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注人之清陽,本乎天而出上竅;人之濁陰,本乎地而出下竅。味有質,故下流于便瀉之竅;氣無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門?!?
玉機真臟論
冬脈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饑,(月少)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注腎為生氣之原,不及則心腎水火之氣不能交濟,故令人心懸如病饑。腎之生陽不足,故(月少)中冷。腎虛而不能施化,故小便變而少腹滿也。】
標本病傳論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注病先發于脾,則身痛體重,一日而之胃則脹,二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而之膀胱則背(月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之人定在亥,謂土敗而水勝也。夏之晏食在寅,木旺而土絕也。】
腎病,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注病先發于腎,則少腹腰脊痛。三日而之膂、膀胱,則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三日而之胃則腹脹;三日而之肝則兩脅支痛。冬之大明在辰,土旺而水滅也。夏之晏晡在亥,水絕而不能生也。】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注病先發于胃,故脹滿。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而之(月呂)、膀胱,則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五日而之脾,則身體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后者,土敗而水勝也。夏日昳者,乃陽明所主之時,土絕而不能生也?!?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胻酸,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注病先發于膀胱,則小便閉。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脹,腰脊痛;一日而之胃,則腹脹;一日而之脾,則身體痛。冬雞鳴在丑,乃太陽少陽生氣之時,氣絕而不能生。夏下晡,乃陽明生氣之時,陽明之氣亦絕?!?
奇病論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余也。太陰脈微細如發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謂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謂五有余者,五病氣之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注陽明乃燥熱之經,從中見太陰之濕化。太陰不足,則胃氣熱,而人迎躁盛。胃氣上逆,頗關在肺,而為喘息氣逆。胃氣盛強,不能游溢精氣,而太陰不足矣。太陰不足,則五臟六腑皆無所受氣,而為厥逆之死證。五有余者,謂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而氣逆,此五病氣之有余。二不足者,病癃一日數十溲,太陰脈微細如發,亦病氣之不尼。陽明主表,外得五有余,不能行氣于表之三陽。太陰主里,內得二不足,不能行氣于里之三陰。此其身之表里陰陽皆為斷絕,其死明矣?!?
厥論
太陰之厥,則腹滿(月真)脹,后不利。
【注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故厥則腹滿(月真)脹。食飲入胃,脾為轉輸,逆氣在脾,故后便不利。】
少陰之厥,則口干溺赤。
【注足少陰經脈厥逆,則肺金不能通調于下,故溺赤?!?
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
【注足厥陰之脈,內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故厥則少腹腫痛而腹脹。其下循陰股,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是以涇溲不利。】
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
【注腰者,肝之表也。虛滿者,食氣不能散精于肝也。前閉者,肝主疏泄也。】
三陰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注三陰俱逆,自陰與陽別矣。不得前后者,陰關于下也。諸陽之氣,皆生于陰,三陰俱逆,則生氣絕滅,是以手足寒而三日死?!?
靈蘭秘典論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注三焦下俞出于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三焦主氣,氣化則水行,故為決瀆之官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注膀胱為水腑,乃水液都會之處,故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故為津液之所藏,氣化則水液運行而下出矣?!?
五臟別論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
【注魄門,肛門也。上合于肺,故名魄門。五臟之濁,從此而出,故亦為五臟之下竅。腸胃之腐穢,從此而瀉出,故曰:水谷不得久藏?!?
氣厥論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
【注膀胱者,胞之室也。沖任起于胞中,為經血之海。胞移熱于膀胱,是經血之邪移于膀胱,故溺血。熱則水道燥涸,故癃閉也。】
五常政大論
涸流之紀,其病癃閉,邪傷腎也。
【注癃閉,邪傷腎而腎氣不化也?!?
宣明五氣論
五氣所病,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注《靈樞經》曰:三焦下腧出于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六元正紀大論
陽明司天之政,初之氣,小便黃赤。
【注陰凝于外,則陽郁于內,故民病便赤。】
調經論
形有余則腹脹,涇溲不利。
【注涇,大便;溲,小便也?!?
至真要大論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大便難。
【注腎開竅于二陰,故大便難。】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民病溺色變。
【注溺色變,肺經之病,蓋火淫而金氣受傷也?!?
厥陰之勝,小便黃赤。
【注小便黃赤,木淫而生火也?!?
