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之一字。豈但離過。當(dāng)下超善惡無記三性。一句話頭。用心甚切。則不思善。用心甚切。則不思惡。用心甚切。則不落無記。話頭切無掉舉。話頭切無昏沉。只要正覺現(xiàn)前。則諸魔自退。但覺非切不生也。
佛法工夫。不怕死不得活。只怕活不得死。如果與疑情。廝結(jié)在一處。動境不待遣而自遣。妄心不待淨(jìng)而自淨(jìng)。六根門頭。自然虗豁豁地。點著即到。呼著即應(yīng)。何愁不活耶。
佛法工夫。全要中正勁挺。不近人情。若或循情應(yīng)對。則工夫做不上。不但做不上。日久月深。則隨流俗。甚是可惜。譬如自己有事。那得工夫。管他人事。
中正勁挺。就是正等正覺。
佛法工夫。第一要正覺。這正覺乃是時時刻刻。照著自己的靈明。不可放他走去。若是靈明走了。便是有氣的死屍。便是昏沉無念。墮於頑空枯寂。雖用盡苦工。絲毫無益。
佛法工夫。做得上。如挑千斤擔(dān)子。放亦不下。如覔要緊的失物相似。若覔不著。誓不休心。其中但不可生執(zhí)生著生計。執(zhí)成病。著成魔。計成外。果得一心一意。如覔失物相似。則三種泮然沒交涉。所謂生心動念。即乘法體也。
佛法工夫。舉起話頭時。要?dú)v歷明明。如貓捕鼠相似。前人所謂不斬黎奴。誓不休。不然。則坐在鬼窟裡。昏昏沉沉。過了一生。有何益處。
貓捕鼠。睜開兩眼。四腳撐撐。只要挐鼠。到口始得。縱有雞犬在旁。俱不暇顧。參禪亦復(fù)如是。只是憤然。要明此理。縱八境交錯於前。亦不暇顧。纔有別念。非但鼠不能得。兼走卻貓兒。
佛法工夫。不可在前人公案上卜度。妄加解釋。縱一一領(lǐng)略得過。與自己俱沒交涉。要知前人一言一語。如大火聚集。近之不得。觸之不得。何沈坐臥其中耶。更於其間。分大分小。論上論下。有何益處。
此事不與教乘合。所以久修習(xí)大乘業(yè)者。不知不識。何況聲聞緣覺諸小乘耶。三賢十聖。豈不通教。說此一事。三乘膽戰(zhàn)。十地魂驚。等覺菩薩說法。如雲(yún)如雨。度不可思議眾生。入無生法忍尚喚作所知愚。與道全乖。又何況其餘耶。葢此事從凡夫地。頓同佛體。人所難信。信者器。不信者非器。諸行人欲入斯宗乘者。悉從信入。信之一字。有淺有深。有邪有正。不可不辯。淺者凡入法門。誰云不信。但信法門。非信自心。深者諸大乘菩薩。尚不具信。如華嚴(yán)疏云。見有能說法者。有所聽法眾。尚未入乎信門。如云即心即佛。誰云不信。及乎問汝是佛耶。則支吾排遣。承當(dāng)不下。法華云。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何以有盡思度量之心。葢信不具耳。
邪正者。自心即佛。名正信。心外取法。名邪。信即佛。要究明自心。親履實踐。到不疑之地。始名正信。如朦朧猜救。但云心即佛。實不識自心。即名邪信。
前人摘挑便定。去鋤地便定。去作務(wù)時亦定。豈是坐久強(qiáng)捺。令心不起。然後為定耶。若如此。即名邪定。非佛法正意。
六祖云。那伽常在定。無不不定時。須徹見本體。方與此定相應(yīng)。釋迦下兜率。降皇宮。入雪山覩明星。開約眾。未出此定。不然。則被動境漂漲。孰名為定。動境中求起處不可得。靜境中求起處亦不可得。動境既無起處。將何為境耶。會得此意總是一個定體。充塞彌亙。無餘蘊(yùn)也。
佛法工夫。不可沾著世法。佛法中。尚不可沾一點。何況世法。若真正話頭現(xiàn)前。履水不見寒。蹈火不見熱。荊棘林中。橫身直過。不見有掛礙。始可在世法中。橫行直撞。不然。盡破境緣轉(zhuǎn)將去。欲得工夫成一片。任多年也不得。
佛法工夫。不可尋文逐句記言記語。不但無益與工夫作障礙。把真實工夫。反成緣慮。
佛法工夫。最怕比量。將心湊泊。與道轉(zhuǎn)遠(yuǎn)。做到彌勒下生。管取沒交涉。若是疑情願發(fā)的漢子。逼塞虗空。不知有虗空名字。如坐在銀山鐵壁中。祇要得個活路。若不得個活路。如何得安穩(wěn)去。但這麼做去。時節(jié)到來。自然有成。
近時有等邪師。教人不在工去上用工。又云。古人未甞做工夫。此語最毒。迷悞後學(xué)。入地獄矣。
大義禪師坐禪銘云。切莫信道不須參。古聖孜孜為指南。雖然舊閣閒田地。一度嬴來得也難。若不須參究。即云得理。此是天生彌勒。自然釋迦。此輩名為可憐憫者。葢自己不會參究。或見古人一問一答。便領(lǐng)悟去。遂將識情解將去。便誑妄於人。或得一場熱病。呌苦連天。生平解的用不著。或到臨命終時。如螃蠏入湯鍋。手忙腳亂。悔之何及。
黃蘗禪師云。塵勞逈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翻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此語最親切。若將此偈。時時警策工夫。自然做得上。如百里程途。行一步則少一步。不行只住在這裡。縱說得鄉(xiāng)里事業(yè)。了了明明。終不到家。當(dāng)?shù)蒙跏隆?
