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儀征某司馬續娶商城周氏,未及旬日,在其住室中,前后細看一周,翌日忽謂司馬云:「你言你家是書香人家,何以家中連一本書均無?」司馬愧無以對,聞之悚然。未及匝月,又謂司馬云:「你每晚深夜始回,據你所云,非吃酒即打牌,未聞你說一件正當事業。」司馬又無以對,更覺悚然,以后每晚必早歸,以免室人責讓。桐城方子和明府家永深悉其家事,告予如此。聲木謹案:吾國婦女,大半皆驕縱懶墮,其于夫家不睦,或與夫失和,皆由不明大義而起。若商城周氏之言,義正詞嚴,不啻明師諍友。雖寥寥數語,足令聞者不寒而栗,其識見議論,決非常人所能及。聲木若得見此人,甘拜石榴裙下也。

味蓼文稿目錄

陽湖毛洋溟茂才燧傳工詩古文詞,講求古作者義法,出入唐宋諸家,于近代尤似歸太仆,善反復馳驟以盡其才,詩亦骎骎入少陵之室。嘉興吳澹川茂才文溥《南野堂筆記》中盛稱其詩,實為干嘉時一作手,已詳見于《桐城文學淵源考》中。所撰《味蓼文稿》傳本甚少,篇什既不同,卷數亦各異,復無首末序跋。予購得嘉慶辛未年同里周景益星頡、吳士模晉望參訂,男履坦等四人校刊,最足十八卷本。前有浦城祖舫齋侍郎之望序文,及同里趙味辛司馬懷玉撰《文學毛君傳》,吳士模所撰墓志銘二篇。附錄其卷數篇數于后,以供后人考核。卷一序拾陸首,卷二序捌首,卷三序捌首,卷四譜序拾首,卷五壽序貳拾叁首,卷六說、雜著共拾叁首,卷七記拾叁首,卷八記拾貳首,卷九書陸首,卷十書玖首,卷十一書拾首,卷十二書事玖首,卷十三傳玖首,卷十四傳拾玖首,卷十五書后、跋、贊共拾肆首,卷十六墓志銘、瘞銘、神道碑共拾伍首,卷十七墓表、墓碣、事略共陸首,卷十八祭文、哀詞共捌首。

季文子三思而行

孔子言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是言其無一事不三思而行也。若僅有一二事三思而行,或事大國有非常之事三思而行,本屬常有及應有之事,孔子何必以三思而行為慮哉。朱注中以季文子如晉,使求遭喪之禮而行以實之,轉覺牽強,似與孔子原文口氣不合。

京師奢華舊制

同光之間,粵捻匪初平,四海晏安,百姓康樂,京師士大夫頗喜講車馬衣服:一時囿于風氣,雖賢者亦不能免。吳縣潘文勤公祖蔭當日黼黻,系全用小真珊瑚、小真珠制作,備極奢侈。壽州孫文正公家鼐見之,詫為眼福,為生平所未見,日后猶時常津津樂道之。常熟翁文恭公同龢,凡遇花衣期內七日,每日必易花衣一襲,備極華麗,頗為人所艷稱。我朝舊制:凡遇萬壽圣節,除正日外,前后各三天,皆須穿花衣,俗謂之花衣期?;ㄒ录打郏熈餍杏写朔Q。二公皆以貴公子早掇巍科,置身通顯數十年,亦無怪其然。當時王公以至庶人,罔不用騾車,亦有雙飛燕、拉小拴等名目。雙飛燕車之兩旁,各有車夫步行隨之,非尚書侍郎不敢僭用。拉小拴于兩車夫外,又加一車夫,在前牽馬,非王公貝勒不能有。此雖非我朝定制,即相傳之俗例,士大夫亦不敢甘冒不韙,猶足見當時風氣淳樸。光緒庚子以前,一時風行以真珊瑚小珠為荷包上之珠,俗名荷包豆,每粒值銀數兩。花翎當時初重魚眼翎,繼豆眼翎,皆比他翎為重,人爭喜用之。黼黻上之鳥,京師中通行三種,一立形,一飛形,一伏形。伏形一種久不用。當時黼黻以闊大為尚,后來愈作愈小。光緒末年,其大小枕頭相仿,人謂之枕頭形,并謂不久仍須至搭連形。識者早憂其非我朝之福,果未久而宣統辛亥亂作。

