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南存輝的父親是溫州一個小鎮上的老鞋匠。南存輝13歲初中畢業那一年,父親因病臥床不起。作為長子,南存輝只能輟學,由于沒有其他工作可選,他便子承父業,做了鞋匠。從13歲到16歲,南存輝每天挑著工具箱早出晚歸,一干就是3年。

如今,他率領的正泰集團已擁有員工1萬多余名,總資產60億元。可是回想起過去的歲月,最讓他難忘的還是做鞋匠的經歷,因為正是那些日子的磨煉,才讓他逐漸成長為一個商人,也是那段日子,他攢下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南存輝成功的例子是成千上萬生意人的縮影。從不起眼的小生意、小買賣做起,把賺到錢看做是最大的面子,堅定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在創業的道路上疾馳。

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如果死要面子,就很難取得成功。

某保險公司的科長到一個鄉開展保險業務,因群眾對保險的性質不了解,都不愿參加,其中村長最為固執。科長決心攻下這個堡壘,他天天跑幾十里路去向他們宣傳、動員,村長怕見他都躲著走。一次聽說村長到幾十里外的鄰縣親戚家幫忙蓋房,他就騎車追了上去,到那后將車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干活,干完活還和村長聊天。

跟著他一起來的業務員勸科長:“科長,您看您一個文明人,和他們能說得清嗎?不如算了,沒必要低三下四地和他們耗。”

科長聽了業務員的話,便大罵:“你不愿意耗,不愿意低三下四,人家還看不上你呢。”業務員看到科長發怒了,就不敢再說話了。

為了找一個長談的時機,有一次科長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趕到村里,在村長家門外一站就是兩個小時。村長起床開門后愣住了,見科長身上都淋濕了,便一把將他拉進屋里說:“你就別‘泡’了,我們參加還不成嗎?真是服了你了。”

村長這個堡壘一攻破,這個村參加保險工作的局面就打開了。于是,保險業務在當地順利開展起來。

要面子就不要做生意,要賺錢就別怕丟人。一個生意人臉皮不厚,就無法生存。只有把架子、面子放在一邊,不怕出“丑”,才能將錢財追到手。事實上,賺了錢就是贏得了最大的面子。通過做小生意、小買賣積累資金,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這是每個生意人都應該具有的心態與思想。

第二節善于理財,精于算計

錙銖必較階段是商人剛起步時的原始積累階段。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比什么都重要,關系到經營的成功,若不精打細算就會滿盤皆輸。每個生意人都應該善于打理財富,讓金錢成為有效的資本。

對于生意人來說,個人消費已經不是主要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怎樣把錢用好以及怎樣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情,這關系到整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當家不理財,等于瞎胡來

有句話說得好:“當家不理財,等于瞎胡來。”這句話對于做生意的人來說尤其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做生意本身就是一個理財的過程。換句話說,不會理財就意味著不會做生意,理財能力是生意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個富人給了3個仆人每人500元錢,并告訴他們,要好好珍惜并善加管理自己的財富,等到一年后再看他們如何處理這500元錢。

第一個仆人拿到這筆錢后,便開始做各種投資;第二個仆人則用這筆錢買了一些原料,制造商品出售;而第三個仆人為了安全起見,就將錢埋在樹下。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富人招來3個仆人,詢問他們的情況。當得知第一個和第二個仆人所管理的財富都增加了一倍時,富人十分欣慰。當他問第三個仆人時,卻發現這個仆人一無所獲,富人很奇怪,便問他原因。這個仆人對主人解釋說:“我害怕做生意賠本,又怕丟失,所以將錢放到安全的地方,今天將它原封不動奉還。”

富人聽后大怒道:“你這個愚蠢的家伙,不花錢怎么能夠賺錢?”

財富是需要打理的,不打理的錢財是不會增值的。所以打理自己的錢財是每個生意人都應該做的事情,那些善于做生意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會花錢、懂理財的人。在猶太商人的眼中,便有這樣一條理財守則:會花錢才會賺錢。

有個叫卡恩的人,有一天在百貨公司遇到一位紳士。卡恩打了一聲招呼,于是,兩個人就聊了起來。卡恩看著紳士抽的雪茄,說:“先生,您的雪茄味道很香,我想,它一定不便宜吧?”

“哦,2美元一支。”

“噢……您一天抽幾支呢?”卡恩問道。

“大概10支左右吧。”

卡恩驚訝地問:“天哪,您這樣抽了多久?”

