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 昌言
  • 仲長統
  • 2542字
  • 2015-11-10 10:55:41

教化以禮義為宗,禮義以典籍為本。常道行于百世,權宜用于一時。高辛已往,則聞其人不見其書;唐虞夏殷,則見其書不詳其事;周氏已來,載籍具矣。(《意林》)按此條已補于《治要》引文一

后嗣愚王,見天下莫與之違,奔其私情,騁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惡,目極角抵之觀,耳窮鄭、衛之聲,入則騁于婦人而不反,出則馳于田弋而不還,信任親愛,寵貴后妃,命移運去,不自知也。(《意林》)按此條出《理亂篇》

建旗伐鼓,高烽眀候,守邊之猛將,非中國之良吏。和鑾法駕,清道而行,便辟揖讓,諸夏之威儀,非夷狄之有也。(《意林》)

董賢之于哀帝,無骨肉絲髪之親,又不能傳其氣類,定其繼嗣。以丈夫宴接之歡,自成膠漆也。(《意林》)

景帝顯位刺史者,皆是宦臣子弟,猶如豺狼守肉,鬼魅侍疾。(《意林》)

日在天之內,在人之外。(《意林》)《全后漢文》注:「案《劉子心隱》作『日在天之外,而心在人之內』。」按四庫本《劉子》作「日在天之內,而光在人之外」。

人愛我,我愛之;人憎我,我憎之。(《意林》)

天下士有三俗: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一俗;交游趨富貴之門,二俗;畏服不接于貴尊,三俗。天下之士有三可賤:慕名而不知實,一可賤;不敢正是非于富貴,二可賤;向盛背衰,三可賤。(《意林》)

天下學士有三奸焉:實不知,詳(《意林》原注:與「佯」通。)不言,一也;竊他人之說,以成己說,二也;受無名者,移知者,三也。(《意林》)

知言而不能行,謂之疾。此疾雖有天醫,莫能治也。(《意林》)

同于我者,何必可愛?異于我者,何必可憎?(《意林》)

知足以立難成之事,能足以圖(《意林》原注:案句有缺文。)(《意林》)

附者不黨,疎者不遺。(《意林》)

婦人有朝哭良人,暮適他士,涉歴百庭,顏色不愧。今公侯之宮,美女數百,卿士之家,侍妾數十,晝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以房室輸其血氣。(《意林》)

人之性,有山峙淵渟者,患在不通;嚴剛貶絶者,患在傷士;廣大闊蕩者,患在無檢;和順恭愼者,患在少斷;端愨淸潔者,患在拘狹;辯通有辭者,患在多言;安舒沉重者,患在后時;好古守經者,患在不變;勇毅果敢者,患在險害。(《意林》)

疏濯胸臆,澡雪腹心,使之芬香皓潔白不可污也。道德仁義,天性也。織之以成其物,煉之以致其精(《文選》卷五十五劉孝標《廣絕交論》注、《御覽》卷四百三作「情」),塋之以發其光。(《意林》)

幽間則攻人之所短,會同則述人之所長,負我者我又加厚焉。(《意林》原注:案《天中記》引此,「厚焉」下有「未有與人交者,此而見憎者也」二句)疑我者,我又加信焉。難必相恤,利必相及。(《意林》)按此條已補《治要》八。

幽閑則攻己之短,會同則述人之長。負我者,我加厚焉。未有與人交若此,而見憎者也。(《御覽》卷四百六)

事君不為君所知,忠未至也;與人交,不為人所信,義未至也。(《意林》)按此條見《治要》八。

父母不好學業,惡子孫學之,可違而學也;父母不好士,惡子孫友之,可違而交也。(《意林》)按此條見《治要》八。

英辭雨集(《文選》卷五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注作「下」),妙句云來(《文選》卷五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注作「布」)。(《意林》)按《北堂書鈔》卷一百《嘆賞類》作「英才若雨,妙句如云」。

愛惡相攻,命之自然也。愜快以志,人情之所欲也。(《意林》)

漱舌下泉咽,之名曰胎食。得道者生六翮于臂,長毛羽于腹,飛無階之蒼天,度無窮之世俗。(《意林》)

北方寒而人壽,南方暑而人夭。如蠶寒而饑則引日多,溫而飽則引日少。(《意林》)