李鴻章之盛衰情形

光緒甲午以前,合肥李文忠公鴻章聲勢最盛,凡吾皖富人開設當鋪錢肆,多偽托其名。開肆之日,即以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一等肅毅伯、直隸總督等官銜糊燈籠,置于門首。見者莫知真偽,鄉人皆以「李鴻章」三字呼之。先文莊公嘗舉以告文忠,文忠亦一笑置之。及甲午以后,眾人集矢于文忠,嘻笑怒罵,無不應有盡有。汪都轉瑞高,當時揣摩風氣,專喜罵淮軍。及庚子,文忠再任燕督,都轉本北洋候補道,照例往見。文忠痛斥其罵淮軍,再來必須參劾。終文忠議和在京,都轉不敢到北洋,職是之故。

以鹽姜佐茶

聞有以鹽雜置茶中而飲之者,初以為不經之談。后讀唐薛能詩有云:「鹽損添常戒,姜宜著更夸。」云云。見《全唐詩》。據此,則用鹽于茶,由來已古。蘇文忠公又有「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佳,鹽則不可」之語,見于是北宋時已不行矣。

劉坤一治粵意見

光緒元年,新寧劉忠誠公坤一由贛撫署理兩廣總督。時先文莊公由贛藩署理撫缺,偕同僚餞之于百花洲,詢以治粵政見。忠誠言:「首宜整頓外交,以拒各國欺凌。若前任瑞中堂,一日做三次烏龜,則萬萬辦不到。」同僚皆是之,回顧觀察而笑。蓋觀察本為瑞文莊公麟之子,以道員需次贛省。忠誠未之覺,故有是言。及忠誠五任江督,治理亦頗趨時,聲木嘗于侍先文莊公時言之。先文莊公聞之不信,亦嘗云:「以劉某在江西時言論豐采衡之,所為決不至此,或上行下效,有不得不然者乎?!?

丁日昌師衛嗣君故智

豐順丁雨生中丞日昌任蘇撫時,從父俊卿觀察鍾靈以知縣需次,委辦厘局差,翌日以公事謁見。中丞迎謂之曰:「你辦事頗勤慎,但棹上令箭第二枝插歪?!乖圃?。觀察回視之,果然,自是逢人即說,贊不絕口。先文莊公聞之曰:「此衛嗣君之故智也?!孤暷局敯福盒l嗣君時,關吏所臥者為敗席,嗣君俟其出門,使人易以新席。關吏聞知大驚。事見《通鑒》。

醇親王使德情形

光緒年,攝政王載當時襲封醇親王,任德國謝罪專使。抵德后,德皇現為廢皇,惡我國亂民誅其公使,故意留難,必欲令醇親王及參贊隨員等,行中國拜跪禮,以為恥辱。醇親王無法抵抗,相持未決,不得已,電告政府請示。旋奉考欽顯皇后懿旨,已有「時事艱難,不可拘泥成法,有失邦交」之諭。未幾,德國人民聞德皇之言,大嘩,德議院反抗尤力。議院議員曾密屬我國參贊:醇親王暫緩覲見,不可遽然答應,并須力拒,如有事端,議院愿為后盾。卒能使德皇戢其野心,仍照例來使臣故事行禮。德國朝野上下,均皆公正不阿如此。三代直道而行,不謂晚近之世猶能見之于異域也。

周馥論中日條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原平市| 兴和县| 独山县| 渭源县| 鹤山市| 沾益县| 崇州市| 宝山区| 靖江市| 桦南县| 海淀区| 年辖:市辖区| 北京市| 凤山县| 海林市| 翁牛特旗| 巧家县| 乌拉特后旗| 大化| 四子王旗| 平顶山市| 合水县| 大安市| 濮阳市| 涪陵区| 井陉县| 临猗县| 广元市| 乌拉特中旗| 华容县| 佛教| 县级市| 靖西县| 宣恩县| 浑源县| 包头市| 余姚市| 增城市| 济南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