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達生編
  • 亟齋居士
  • 4638字
  • 2015-11-11 11:34:41

保胎

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其次亦宜節欲。蓋欲寡則心清。胎氣寧謐。不特胎安。且易生易育。少病而多壽。

保胎又宜小勞為妙。試看鄉間農婦。仆婢下人。墮胎甚少。以勞故也。蓋勞則氣血流通。筋骨堅固。胎在腹中。習以為常。以后雖有些微閃挫。不至壞事。倘安逸不動。則筋骨柔脆。氣血不行。略有閃挫。隨至墮落。然非胎后方勞。正謂平日不宜安逸耳。

若平日安逸。及孕后方勞。適足損胎。何筋骨堅強之有哉。夫敬姜百乘之家也。老而猶績。尋常富貴。年少力強。正宜勤事。豈可暇逸以自病乎。

孕已知覺。即宜用布一幅。六七寸闊。長視人肥瘦。約纏兩道。橫束腰間。直至臨盆之時。才解去。若是試痛。仍不宜解。此有二妙。胎未長成。得此則腰膂有力。些須閃挫。

不致動胎。其一常令腹中窄狹。及到解開。則腹中乍寬。轉身容易。此法吾鄉頗有知者。特為廣之。

倘有子腫病者。又宜漸次放松。否則傷兒。

有孕后。睡時須要兩邊換睡。不可盡在一邊。要使小兒左右便利。手足慣熟。則產時中道而出不難矣。

飲食

保胎藥餌。諸書皆載。不必再陳。但飲食一道。殊未之及。茲略言之。飲食宜淡泊。不宜肥濃。宜輕清。不宜重濁。宜甘平。不宜辛熱。青蔬白飯。亦能養人。即在貧家。頗為不乏。但富貴之人。平日甘肥厭足。抑令崇儉。勢所不堪。酌乎其中。臚列于下。

宜食諸物 豬肚肺 雞 鴨 鯽魚 淡鲞 海參 白菜 菠 筍 麻油腐衣(二味多用) 蓮子 熟藕 山藥 芡實諸味總宜潔治。多用清湯。吹去浮油。飲之最佳。宜白煮。忌油煎。然此多為膏粱之人言之耳。若藜藿之腹。正宜得肥甘而潤之。何淡泊之有。但六七個月后。腐衣麻油二物。最宜多用。不妨日日食之。麻油解毒。腐衣滑胎。且清且補。貧富皆宜。允為上品。積食一二百張。則首生如達矣。或以麻油拌食更妙。但麻油不可熬熟。

忌食諸物 椒 姜 煎炒 野味 異味 豬肝 犬 驢 騾 馬 自死肉豬血 蟹 甲魚 蝦蟆 鱔魚 勿多飲酒 勿亂服藥又孕妊禁忌。 一切宰殺兇惡之事。不宜看。修造興工動土不可看。龜兔俱不可看。

小產

小產者。謂胎已墮下之后。一切調理并如產后法。

便產須知云。小產不可輕視。其將養。須過于正產十倍可也。

薛立齋先生云。小產重于大產。蓋大產。如果熟自脫。小產如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

但人往往輕忽。死者多矣。

水產后數日。忽然渾身大熱。面紅眼赤。口大渴。欲飲涼水。晝夜不息。此血虛之癥。宜用當歸補血湯。以補其血。若認作傷寒。而用石膏芩連等寒涼之藥。則必死矣。(方見后)

