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詞品
  • (明)楊慎
  • 4567字
  • 2015-10-09 15:52:34

陶弘景寒夜怨

陶弘景寒夜怨云:“夜云生。夜鴻驚。凄切嘹唳傷夜情。”后世填詞,梅花引格韻似之,后換頭微異。

陸瓊飲酒樂

陳陸瓊飲酒樂云:“蒲桃四時芳醇。琉璃千鐘舊賓。夜飲舞遲銷燭,朝醒弦促催人。春風秋月長好,歡醉日月言新。”唐人之破陣樂,何滿子皆祖之。

梁武帝江南弄

梁武帝江南弄云:“眾花雜色滿上林。舒芳耀彩垂輕陰。連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臨歲腴。中人望,獨踟躕。”此詞絕妙。填詞起于唐人,而六朝已濫觴矣。其馀若美人聯(lián)錦、江南稚女諸篇皆是。樂府具載,不盡錄也。

徐勉迎客送客曲

古者宴客有迎客送客曲,亦猶祭祀有迎神送神也。梁徐勉迎客曲云:“絲管列,舞曲陳。含聲未奏待嘉賓。羅絲管,陳舞席。斂袖嘿唇迎上客。”送客曲云:“袖繽紛,聲委咽。馀曲未終高駕別。爵無算,景已流。空紆長袖客不留。”徐勉在梁為賢臣。其為吏部日,宴客。酒酣,有求詹事者。勉曰:“今宵且可談風月。”其嚴正而又蘊藉如此。江左風流宰相,豈獨謝安、王儉邪。

僧法云三洲歌

梁僧法云三洲歌云:“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啼將別共來,長相思。”又云:“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歡將樂共來,長相思。”江左詞人多風致,而僧亦如此,不獨惠休之碧云也。

隋煬帝詞

隋煬帝夜飲朝眠曲云:“憶睡時,待來剛不來。御妝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結夢,沉水未成灰。”其二云:“憶起時,投簽初報曉。被惹香黛殘,枕隱金釵裊。笑動林中烏,除卻司晨鳥。”二詞風致婉麗。其馀如春江花月夜、江都樂、紀遼東,并載樂府。其金釵兩股垂、龍舟五更轉,名存而辭亡。鐵圍山叢談云:“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乃煬帝辭,而全篇不傳。又傳奇有煬帝望江南數(shù)首,不類六朝人語,傳疑可也。

王褒高句麗曲

王褒高句麗曲云:“蕭蕭易水生波。燕趙佳人自多。傾杯覆碗漼漼,垂手奮袖娑娑。不惜黃金散盡,惟畏白日蹉跎”。與陳陸瓊飲酒樂同調。蓋疆場限隔,而聲調元通也。王褒,宇文周時人,字子深,非漢王褒也。是時亦有蘇子卿,有梅花落一首。方回遂以為漢之蘇武,何不考之過乎。

穆護砂

樂府有穆護砂,隋朝曲也。與水調、河傳同時,皆隋開汴河時,詞人所制勞歌也。其聲犯角。其后至今訛砂為煞云。予嘗有詩云:“桃根桃葉最夭斜。水調河傳穆護砂。無限江南新樂府,陳朝獨賞后庭花。”

回紇

回紇,商調曲也。其辭云:“陰山瀚海信難通。幽閨少婦罷裁縫。緬想邊庭征戰(zhàn)苦,誰能對鏡冶愁容。久戍人將老,須臾變作白頭翁。”其辭纏綿含蓄,有長歌之哀過于痛哭之意。惜不見作者名氏,必陳隋初唐之作也。又有石州辭云:“自從君去遠巡邊。終日羅帷獨自眠。看花情轉切,攬?zhí)闇I如泉。一自離君后,啼多雙眼穿。何時狂虜滅,免得更留連”并附于此。

沈約六憶辭

沈約六憶辭,其一云:“憶來時,灼灼上階墀。勤勤敘離別,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見乃忘饑。”其二云:“憶坐時,黯黯羅帳前。或歌四五曲,或弄兩三弦。笑時應莫比,嗔時更可憐。”其三云:“憶眠時,人眠強未眠。解羅不待勸,就枕更須牽。復恐傍人見,嬌羞在燭前。”逸其三首。

梁簡文春情曲

梁簡文帝春情曲云:“蝶黃花紫燕相追。楊低柳合路塵飛。已見垂鉤掛綠樹,誠知淇水沾羅衣。兩童夾車問不已,五馬城頭猶未歸。鶯啼春欲駛,無為空掩扉。”此詩似七言律,而末句又用五言。五無功亦有此體,又唐律之祖。而唐詞瑞鷓鴣格韻似之。

長相思

徐陵長相思云:“長相思,好春節(jié)。夢里恒啼悲不泄。帳中起,窗前咽。柳絮飛還聚,游絲斷復結。欲見洛陽花,如君隴頭雪。”蕭淳和之云:“長相思,久離別。新燕參差條可結。狐關遠,雁書絕。對云恒憶陣,看花復愁雪。猶有望歸心,流黃未剪截。”二辭可謂勁敵。

