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噩耗
- 穿越農女也幸福:清朝生活記錄
- 青青晴晴清清
- 2088字
- 2015-11-08 20:45:00
“大捷,大捷,羅剎國敗了,老毛子被趕走了……”巡防衙役敲著鑼沿街報喜。
上谷書院里也一片歡騰,到處都是學子歡心討論的聲音。
從宿舍走出來的欣瑜不明所以,攔住一個書生詢問:“可是有什么喜事,大家怎么這么高興?”
被攔著的書生正想和同伴們分享喜悅,前方就多了個人,還沒繞過去,就聽到對方的聲音,抬頭一看,“啊,鄭……鄭學長……”
欣瑜以為對方沒聽清,復又問了一遍。
那名書生激動地說:“鄭學長,羅剎國敗了,趕出了我們地界。學長和我們一起去歡呼吧,書院山長允許我們討論慶祝。學長和我們一起?”
欣瑜聽到此事也很是高興,想到戰事結束欣桐的消息肯定會傳來,臉上也忍不住喜色,揮揮手說:“不了,你們去吧。我今天有事。”
那名書生還以為能和聞名的鄭學長一起慶祝,領教鄭學長的高論順便請教一些一些問題。現在聽到鄭學長有事也只好遺憾的走了,鄭學長和他父親一樣和藹可親,沒有傳說中的孤傲啊!原來這個書生就是當年中舉時鄭勇遇到的灰衣書生,一向以欣瑜為榜樣,對欣瑜很是推崇。
欣瑜毫不猶豫的轉身回宿舍收拾包裹。
上谷書院張教諭值班,自上午傳來國家大捷的消息大家都奔走相告,相約慶祝。張教諭收拾著書桌上的物品,嘴里哼哼著“鑼鼓響震天就象慶豐年…”收拾好物品也要去赴約。
“啪啪”的敲門聲響起,張教諭張口說著“請進”手里依然不緊不慢的進行著手里的事。
欣瑜進來就看到張教諭的樣子,看張教諭收拾書房,也就幫著收拾起來,兩人很快收拾妥當。
張教諭抬頭看向來人才知道幫自己忙的是書院的驕傲現在的最熱學子,說:“可有什么事?今天時間可不多哦,大家都趕著慶祝呢!”
“張教諭,我要請假回家,羅剎國敗走我要回去告訴父母!”欣瑜說出來意。
張教諭有些奇怪:“嗯,這個消息相信很快會傳回到各地,即使鄉間也一樣。”
欣瑜聽出了張教諭的意思,只好解釋道:“我家二弟和同鄉有去參戰,我想早點告知他們。”想到欣桐欣瑜說不出的驕傲!
張教諭終于明白平時專心學業的學子請假回家的原因,點頭同意了。
欣瑜腳步匆匆的走了。
惹得后面的張教諭本想一起離開書院的心思也歇了,自己老胳膊老腿的,還是悠著點吧!
淶水鎮,清風溝,鄭家。
欣瑜“啪啪啪……”敲響了院門,心情激動。
開門的是盧氏,欣瑜的妻子惠娘。
文欣定親后欣瑜就和上谷書院盧先生的女兒定了親,今年春剛成親。
張氏和鄭勇的意思是在城里租房讓他們小夫妻住,欣瑜不同意畢竟是一筆不小的錢財,雖然在書院做些教務工作甚至抄寫書盡夠了,但是想到自己不能孝順父母只好和盧氏商量留她在家。
辛虧盧氏也是個懂事的人,畢竟盧氏還想著丈夫將來進京趕考自己還是要和鄭家兩老住的,以后怎么也是人家兒媳自己就要做到自己該做的。
這段時間盧氏很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鄭家人都是和順的人,也不見刁難自己,爹爹的眼光真是不錯,娘就是太勢利眼了些,不過看到自己現在很幸福也想開了。多年后盧氏看到別人艷羨的眼光更是不只一次慶幸自己堅持所愛。
盧氏看是丈夫,很是欣喜,“怎么今兒回來了,不是還有幾天才到休沐日?”
“想你就回來了,難道不歡迎?”欣瑜心情很好,也開起了玩笑。
惠娘知道欣瑜說的都是假話,回來肯定有重要的事,現在聽到丈夫的話就算知道欣瑜說的是甜言蜜語也很開心。
欣瑜想到正事問道:“爹和娘可都在家?”
盧氏也沒多想只是點點頭說:“都在呢!”
欣瑜聽了匆匆走在了前面,進屋里看見鄭勇和張氏說:“爹,娘,好消息,羅剎國戰敗,二弟要回來了!”
鄭勇聽到眼露驚喜,張氏只是愣了下就哭了出來。
文欣也很開心,二哥終于有消息了,去年年底來了封信后就沒了音信,這次總算好了。
生活不是順風順水的,總是離傳說中的美好很近時,路又變得坎坷泥濘,讓人崩潰不敢面對現實。
當鄭家人欣喜的等待全家團圓時,縣里突然公布了這次參戰鄉民的犧牲名單,鄭欣瑜赫然再列。
鄭家人一下子陷入悲痛之中,惠娘明顯覺得家里氣氛壓抑,做事更加小心起來。就算衙門給了補償又有什么用呢,能換回條人命嗎,尤其是一個如此年輕的生命。
張氏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沒了,還記得他在家時調皮搗蛋的樣子,怎么也不聽信別人說的立個衣冠冢。
文欣也覺得二哥只是忘記回家的路,猶記得二哥在家偷偷教自己習武的樣子,還有那離家時的留書,有那么大抱負的二哥怎么會說沒就沒了?
惠娘沒覺得傷心,畢竟沒見過面,不過看著家里其他私人都很傷心,連丈夫也不時走神,口里念念有詞。惠娘無奈只好攬去大部分家務,做飯做的盡可能有食欲些,好讓眾人能多吃些,要不然實在熬不住。
村里人不理解鄭家人的做法,為什么人沒了不給立個衣冠冢,難道不希望去了的人落葉歸根,有個定所嗎?相熟的人都有勸過鄭勇和張氏,可是兩人一樣我行我素,只是在外回不來,又不是不回家。兩人始終不相信欣桐就這樣沒了。
文欣想到二哥就算再厲害也是個肉身,這時候的俄國可是有槍的?那個殺傷力可不小。只希望二哥吉人自有天相,若能保佑二哥歸來自己愿減壽十年,畢竟自己這一世可是多來的,能讓鄭家重回以往也不枉這些年在鄭家得到的幸福!
欣瑜覺得上天如此殘忍,自己那么無能,為什么沒有阻止他離家出走。還有薛家,這事不會這么算的。人在做,天在看,天理昭昭,報應早晚會有的。
鄭家人的心情無人理解,只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沉浸到各自的心里,慢慢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