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北征錄
  • 金幼孜
  • 4711字
  • 2015-11-12 17:53:03

初七日,發玉雪岡。行十余里,過一大坡陀,甚平曠遠。見一山甚長,一峰獨高,秀拔如拱揖。上指示曰:“此賽罕山,華言好山也。”又曰:“阿卜者,華言高山也?!逼渲腥僳E少至,至則風雷交作;故胡騎少登此,若可常登,一覽數百里,已為其所窺矣。午次玄石坡,見山桃花數藂盛開草莽中,忽睹此,亦甚奇特。上登山頂,制銘,書歲月紀行,刻于石。命光大書之,并書“玄石坡立馬峰”六大字,刻于石。時無大筆,用小羊毫筆鉤上,石勒成,甚壯偉可觀。晚,有泉躍出于地,如神應泉,足飲人馬,名曰“天錫泉”。上命幼孜三人及尚書方賓、侍郎金純往觀,至見人馬填滿泉水上,溢出泉復壅塞。

初八日,次鳴轂鎮。

初九日早,發鳴轂鎮,是程若遠,然地甚平曠。午至一山谷中,有二舊井,水可飲,新掘井皆鹽苦。午后忽微雨,風作,天氣清爽,人馬不渴。若暄熱,人皆乏矣。過數里,兩旁皆山,西山皆黑石,礌砢層疊;東南諸山皆土。晚至歸化甸,上與諸騎將前行眺望,有泉出于地,遂名曰“靈秀泉”。適中官以玄石坡字來進,觀畢,命司禮監藏于篋。

十二日早,發歸化甸,由山谷中行。地多鼠穴,馬行其上輒踣。行二十余里,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玳瑁、馮瑙、碧玉者,其光瑩然。同行好事者下馬拾以為玩。午至楊林戍,地亦有美石,但不如前所見者之佳。晚有泉出于營之西南,遂命名曰“神貺泉”。

十六日午,次禽胡山。營東北山頂有巨白石,上命光大往書“禽胡山靈濟泉”大字。十七日,次香泉戍。十八日早,發香泉戍。行沙陀中,多山桃花,滿地爛熳。又有榆林藂生,不甚高,有鳥巢甚完固,舉手可探之,皆鷹隼巢也。午后至廣武鎮。川中有土城基,問人云,國初征和林時所筑。屯糧于此。過川入山,有泉流,馬皆不飲,泥臭故也。西南山峰甚秀,上欲刻石,令方賓與幼孜三人上觀石。登山,下馬遍觀,無佳石,得一石略平可書。正書,忽風雨作,遂下山至營復命。上面營前高峰而坐,上曰:“人恒言此山有靈異,適登此,忽云陰四合,風泠然而至?!彼烀弧办`顯翠秀峰”,泉曰“清流”。

十九日,發廣武鎮。上登靈顯翠秀峰,令幼孜三人從。晚次高平陸,無水,于廣武鎮載水至此晚炊。二十日,次懷遠塞。二十一日,次捷勝岡。有泉涌出,名曰“神獻泉”。上令光大書“捷勝岡”三大字于石。山多云母石,并書“云石山”三字,刻于石。

二十二日早,發捷勝岡。行數十里,但見荒山野草。上曰:“四望無際,莫如其極,此真所謂大漠也。”午次清冷泊。有泉涌出,名曰“瑞應泉”。

二十三日午,發清泠泊,晚至雙秀峰。是程無水,自清泠泊載水炊飯。適天陰風寒下雨,人馬俱不渴。二十四日早,發雙秀峰,逾時至滅虜鎮,泉曰“永清”。

二十五日午后,發威虜鎮,晚至紫霞峰。二十六日,至玄云谷。使臣舒百戶自瓦剌回。上召幼孜三人隨駕同行,聽其言瓦剌事。夜命寫敕,無卓,以氈覆地,伏而書之,書畢已四鼓矣。

