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北方軍團
- 霸王之兵傳
- 德川粹史君
- 1475字
- 2015-11-25 23:42:51
雍丘在定陶西南方向100公里,濮陽在定陶西北方向100公里,三點連接起來正好是一個等腰三角形。除了濮陽,定陶和雍丘都在黃河以南。
相隔黃河水,又面對的是吃了敗仗的秦軍,楚軍似乎高枕無憂了。
項梁軍中謀士范增不這么認為。他知道到此時楚軍雖連下數城,但是已經是疲憊之師,此時卻又分兵雍丘,無疑讓定陶的楚軍處境地艱危。宋義也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兩人一同到項梁帳中稟報。
但項梁不以為然。
“秦軍新敗,只有招架之功,絕無還手之力。秦軍渡黃河遠襲定陶,到定陶城下就已成強弩之末,我軍以逸待勞,定能大敗秦軍。何況待羽兒攻克雍丘,兩地互為犄角,相與馳援,章邯奈我何?哈哈哈哈!”
不能說項梁的考量不夠精細,范增也難以辯駁,但是他堅持此時楚軍應該合兵一處,與秦軍決戰,而不是一味的爭奪地盤,分散自己的軍力,這樣很有可能被秦軍各個擊破。項梁實在對這個70多歲的老頑固不堪其擾,就將范增派往雍丘輔佐項羽攻城。
范增臨走之前對宋義說:“宋公,我走之后一定要奉勸項梁公加強戒備,嚴防章邯偷襲,切記。”
“是”,宋義也憂心忡忡,微微點頭。
連續的勝利確實讓項梁忘乎所以,在他的眼中秦軍已經不是當年的虎狼之師了。他要做的就是等待項羽攻克雍丘,然后積蓄力量給章邯致命一擊。楚軍防備日益松懈。宋義的苦勸也無濟于事。
機靈的宋義心生一計,與其將自己置于如此危險境地不如我早早遁去。于是,宋義就向項梁獻計稱去齊國邀田榮南北夾擊秦軍,項梁欣然接受,宋義拍拍屁股趕緊出發往齊國而去。
此時的章邯在做什么?
不錯,不出項梁所料,章邯確實無力反攻,但是如果有幫手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誰是幫手?答案是北方軍團。
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秦國的帝國防務。
秦從統一天下到始皇帝去世,十二年間國內無戰事但是并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秦帝國的軍事力量,由內郡向南北邊境集結,對匈奴和南越作戰。
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帝下令進攻匈奴。他任命蒙恬為大將,統領三十萬大軍出擊,占領了河套地區。蒙恬進而將舊秦國、趙國、燕國的北部長城全部連接起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建立起統一的北部邊防。負責帝國北部邊防的三十萬屯駐軍,稱北方軍團,由蒙恬指揮。之后,蒙恬被誘殺,由王離統帥大軍,副將蘇角,涉間。
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皇帝任命任囂為大將,大規模進攻南越。這次軍事行動,增兵移民超過五十萬人投入南越場,終于攻占了嶺南地區,在南越地區設置了南??ず拖罂ぃL期屯駐軍隊,實現了對百越的直接統治。秦帝國屯駐嶺南的軍隊及其輔助人員,數量以五十萬計,稱為南方軍團,先后由屠睢、任囂和趙陀統領。
關中地區是秦國本所在,軍事布局的重中之重。秦長年進行擴張,攻擊和防衛的目標指向關東六國,扼守關中東部門戶的函谷關是最重要的軍事要地,也常年屯駐重兵。隨著東進擴張的順利進行,秦的軍事重心東移至滎陽一帶。統一六國以后,中原息兵,南北對百越和匈奴開戰,秦的軍事重心由中原向南北兩邊境轉移,整個秦帝國的軍事布防,成一外重內輕的格局,不僅內郡空虛,秦帝國本土……關中地區的防務也松懈下來。直到陳勝、吳廣起兵于大澤鄉,進攻關中,秦國才由章邯組織驪山眾和首都衛戍部隊10萬余人,殺出關中,進軍中原,所以現在該軍團稱關中軍團又稱為中原軍團。
三大軍團,戰斗力最強悍的自然是一直與匈奴死磕的北方軍團。
中原軍團局勢不利,于是秦二世胡亥急令王離率30萬北方軍團南下!王離與章邯合兵一處,將近40萬之眾,迅速成為此時中國的最強軍事集團。
此時的秦軍就像一直兇悍的猛虎,盯著周圍的每一塊肥肉。
當然吃肉要從最近的開始。幾乎在項羽向雍丘挺進的同時,章邯已經率領著秦軍采取了行動。
一陣黑色的狂風已經向定陶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