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去大軍為前御之備者,邊縣列侯各相去三五里,大軍為前御之備,戰則皆禁行,所以安內也。內卒出戍,令將吏授旗鼓戈甲,發日,后將吏,及出縣封界者,以坐后戍法。兵戍邊一歲,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軍。父母妻子知之,與同罪;弗知,赦之。卒后將吏而至大將所一日,父母妻子盡同罪。卒逃歸至家一日,父母妻子弗捕執及不言,亦同罪。
諸戰而亡其將吏者,及將吏棄卒獨北者,盡斬之。前吏棄其卒而北,后吏能斬之而奪其卒者,賞。軍無功者,戍三歲。三軍大戰,若大將死,而從吏五百人以下不能死敵者,斬;大將左右近卒在陳中者,皆斬;余士卒有軍功者,奪一級;無軍功者,戍三歲。戰亡伍人,及伍人戰死,不得其尸,同伍盡奪其功;得其尸罪皆赦。
軍之利害,在國之名實。今名在官而實在家,官不得其實,家不得其名。聚卒為軍,有空名而無實,外不足以御敵,內不足以守國;此軍之所以不給,將之所以奪威也。臣以謂卒逃旭者,同舍伍人及吏,罰入糧為饒,名為軍實;是有一軍之名,而有二實之出;國內空虛,自竭民歲,曷以免奔比之禍乎?今以法止逃歸,禁亡軍,是兵之一勝也。什伍相聯,及戰斗則卒吏相救,是兵之二勝也。將能立威,卒能節制。號令明信,攻守皆得,是兵之三勝也。
臣聞之善用兵者,能殺士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殺其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其十一者,令行士卒。故曰:百萬之眾不用命,不如萬人之斗也;萬人之不斗,不如百人之奮也。賞明如日月,信如四時;令如斧鉞,制如干將;士卒不用命者,未之有也。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