二十七日,次古梵場。二十八日早,發古梵場。行數十里,東北有山甚高廣,峰巒聳拔,蒼翠奇秀類江南諸山。山之下孤峰高起,上多白石,元氏諸王葬其下。晚至長清塞,有泉水甚清,賜名曰“玉華泉”。夜漏初下,上立帳殿前,指北斗曰:“至此則南望北斗矣。”語甚久方退。

三十日,至順安鎮。上立帳殿前,指營外諸山曰:“此虜地諸山之入畫者?!彼炝町嫻D之。晚下雨。

五月初一日,早微雨,發順安鎮。行十余里,山多白云,上召指示前山曰:“此即名白云山。”又行數里,白云中有青氣接地,望之如青山白云。上曰:“此山甚高大可觀。”幼孜以為信然。上笑曰:“此氣也,非真山。若誠為山,則天下之山無有過之者?!倍纫粚?,遙見臚朐河;又過一岡,上攬轡登其頂,四望如下。又行數里,臨臚朐河,立馬久之,賜名曰“飲馬河”。河水東北流,水迅疾。兩岸多山,甚秀拔,岸傍多榆柳。水中有洲,多蘆葦、青草,長尺余,傳云不可飼馬,馬食多疾。水多魚,頃有以來進者。駐營河上,地名曰平漠鎮。初二日,駐蹕平漠鎮。賜食御庖鮮魚。初三日,發平漠鎮。由此順臚朐河東行,午至祥云巘。上立帳殿前召語,片時乃退。初四日晨,發祥云巘。午次蒼山峽。峭馬營已值胡騎四五人,得箭一枝、馬四疋來進。

初五日,發蒼山峽。午次雪臺戍。地多野韭、沙蔥,人多采食。又有金雀花,花似決明,莖似枸杞,有刺,葉小,圓而末銳,人采取其花食之。又有一種黃花菜,花大如茼蒿,葉大如指,長數尺,人亦采食。

初六日,次錦屏山。

初七日,次玉華峰。初八日,發玉華峰。胡騎都指揮款臺獲虜一人至,知虜在兀古兒扎河,晚遂度飲馬河下營。

初九日,上以輕騎逐虜,人各赍糧二十日。其余軍士,令清遠侯帥領駐札河上。扈從文臣,止令尚書方賓及光大、勉仁數人隨行。命幼孜留營中。初十日早,雨。駕將發,余同光大詣帳殿見上,請隨駕同往。上曰:“爾不能戰陣,往亦無益。前途艱難,朕一時顧盼有不及,或為爾累,爾留此豈不安?”幼孜叩頭,不勝感激。食后送光大、勉仁出營門,馬上相別,殊覺愴然。是日,哨馬營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送至大營,清遠侯復遣人護送馳詣上所,蓋欲以為向導也。

十五日,早食后出城東,回至清遠侯帳下。坐移時,得上追逐胡虜動靜。十六日,食后同張侍郎、袁中書出城外登一小山。四望天宇空闊,情懷甚適。

十九日,食后聞捷音將至,甚喜。清遠侯來邀作午飯,仍食鮮魚。

二十一日,早飯出城外候駕,光大、勉仁先至營中相見,且喜且戚。時駕從城外過,去城二十里安營。至營中見上,與語良久,命寫《平胡詔》。

二十二日,分軍由飲馬河先回,上以騎兵追逐余虜,東行,步行者俱不得從。是日,發《平胡詔》及書敕諭數道,甚忙,迫午后起營。

二十三日午,大雨,午后雨止,發威遠戍。晚至廣安鎮。

二十四日,發廣安鎮,由此循飲馬河南東北行。午次蟠龍山,大雨,平地水流,暮雨止。

二十五日,發蟠龍山。雨意未止。晚次臨清鎮。二十六日,午后離飲馬河,取便道入山中。晚次定邊鎮。是程無水,載水為早炊。二十七日,發定邊鎮。午至河,午食后渡河,河水稍深,據鞍不能渡。幼孜三人俱脫衣,乘散馬以渡,水沒馬及腰以上。暮至雙清源,夜禁火不舉。

