蝗晷拧B犖豳试?。

路行跨水復逢羊  獨自棲棲暗渡江

日下可憐雙象馬  二株嫩桂久昌昌

尊者又問曰。過此以往可得聞乎。又曰。吾滅之后一百五歲。其復有小難。又說偈曰。

心中雖吉外頭兇  川下僧房名不中

為遇毒龍生武子  忽逢小鼠寂無窮

又問曰。此后復有事乎曰。吾滅后一百六十年末復。有小難蓋。父子繼作其勢非。久可三五稔耳又。說偈曰。

路上忽逢深處水  等閑見虎又逢豬

小小牛兒雖有角  青溪龍出總須輸

又問曰。所謂法器菩薩。此后出乎。般若又說偈曰。

震旦雖闊無別路  要假侄孫腳下行

金雞解銜一顆米  供養十方羅漢僧

復曰。此吾滅后三百三十載。乃應之也。又問曰。此后佛法中頗有明斯意而善分別者耶。曰吾滅后三百八十年間。乃有比丘暗學而明用。又說偈曰。

八月商尊飛有聲  巨福來祥鳥不驚

壞抱一雞重赴會  手把龍蛇在兩楹

又偈曰。

寄公席帽權時脫  文字之中暫小形

東海象歸披右服  二處蒙恩總不輕

又偈曰。

日月并行君不動  郎無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峰添翠岫  王教人識始知名

復曰。大器當現逢云。即登吾何憂乎。尊者又問曰。然此人之后復有難乎。曰吾滅后四百六十年間。會一無衣之人欲為魔事。又說偈曰。

高嶺逢人又脫衣  小蛇雖毒不能為

可中井底看天近  小小沙彌善大機

復曰。汝記斯言。將驗小難。黑衣童子必善釋之。尊者又問曰。此后復有難乎。曰吾滅后方六百年。不生之樹當作留難。然雖難興。二人出現乃自寧靜。又說偈曰。

大浪雖高不足知  百年凡樹長干枝

一鳥南飛卻歸北  二人東往復還西

復曰。白衣和尚說法無量。若見此讖歸而不向。又問曰。此后復有難乎。曰吾滅后二千八百年間。當有四龍起此一難。然非為大也。汝宜知之。又說偈曰。

可憐明月獨當天  四個龍兒各自遷

東西南北奔波去  日頭平上照無邊

又偈曰。

吾此讖詞  腰長腳短  合掌向天

回頭失伴  身著紅衣  又如素絹

立在目前  還若不見  好好思量

水清月現

尊者又問曰。此后復有難乎。般若多羅復曰。吾滅后三千年間。凡有一十二難。其間有九大難。此總以一偈記之。偈曰。

鳥來上高堂欲興  白云入地色還清

天上金龍日月明  東陽海水清不清

手捧朱輪重復輕  雖無心眼轉惺惺

不具耳目善觀聽  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名  意尋書卷錯開經

口談恩幸心無情  或去或來身不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迭部县| 金门县| 嵊泗县| 土默特左旗| 中阳县| 蓝山县| 喀喇沁旗| 元阳县| 德清县| 嘉鱼县| 玉门市| 漠河县| 平潭县| 大竹县| 天柱县| 陵水| 新巴尔虎左旗| 西林县| 桃园市| 偏关县| 宁河县| 山阳县| 合山市| 新宁县| 平顺县| 贵德县| 北流市| 望奎县| 星座| 庆城县| 瑞金市| 女性| 贞丰县| 开原市| 工布江达县| 江北区| 随州市| 林西县| 黎平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