王筠楚妃吟

王筠楚妃吟,句法極異。其詞云:“窗中署,花早飛。林中明,鳥早歸。庭中日,暖春閨。香氣亦霏霏。香氣飄。當軒清唱調。獨顧慕,含怨復含嬌。蝶飛蘭復熏。裊裊輕風入翠裙。春可游。歌聲梁上浮。春游方有樂。沉沉下羅幕。”大率六朝人詩,風華情致,若作長短句,即是詞也。宋人長短句雖盛,而其下者,有曲詩、曲論之弊,終非詞之本色。予論填詞必溯六朝,亦昔人窮探黃河源之意也。

宋武帝丁都護歌

宋武帝丁都護歌云:“都護北征時,儂亦惡聞許。愿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又云:“都護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檣如芒檉,都護今何渠。”唐人用丁都護及石尤風事,皆本此。二辭絕妙。宋武帝征伐武略,一代英雄,而復風致如此。其殆全才乎。

白團扇歌

晉中書令王珉,與嫂婢謝芳姿有情愛,捉白團扇與之。樂府遂有白團扇歌云:“白團扇,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其本辭云:“犢車薄不乘,步行耀玉顏。逢儂都共語,起欲著夜半。”其二云:“團扇薄不搖,窈窕搖蒲葵。相憐中道罷,定是阿誰非。”其三云:“御路薄不行,窈窕穿回塘。團扇障白日,面作芙蓉光。”其四云:“白錦薄不著,趣行著練衣。異色都言好,清白為誰施。”薄,如唐書薄天子不為之薄。芳姿之才如此,而屈為人婢,信乎佳人薄命矣。元關漢卿嘗見一從嫁媵婢,作一小令云:“鬢鴉。臉霞。屈殺了、將陪嫁。規(guī)摹全似大人家。不在紅娘下。巧笑迎人,文談回話。真如解語花。若咱得他。倒了蒲桃架。”事亦相類而可笑,并附此。

五更轉

陳伏知道從軍五更轉云:“一更刁斗鳴。校尉逴連城。懸聞射雕騎,遙憚將軍名。二更愁未央。高城寒夜長。試將弓學月,聊持劍比霜。三更夜警新。橫吹獨吟春。強聽梅花落,誤憶柳園人。四更星漢低。落月與山齊。依稀北風里,胡笳雜馬嘶。五更催送籌。曉色映山頭。城烏初起堞,更人悄下樓。”其后隋煬帝效之,作龍舟五更轉,見文中子。

長孫無忌新曲

長孫無忌新曲云:“家住朝歌下,早傳名。結伴來游淇水上,舊時情。玉佩金鈿隨步動,云羅霧縠逐風輕。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待聽琴聲。”又一曲云:“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陳王。婉約娉婷工語笑,侍蘭房。芙蓉綺帳開還揜,翡翠珠被爛齊光。長愿今宵奉顏色,不愛聞簫逐鳳凰。”

崔液踏歌行

唐崔液踏歌辭二首,體制藻思俱新。其辭云:“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帖花黃。歌響舞分行。原作行分,據(jù)樂府詩集改。艷色動流光。”其二云:“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金壺催夜盡,羅繡舞寒輕。調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近刻唐詩不得其句讀,而妄改,特為分注之。

太白清平樂辭

李太白應制清平樂詞云:“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賭珠璣滿斗。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消得君王。”其二云:“禁幃秋夜。明月探窗罅。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灺。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誰邊。”此詞見呂鵬遏云集,載四首。黃玉林以其二首無清逸氣韻,止選二首。慎嘗補作二首,其一云:“君王未起。玉漏穿花底。永巷脫簪妝黛洗。衣濕露華似水。六宮鸞鳳鴛鴦。九重羅綺笙簧。但愿君恩似日,從教妾鬢如霜。”其二云:“傾城艷質。本自神仙匹。二八承恩初選入,身是三千第一。月明花落黃昏。人間天上消魂。且共題詩團扇,笑他買賦長門。”永昌張愈光見而深愛之,以為遠不忘諫,歸命不怨,填詞中有風雅也。荒淺望望前人,然亦不孤愈光之賞爾。

白樂天花非花辭

白樂天之詞,望江南三首在樂府,長相思二首見花庵詞選。予獨愛其花非花一首云:“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蓋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霧非霧。雖高唐、洛神,奇麗不及也。張子野衍之為御街行,亦有出藍之色。今附于此:“夭非花艷輕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乳雞新燕,落月沉星,紞紞城頭鼓。參差漸辨西池樹。朱閣斜欹戶。綠苔深徑少人行,苔上屐痕無數(shù)。殘香馀粉,閑衾剩枕,天把多情付。”

詞名多取詩句

詞名多取詩句,如蝶戀花則取梁元帝“翻階蛺蝶戀花情”。滿庭芳則取吳融“滿庭芳草易黃昏”。點絳唇則取江淹“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鷓鶘天則取鄭嵎“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惜馀春則取太白賦語。浣溪沙則取少陵詩意。青玉案則取四愁詩語。菩薩蠻,西域婦髻也。蘇幕遮,西域婦帽也。尉遲杯,尉遲敬德飲酒必用大杯,故以名曲。蘭陵王每入陣必先,故歌其勇。生查子,查,古槎字,張騫乘槎事也。西江月,衛(wèi)萬詩“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之句也。“瀟湘逢故人”,柳渾詩句也。粉蝶兒,毛澤民詞“粉蝶兒共花同活”句也。馀可類推,不能悉載。

