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 百愚禪師語錄
  • 佚名
  • 4211字
  • 2015-11-10 17:54:44

機緣

僧問:“拜即是,不拜即是?”師云:“顛倒作么?”僧曰:“金翅劈開滄海去,青山低首笑相迎。”師云:“腳跟下好與三十棒。”曰:“作家宗師。”師云:“不勞贊嘆。”僧禮拜,師復云:“從何處來?”曰:“西天目。”師云:“曾見高峰大師么?”曰:“和尚大似不曾到天目。”師云:“莫亂統。”曰:“和尚一向在那里?”師云:“要向你說,上座不曾到。”曰:“同是家里人,何消與么?”師云:“三千里外。”曰:“爭奈腳頭腳底?”師云:“腳底尚不知,說甚么腳頭?”

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云:“兩瓶好花紅似錦。”曰:“家賊難防時如何?”師云:“即今賊在甚么處?”僧擬議,師云:“捉敗了也。”曰:“說甚么?”師云:“你耳聾,我亦耳聵。”

僧參,師云:“號甚么?”曰:“牧牛。”師云:“牛在甚么處?”僧禮拜,師云:“牛既如是,你作么生牧?”僧拂袖一下,師云:“猶 跳在。”曰:“師作么生牧?”師云:“穿卻你鼻孔。”

眾善信設齋次,師云:“今日多謝厚意。”曰:“上門買賣好做。”師云:“爭奈居士折本?”曰:“食到口邊被人奪卻。”師云:“何處得者消息來?”曰:“和尚請齋。”師云:“果然被山僧奪卻。”士無語,師大笑。

居士參,師云:“你一向做甚么工夫?”曰:“持準提咒。”師云:“曾見準提菩薩么?”曰:“曾見。”師云:“是何面目?”士擬議,師打一數珠,云:“準提菩薩過去久矣。”

僧問:“覿面相逢作么生道?”師云:“只恐你錯會。”曰:“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如何回互?”師撫桌子云:“不得喚作桌子。”曰:“如何不回互?”師云:“者個是桌子。”曰:“學人即不然。”師云:“你又作么生?”曰:“出戶不偏行,各赴兩頭機。”師云:“莫亂統。”

僧請益,師問:“如何是你本來面目?”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師云:“胡漢不來時如何?”曰:“照天照地。”師云:“打破鏡時作么生?”曰:“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師云:“更有漫天網子在。”僧擬議,師掌云:“又向鬼窟里作活計。”

居士問:“曹洞、臨濟還有別也無?”師云:“虛空無背面。”曰:“者是無別也?”師云:“青嶂有高低。”曰:“者是有別也?”師云:“那里是別?”曰:“有高低。”師云:“仁者自生分別。”

師命寒松首座落堂考,工畢,上方丈問訊,師云:“今日堂中幾人悟道?”曰:“若不是某,幾錯祗對和尚。”師云:“座元大似不曾落堂。”曰:“將謂無人證明。”師云:“既然落堂,因甚容他圣僧瞌睡?”曰:“且喜今日放參。”師為擊節。

僧問:“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如何是涅槃心?”師云:“檐前雨滴滴。”曰:“差別智又作么生?”師云:“秋色滿庭芳。”曰:“恁么則言言見諦,句句朝宗。”師云:“莫錯會好。”

問:“初祖對梁武帝云‘廓然無圣’,因甚云門祖庭寺名‘顯圣’?”師云:“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師問獨立維那:“月到中秋分外明,因甚被片云遮卻?還是隱顯不同?為復別有長處?”曰:“待月落后與和尚相見。”

僧送茶至,師云:“是甚么茶?”曰:“太白峰茶。”師云:“太白峰險峻,如何到得?”僧無對,師云:“不是太白峰茶。”

師畫此問:“北冥西堂不是圓相,亦非月輪。去此二途,試道一語看。”曰:“帝釋宮中放赦書。”師云:“未在,更道。”曰:“王令已行天下遍,身榮何用更封侯?”

師問時一侍者:“山僧連日有病,大眾俱來看。有一人不來,且道為甚不來?”曰:“東宮雖至嫡,不面圣堯顏。”

僧問:“如何是青龍境?”師云:“寶塔沖霄漢。”“如何是境中人?”師云:“金鎞指月看。”曰:“人境不立,何處相見?”師云:“當面錯過。”曰:“芳草渡頭尋不見,夜深依舊宿蘆花。”師云:“那里學來的?”僧禮拜,師便打。

廠峰入方丈,師云:“那個是你本來面目?”曰:“和尚還見學人么?”師云:“何曾會在?”曰:“從來不迷。”師云:“既不迷,到弁山做甚么?”曰:“不到爭知不迷?”

