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媽媽應該給予孩子的10種品質(1)

良好的品質有助于成功,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質不僅不能獲得安定的生活,甚至會步入歧途。因此,良好的品質對于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良好的品質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養。作為一名優秀的媽媽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從而塑造孩子高尚的人格,為孩子的未來打造黃金之翼。

感恩,也是一種修養

感恩是世界上最為純潔的感情。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就好像一條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會里,他不愛人,也不自愛。不懂感恩必定會影響孩子的人生幸福,所以媽媽應該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那么媽媽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去體會人世間的真情,對幸福生活心存感恩之情呢?媽媽應該教孩子學會感恩大自然

讓孩子看到大自然的美麗,教育孩子要懂得保護環境。在節假日或者休息日,媽媽要經常帶孩子到郊外走走,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在陽光明媚的春天看油菜花,挖野菜;在酷熱難耐的夏天去海邊游泳,抓螃蟹;在碩果累累的秋天帶孩子去賞菊花,摘蘋果;在雪花飛舞的冬天和孩子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引導孩子在玩耍中感受大自然所賦予人們的快樂。告訴孩子如果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的日子;如果沒有陽光,就沒有我們這五彩斑斕、幸福的生活。讓孩子知道應該感謝太陽,感謝空氣,感謝大自然,感謝萬物。

媽媽應該教孩子感恩身邊的人

當孩子走在干凈的馬路上的時候,可將清潔工人的事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對清潔工人心存感激,感謝他們給了自己美好的生活環境;當孩子覺得學習有進步時,要讓孩子知道應該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同學、伙伴的熱心幫助。無論孩子取得了什么樣的榮譽,媽媽一定要幫孩子分析需要感謝的人,教育孩子讓周圍的人都來分享自己的快樂。當孩子穿著漂亮的衣服,高興地吃著麥當勞的時候,媽媽要讓孩子知道工作的辛苦,讓他知道賺錢有多么不容易……從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中,讓孩子逐漸學會感恩。

媽媽要教孩子感恩長輩

媽媽應該告訴孩子,如果沒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沒有爸爸和媽媽,也就沒有他,是他們含辛茹苦地撫養爸爸、媽媽成人,讓孩子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心存感激。當孩子從長輩手中接過新文具、新衣服、好吃的食品或者禮物時,讓孩子學會對長輩說一聲“謝謝”……

媽媽也可以給孩子布置關于感恩的作業

媽媽要給孩子布置關于感恩的作業,并且要求孩子每天堅持完成。比如“今天有沒有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有沒有進步表現?今天你應該感激誰?”布置感恩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反思,善于發現周圍人的優點,學會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這樣能培育孩子的健康心態,進而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媽媽要讓孩子用心體會到周圍美好的一切,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種幸運,所以要學會感恩。

在洛杉磯郊外一所旅館的餐廳里,有3個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頭給媽媽寫感謝信。當問起孩子們,他們回答說,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孩子們寫的內容有“路邊的野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昨天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等。原來他們寫給媽媽的感謝信并不是專門感謝媽媽幫了他們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生活中幸福的一點一滴。他們幼小的心靈還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只知道對于每一件美好的事都應該心存感激,他們對許多人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杭州一家社區辦公室里,擺滿了很多特殊的物品:一行行簡單卻質樸的文字,一張張親手制作的祝福卡,一件件代表著自己心意的小禮物。在這些東西的背后,是一顆顆懂得感恩的心。在幾天前,社區的孩子們自主的發起了一項“感謝有你,我會銘記”的活動。在短短幾天之內,就收到了很多寄托著感恩的禮物和信件,而它們也將通過社區轉交到被感謝人的手中。例如一個叫小晟的男孩很想念曾教過他的外教老師:“老師,您還記得我嗎,兩年前那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您回國已經兩年了,可我還是時常想起您,因為老師您,我和班里的同學們都喜歡上了英語……”而一位叫小麗的女孩子要感恩的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媽媽,雖然沒有過多的話語,但是她自己親手制作的卡片已道出了一切:“媽媽,我愛你!”

媽媽要告訴孩子,對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給予自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都不要忘記感恩。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寬容,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媽媽既可以將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為了孩子將來的幸福,為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媽媽們應該教孩子學會寬容。作為媽媽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精神的教育:

媽媽應該為孩子樹立寬容的榜樣

媽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孩子的寬容之心主要來自于媽媽的影響。孩子最初從媽媽那里學習待人接物,媽媽如果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里和同事之間能相處融洽,那么孩子就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去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系,同時孩子也會變得寬容、樂于與人相處。因此,媽媽一定要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媽媽要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心理換位,指雙方在產生矛盾時,能夠理智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為什么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能夠理解對方,也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下棋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心得,在剛學下棋的時候,往往只考慮自己第一步怎樣、第二步怎樣,從來不會考慮別人會怎樣去想。只有當棋下到一定水平后,才會考慮對方會怎么樣來應對,關于對方的應對,自己又應當如何一一應對。如此考慮的回合數越多,那么個人的水平也會越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能夠“心理換位”,能夠站在對方的位置來思考問題,能夠設身處地的多為對方著想,那么生活中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就很容易化解了。

孩子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上來思考,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來思考,就會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解老師的那份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同學是可愛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思考對孩子的寬容心理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媽媽要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乃是人性的必然。媽媽要教孩子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要追求完美。多原諒一次別人,多給別人一次寬容和理解,自己也就多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在性格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媽媽一定要教育孩子學會寬容,這有助于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發展。