踏莎行

韓翃詩:“踏莎行草過春谿。”詞名踏莎行本此。

上江虹紅窗影

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有上江虹,即滿江紅。紅窗影,即紅窗迥也。

菩薩鬘蘇幕遮

西域諸國婦人,編發(fā)垂髻,飾以雜華,如中國塑佛像瓔珞之飾,曰菩薩鬘,曲名取此。唐書呂元濟上書,比見方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曰蘇幕遮,曲名亦取此。李太白詩“公孫大娘渾脫舞”,即此際之事也。

夜夜昔昔

梁樂府夜夜曲,或名昔昔鹽。昔即夜也。列子“昔昔夢為君”,鹽亦曲之別名。

阿亸回

太白詩“羌笛橫吹阿亸回”,番曲名。張祜集有阿濫堆,即此也。番人無字,止以聲傳,故隨中國所書,人各不同爾,難以意求也。

阿濫堆

張祜詩:“紅樹蕭蕭閣半開。玉皇曾幸此宮來。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宋賀方回長短句云:“待月上潮平波滟,塞管孤吹新阿濫。”中朝故事云:驪山多飛鳥,名阿濫堆,明皇采其聲為曲子。又作鷃爛堆。酉陽雜俎云:“鷃爛堆黃,一變之鴘,色如鹙氅。鴘轉之后,乃至累變。橫理轉此字王幼安據(jù)西陽雜俎補。細,臆前漸漸微白。”

烏鹽角

曲名有烏鹽角,江鄰幾雜志云:“始教坊家人市鹽,得一曲譜于角子中。翻之,遂以名焉。”戴石屏有烏鹽角行。元人月泉吟社詩:“山歌聒耳烏鹽角,村酒柔情玉練搥。”

小梁州

賈逵曰:梁米出于蜀漢,香美逾于諸梁,號曰竹根黃。梁州得名以此。秦地之西,燉煌之間,亦產梁米。土沃類蜀,故號小梁州,為西音也。

六州歌頭

六州歌頭,本鼓吹曲也,音調悲壯。又以古興亡事實之,聞之使人慷慨,良不與艷詞同科,誠可喜也。六州得名,蓋唐人西邊之州,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氐州也。此詞宋人大祀大恤,皆用此調。國朝大恤,則用應天長云。伊、梁、甘、石,唐人樂府多有之。胡渭州見張祜詩。氐州第一見周美成詞。

法曲獻仙音

望江南,即唐法曲獻仙音也。但法曲凡三疊,望江南止兩疊爾。白樂天改法曲為憶江南。其詞曰:“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二疊云:“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三疊云:“江南憶,其次憶吳宮。”見樂府。南宋紹興中,杭都酒肆中,有道人攜烏衣椎髻女子,買斗酒獨飲,女子歌以侑之。歌詞非人世語。或記之,以問一道士。道士曰:“此赤城韓夫人作法駕導引也。烏衣女子蓋龍云。”其詞曰:“朝元路,朝元路,同駕玉華君。千乘載花紅一色,人間遙指是祥云。回望海光新。”二疊云:“東風起,東風起,海上百花搖。十八風鬟云半動,飛花和雨著輕綃。歸路碧迢迢。”三疊云:“簾漠漠,簾漠漠,天淡一簾秋。自洗玉舟斟白酒,月華微映是空舟。歌罷海西流。”此辭即法曲之腔。文士好奇,故神其事以傳爾。豈有天仙而反取開元人間之腔乎。

小秦王

唐人絕句多作樂府歌,而七言絕句隨名變腔。如水調歌頭、春鶯轉、胡渭州、小秦王、三臺、清平調、陽關、雨淋鈴,皆是七言絕句而異其名,其腔調不可考矣。予愛小秦王三首,其一云:“雁門山上雁初飛。馬邑闌中馬正肥。陌上朝來逢驛騎,殷勤南北送征衣。”其二云:“柳條金嫩不勝鴉。青粉墻頭道韞家。燕子不來春寂寞,小窗和雨夢梨花。”其三云:“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度翠弦中。分明自說長城苦,水闊云寒一夜風。”第一首妓女盛小叢作,后二首無名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合水县| 隆德县| 江西省| 九寨沟县| 会昌县| 淮滨县| 乌拉特中旗| 合阳县| 探索| 万宁市| 湖口县| 湘西| 江门市| 定陶县| 咸阳市| 普宁市| 深水埗区| 岐山县| 襄汾县| 牙克石市| 绩溪县| 邓州市| 赤城县| 高陵县| 富民县| 高尔夫| 永丰县| 沙田区| 江西省| 十堰市| 镇赉县| 宜川县| 常德市| 渭南市| 云和县| 秀山| 甘谷县| 汤阴县| 湄潭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