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一百二十穴玉龍歌

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痊沉 。

玉龍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無差訛。

吾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

行針殊絕妙無比,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良醫。

傴者立伸患者起,從此名馳湖海知。

(曲池補,人中瀉;風池補,絕骨瀉)

中風

中風不語最難醫,頂門發際亦堪施。

百會穴中明補瀉,實時蘇醒免災危。

頂門∶即囟會穴。上星后一寸。禁不可刺,灸七壯,針瀉之。

百會∶頂中央旋毛中,取眉間印堂至發際折中是穴。針一分許。中風,先補后瀉,多補少瀉。灸七壯,無補。

口眼斜

中風口眼致 斜,須療地倉連頰車。

左瀉右根據師語, 右瀉左莫教差。

地倉∶在口傍直縫帶路下,針一分。

頰車∶在耳后墜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倉一寸半,灸二七壯。

頭風

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驚風皆可治,印堂剌入艾來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發際五分。針三寸,先補后瀉,瀉多補少。

印堂∶在兩眉間宛宛中。針一分,沿皮先透左攢竹,補瀉后轉歸原穴;退右攢竹,根據上補瀉急補,通神之穴也。

偏正頭風

頭風偏正最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

絲竹∶在眉后入發際陷中,沿皮向后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針三分,灸七壯。開口剌,痛則瀉,眩暈則補。

頭風痰飲

宜瀉風池穴。

偏正頭風有兩般,風池穴內瀉因痰。

若還此病非痰飲,合谷之中仔細看。

風池∶在耳后顳 骨筋下入發際,橫針一寸半入風府。先補后瀉,可灸七壯、二七壯。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縫中,脈應手。直剌入一寸半,看虛實補瀉。

頭項強痛

項強兼頭四顧難,牙疼并作不能寬。

先向承漿明補瀉,后針風府實時安。

承漿∶在唇下宛宛中。直針三分,可灸七壯,瀉之。

風府∶在項后入發際一寸,兩筋間,言語則起,不言語則陷下處是穴。針三分,不可深,深則令人啞噤。

牙疼

(附∶嘔吐)牙疼陣陣痛相煎,針灸還須覓二間。

翻嘔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試看看。

二間∶在手大指次指骨縫中。針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灸七壯,看虛實補瀉。

中魁∶在中指第二節尖。灸二七壯,瀉之。禁針。

乳蛾

乳蛾之癥更希奇,急用金針病可醫。

若使遲延難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少商∶在大指甲邊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針入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瀉之,三棱針出

鼻淵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后補疾可痊。

若更頭風并眼痛,上星一穴刺無偏。

上星∶在發際一寸半,取穴以手掌后橫紋按鼻尖,中指頭盡處是穴。直針三分,灸七壯。鼻淵則補,不聞香臭則瀉。應太淵穴,見后痰嗽歌。

不聞香臭

不聞香臭從何治,須向迎香穴內攻。

先補后瀉分明記,金針未出氣先通。

迎香∶在鼻孔旁五分縫中,直針一分,沿皮向后上三分,瀉多補少。禁灸。

眉目間痛

眉目疼痛不能當,攢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疼亦同治,剌入頭維疾自康。

攢竹∶在眉尖陷中。針二分,沿皮向魚腰,瀉多補少。禁灸。

頭維∶在額角發際,沿皮向下透至懸厘,是穴在額角。疼痛瀉,眩暈補。灸二七壯愈。

心痛

九般心痛及脾痛,上脘穴中宜用針。

脾敗還將中脘瀉,兩針成敗免災侵。

上脘∶在臍上五寸。直刺三寸半,看虛實補瀉。

中脘∶在臍上四寸。法用草從鳩尾下至臍,折中是穴。直刺二寸五分,灸五十壯止。補

三焦

三焦邪氣壅上焦,舌干口苦不和調。

針刺關沖出毒血,口生津液氣俱消。

關沖∶在手小指次指內側端,如韭葉大。針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瀉。禁灸。(小指次指者,無名指也。)

上焦熱

(附∶心虛膽寒)少沖穴在手少陰,其穴功多必可針。

心虛膽寒還補瀉,上焦熱涌手中尋。

少沖∶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大。直刺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看虛實補瀉。禁通里∶在腕后起骨上一寸。直針一分,宜瀉不宜補,愈補愈發。禁灸。