震南參問:“作何方便,得本分相應去?”師搊住云:“速道,速道。”南愕然,師便托開。

靈機參,師問:“甚處來?”曰:“河北。”師云:“少林主人為誰?”曰:“涵宇和尚。”師云:“如何知是涵宇?”曰:“一點瞞他不得。”師云:“背后的是甚么?”機作禮,師云:“大好瞞他不得。”

印白參,師云:“今日事如何?”曰:“天不能蓋,地不能載。”師云:“你在甚么處?”白喝,師云:“再道。”曰:“不敢妄生節目。”

九一居士參,師舉大顛擯首座話詰之,曰:“好事不如無。”師云:“與么大顛亦多事?”曰:“和尚著甚死急?”師云:“當日首座會不會?”曰:“不妨舉似諸方。”師云:“有人舉數珠問你又作么生?”士拂袖出,師云:“放汝三十棒。”

福建居士問:“七佛已前是何人說法?”師云:“居士莫打鄉談。”曰:“七佛已后又是何人說法?”師云:“山僧只會官話。”

劍機尼入室,師云:“一歸何處?”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師云:“南泉斬貓,趙州頂履,又作么生?”曰:“故鄉蹋斷來時路。”師云:“麻三斤聻?”曰:“白日無閑人。”

問答

問:“干為蓋,坤為軸,將甚喚作關捩子?”

答:“拄杖在山僧手里。”

問:“鄉村四月閑人少,因甚容得水牯牛橫眠四野?”

答:“農家不管興亡事,一任和云占洞庭。”

問:“翀天俊鶻,為何撞入網中?”

答:“怪得阿誰?”

問:“一個雷聲天下響,古路邊石獅子為甚不聞?”

答:“不受驚嚇。”

問:“血滴滴地是何意旨?”

答:“照顧眉毛。”

問:“如何是子覺母殼?”

答:“錯過了也。”

問:“九峰不肯首座意在于何?”

答:“雪屋夢猶寒。”

問:“孤峰獨宿未是衲僧活計,那是衲僧活計?”

答:“眼里童人吹玉笛。”

問:“兩手扶犁水過膝,明什么邊事?”

答:“知恩者少。”

問:“心花發現,為何腳下不明?”

答:“但恁么舉。”

問:“法身充滿沙界,因甚無字關透不過?”

答:“一箭射雙雕。”

問:“威音王那畔更那畔如何透過法身?”

答:“波斯水上翻筋斗。”

問:“洞山睹水影悟個甚么?”

答:“鄉談不一般。”

問:“從賢圣中來,不曾殺生,是何意旨?”

答:“云消山谷冷。”

問:“既是放生池,為何淹死人?”

答:“路不拾遺,君子稱美。”

問:“一切眾生本無生滅,因甚又放生?”

答:“拋磚引玉。”

問:“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且道復禮何佛?”

答:“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問:“既是咸井涇,因甚么靜室中吃淡水?”

答:“莫被舌頭瞞。”

問:“佛未出世,祖不西來,者著子阿誰傳授?”

答:“春至鳥聲碎。”

問:“洞山君臣,臨濟賓主,是同是別?”

答:“疁城古練川。”

“如何是賓中主?”

答:“茅屋安金吻。”

“如何是主中賓?”

答:“拄杖半肩橫。”

“如何是賓中賓?”

答:“滿面是埃塵。”

“如何是主中主?”

答:“佛祖莫能窺。”

“如何是賓主相見的事?”

答:“當面休錯過。”

問:“賓主相見有何奇特?”

答:“六耳不同謀。”

問:“賓主相去幾何?”

答:“兩眼對兩眼。”

“如何是體?”

答:“虛空吞皓魄。”

“如何是用?”

答:“蝦蟆飛上天。”

“如何是體用俱到?”

答:“清風拂明月。”

“如何是體用俱不到?”

答:“抱贓叫蒼天。”

問:“師是洞山嫡裔,洞山祖師今在何處?”

答:“遍界不曾藏。”

問:“蓮花出水,根從何來?”

答:“好個消息。”

問:“朝朝同佛起,夜夜抱佛眠,為何佛又不見?”

答:“只為太近。”

問:“一燈普照,因甚殿后不亮?”

答:“自生障礙。”

問:“鼙鼓震驚,四方俱動。未審法地動不動?”

