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范增奇謀
- 霸王之兵傳
- 德川粹史君
- 1041字
- 2015-11-25 23:42:51
項羽與劉邦這邊順利的攻下了城陽,但是項梁卻在濮陽城下陷入了苦戰。
雖然,章邯在東阿城下大敗,龜縮進了濮陽,但是畢竟已經成長成了久經戰陣的名將,他清楚的認識到楚軍的士氣也隨著戰線拉長和分兵攻打漸行漸低,楚軍到達濮陽城下時已經是身心疲憊。另外,章邯還有自己的策略,首先他緊急發出求救信號,集結濮陽周邊的各路秦軍,其次他掘開了城外的濮河,引水在濮陽城外形成了一圈人工護城河。這樣項梁只能在河邊望城興嘆了。
事實證明至少在秦末開始工科男就已經很成功將知識運用于戰場建構,阻擋敵人的進攻。曾經作為驪山秦始皇陵少府監督的章邯很可能就是一位成績出色的工科男。
半個月很快過去了,項梁幾次試圖強攻濮陽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章邯在城墻上得瑟。
“come on,MR XL,你只能怪你的尺寸不夠大,進不來。”
項梁牙齒咬得咯咯直響也無可奈何。
此時項梁軍中有兩位軍師,一位叫范增,一位叫宋義。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胸中有奇謀。大澤鄉起義時,他年屆七十。范增和項梁相會于薛地。當時陳勝已被殺害,張楚大旗已倒,反秦斗爭陷于低潮,項梁、劉邦等義軍相會于薛城。范增適時而至。
宋義,無鹽(今山東省東平縣東)人,原為楚國令尹,是個沒落貴族,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群雄響應,宋義感覺就回來了,便投到楚將項梁麾下。
范增目睹楚軍在濮陽的戰況不利,于是向項梁獻策。
“我軍久攻不克,不若舉兵南下,趁著章邯無力反攻之機,與項羽、劉邦軍合并一處攻打定陶,定陶一旦攻克,向西向北便進退自如。”
自春秋以來,定陶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要道,物豐民富,號稱“天下之中”。這還不夠,范增補充道:“攻占定陶后,引兵向西去取雍丘,雍丘為秦軍屯糧重地,雍丘即下,秦軍必亂!”
不得不承認,范增戰略眼光之毒辣,這的確不失為當下絕佳的一計。
表面上,楚軍放棄濮陽南下,其實是繞了一個彎,要去掐住秦人的咽喉所在。
“范先生高見,即可令羽兒向定陶靠近,我大軍今晚出發,會獵于定陶!”項梁立即從躊躇中走出來,擲地有聲的下達軍令。
章邯不是傻子,他知道雍丘的重要性,所以早就已經讓李由坐鎮雍丘。但是定陶確實已經鞭長莫及。
項梁很快就見到了項羽。
“羽兒”
“叔父,近來身體可好”,項羽舉手行禮。
“很好”。這是欒弋第一次這么近的接觸項梁,此時這位楚軍的最高統帥、上國柱就是一位和藹的老人,而戰場上無比威猛的項羽就像一個孩子,叔侄兩人的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果然,定陶秦軍兵力空虛,楚軍很快就攻占了定陶。項梁心里樂開了花,他命令項羽領軍去攻雍丘,自己則在定陶城外安營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