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顯所歸者。所歸不同有其四種。歸藏歸乘歸時歸分。言歸藏者即二藏等。然藏不同總有二種。一約人辯唯有二種。一菩薩藏。二聲聞藏。獨覺智證與聲聞同。教既不多入聲聞藏。藏者攝也。隨攝二人理行果義各攝益故。二隨所詮立為三藏。謂前二中各有三藏。一素怛攬此云契經。貫穿縫綴。所詮定學契理契機攝益他故。二毗奈耶此云調伏。所攝戒學調和三業。制伏惡行而攝益故。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所攝慧學對向涅盤對觀四諦而攝益故。此義廣如起信疏述。此論即是菩薩藏中阿毗達磨。顯示菩薩理行果義生勝智故。言歸乘者。或說一乘。如法花云。唯說一乘無二三故。或說二乘。如攝論說。上乘下乘有差別故。或說三乘。如法花云。為求聲聞等者說應四諦等法故。或說四乘。如勝鬘經。更加無聞非法眾生人天善根而成熟故。或說五乘。如大般若。更加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發大心故。然此五乘義有開合。故諸經論所說有異。此亦具如起信疏述。今此論者即是一乘所收。二乘等中上乘所攝。所說五法及二無我。非是二乘世間法故。言歸時者。古立教時多少不定。謂從一時乃至五時。皆無正據。恐繁不敘。今依教量立教三時。如深密經。正說意云。初第一時為小根者唯約有義說四諦教破人我執。即四阿含等說有隱空名未了義。于第二時為大乘者多就空義說無相教破法我執。即般若等說空覆有亦未了義。后第三時普為諸乘顯說三性中道之教令悟真實。即深密等具顯有空名真了義。然此三時對不定性。大由小起漸次而說。若頓悟機則不爾故。亦非年月定判后先。但以義類相從而說。花嚴初說非初時故更有別義。起信疏明。今此論者依第三時了義大乘。第三時攝所引經說諸法無我有空雙顯不偏說故。言歸分者。若依諸經有十二分。謂如舊說十二部經。部謂部分。經即是教。恐濫部袟改置此名。十二分名而作頌曰

契經應諷頌  受記自說緣

譬喻本事生  廣希法論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海伦市| 江北区| 天门市| 来安县| 东乡县| 延庆县| 剑河县| 常州市| 芒康县| 康平县| 洱源县| 松江区| 玉屏| 东至县| 弥渡县| 区。| 长兴县| 江口县| 沙湾县| 民权县| 慈利县| 冷水江市| 丁青县| 余干县| 灌云县| 家居| 大理市| 郓城县| 张家港市| 周宁县| 夏津县| 汤阴县| 濮阳县| 上虞市| 罗田县| 新野县| 万全县| 西城区| 中卫市|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