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亨)虛癥實癥辨(3)

  • 辨癥玉函
  • 陳士鐸
  • 4058字
  • 2015-11-09 14:56:22

腹痛

腹痛之虛實又何以辨之腹居至陰之下以痛之皆陰癥也既是陰癥宜虛而非實矣誰知痛之不同有虛有實之異乎實痛何以辨之按之必手不可近此乃燥屎結成于大腸之內火迫于臟腑之間傷寒日久最多此病此乃實邪而非虛病之可比方當下之為妙仲景張公有大柴胡乘氣亦可選用然而非專治腹痛也吾今另立一方專治腹痛之癥實有神效名為滌邪救痛湯此方雖有大黃之下邪而即有當歸生地之生血以活血總然有枳實之推蕩而無妨亦攻補并施之妙法也倘腹痛而身有寒邪未散本方中加柴胡一錢足矣余可不必增入一劑而邪散穢出身即涼而痛如失至于腹痛虛癥大約畏寒畏食喜熱手之相熨喜健人之按摩蓋虛寒之氣留于下焦之故也其大便必溏而小便必然清冷一問可知無多深辨方用祛寒止痛湯此方妙在用白術為君以利其腰臍之氣氣濕而寒溫之氣不能留于腹中自然邪從小便而出而疼痛之苦頓除也倘以輕清之味和解之未必奏功如神至此滌邪救痛湯大黃(五錢) 紅花(一錢) 生地(五錢) 當歸(五錢) 枳實(一錢) 濃樸(一錢) 天花粉(一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祛寒止痛湯白術(一兩) 肉桂(二錢) 甘草(一錢) 吳茱萸(五分) 砂仁(三粒) 藿香(一錢) 人參(二錢) 半夏(一錢)水煎服

吐血

吐血最難治之癥虛實更不可不知吐血實癥百中二三非感暑而得即大怒而成也其余郁癥不可言實病矣暑癥之成自家必然知道必有熱氣從口中而入一時不能外卻而吞入胸中便覺氣逆痰滯少頃傾盆吐血雖血既傾盆而出亦成虛癥然終不可因其已失之血而謂是虛癥以治之也法當解其暑熱而佐之引血歸經之品火散而血歸經絡雖身子微弱而血終不再吐也方用解暑至神湯一劑而血癥頓愈不必再劑也大怒吐血以致肝氣大傷不能藏血亦傾盆而出但其色多紫不若傷暑之純紅也若見其吐血之多便為虛癥而用黃 補血之湯未為不可然終非治肝平怒之法肝氣不平吐血又何日止也方用平肝止血湯一劑而病如失再劑不再吐血矣此方妙在白芍用至三兩始能平其大怒之氣況肝中之血盡情吐出非芍藥之多何能滋潤又慮芍藥尚不足以平肝又益之以丹皮之涼血而佐之以柴胡之舒肝又恐漏卮之路熟加三七以杜其隙相制得宜所以奏功如神也此方服后必須六味地黃湯加麥冬生地當歸白芍各三兩為丸每日吞服一兩一月如平時也此又善后之計又不可不知至于虛癥吐血或因房勞或因行役或因氣郁皆能失血我有一方可以通治名為救生丹一連數服未有血癥之不愈者愈后將此方少減一半終日煎湯作飲能服至三月者斷無再行吐血之理何至有少年夭亡者哉解暑至神湯青蒿(一兩) 生地(一兩) 人參(五錢) 荊芥(末炒黑三錢) 麥冬(五錢) 玄參(一兩) 白芥子(三錢)水煎服平肝止血湯白芍(三兩) 丹皮(一兩) 炒梔子(三錢) 白芥子(三錢) 柴胡(五分) 三七根末(三錢) 水煎調三七根末服救生丹熟地(一兩) 生地(一兩) 麥冬(一兩) 人參(三錢) 荊芥(三錢) 三七根(末炒黑三錢) 水煎調服

發狂

發狂之有虛實也發狂多是熱邪之作祟然亦間有虛火之發狂又不可不知也發狂之實癥與治實狂之方法前文已載茲不再論但論陰虛而發狂者此癥婦人居多郁氣不伸思慕不遂一時憂憤遂成此癥或披發行歌或出門呼喚見男子則思其心上之人見女子則嗔其目中之刺或吞炭而食泥或毀容而割體人生抱病至此亦可憐也此皆肝氣實郁肝血干燥兩關之脈必然沿出寸口所謂欲得男子而不可得者也此等之病必須大補腎中之水足以生肝而少加之以安心祛痰之藥又益之以解郁降火之味自然羞愧頓生前狂自定方名解羞湯一劑即見神功二劑全愈不必三劑也吾傳方至此亦憐婦人之郁而成此病也倘見左關之脈沿出寸口人未發狂之前即以吾方減十之六七早為治之又何至有花顛之患哉遠公可記之汝將來有治此等之病者故吾先傳此方也解羞湯熟地(二兩) 白芍(三兩) 柴胡(三錢) 炒梔子(三錢) 生棗仁(五錢) 菖蒲(一錢) 白芥子(三錢) 茯神(一兩) 麥冬(一兩) 北五味(二錢) 山茱萸(五錢) 丹皮(五錢) 當歸(五錢) 香附(二錢) 郁金(一錢)水煎服