“抽了40年了。”

卡恩搖了搖頭,說:“先生,假如這40年您不抽煙的話,抽雪茄的錢足夠買這幢百貨大廈了。”

紳士笑了笑,沒有反駁,而是輕輕地問道:“生生,您抽煙嗎?”

卡恩搖頭答道:“不,我才不抽呢,抽煙是種浪費。”

紳士繼續問:“那么,您有一幢百貨大廈了嗎?”

卡恩有些慚愧地說:“我哪里有那么多錢?”

紳士呵呵一笑,說:“可是,我已經有了。這幢百貨大廈就是我的。”

做生意就得會花錢、懂理財,無論是生意初期,還是生意成功之后,不會理財就沒有財富積聚。

大多數老板在創業初期能夠迅速成長,是因為他們具備經營決策與開拓市場的能力,但這并不代表其理財能力有多強。生意小的時候,多數人能夠把錢財打理好,但是隨著財富越來越多,不少老板在理財方面的弱勢就暴露出來了。

有的老板認為理財是會計和財務人員的事,因而對公司財務撒手不管。這樣做的后果十分危險,很可能會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財富付之一炬。若想避免這些隱患,你必須及早注意理財方面的問題。

華人首富李嘉誠認為,2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勤勞的雙手賺來的,20~30歲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后,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管錢比賺錢更重要。

高明的商人常說:“商場未開,財務先來。”公司的財務管理非常重要,是公司經營的軸心,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所有的生意都是投資行為,都有財務方面的問題,只不過大企業有大規劃,小公司有小打算。

但是,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在財務上都離不開精打細算、開源節流、降低成本、追求高利潤。作為經營者,這是你每天都必須操心的事情;作為當家人,你必須對公司的財務運作了如指掌;作為生意投資者,你要使它處于自己的絕對控制之下。

事實上,無論是否做生意,都需要理財,只不過生意人對于理財的要求更細致而已。從籌錢、管錢到用錢,沒有一些手段,要做好理財是不可能的。其實,很多老板對理財不是不感興趣,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因為缺少一套精明有效的理財方法。

當很多老板正在為怎樣收賬、防止財務漏洞而煩惱時,真正精明的生意人卻已經在利用理財手段,通過財富漏洞賺錢了。那些精明的生意人知道怎樣成功地融資和投資,往往能夠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想成為財富的真正擁有者,你就必須學會理財。

錢生錢,發揮資金的力量

中國人有節儉的優良傳統,喜歡把辛苦賺來的錢存起來,不能說這不是好習慣,但是既然選擇了做商人,就要用一個商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事實上,沒有一個精明的商人是靠把錢放在銀行里吃利息發家的。

錢花不完,存起來利息太少,想要靠利息發家是不現實的,而且又有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危險。那么,有了余錢做什么好呢?商人的選擇是——投資。商人的準則就是賺錢,有了錢就會把錢投出去,發揮資金的力量,讓錢生錢。

對于一個善于理財的人來說,一生的財富主要是靠“以錢賺錢,用錢生錢”的方式累積起來的,而不是只攢不花得來的。一個真正的富翁一定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錢不光要省下來,還要把它投出去。

一個守財奴攢了一大筆錢,但從來舍不得花,他把錢埋到了地底下。每當他想到地底下的那筆錢時,就興奮不已,而且想得越多,這筆錢在他眼中就越重要,于是就越舍不得花。

后來,一個盜墓賊知道了這件事情,就等守財奴不在時偷偷把那筆錢財挖走了。

第二天清早,守財奴發現錢財被人破地而取,頓時哭天號地。這時,一個過路人動了惻隱之心,便問他緣由。守財奴余哀未平地說:“有人挖走了我的錢財。”

“你的錢財是埋在哪兒被挖走的?”

“就在這塊石頭旁邊。”

“哎喲,當初你把它放到保險柜,隨時取著花多好?”

“隨時取著花?天哪,難道我會貪求這一點點方便?‘用錢容易賺錢難’,這句話你總該聽過吧?我平時哪舍得動一張票子啊?”

過路人知道他是個吝嗇鬼,就笑著說:“既然你不想動用錢財,那就再埋塊石頭進去,把這塊石頭當成你原來的錢,那不是一樣的嗎?”