癡呆

癡呆一癥少精神,不識尊卑最苦人。

神門獨治癡呆病,轉手骨開得穴真。

神門∶在手掌后,高骨陷中。針入三分,灸七壯。應后溪穴。

赤目

眼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但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病全消。

睛明∶在目內 淚孔中。針入一分半,略針向鼻,瀉。禁灸。

魚尾∶即瞳子 ,在目上眉外尖。針一分,沿皮向內透魚腰,瀉。禁灸。太陽,在額

目病隱澀

忽然眼痛血貫睛,隱澀羞明最可憎。

若是太陽出毒血,不須針刺自和平。

太陽∶在額紫脈上,出血,三棱針刺之。應睛明穴。

目熱

心血炎上兩眼紅,好將蘆葉搐鼻中。

若還血出真為美,目內清涼顯妙功。

內迎香∶在鼻孔內,用蘆葉或箸葉作卷,搐之,血出為好。應合谷穴。

目爛

風眩爛眼可憐人,淚出汪汪實苦辛。

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壯病除根。

大骨空∶在手大拇指第二節尖上。灸七壯。

小骨空∶在手小指第二節尖上。灸七壯,禁針。

目昏

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之中補更佳。

三里瀉來肝血益,雙瞳朗朗凈無瑕。

肝俞∶在背九椎兩旁各一寸半。灸七壯,針入二分。

三里∶在膝下三寸,貼骨外廉。針三分,瀉之。

耳聾

(附∶紅腫生瘡)耳聾氣閉不聞音,痛癢蟬吟總莫禁。

紅腫生瘡須用瀉,只從聽會用金針。

聽會∶在耳珠前陷中,口開方可下針。橫下針刺半寸,灸二七壯。應合谷、足三里。

聾癘

(二癥)若人患耳即成聾,下手先須覓翳風。

項上倘然生癘子,金針瀉動號良工。

翳風∶在耳后陷中,開口得穴。針入半寸,瀉之,灸七壯。

啞門一穴兩筋間,專治失音言語難。

此穴莫深惟是淺,刺深反使病難安。

啞門∶在項后入發際五分,直針三分,莫深,深則令人啞。瀉之,不補,灸七壯。

痰嗽喘急

咳嗽喘急及寒痰,須從列缺用針看。

太淵亦瀉肺家疾,此穴仍宜灸更安。

列缺∶在大指直上,叉手中指盡處是穴。針入三分,橫針向臂,瀉之。

太淵∶在掌后陷中三分。瀉之。

咳嗽腰痛

(附∶黃膽)忽然咳嗽腰膂痛,身柱由來穴更真。

至陽亦醫黃膽病,先瀉后補妙通神。

身柱∶在背第三椎骨節。針三分,灸七壯,瀉之。

至陽∶在背第七椎骨節尖。針三分,灸七壯,看虛實補瀉。

傷風

傷風不解咳頻頻,久不醫之勞病終。

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必用刺豐隆。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宛宛中。灸三壯。

豐隆∶在足腕解溪上八寸。直針二分半,看虛實補瀉,灸二七壯。

咳嗽鼻流清涕

腠理不密咳嗽頻,鼻流清涕氣昏沉。

噴嚏須針風門穴,咳嗽還當艾火深。

風門∶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陷中。

哮喘一癥最難當,夜間無睡氣惶惶。

天突尋得真穴在,膻中一灸便安康。

天突∶在結喉陷中。針可斜下半寸,灸七壯,瀉之。

膻中∶在兩乳中間。可瀉,灸七壯,禁針。

氣喘

氣喘吁吁不得眠,何當日夜苦相煎。

若取璇璣真個妙,更針氣海保安然。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直針入三分,瀉之,灸七壯。

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宛宛中。刺入三分,灸七壯,看病補瀉。

哮喘痰嗽

哮喘咳嗽痰飲多,才下金針疾便和。

俞府乳根一般刺,氣喘風痰漸漸磨。

俞府∶在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看虛實補瀉。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一分。灸五壯至七壯,看病補瀉。