佛法工夫。最怕思維做詩做偈做文賦等。詩偈成則名詩人。文賦工則稱文人。與參禪總沒交涉。
佛法工夫。凡遇著順逆境緣。動人念處。便當(dāng)覺破。提起話頭。不隨境緣轉(zhuǎn)。纔得有成。或云。不捍緊這三個字是誤人。學(xué)者不可不審。
佛法工夫。疑情不破。如臨深淵。如履薄氷。毫厘失念。則喪身失命。為疑情不破。則大理不明。一口氣不來。又是一生。被中陰牽引。未免隨業(yè)識去。改頭換面。不覺不知。由此則疑上。更添個疑。提起話頭。不明決走要明。不破決定要破。譬如捉賊。須是見贓。
佛法工夫。要緊。要正。要綿密。要融豁。何謂緊。人命在呼吸。大事未明。一口氣不來。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不得不緊。古德云。如蔴繩著水。一步緊一步。何謂正。學(xué)人須具擇法眼。三千七百祖師。大有樣子。若毫厘差錯。則入邪徑。經(jīng)云。惟此一事實。餘二則作真。何謂綿密。眉毛與虗空廝結(jié)。針劄不入。水灑不濕。不容有毫厘間隙。若有毫厘間隙。則魔境趂隙而入。古德云。一時不在。如同死人。何謂融豁。世界濶一丈。則古鏡濶一丈。古鏡濶一丈。則火爐[澗-日+活]一丈。決不抱執(zhí)住在一處。捉定死蛇頭。亦不繫墜在兩頭。漭漭蕩蕩。古德云。圓同太虗無欠無餘。真到融豁處。則內(nèi)不見有身心。外不見有世界。始得個入路。此四種不是前後層次。須要齊臻。
緊而不生。則枉用工。正而不緊。則不能入。既入須要綿密。始得相應(yīng)。既相應(yīng)須要融豁。方為化境。
佛法工夫。著不得一毫別念。行住坐臥。單單只提起本參話頭。發(fā)起疑情。憤然要討個下落。若有絲毫別念。前人所謂雜毒入心。豈但傷身命。此傷乎慧命。學(xué)者不可不謹(jǐn)。
我說的別念。非但世間法。除究心之外。佛法中一切好事。俱名別念。又豈但佛法中事。於心體上。取之捨之。執(zhí)之化之。皆別念也。
佛法工夫。凡於世上一切事物。可愛可憎。可喜可悲的種種情思。俱皆丟去。惟存我的正覺。不顧其餘。又要做一個沒用的人。任他來折挫我。我也只是個不知不理。任他來恥笑我。我也只是個不知不理。我只照管我自己的正覺。時刻莫懈。
佛法工夫。做的人多云做不上。即此做不上。便做去。如人不識路。便好尋路。不可說尋不著路便罷了。如尋著路的。貴在行。直至到家乃可。不可在路上。跕著不行。終無到家的日子。
佛法工夫。最怕的一個伶俐心。伶俐心為之藥忌。犯著絲毫。雖真藥現(xiàn)前。不能救矣。若真是個參人。眼如盲。耳如聾。心念纔起時。如撞著銀山鐵壁相似。如此則工夫始得相應(yīng)。
佛法工夫。不怕錯。只怕不知非。縱然行在錯處。若肯一念知非。便是成佛成祖的根基。出生死的要路。破魔網(wǎng)的利器也。釋迦佛於外道法。一一證過。祇是不坐在窠臼裏。將知非便捨四個字。從凡夫只到佛位。此意豈但出世法。在世法中。有失念處。只消一個知非便捨。便做得一個淨(jìng)白的好人。若抱定錯處為是。不肯知非。縱有活佛現(xiàn)前。救他不得。
佛法工夫。不可避喧向寂。瞑目合眼。坐在鬼窟裡作活計。昔人謂。黑山下坐。死水裏浸。濟(jì)得甚麼事。只須在境緣上做得去。纔是得力處。一句話頭。頓在眉睫上。行裏坐裏。著衣喫飯裏。迎賓待客裏。祇要明這一句話頭落處。一朝洗面時。摸著鼻孔。原來太近。便得個省力。真是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佛法工夫。最怕認(rèn)識神為佛事。或揚(yáng)眉瞬目。搖頭轉(zhuǎn)腦。將謂有多少奇特。若把識神當(dāng)事。入外道無疑。真是走錯了路。甚為可惜。
佛法工夫。祇在一則公案上用心。不可在一切公案上解會。能解得。終是解會。非悟也。法華經(jīng)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到。圓覺云以思為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將螢火熱須彌山。終不能得。洞山云。擬將心意學(xué)玄宗。大似西行卻向東。大凡穿鑿公案者。須皮下有血。識慚愧始得。
佛法工夫。最怕落空。話頭現(xiàn)前。那得空去。只此怕落空的。便空不去。何況說話現(xiàn)前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