在理財的過程中,投資是必要的。唯有投資,才能讓“死錢”變成“活錢”;唯有投資,錢才能具有增值的能力。若只知存錢而沒有投資,最終將會無財可理。

每一個商人都有自己的賺錢體系,即投資方式,通過這個體系能讓錢源源不斷地注入自己的生活。當然,要實現這個體系就需要你不管收入有多少,都要留出來一部分余錢。如果你想實現長期的致富計劃而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財富,這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面對盈余的財富,選擇投資的目的就是獲得更大的利潤。一個好的投資家是一個充分理解了復利的力量的人,即便是1美元,若投資恰當,也能造就出千萬富翁。

假設從剛出生的那天起,你每天都獲得1美元,那么等到65歲退休那天,就大約有25萬美元,這就是節流的結果。

現在我們再看在投資情況下的結果。如果有3%的利率,那么到時候你就能拿到大約75萬美元;而如果利率是5%的話,65年后你就能得到20萬美元;而10%的利率就能讓它累計到275萬美元;15%的利率就意味著到那天你手上就將有5000萬美元。這就是1美元的價值,這就是投資的結果。

很多富豪的經歷都告訴我們,投資能讓小錢變大錢,投資擁有相當高的回報率。不過,投資并不簡單,需要具有敏銳的頭腦、冒險的精神以及正確的判斷。

其實,很多投資線索就在我們身邊。可惜的是,我們常常因為缺乏敏銳的商業眼光與理財思維,以至于對這些線索熟視無睹。

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資家彼得·林奇,曾經在孩子們的極力推薦下吃過一家叫做Chili的辣餐廳的飲食,覺得非常不錯,對該餐廳十分喜歡。

當時在美國以美味的碎肉夾餅而聞名的漢堡店主要有兩家:Chili和Fuddrucker。當漢堡已經不再流行時,Chili開始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以招徠更多顧客,而Fuddrucker因為堅持以漢堡為主,生意越來越冷清。

作為一個精明的投資家,彼得·林奇當然知道,迎合口味的變化是餐飲企業的制勝法寶之一。可是,就是在了解這些情況之后,他竟然沒有買進Chili的股票。結果,Chili的股票上市后,出現了大漲的局面,彼得·林奇卻只能懊悔不已。

結合這個教訓,彼得·林奇得出了第14條林奇投資法則:如果你喜歡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品,你可能也會喜歡上這家公司的股票。

所以要想投資,讓錢生錢,千萬別小看細節,也別小看小錢。對生活細節的注意以及投資機會的敏銳,是投資人最重要的素質之一。錢要生錢,資金要發揮力量,就不能沒有敏銳的投資感覺。投資敏感,能夠讓投資人抓住機會,讓資金發揮力量,真正做到讓錢生錢。

節儉是理財的基礎

常言道:“好鋼用在刀刃上。”生意人是不會亂花錢的,即便是小本經營,他也會做細致的財務規劃。那些財富巨人之所以成功,就因為他們有這樣的意識:錢是資本,而不僅僅是購買消費品的東西。對于消費品方面,生意人往往會盡量壓縮支出,能省就省,然后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在最合理的地方。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可謂聞名遐邇。然而,這位超級有錢的人并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大把大把地花錢,相反,他十分“吝嗇”。作為一位天才商人,比爾·蓋茨認為:“花錢像炒菜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咸難咽。哪怕只是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也要讓它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開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于去遲了,以致找不到車位。他的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飯店的貴賓車位,比爾·蓋茨不同意,因為停車費太貴了。

他的朋友說:“我來付。”

比爾·蓋茨還是沒同意。在他的眼中,貴賓車位要多付12美元停車費,等于“超值收費”。

又有一次,32位世界級企業家舉辦了一次“夏日派對”,比爾·蓋茨也應邀出席這個盛會。他身穿的一套服裝,竟然是他在泰國菩提島休假時花了不到10美元買的,還抵不上明星干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錢。對此,比爾·蓋茨并沒有絲毫慚愧,他表示:“一個人只有當他用好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也許很多人難以理解一個超級富豪的“吝嗇”行為,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是必須具備這種“吝嗇”的素質的。無論是個人理財,還是生意規劃,都應該把錢用在點子上,絕不能浪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勃利县| 玉屏| 洪洞县| 宁夏| 固镇县| 温州市| 吴桥县| 冕宁县| 浑源县| 十堰市| 河北区| 闽侯县| 大英县| 古交市| 石狮市| 营山县| 夹江县| 定襄县| 连平县| 阿克苏市| 合肥市| 阳春市| 镇康县| 留坝县| 本溪| 五原县| 建宁县| 海安县| 驻马店市| 凤山市| 宁强县| 赤水市| 米脂县| 瓮安县| 松潘县| 河池市| 洪湖市| 勃利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