口氣

口氣由來最可憎,只因用意苦勞神。

太陵穴共人中瀉,心臟清涼口氣清。

太陵∶在掌后橫紋中。針三分,瀉之。

人中∶在鼻下三分陷中。針三分,直針向上。

氣滿

小腹脹滿氣攻心,內庭二穴刺須真。

兩足有水臨泣瀉,無水之時不用針。

內庭∶在足兩趾歧骨間。直刺三分,可瀉補,灸二七壯。

臨泣∶在俠溪上三趾四趾間。針三分,禁灸。可以出一身之水,瀉用香油抹孔穴則針孔

(附∶心悶、手生瘡)勞宮穴在掌中心,滿手生瘡不可禁。

心悶之疾大陵瀉,氣攻胸腹一般針。

勞宮∶在掌心,屈無名指,盡處是穴。針三分,灸七壯。太陵見前。

肩腫痛

肩端紅腫痛難當,寒濕相搏氣血狂。

肩 穴中針一遍,頓然神效保安康。

肩 ∶在肩端上,舉手陷中。針二寸半。若手臂紅腫疼痛,瀉之;寒濕麻木,補之。

肘攣筋痛

(二首)兩手拘攣筋骨痛,舉動艱難疾可增。

若是曲池針瀉動,更醫尺澤便堪行。

曲池∶在肘后外輔。

尺澤∶在肘中大筋外陷中。用手如弓,方可下針。先補后瀉,針半寸,禁灸。

筋急不和難舉動,穴法從來尺澤真。

若遇頭面諸般疾,一針合谷妙通神。

尺澤、合谷∶見前文。

臂痛

兩胛疼痛氣攻胸,肩井二穴最有功。

此穴由來真氣聚,瀉多補少應針中。

肩井∶在肩端上,缺盆盡處。直針寸半停針。此穴五臟真氣聚,不宜補,不宜久停針。

氣虛人多暈亂,急瀉之三里。應支溝穴。

肩背痛

肩臂風連背亦痛,用針胛縫妙通靈。

五樞本治腰疼病,入穴分明疾頓輕。

五樞∶在臂部肩端骨下直縫尖。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看虛實補瀉。

虛羸有穴是膏肓,此法從來要度量。

禁穴不針宜灼艾,灸之千壯亦無妨。

膏肓∶在背骨四椎下,微約五椎上,微少四肋之間是穴,各三寸。用竹杖、兩手撐開,陷

虛弱夜起

老人虛弱小便多,夜起頻頻更若何。

針助命門真妙穴,艾加腎俞疾能和。

命門∶在背骨十四椎下,與臍平。灸二七壯,禁針,針則愈甚,宜補不宜瀉。

腎俞∶在命門兩旁各一寸半。灸法根據前,針法根據前。

膽寒心驚鬼交白濁

膽寒先是怕心驚,白濁遺精苦莫禁。

夜夢鬼交心俞瀉,白環俞穴一般針。

心俞∶在背五椎兩旁一寸半,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不可多,先補后瀉,亦不宜多白環俞∶在二十一椎兩旁一寸半。直針一寸半,灸五十壯。夜夢鬼交,婦人白濁,宜補

