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家有喜事
- 穿越農女也幸福:清朝生活記錄
- 青青晴晴清清
- 1720字
- 2015-11-09 21:12:38
北風起,枯葉落,秋天到。
文欣掃著庭院里的落葉,聽著張氏和惠娘在廚房邊做飯邊小聲聊著什么。想著自己在這個家也待不久了,就像這落葉,早晚離開大樹獨自離開。總是有些傷感,以后的路又在哪里呢?李家會是自己最終的依靠嗎?
去年兩家人商量了文欣和李方儀的婚事,今年秋收后舉行。剛好選的日子在文欣的笄禮后第五天,村里人都農閑又是剛收獲,這時舉辦親事才是喜上加喜。
可是還沒等文欣的笈禮,就傳來了欣桐的噩耗。鄭勇和張氏雖然沒有延后文欣的笈禮,但那天確實都高興不起來。
鄭勇親自到李家道歉婚禮推后到臘月二十五,李家表示理解后同意了。
鄭勇從春天起就陸續從山里拖回來粗壯的樹木,送到村里木匠家中,備起了文欣的嫁妝衣柜,這些都是要女方家備好的,鄭勇自然不愿虧待小閨女,樣樣都是挑時新的樣式打造。
文欣自定親起就一直關在家里,不是繡嫁衣用品就是做些小事,很多張氏都不讓做了尤其是會曬黑的事都避免了,說是要好好養養皮膚。
張氏經常燉湯給文欣進補,有一陣子文欣看到張氏端著碗到她屋里就發慌,直到后來再三要求張氏才勉強同意一天一次湯。
每次文欣聽著張氏說著這湯是豐胸或美白或養身的都心顫,不是說古人都很含蓄嗎?怎么卻看到張氏這樣呢。
文欣哪里知道張氏本就是南方人,更是溫柔含蓄,只是自己姑娘面前怎么會不好好說明白呢?現在不說還不知道等到什么時候呢?嫁人了誰又會指點自己姑娘呢?
每當喝湯的時候,文欣都在張氏炯炯的眼神下不得不喝光張氏所謂的補湯。
這天,張氏照例在燉湯,院外響起了拍門聲。
一會兒惠娘轉進廂房說:“娘,是老劉頭兒的孫子說要我們去看櫥柜。”
老劉頭是本村的木匠,現在要孫子來喊人,肯定是文欣嫁妝的事了。
張氏不敢馬虎,鄭勇又不在家,只得親自去,遂吩咐惠娘道:“我去看看,你把湯煲好給欣兒送去。”
“哎,好的。娘,我會看著小妹喝完的。”惠娘點頭稱是,拿起張氏放在地上的火鉗夾起柴火添進灶膛。
文欣聽到院子里的聲音出了屋子,到了廚房沒有看到張氏,說:“大嫂,咱娘呢?”
惠娘抬頭看向迎著陽光走進來的小姑子,打趣道:“娘去看某人的嫁妝了,小妹真是越來越俊了,看這些日子來被娘養的越來越水靈了,真是便宜了那誰!”
文欣的臉瞬間紅到了脖子,扭頭就要走,怎么誰都會拿這事取笑自己?
惠娘看小姑子臉皮這么薄,也不敢再取笑,急急喊住快出了廚房的文欣:“小妹,別走。娘給你燉的湯馬上就好了,我給你盛出來,這豬骨湯可是最滋補養顏了,你多喝些。”
惠娘說著就熄了火揭開鍋蓋,聞著氣味胃里一股酸水涌到了嗓子。“嘔,嘔……”惠娘連忙伸手捂住嘴向旁邊移了腳步彎下腰去。
文欣看到惠娘不對趕緊走到蕙娘身邊輕拍起惠娘的背,說:“大嫂,你怎么了?”
惠娘干嘔了幾下,沒那么難受了,就安撫起了小姑子說:“沒事,不要大驚小怪,現在好多了。快去盛湯喝了,一會兒涼了就不好喝了。”
文欣看惠娘臉色好多了,不在干嘔了,就放下心去盛湯。看著鍋里的湯忽然腦中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文欣又聯想到剛剛惠娘的樣子,心里了然。
果然,張氏從木匠家中回來后,惠娘找機會和張氏嘀嘀咕咕了一會兒,兩人攜手出了門。
回來后張氏一臉喜色,看惠娘的肚子兩眼冒光。惠娘也是臉帶喜色,但是還帶了抹嬌羞。
晚飯時分張氏就在飯桌上說:“他爹,蕙娘有了。是不是找人去給老大送個信兒,叫回來看看。”
惠娘聽到張氏這么說也臉帶期望的看著鄭勇,手卻無意識的撫摸著還沒隆起的小腹。
鄭勇滿臉喜色,看著張氏和兒媳婦都等著自己的回答說:“不用,你們忘了這就到欣瑜的休沐日了,不差那兩天。以后多做些好的,給欣兒燉湯時順便多燉些你們都補補,也費不了幾個錢。”后面的話是對著張氏說的。
張氏也正有此意,還想著和鄭勇說呢鄭勇就開口了,也省了她的事,畢竟惠娘的肚子里是他們家的孫子,可不能虧了。
文欣則是在一邊給惠娘夾菜一邊眨眨眼睛,意思好像是在說:“啊,以后終于有人和我作伴喝湯了!”
惠娘看著這些場面也很高興,只是心里多少有些遺憾孩子的爹還不知道呢,想著還是等孩子他爹休沐回家再說吧!
文欣坐在飯桌邊吃著飯,看到父母開心的聊著孫子出生了要怎么怎么做,安心了不少。這是自二哥的消息傳來后家里真正開心的一次,就連大哥成親也都是馬馬虎虎的,幸虧盧家不介意,大嫂不介意還真心對待大哥和家人。希望家里以后都充滿歡樂,家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