二十八日,發雙清源。午至河,水益深,多用柳枝縛筏以渡。晚次平山甸。上立帳殿前,召幼孜三人問津河之由。上嘆曰:“朕渡河時已命筏上渡,汝何不由彼?”光大曰:“臣輩不知,及至彼,又無與臣言者,故不由彼渡。”上笑曰:“今日方為艱難,汝得無懼乎?”因渡水,得一木板,上有虜字,就以進,上命譯史讀之,乃祈雨之言也。虜語謂之札達,華言云詛風雨,蓋虜中有此術也。

二十九日。次盤流戍。六月初一日,次凝翠岡。初二日,發凝翠岡,午經闊灤海子。上令幼孜數人往觀。去營可五六里,有山如長堤以限水。海子甚闊,望之者無畔岸。遙望水高如山,但見白浪隱隱,自高而下,天下之物,莫平于水。嘗經江湖間,望水無不平者;獨此水遠見如山之高,近處若極下,此理極不可曉。觀畢復命,上曰:“此水周圍千余里,斡難、臚朐凡七河注其中,故大也?!彼熨n名曰“玄冥池”。晚次玉帶河。初三日次雄武鎮。上召予同勉仁往,光大看馬,及退,漏下已三鼓矣。初四日,發雄武鎮。晚次清胡原。

初五日,次澄清河。初六日發澄清河,數里渡河,穿入柳林中,柳蒙密不可行,下皆污泥,行五六十里下營。大雨如注,至晚不止。又復起營,夜次青楊戍。

初七日,發青楊戍。凡四渡河,河水甚急。午次克忒克剌,華言“半個山”。山甚峻拔,遠望如坡,故名。入此,河稍峽,山攢簇,多松林,上曰:“此松林甚似江南?!敝燎吧剿媲逍憧蓯?,孰謂虜地有此奇觀也。晚次蒼松峽。隔岸坡陀間,樹林蓊郁,宛如村落,水邊榆柳繁茂,荒草深數尺,而草稍俱為物所食。是日獲虜二人,因問之,知虜騎曾經此過一宿,草為馬所食所。

初八日,發蒼松峽,渡泥河數次,河狹水淺,兩岸泥深,人馬多陷。晚渡黑松林。蒼翠可愛,遂下馬少憩。復行十數里,下營飼馬,日沒復啟行。夜入山谷中,乘月倍道兼行,上坡下澗,不勝崎嶇。月落,路難行,旌旗甲戈咫只不能辨。幼孜三人從寶纛,須臾莫知其處。但前騎皆不行,始下馬立半山間。逾時復上馬,下至平川。路多沉淖且陷,益難行,而鄉道亦惑,遂止,次飛云壑。

初九日,發飛云壑。行二十余里,凡渡數山。至一水泉處,前哨馬已見虜列陣以待。上飭諸將嚴陣,先率數十騎登山以望地勢。幼孜三人下馬被甲,復上馬隨陣后。渡一大山,見虜出沒山谷中。少頃,遣入來偽降。先是,上度虜必偽乞降,預書招降敕以待。至是虜果來,上在陣前召取敕,幼孜遂馳馬至前以敕進,上曰:“虜詐來請降,朕亦給之?!蹦艘噪犯秮碚呷?。又行數十里,駐兵于山谷中。忽見陣動,亟上馬前行。俄聞炮聲,左哨已與虜敵,虜選鋒以當我中軍,上麾宿衛即摧敗之。虜勢披靡,追奔數十余里,予三人同方尚書隨寶纛前進。上已駐兵于靜虜鎮。遣傳令都指揮王貴來收兵。貴見予數人驚曰:“何故在此?主上已久下營,可亟回?!庇钄等怂旎?。往返已百余里。

初十日早,發靜虜鎮,命諸將皆由東行。人渴甚,以衣于草間且行且拽漬露水,扭出飲之。行數十里始得水。晚次駐蹕峰。

十一日,上先將精騎窮追虜潰散者,令予三人及文職扈從者皆隨都督金玉、冀忠用領馬步后進。午始行入山谷中,漸見虜棄輜重。晚次長秀川,而輜重彌望。十二日,發長秀川,隨川東南行,虜棄牛羊狗馬滿山谷。暮次回曲津。