產后

產后調理。諸書論之詳矣。茲不復贅。但取一二吃緊處。及所未言者存之。以備采擇。

產后上床。宜高枕靠墊。勿令睡下。膝宜豎起。勿伸直。隨飲熱童便一盞。只宜閉目靜養。勿令熟睡。恐倦極熟睡。血氣上壅。因而眩暈。然不宜高聲急叫。以致驚恐。

四壁宜遮風。不問有痛無痛。俱用熱童便。和熱酒各半。每次一杯。一日三五次。三日而止。酒亦不宜多。若無大病。只是如此。不必服藥。

產后宜用鐵秤錘。或溪中白石子。燒紅入醋。令醋氣入鼻。以免血暈。且收斂神氣。又能解穢。每日三四次。亦三日止。

或有惡血沖心。血暈昏悶。不省人事者。用韭菜一把。冬天則用根切碎。放有嘴壺瓶內。以熱醋一大碗灌入。密扎口。扶起產母。以壺嘴向鼻。遠遠熏之。

生男生女。夫命所招。蓋百世禮祀。以夫家為主。與婦人何干。倘或連胎生女。此亦人事之常。不可在傍咨嗟嘆息。令其氣苦。曾見有不明公婆。愚蠢夫婿。將婦報怨。每每致病傷生。可笑可恨。凡此只宜寬慰為主。又有將女溺死者。忍心害理。后嗣不昌。

產后各處風俗不同。或用紅沙糖。或用山楂。或用吳茱萸。或用胡椒。煎水飲之。總莫妙于熱酒對童便。或腹痛之甚。用生化湯一服。無不愈者。

產后飲食各處不同。徽俗才上床。即與肥雞干飯。吳俗率與齏粥。甚至有彌月。而后茹葷者。皆不通可笑。蓋徽俗終年食粥。產后胃弱驟與雞飯。殊不相宜。然其患猶小。吳中終年食飯。至產后腸胃空虛。正宜滋味調養。以生氣血。轉令食齏食粥。習俗移人。牢不可破。說亦不信。予意必有以此傷生者。習焉而不察耳。及至虛弱發熱咳嗽。此大虛也。血氣益脫。急宜大劑參 驟補。猶可挽回。卻又謂之產勞。且與滋陰降火。以至于死而不悟。良可嘆也。

或問必如何調理而后可。曰粥時吃粥。飯時吃飯。三日內。只用雞湯。吹油澄清飲之。

未可食雞。十日內不可食豬肉。一月內不可食豬油。以其壅塞經絡。令血氣不通耳。其余有何忌乎。(雞屬風似不宜早食。鴨湯。鯽魚湯。肚肺湯。較好。)雞蛋有去瘀生新之能。食之甚宜。但要煮極透。不妨從朝至暮。食之有益。若糖心雞蛋。乃是生物。凝滯損人。斷不可食。鴨蛋不可食。(雞蛋堅硬難化。不宜多食。須防停滯。)或問食物。必要去油。取其清耶。曰然。不但要清。且更要淡。蓋清淡之味。本乎天。能生精神。濁則痞矣。

或問何以驗之。曰產婦。宜飲淡酒。宜食淡味。若飲醇酒。食咸味。皆令燒干無乳。此清濁之驗也。但不得如吳俗食齏粥。矯枉過直耳。

胎死腹中

胎死。只宜佛手散。服之自下。或不下。再用平胃散一服。加樸硝二三錢。能令化下極易耳。古人立法各有精義。且經屢驗。不吾欺也。勿用奇方怪藥。以傷母命。

或問何以知其胎死。曰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子活母亡。面舌俱青。子母俱死。況死胎墜脹。疼痛亦與常產不同。

胞衣不下

或問胞衣不下何故。曰總是臨盆早之故。當產之時。骨節開張。壯者數日而合。怯者彌月方合。今不待其開。而強出之。故胎出而骨眼隨閉。以致胞出不及耳。

又曰。聞此乃極惡之癥。可以損命。有諸。曰不妨。不必服藥。亦不必驚惶。若胞衣不出。

急用粗麻線將臍帶系住。又將臍帶雙折再系一道。以微物墜住。再將臍帶剪斷。

過三五日。自痿縮干小而下。累用有驗。只要與產母說知。放心不必驚恐。不必聽穩婆。妄用手取。多有因此而傷生者。慎之慎之。

乳少

乳少者血虛之故。如產母去血過多。又或產前有病。以及貧儉之家。仆婦下人。產后失于調養。血脈枯槁。或年至四十。血氣漸衰。皆能無乳。但服通脈湯。自有乳。若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藥。往往不效。即或勉強打通。乳汁清薄。令兒不壽。且損傷氣血。產后多病。不久便干。反為不美。