媽媽同時要注意寬容不是膽怯,也不是懦弱,更不是盲從,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對同學、朋友的退讓,并不是對壞人壞事原則上的妥協。

媽媽要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孩子的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只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而只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才能與周圍的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只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快樂,如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分享別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獲得很大的進步。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媽媽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讓孩子不去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去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幫助“差”同伴。

媽媽要鼓勵孩子“納新”和處變

孩子的寬容不僅要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媽媽要引導孩子多見識新生事物,讓孩子樂意接受新生事物,并且學習承受事物所發生的變化。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于“納新”和“應變”,那么他對世間的事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樂觀,開啟孩子光明未來之門

孩子的樂觀心態需要媽媽的培養。媽媽就像舵手,把孩子帶向快樂的海洋。一個快樂的媽媽也會感染孩子,讓孩子快樂。媽媽不僅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樂觀的態度,還應該極力營造快樂的氣氛,讓孩子擁有一顆樂觀的心,去打開光明未來之門。

媽媽要讓孩子在活動中體會快樂

媽媽要教育孩子在有意義的活動中感受快樂,樂觀最重要的來源是成就或創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義的事情給人帶來的一種精神狀態。例如孩子蹣跚著從遠處走到媽媽的面前,他體驗的是真正的快樂,因為他做完并且做好了一件事情,他得到了成就感。在成功中,孩子得到了快樂,這種快樂同時有助于對自我的肯定。因此樂觀是一種動力,有利于個人的成長,為了培養孩子的樂觀,媽媽一定要學會用樂觀的心態來感染和教育孩子。

媽媽要學會激發孩子的快樂

快樂是一種基本的情緒,人本性中就有快樂的成分。孩子在出生后的2個月左右,就有了社會性的微笑。對于孩子的想法、興趣愛好,不要過分限制,否則會壓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學齡前,要盡量激發孩子的快樂,給他們一個自由自在的活動空間。

媽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去對待孩子

從小無感情體驗和感情依戀的孩子長大后很難對他人施以愛和同情,他們將形成冷漠無情的性格,很少體驗快樂,難以與人相處,當然也就不會具有樂觀精神。所以不論媽媽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媽媽在這方面不要過分依賴孩子的祖父母,也不能把教育孩子的所有責任都推卸給老師。

媽媽要教會孩子用一顆平常心樂觀坦然地面對生活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在溫室中長大的花朵,經歷的風雨不多,意識不到艱難的存在,更別說怎么去面對了。媽媽首先要讓孩子接觸各類事物,接觸的事情多了,見多識廣,心胸自然就開闊,悲觀思想便不容易產生了。

媽媽要教孩子用平靜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并不是讓他們消極地面對生活。要讓孩子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開始時,可以暗示孩子主動提問、主動要求、主動學習。緊接著,當孩子主動行動了,媽媽要用表揚、獎勵等方法強化孩子的自主觀念。

媽媽要學會激勵孩子

如果孩子主動去做某件有意義的事,就要想辦法激勵孩子,如果失敗了就告訴孩子:失敗一次不要緊,失敗是成功之母。

媽媽的教育對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非常重要,為了孩子有一個樂觀的人生,媽媽一定要從各方面重視起來。

自信,構建孩子動力的金三角

自信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媽媽對孩子從小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孩子逐漸相信自己的能力。媽媽要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為孩子的人生之路增加無窮的動力。

媽媽要學會鼓勵孩子,讓孩子嘗試并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天生便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媽媽可以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引導他們去嘗試身邊的各種事物,讓孩子在嘗試或探索中了解事物,增強自身的能力,從而增加孩子的自信。例如,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喜歡玩水,就可以讓他們嘗試自己洗小手絹等,做這些事情既滿足了孩子玩水的興趣,同時又給他們帶來歡樂,而且在成功之后也會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

媽媽要及時肯定和贊揚孩子的良好行為

孩子的自信主要來源于外界的認同和贊賞。孩子的某一種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也會由此大增。孩子正處于自信形成的重要階段,所以更加離不開媽媽的肯定和贊揚。如果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媽媽的贊賞,他就會更樂意、更自信地去做更多的事情,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戰,以獲得更多的肯定,其自信心也日趨強化。

媽媽要學會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

很多的媽媽常因為孩子年幼而代替孩子做許多事情,如幫他們穿衣服等。媽媽給孩子包辦的事情過多,就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孩子的自信也就很難建立起來。對此,媽媽不妨根據孩子能力的強弱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責任,如讓孩子鋪床疊被,采用這樣的方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使孩子從勞動中得到自信,使孩子相信他們可以做好許多事情。

媽媽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特長

每個孩子擁有的天賦是不同的,在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但孩子進入小學后,衡量能力的標準就集中在學習分數上,這就使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經常受到表揚,而學習成績稍差的孩子不受周圍人的關注,由于學習成績不好而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信心,這種心理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西林县| 罗源县| 西充县| 威远县| 团风县| 石景山区| 锡林浩特市| 大安市| 罗平县| 泰兴市| 马关县| 阿拉善左旗| 盐亭县| 女性| 兰溪市| 米泉市| 凌海市| 池州市| 塔城市| 河间市| 商河县| 梁河县| 策勒县| 汽车| 鸡东县| 巩义市| 平江县| 连州市| 铅山县| 扎赉特旗| 鱼台县| 哈尔滨市| 麻阳| 三明市| 高邮市| 府谷县| 松溪县| 津南区| 焦作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