十三日,次廣漠戍,歸大營。上逐虜于山谷間,復大敗之,久方回營。幼孜三人見于帳殿,上語破賊之故,復加慰勞,幼孜三人叩頭謝。

十四日,發廣漠戍。行數里渡河,河濱泥深,陷及馬腹,余虜尚出沒,來窺我后。上按兵河曲,佯以數人載輜重于后以誘之。虜見競奔而前,銃響伏發,虜蒼黃渡河,我騎乘之,生擒數人,余皆死。虜由是遂絕。晚次蔚藍山。

十五日,次寧武鎮。十六日,次紫云谷。

十七日,次玉潤山。十八日,次紫微岡。十九日,次青陽嶺。二十日,次青華原。二十一日次淳化鎮。

二十二日早,發淳化鎮,渡河,深及馬鞍。既渡以為無水矣,而入一澤中,長六七里,草深,泥水相交。復渡兩河,泥陷及馬腹,馬行泥潦中,幾陷。晚次秀水溪。

二十三日,發秀水溪,行十余里,入淙流峽,甚險,一水流其中,路傾側臨水,縈回曲折如羊腸,日凡七八渡,登高下低,馬力疲倦,逾數岡至營。晚次峽中。

二十四日,次錦云峰。二十五日,次永寧戍。二十六日,次長樂鎮。二十七日,發長樂鎮,草間多蚊,大者如蜻蜓,拂面〈口替〉,拂之不去。晚次通川甸,即應昌東二海子間。上登山遙望,指海邊石山曰:“此即三石山也?!睜I之西南曼陀羅山下,有寺基,元公主造寺出家于此,國初廢。

二十八日,次金沙苑。

二十九日,發金沙苑,是程多水,途邊多榆柳,沙陀高低,樹青沙白,甚可觀。上曰:“此景猶小李金碧山水也?!毙袛凳?,有大海子,水稍深,先令軍士伐木為橋以渡,晚次玻璃谷。三十日,次威信戍。七月初一日,次武平鎮。初二日次開平,營于幹耳朵,華言“宮殿”也。元時宮殿故址猶存,荒臺斷礎,零落荒煙野草間,可為一慨。

初四日,次環州。上召賜瓜果。初五日,次李陵臺,今名威虜驛。連渡數河,水深及馬鞍。晚次寧安驛。初七日,發寧安驛,經元西涼亭故址。四面石墻未廢,殿基樹木已成抱,殿前柏兩行仍在,但蕭條寂寞。觀久,悵然而出。晚次盤谷鎮。

初八日,發盤谷鎮,入山峽中。路其險,兩山相夾,如行夾城中。上曰:“此山險厄若是,雖有虜騎千群,豈能至此?縱至此,斷其歸路,鮮有能出者。”晚次獨石。初九日,次龍門。龍門兩山對峙,石崖千仞,水流其中,路由水中行,山水泛時,此處最險。上指此山曰:“斷此路,孰能度者?”崖石懸處甚平,光大曰:“此處好鐫磨崖碑?!鄙显唬骸半抟馊绱?,汝言正相合也。”

初十日,次燕然關。十一日,次長安嶺。至此方出險。十二日,次鎮安驛。

十三日,次懷來。十四日,次永安甸。召賜瓜果。

十五日,度居庸關。上令幼孜三人記關內橋。自八達嶺出關口,凡二十三橋。晚次龍虎臺。十六日,次清河。十七日,駕入北京。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腾冲县| 清镇市| 博乐市| 万安县| 嘉黎县| 松桃| 临湘市| 浪卡子县| 泸溪县| 乡宁县| 通海县| 望都县| 义马市| 承德县| 遂昌县| 临邑县| 黔江区| 昌平区| 彩票| 和顺县| 区。| 连城县| 龙胜| 永和县| 贵南县| 富民县| 资阳市| 遵义县| 保靖县| 樟树市| 万荣县| 安龙县| 南漳县| 福安市| 北辰区| 桦南县| 墨脱县| 青阳县| 赫章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