耳聾

耳聾之宜知虛實也耳雖屬于腎耳聾自然是腎水之虛以致腎火之旺故氣塞而不通老人多有此癥補其水而少加開竅之藥漸漸耳聰亦不能一時奏效其癥飲食如常手按之更覺無蟬鳴之響者是也至于實癥或作蟬鳴或如濤響或發寒作熱飲食少思吐痰成 面目青黃赤白之不同時而汗出時而汗止汗出覺輕汗止則重遇食轉加遇熱更甚此乃實聾之癥也腎雖開竅于耳而胃為腎之關胃熱而反感風邪則火熱于中而邪壅于外腎氣且隨胃氣而助焰其竅反致遏塞故耳亦聾也重者常若有千軍萬馬洶騰之狀手按之其聾十倍者是也若用補腎補脾之藥益添其壯盛之氣而聾且倍常治之法宜用發散降火之劑我今留一方一治虛聾一治實聾也虛聾方名為清音湯此方不特補腎而兼去補肺補心補肝者謂何蓋腎水不能自生必得肺金之氣下降而后能生也心腎相通而耳之竅始不閉欲心之通竅舍肝氣之相生又何以通之耶故必補肝以生心火也況肝有補而后能瀉不致耗竊腎氣則腎水更有生氣矣此耳聾之所能自愈也但此方必須多服為妙蓋陰不能驟生而補陰不易遽補也實聾方名為止沸湯此方降胃中之火舒肝木之氣消上壅之痰不治耳聾而耳聾自聰也清音湯熟地(一兩) 菖蒲(一錢) 茯神(五錢) 丹皮(三錢) 玄參(五錢) 薏仁(五錢) 山茱萸(五錢) 麥冬(五錢) 北五味(一錢) 柴胡(五分) 當歸(五錢) 白芍(五錢) 白芥子(三錢)水煎服止沸湯柴胡(一錢五分) 白芍(五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 甘草(一錢) 青蒿(五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茯神(三錢) 神曲(五分) 蔓荊子(一錢)水煎服

瘡癰

瘡癰皆熱毒也分其陰陽是矣又何必別其虛實乎不知陰陽之中各有虛有實倘分別不清用補用瀉亦自徒然故必辨其陰中之虛與陰中之實陽中之虛與陽中之實為妙陰中之虛若何瘡口平而不高而血色復加黯黑者是也陰中之實若何瘡口先平而后實血色紅潤者是也雖陰癥俱是虛然而用補可分輕重吾今立一方皆可治之如見血色黯黑者此虛之極而寒之至也方中加附子一錢肉桂三錢一連數劑必然黑色改為紅色矣去附子再服自然瘡口生肉而愈也若先見瘡色紅者不必加附桂一連照前方服之必全痊矣倘不知陰癥之虛實而亂用附桂適足以取敗也陽中之虛者若何瘡口雖高忽然色變而不紅此陽癥欲變陰癥之兆急宜用金銀花三兩歸身一兩附子一片重二分生甘草三錢煎湯飲之則色即變紅矣此方名轉陽化毒丹此癥因病患原不十分健旺或又加色欲惱怒一時變癥刻不可遲一見色變即用此方可轉危為安也陽中之實若何瘡口既高突而巍然而色又鮮紅而有光者是也方用瀉陽祛毒丹此方治陽癥之毒最佳一劑即出毒二劑即毒凈三劑即全痊也若初起之時而高突者一劑立削神方也又不可不知之也轉陽化毒湯人參(五錢) 黃 (一兩) 遠志(三錢) 白術(一兩) 金銀花(一兩) 生甘草(三錢)水煎服瀉陽祛毒丹金銀花(一兩) 蒲公英(五錢) 大力子(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甘草(三錢) 白礬(三錢)防風(一錢)水煎服