格言

大全方曰。婦人懷孕。或有七八個月生者。有一年二年。乃至四年。而后生者。不可不知。

楊子建十產論。可謂詳悉之極。予之所論多本于此。但惜稍冗。匆猝視之。安能得其要乎。謹錄傷胎一篇。亦足以盡之矣。

今有未產一月以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但未至正產之候。切不可令人抱腰。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蓋兒身未順。收生之婦。

卻教產母。虛亂用力。兒身才方轉動。卻被產母用力一逼。使兒錯路。或橫或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用力未當之所致。凡產母用力。須待兒已順身。臨逼門戶。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方是產母之用力當也。若未至正產之候。而用力傷兒。并妄服藥餌。令兒下生。譬如揠苗助長。無益而有損矣。此名傷產。

薛院使云。欲產之時。覺腹內轉動。即當正身仰睡。待兒轉身向下。時時作痛。試捏產母手中指節。

或本節跳動。方與臨盆。即產矣。

大旨云。大凡生產。自有時候。未見時候。切不可強用催生藥。

又云。切不可坐草。及令穩婆亂動手 。

朱丹溪先生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

又云。產后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癥。亦末治之。

方藥

加味芎歸湯 百試百驗。萬叫萬靈。真神方也。

當歸(一兩) 川芎(七錢) 龜板(手大一片醋炙研末) 婦人頭發(如雞蛋大,瓦上焙存性) 水二碗。煎一碗服。如人行五里即生。死胎亦下。

薛云。交骨不開者。陰氣虛也。用此方如神。

又云。上舍某之妻。產門不開。兩日未生。服此方一劑。實時而產。上舍傳此方。用之無不驗。

佛手散 治六七個月后。因事跌磕傷胎。或子死腹中。疼痛不已。口噤昏悶。或心腹飽滿。血上沖心者。服之。生胎即安。死胎即下。又治橫生。倒產。及產后腹痛。發熱。頭疼。逐敗血。生新血。能除諸疾。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如橫生倒產。子死腹中者。如馬料豆一合。炒焦熟。乘熱淬入水中。加童便一半煎服。少刻再服。

平胃散 治胎死腹中(此方只服一劑。斷勿多服致傷。慎之。)蒼術(米泔炒) 濃樸(姜汁炒) 陳皮(各二錢) 炙甘草(五分) 酒水各一鐘。煎耗其半。投樸硝末(五錢)再煎三五沸。去渣溫服。其胎即化為穢水而出矣。若倉卒取藥未便。只用樸硝。(五錢)以溫童便調下亦效。凡貓犬胎死腹中不能下。而叫號者。亦以此灌之。立效。

保胎神效方 未產能安。臨產能催。偶傷胎氣。腰疼腹痛。甚至見紅不止。勢欲小產。

危急之際。一服即愈。再服全安。臨產時。交骨不開。橫生逆下。或子死腹中。命在垂危。服之奇效。唯一經產下。此方切不可服。慎之慎之。

全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五分) 濃樸(姜汁炒七分) 菟絲子(酒泡一錢五分) 川貝母(去心凈研一錢煎好和入) 枳殼(麩皮炒六分) 羌活(六分) 荊芥穗(八分) 黃 (蜜炙八分) 蘄艾(醋炒五分) 炙甘草(五分) 白芍藥(酒炒一錢二分冬月一錢) 生姜(三片) 水二鐘。煎八分。復渣。水一鐘。煎六分。產前空心。預服二劑。臨產隨時熱服。此乃仙授奇方。慎勿以庸醫。加減其分兩。