北方寒,其人壽;南方暑,其人夭。此寒暑之方,驗于人也。約之蠶也,寒而餓之,則引日多,溫而飽之,則引日少。此寒溫饑飽之為修短,驗于物者也。(《御覽》卷八百二十五)

北方寒,其人壽;南方暑,其人夭。此寒暑之方驗于人也,約之蠶也,寒而餓之,則引日多;溫而飽之,則引日少。此寒溫饑飽之為修短,驗于物者也。論飬生者,盍于此觀之。原注:韓子蒼《醫說》用此意。《物理論》曰:道家則尚冷,以草木用冷生;醫家則尚溫,以血脈以煗通。(《困學紀聞》卷十)

湯,契后。秦,益后。益,卽皋陶子也。(《意林》)

公卿大夫,莫不先歷三七之官,雖有賢才,皆級次進。官之有級,猶階之有等也。(《北堂書鈔》未改本卷四十九《設官》)

宗均為九江守,五日聽一事,夏以旦,冬以中。(《北堂書鈔》未改本卷三十六《清靜》)

冢宰,堯官也。(《類聚》卷四十五)

漢哀帝時,有異物生于長樂宮東廡柏樹,及永巷南闥合歡樹,議者以為芝草也。羣臣皆賀,受賜。(《類聚》卷八十九)

今人主不思甘露零,醴泉涌,而患枇杷、荔支之腐,亦鄙矣。(《類聚》卷八十七、《御覽》卷九百七十一)

今人主不思神芝、朱草,而患枇杷、荔支之腐,亦鄙矣。(《御覽》卷九百七十一)

哀帝時,有異物生于長樂宮延年廐后東廡樹,及永巷南園合歡樹,議者以為芝草。(《類聚》卷九十八)

漢安帝時,有異物生長樂宮東廡柏樹,永巷南閨合歡樹,議者以為芝草也。羣臣皆賀,受賜。(《御覽》卷九百六十)

笏以書君教令,記善刺過,今之持版以象焉。(《初學記》卷二十六、《御覽》卷六百九十二無「持」字)按《南齊書輿服志》:「百官執手板,尚書令、仆、尚書,手板頭復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漢末仲長統謂百司皆宜執之。」

官之有級,猶階之有等,升階越等,其歩也亂。亂登朝級,敗禮傷法。是以古人之初仕也,雖有賢才,皆以級次進焉。賈生有言:治國取人,務在求能。故裁國之無利器,猶鏤以鈆刀,而望其巧,不亦踈乎?(《御覽》卷二百三)

攻玉以石,澣布以灰。(《御覽》卷八百二十六)

清水見底,明鏡照心。(《御覽》卷五百九十五引《唐書》:馮履謙補河北尉,有部人張懷道任江陽尉,與謙疇舊,銄鏡一面。謙集寮吏,遍視之,曰:「此張公所致也,吾與之有舊,吾効官以俸祿自守,豈私受遺哉!昌言曰:『清水見底,明鏡照心。』余之効官,必至于此。」復書于使者,乃歸之。)按此條所謂「昌言」,疑「讜言」,非指仲長子之《昌言》也。附此備考)

魏王所集方士名:上當王真、隴西封君達、甘陵甘始、魯女生、譙國華佗字符化、東郭延年、唐霅、冷壽光、河南卜式、張貂、薊子訓、汝南費長房、鮮奴辜、魏國軍吏河南趙圣卿、陽城郄儉字孟節、盧江左慈字符放。右十六人,魏文帝、東阿王、仲長統所說。皆能斷谷不食,分形隱沒,出入不由門戶。(《博物志》卷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瓦房店市| 宜丰县| 睢宁县| 高清| 渭南市| 鹿泉市| 湖北省| 广南县| 苗栗县| 芮城县| 陈巴尔虎旗| 宁南县| 察隅县| 丘北县| 白河县| 台江县| 丘北县| 孟津县| 东乡| 若羌县| 巴青县| 西峡县| 克东县| 肥东县| 临潭县| 宁德市| 丰宁| 平江县| 绥滨县| 三台县| 花莲县| 鄂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靖西县| 砀山县| 县级市| 平湖市| 武隆县| 龙胜|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