勞證

傳尸勞病最難醫,涌泉穴內莫憂疑。

痰多須向豐隆瀉,喘氣丹田亦可施。

涌泉∶在腳底心,轉足三縫中,又以二指至足跟盡處折中是穴。直針三分。傷寒勞瘵,有血可療,無則危。先補后瀉。

丹田∶在臍下三寸。針八分,補多瀉少,可灸百壯。豐隆見前。

盜汗

滿身發熱病為虛,盜汗淋漓卻損軀。

穴在百勞椎骨上,金針下著疾根除。

百勞∶在背第一椎骨穴上。針三分,灸二七壯,瀉之。應肺俞穴。

腎虛腰痛

腰脊強痛

脊膂強痛瀉人中,挫閃腰疼亦可針。

委中亦是腰疼穴,任君取用兩相通。

人中∶即水溝穴,在鼻下三分銜水突起處是穴。針三分,向上些,少瀉無補,法灸七壯委中∶在膝后 紋動脈中。針一寸,見血即愈。

手腕疼

腕中無力或麻 ,舉指酸疼握物難。

若針腕骨真奇妙,此穴尤宜仔細看。

腕骨∶在手腕起骨前陷中,翻手得穴。針入三分,灸二七壯,瀉之。手麻木則補,可灸

臂腕痛

手臂相連手腕疼,液門穴內下針明。

更有一穴名中渚,瀉多勿補疾如輕。

液門∶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后。針入一分,沿皮向后透入陽池,瀉之。

中渚∶在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后。針入一分,沿皮向后透腕骨,瀉之。

虛煩

連月虛煩面赤妝,心中驚恐亦難當。

通里心原真妙穴,神針一刺便安康。

通里∶在腕后側,起骨后一寸。直針半寸,瀉之,禁灸。

腹中氣塊

腹中氣塊最為難,須把金針刺內關。

八法陰維為妙穴,肚中諸疾可平安。

內關∶在手掌后橫紋二寸,兩筋間。直刺,透外關,先補后瀉。名陰維穴,禁灸。應照

腹痛

腹中疼痛最難當,宜刺太陵并外關。

若是腹痛兼閉結,支溝奇穴保平安。

外關∶在腕后骨上二寸。直針透內關,先補后瀉,灸七壯。太陵見前。

支溝∶在腕后三寸,對間使。針三分,透間使,灸七壯。間使見后瘧疾下。

吹乳

婦人催乳痛難熬,吐得風痰疾可調。

少澤穴中明補瀉,金針下了腫全消。

少澤∶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如韭葉大。刺一

白帶

婦人白帶亦難治,須用金針取次施。

下元虛憊補中極,灼艾尤加仔細推。

中極∶在臍下四寸。直針二寸半,灸五十壯。婦人無子,宜刺灸,則有子,先瀉后補。

血氣攻心,先補后瀉。

脾疾反胃

脾家之疾有多般,反胃多因吐食餐。

黃膽亦須腕骨灸,金針中脘必痊安。

腕骨∶在手腕側,起骨前陷中。針二分,看虛實補瀉,灸三七壯。

中脘∶在臍上四寸。針二寸五分,灸五十壯,補多瀉少。

腿風

環跳為能治腿風,居 二穴亦相同。

更有委中出毒血,任君行步顯奇功。

環跳∶在髀樞研骨下一指,側臥,伸下足,屈上足方可。針三寸半,補少瀉少,可灸。

居 ∶在環跳上一寸,取法如前。

膝腿無力

膝疼無力腿如癱,穴法由來風市間。

更兼陰市奇妙穴,縱步能行任往還。

風市∶在膝外廉上七寸,垂手中指盡處是穴。針入半寸,多補少瀉,灸七壯。

陰市∶在膝上正七寸,垂手中指點穴。針入半寸,先補后瀉,灸二七壯。

腿痛

髖骨能醫兩腿痛,膝頭紅腫一般同。

膝關膝眼皆須刺,針灸堪稱劫病功。

髖骨∶在膝蓋上一寸,梁丘穴兩旁各五分。直針半寸,灸二七壯,隨病補瀉。

膝關∶在膝蓋骨下,犢鼻穴旁。橫針透膝眼,灸二七壯,隨病補瀉。

膝眼∶在膝下是穴,針三分,禁灸。

膝風

紅腫名為鶴膝風,陽陵二穴便宜攻。

陰陵亦是神通穴,針到方知有俊功。

陽陵泉∶在膝外輔骨下一指陷中。橫針透陰陵泉,針入二寸,看病補瀉。

陰陵泉∶在膝內輔骨下空陷中。橫針透陽陵泉。又法∶取曲膝之橫紋尖頭是穴。針二

腳氣

寒濕香港腳痛難熬,先針三里及陰交。

更兼一穴為奇妙,絕骨才針腫便消。

三里∶見前。

三陰交∶在內踝上三寸,取中骨陷中。又云,在內踝上八寸。香港腳,三寸,瀉;婦人鬼胎,八寸,針三分。

絕骨∶在足外踝上三寸。橫針二分半,灸二七壯。

腳腫

腳跟紅腫草鞋風,宜向昆侖穴上攻。

再取太溪共申脈,此針三穴病相同。

為你推薦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安乡县| 新密市| 天祝| 朔州市| 拜城县| 乌海市| 明星| 易门县| 上饶市| 九江县| 正镶白旗| 岱山县| 高阳县| 永顺县| 天祝| 浑源县| 阿克陶县| 双峰县| 三河市| 铅山县| 花莲县| 绍兴市| 嫩江县| 桑日县| 津南区| 隆昌县| 东丰县| 北宁市| 自贡市| 五大连池市| 那坡县| 天全县| 盐亭县| 尉氏县| 博白县| 舞阳县| 博罗县| 安庆市| 凤山市|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