答:“木馬游春俊不羈。”

問:“龍華大士化身千億,師今補處能化幾身?”

答:“云月雖無異,溪山不一般。”

問:“袈裟角里無藏風地,風從何有?”

答:“好個問頭。”

問:“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今無法、無供養,作么為最?”

答:“謝子殷勤。”

問:“華林古木,陽春競發。敢問枯木開花也無?”

答:“堪憐幾許尋香客,穿卻鼻頭總不知。”

垂問

問:“有一人讀盡五車書,胸中無一元字。有一人不見書木,博盡古今。有一人讀盡五車書,博盡古今。有一人不讀五車書,亦不博古今。此四人中且道那一人作得人天師?”

問:“月到中秋分外明,因甚被片云遮卻?還是隱顯不同?為復別有長處?”

問:“弁山頂上為何白不住?”

問:“洞山門下永絕滲漏,為何花石澗內流水滔滔?”

問:“菊花九月開,因甚華林園里卻無?”

問:“霧鎖千峰,為甚行人不斷?”

問:“畫此[@丁]云不是圓相,亦非月輪。去此二途,試道一語看。”

問:“洞山云:‘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兒。白云終日倚,青山總不知。’既是父子,為甚不知?”

問:“烏鴉生個白鷺鷥,且道是何祥瑞?”

問:“善權古剎,歷代名藍。法堂前為何草漫漫地?”

問:“輪藏殿與鐘樓每日斗額,且道他為個甚么?”

問:“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且道山僧總不與么,還有為人處也無?”

垂代

問:“圣僧打瞌睡,因甚么不巡他香?”師代云:“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問:“適來經行,何緣故蹋殺個祖師?”師代云:“何不道某甲罪過?”又云:“賴和尚證明。”

問:“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譚論。祇如在眉毛喚作甚么?”師代云:“天子不刈茅。”

問:“衲僧家氣吞佛祖,眼蓋乾坤。胡為乎透一字關不過?”頌:“氣吞佛祖未為雄,末后牢關不易通。腳底若教紅線斷,倒騎石馬出紗籠。”

問:“高揖釋迦、不拜彌勒的人為甚么朝打三千、暮打八百?”頌:“不羨首陽清餓士,謾夸渭水老垂綸。高名勛業雙忘處,始是太平無事人。”

問:“山青水綠,桃紅李白。若道是色,瞎卻渠眼。若道不是色,又被活埋。且道如何得透脫二途去?”頌:“朱紫滿堂豈是色,管弦徹耳亦非聲。試看橋畔酣眠客,寵辱無心兩不驚。”

問:“疑團未破,腳跟下浮逼逼地。疑團已破,為何腳跟下亦浮逼逼地?”頌:“三月年年啼子規,聲聲泣血染花枝。窮途無限傷心事,不是愁人也淚垂。”

法語

示景純張居士

昔慈明禪師好訶罵,諸方指為邪說。大慧老人好貶剝,叢林名為禪病。以此觀之,古今皆然。邇來,參禪者如麻似粟,真得見地者曾幾何人?要而言之,有認耳目為禪,到處側耳揚眉、搖頭點額;有認手足為禪,遇人豎指擎拳、點胸頓足;有認意識為禪,一味窮玄索妙、博古論今;有認狂妄為禪,飲酒食肉,自稱為逆行菩薩;有認儱侗為禪,盲枷瞎棒、亂訶亂說,便為格外提持。如此者非邪病而何?皆由不肯親近名宿、妄自尊大故耳。今足下欲明此事,須將平日所學所見盡情放下,把個本參掛在眉尖,如一柄金剛寶劍,更有何物敢攖其鋒?有時 地一聲,元來只是者個!猶如啞子得夢,只可自知。到者個田地,一任橫行豎行,無非佛事;弄子抱孫,總是尋常。所謂大家團圞頭,共說無生話是也。否則,急就作家爐韝,受向上鉗錘,庶免墮如上諸病耳。勉旃,勉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鄂州市| 衡阳县| 沁阳市| 东兰县| 务川| 轮台县| 湾仔区| 昆山市| 齐齐哈尔市| 博白县| 长丰县| 永德县| 靖宇县| 乌恰县| 蓬溪县| 长海县| 平昌县| 祁阳县| 贺兰县| 土默特右旗| 郧西县| 修水县| 循化| 都安| 垦利县| 东阿县| 枣阳市| 神木县| 黄龙县| 察雅县| 历史| 延安市| 靖州| 凤山县| 丁青县| 泌阳县| 满洲里市| 全南县| 兴文县|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