少陽之復,渴飲水漿,色變黃赤。
【注渴飲水漿,陽明胃金燥也。太陰濕土,主四之氣,色變黃赤者,火土相合也?!?
少陽在泉,客勝,甚則下白溺白。
【注甚則下白溺白者,病及于陽明太陰之主氣也。蓋金主氣,氣化則溺出。溺白者,氣不化而溺不清也。下白者,土氣傷而大便色白也。】
歲太陰在泉,少腹痛腫,不得小便。
【注少腹腫不得小便,乃膀胱經病,蓋土氣淫勝,而水臟水腑皆為病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瀉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
【注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傷氣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甚則血出于小便也。少陰之火出自水,少陽之火生于地,故與少陰同候?!?
厥陰之勝,化而為熱,小便黃赤。
【注木淫而生火也?!?
少陽之勝,耳聾溺赤。
【注熱淫于下,則為溺赤。】
少陰在泉,客勝,則溲便變。
【注溲便變者,水火相交,火淫于下也?!?
太陰在泉,客勝,則便溲不時。
【注此在泉之濕氣,客于太陰之經,下及于內也?!?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
【注反戾,了戾也?!?
刺熱篇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
【注肝主疏泄,故小便黃赤。】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肝脈微滑為遺溺。
【注肝主疏泄,肝氣盛而熱,故遺溺也。】
脾脈滑甚為(疒貴)癃。
【注脾為陰濕之土,濕熱則為疝(疒貴),為小便閉癃?!?
腎脈微急為不得前后,滑盛為癃(疒貴)。
【注腎為生氣之原,開竅于二陰,氣虛不化,故不得前后。有熱則為小便閉癃,為睪丸腫(疒貴)。】
營衛生會篇
黃帝曰:愿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注下焦之部署,在胃之下口,別走于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槽粕而俱下于大腸,就下焦之氣,濟泌別汁,循下焦之經,而滲入膀胱,氣化則出矣。】
經脈篇
肺手太陰之脈,是主肺所生病者,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注氣之盛虛者,謂太陰之氣也。溺色變者,氣虛而不化也。】
胃足陽明之脈,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
【注氣盛于內也?!?
肝足厥陰之脈,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
【注肝氣虛則飧泄遺溺,實則閉癃?!?
五癃津液別篇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則為溺與氣。
【注天寒則腠理閉,三焦之氣,因濕而不行,津水下流于膀胱,則為溺與氣。氣化而出者為溺。藏于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也?!?
五味篇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酸入于胃,其氣濇,以收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則留于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懦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
【注酸氣收濇,故弗能出于上之兩焦。不出則留于胃而溜于下焦,注于膀胱矣。膀胱為脬之室,脬居于中,故膀胱之體質脆薄,以懦得酸則易于縮綣,縮別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為癃閉。陰者,前陰。積筋者,宗筋也。宗筋者筋之主也。酸入于宗筋,故走筋也?!?
九針篇
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注膀胱不約,而為遺溺。下焦如瀆,水道出焉。病則反溢,而為水病矣?!?
金匱要略【漢張機】
大便難
腹滿篇曰: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
五臟篇曰: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消渴篇曰: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
小便數
消渴篇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小便不利
濕痹篇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血痹篇曰: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腎氣丸主之。
消渴篇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艸舌)蔞瞿麥丸主之。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佐~散、茯苓戎鹽湯并主之。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水氣篇曰: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谷,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問曰:病下利后,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當自愈。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沖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后,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沖,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圓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衛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后。
黃疸篇曰: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之故也。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里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脈訣【晉王叔和】
大小便病脈
肺脈歌曰:肺脈浮兼實,咽門燥又傷。大便難且濇,鼻內乏馨香。
浮脈歌曰:尺部見之風入肺,大腸干濇故難通。
雜病歌曰:內實腹脹痛滿盈,心下牢強干嘔頻;手足煩熱脈沉細,大小便濇死多真。
實脈歌曰:尺部如繩應指來,腹脹小便應不禁。
洪脈歌曰:洪向尺中還若是,小便赤濇腳酸疼。
沉脈歌曰:沉在尺中腰腳重,小便稠數色如泔。
察色觀病生死候歌曰:體重溺出時不止,肉絕六日便高(扌棄)。
千金方【唐孫思邈】
閉塞
龍族(1-4合集)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