此名十二紅仙方。乃安胎圣藥。屢試有效。凡有孕者。自三月后。即宜按方。每十日一服。平日可保安胎。臨產如達。真仙方也。

達生湯 懷孕九月后服。服多尤效。

全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川芎(六分) 益母草(一錢不犯鐵器) 車前子(炒研五分)冬葵子(炒研一錢) 白術(米泔浸炒一錢) 大腹皮(四分滾水洗數次) 牛膝(酒浸一宿六分) 枳殼(麩皮炒五分) 炙甘草(三分) 廣木香(忌火研末俟諸藥煎熟時和入三分)生姜(一片) 水二鐘煎八分。食后溫服。如腹痛。加白芷。沉香。(各五分)同煎服。

生化湯 產后即服。

全當歸(酒洗八錢) 川芎(三錢) 姜炭(五分夏令四分) 炙甘草(五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研碎) 孕將臨月。照方預備二劑。俟肚一疼。即用水二鐘。先煎一劑。渣另貯。再煎一劑。其渣同前渣并煎。共汁三鐘。和一處肫(音頓)熱。加黃酒六七匙。于一產后。未進飲食之前。即行服下。

逐瘀生新。永免產癥。或三兩日內。精神疲倦。或腹中作痛。再連服二三劑。即愈。更治產后。一切危癥。無不立安。

此方。與達生湯。均系張盂深先生。所立救苦良方。不論大小產皆可用。奇效。

產后諸癥。總以生化湯為君。余則不過隨癥加減而已。若惡露已行。腹痛已止。減去桃仁。再多服數劑不妨。如口渴加麥冬五味。寒痛加肉桂砂仁。傷肉食加山楂。

傷飯食加麥芽。傷果品。加面裹煨熟草果數分。傷酸梅。加吳茱萸三五分。傷菱肉。

加生龜板。傷梨。及西瓜。加肉桂之類。

安胎方黃 (蜜炙) 杜仲(姜汁炒) 茯苓(各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白術(生用五分)阿膠珠(一錢) 甘草(三分) 續斷(八分) 胸中脹滿。加紫蘇。陳皮。(各八分) 下紅。

加艾葉。地榆。(各一錢) 阿膠(多用) 引用糯米百粒。酒二杯。水二杯煎。腹痛加急火煎。

安胎銀苧酒 治孕娠。胎動欲墜。疼痛不可忍。及胎漏下血。

苧根(二兩。如無苧根。用茅草根五兩。) 紋銀(五兩) 黃酒(一碗) 加水煎之紫酒 治孕娠腰痛如折。

黑料豆(二合炒焦熟) 白酒一大碗。煎至七分。空心服。

當歸補血湯 大補陰血。并退血虛發熱如神。

黃 (蜜炙一兩) 當歸(三錢) 水二碗。煎一碗。一服即愈。

華佗愈風散 治婦人產后中風。口噤手足抽掣。及角弓反張。或產后血暈。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或心頭倒筑。吐瀉欲死。

荊芥穗(除梗不用焙干研末) 每服三錢。童便調服。口噤則撬牙灌之。齒噤則不研末。只將荊芥以童便煎令微溫。灌入鼻中。其效如神。

通脈散 治乳少。或無乳。

黃 (生用一兩) 當歸(五錢) 白芷(五錢) 七孔豬蹄一對。煮湯吹去浮油。煎藥一大碗服之。

覆面睡。即有乳。或未效。再一服。無不通矣。新產無乳者。不用豬蹄。只用水一半。酒一半煎服。體壯者。加好紅花三五分。以消惡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鹤峰县| 凌源市| 上犹县| 肃宁县| 象州县| 石台县| 呼图壁县| 西平县| 和硕县| 遂川县| 建水县| 峨边| 东辽县| 许昌市| 凤山市| 安平县| 公主岭市| 丹江口市| 锦屏县| 手游| 江津市| 通道| 磴口县| 南宫市| 信丰县| 万山特区| 玉门市| 博湖县| 西乌| 洛浦县| 东光县| 汾西县| 轮台县| 临沧市| 铜鼓县| 铜鼓县| 阳曲县| 林芝县| 锡林浩特市|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