大小便閉

大便之閉結實有虛實之分實者乃風火結于臟腑之間故成閉結之癥手按之而痛者是也虛者雖亦閉結覺肛門艱澀有不能暢遂之狀然手按腹中平平無痛飲食如常亦不十分緊急以此辨虛實斷斷不爽其方上文已講茲不再贅至于小便之閉塞虛實從何而分虛者乃膀胱寒甚內無火氣之化源故爾寒如冰凍而不能出其癥亦覺腹痛而難忍然以熱手按之反覺快然服熱湯姜水則快飲寒湯冷汁而痛加者是也古人用五苓散多加肉桂亦能奏功但此方止可救急于一時而不能久遠之寬快吾今定一方實可長服有功實非旦夕之取效也方名溫水散此方利水而不耗氣去濕而溫其源久暫皆可奏功勝于五苓散多多矣治小便閉結之實癥奈何蓋膀胱有火邪壅于小腸之口而不得下達且肺金又熱不傳清肅之氣而反傳溫熱之氣故點滴不能出以致腹痛而不可按急迫之狀往往至于雙目之紅腫而心煩意躁刻不可眠倘治之不得法有數日不便而死者矣我今定一方以救此危癥方名疏浚丹此方之奇奇在用寄奴與王不留行二味走而不守又能瀉膀胱之火然過于下行加入升麻以提其氣譬如水注之法上升而下即降也況方中又有白術薏仁以健脾土而仍是利濕之圣藥自然手到病除下喉而水如奔決也設徒以五苓散以利水而不知升提之法亦徒然利之也溫水散人參(三錢) 白術(五錢) 肉桂(二錢) 茯苓(五錢) 升麻(五分) 車前子(三錢) 薏仁(一兩) 蓮子(三錢連心用)水煎服疏浚丹車前子(五錢) 劉寄奴(三錢) 肉桂(一分) 王不留行(三錢) 升麻(一錢) 薏仁(一兩) 豬苓(三錢) 白術(五錢) 水煎服

大渴

大渴之癥自是熱癥如何有虛實之分不知腎水大耗腎火沸騰變為消渴之病非虛而何往往有飲水一斗而反溺二斗者此水不知從而來往往使人不可測度雖消癥有上中下之分而渴癥則一也一者何腎水之虛以致腎火之旺也故治消渴之癥無論上中下俱以補腎為先仲景張公定八味地黃湯原治漢武帝消渴之癥其方實是神奇能遵守此方大劑煎服又何患虛渴之難治哉但醫道苦方之不多治法之最少我今再傳一方可與仲景張公并傳千古治渴癥實是奇絕方名止渴仙丹早午晚各飲一碗一日而渴減半二日而又減半三日而渴止四日而全愈愿人勿驚疑此方當遵守而敬服自能轉逆為安也其大渴實癥舍竹葉石膏湯原無第二之方然而石膏過于酷烈吾今更定一方名為解渴神丹用石膏一劑之外即用此湯連服二劑以伐石膏之峻烈未為不可也大約實癥之渴舌如芒刺目紅而突發狂發斑者是又不可不知止渴仙丹熟地(三兩) 麥冬(三兩) 玄參(三兩) 天冬(三兩) 肉桂(三錢) 山茱萸(三兩) 北五味(一兩) 車前子(一兩) 牛膝(一兩) 芡實(一兩) 水十碗煎三碗(早午晚服每服一碗)解渴神丹玄參(四兩) 生地(二兩) 茯苓(一兩) 甘菊花(一兩)水煎服

大汗

大汗亡陽明是虛癥如何分虛實耶不知發狂發斑之癥非實而何其癥大渴引飲飲水至半桶或一桶者其汗必如雨之來不可止遏蓋熱乘水勢而外泄也無水濟之往往無汗蓋干燥之極汗從何來必得水濟之而汗乃出此汗乃實而非虛也法當用竹葉石膏湯大劑煎飲始能止汗而解其熱然而汗多必致亡陽石膏湯中亦宜多用人參以防亡陽之禍是實癥亦宜用補也況虛癥之汗乎虛癥之汗或如潮熱而汗發星星或如珠之出而閣住不流或夜間有汗而晝無汗或下體有汗而上身干燥見風則畏見寒則止大非陽癥之見風寒而無畏也若誤認作白虎陽癥而亦用竹葉石膏則死亡頃刻可不慎歟然則當用何藥以治之乎莫妙用補血湯也此方治之則汗止而身快吾加黑姜五味實有妙用歸 乃生血補氣之品氣足則皮毛有衛而汗自然不致外泄當歸生血則虛熱自退而汗又何致外越耶黑姜守而不走五味酸而能斂自然氣血相安何從發汗所以相濟而成功也補血湯當歸(一兩) 黃 (二兩) 干姜(炒黑二錢) 北五味(一錢)水煎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凌源市| 宣化县| 榆社县| 廊坊市| 从江县| 内江市| 双桥区| 新巴尔虎右旗| 金门县| 江源县| 什邡市| 朔州市| 昭通市| 建德市| 潞西市| 石狮市| 天津市| 柘城县| 名山县| 辽宁省| 敖汉旗| 兴宁市| 台北县| 沈阳市| 鄂温| 肇源县| 沈阳市| 蒙自县| 永昌县| 武山县| 汶川县| 利津县| 图们市| 文水县| 五原县| 吴忠市| 塘沽区| 巴青县| 瓮安县|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