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
(傳)定何以無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無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爾。
(經一二)三月,晉人執宋仲幾于京師。
(傳)仲幾之罪何?不哀城也。其言于京師何?伯討也。伯討則其稱人何?貶。曷為貶?不與大王專執也。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大夫之義,不得專執也。
(經一三)夏,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
(傳)癸亥公之喪至自干侯,則曷為以戊辰之日然后即位?正棺于兩楹之間,然后即位。子沈子曰:「定君乎國,然后即位。」即位不日,此何以日?錄乎內也。
(經一四)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經一五)九月,大雩。
(經一六)立煬宮。
(傳)煬宮者何?煬公之宮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煬宮,非禮也。
(經一七)冬,十月,隕霜殺菽。
(傳)何以書?記異也。此災菽也,曷為以異書?異大乎災也。
定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
(經二二)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
(傳)其言雉門及兩觀災何?兩觀微也。然則曷為不言雉門災及兩觀?主災者兩觀也。時災者兩觀,則曷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何以書?記災也。
(經二三)秋,楚人伐吳。
(經二四)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
(傳)其言新作之何?修大也。修舊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不務乎公室也。
定公(經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公如晉,至河乃復。三月辛卯,邾婁子穿卒。
(經三二)夏,四月。
(經三三)秋,葬邾婁莊公。
(經三四)冬,仲孫何忌及邾婁子盟于枝。
定公(經四一)四年
春,王二月癸巳,陳侯吳卒。
(經四二)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婁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齊國夏于召陵,侵楚。
(經四三)夏,四月庚辰,蔡公孫歸姓帥師滅沈,以沈子嘉歸,殺之。
(經四四)五月,公及諸侯盟于浩油;杞伯戊卒于會。
(經四五)六月,葬陳惠公。
(經四六)許遷于容城。
(經四七)秋,七月,公至自會。
(經四八)劉卷卒。
(傳)劉卷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我主之也。
(經四九)葬杞悼公。
(經四十)楚人圍蔡。
(經四十一)晉士鞅、衛孔圄帥師伐鮮虞。
(經四十二)葬劉文公。
(傳)外大夫不書葬,此何以書葬?錄我主也。
(經四十三)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伯莒,楚師敗績。
(傳)吳何以稱子?夷狄也而憂中國。其憂中國奈何?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干闔廬。闔廬曰:「士之甚!勇之甚!將為之興師而復讎于楚。」伍子胥復曰:「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復父之讎,臣不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乎楚,有美裘焉,囊瓦求之,昭公不與,為是拘昭公于南郢,數年然后歸之。于其歸焉,用事乎河,曰:「天下諸侯茍有能伐楚者,寡人請為之前列。」楚人聞之怒。為是興師,使囊瓦將而伐蔡。蔡請救于吳,伍子胥復曰:「蔡非有罪也,楚人為無道,君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于是興師而救蔡。曰:事君猶事父也,此其為可以復讎奈何?曰:父不受誅,子復讎可也;父受誅,子復讎,推刃之道也。復讎不徐害,朋友相衛,而不相迿,古之道也。
(經四十四)楚囊瓦出奔鄭。
(經四十五)庚辰,吳入楚。
(傳)吳何以不稱子?反夷狄也。其反夷狄奈何?君舍于君室,大夫舍于大夫室,蓋妻楚王之母也。
定公(經五一)五年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經五二)夏,歸粟于蔡。
(傳)孰歸之?諸侯歸之。曷為不言諸侯歸之?離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經五三)于越入吳。
(傳)于越者何?越者何?于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
(經五四)六月丙申,季孫隱如卒。
(經五五)秋,七月壬子,叔孫不敢卒。
(經五六)冬,晉士鞅帥師圍鮮虞。
定公(經六一)六年
春,王正月癸亥,鄭游遬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
(經六二)二月,公侵鄭。
(經六三)公至自侵鄭。
(經六四)夏,季孫斯、仲孫何忌如晉。
(經六五)秋,晉人執宋行人樂祁犁。
(經六六)冬,城中城。
(經六七)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運。
(傳)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定公(經七一)七年
春,王正月。(經七二)夏,四月。
(經七三)秋,齊侯、鄭伯盟于咸。
(經七四)齊人執衛行人北宮結,以侵衛。
(經七五)齊侯、衛侯盟于沙澤。
(經七六)大雩。
(經七七)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
(經七八)九月,大雩。
(經七九)冬,十月。
定公(經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公侵齊。公至自侵齊。
(經八二)二月,公侵齊。三月,公至自侵齊。
(經八三)曹伯露卒。
(經八三)夏,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
(經八四)公會晉師于瓦,公至自瓦。
(經八五)秋,七月戊辰,陳侯柳卒。
(經八六)晉趙鞅帥師侵鄭,遂侵衛。
(經八七)葬曹靖公。
(經八八)九月,葬陳懷公。
(經八九)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侵衛。
(經八十)冬,衛侯、鄭伯盟于曲濮。
(經八十一)從祀先公。
(傳)從祀者何?順祀也。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順祀,叛者五人。
(經八十二)盜竊寶玉、大弓。
(傳)盜者孰謂?謂陽虎也。陽虎者,曷為者也?季氏之宰也。季氏之宰則微者也,惡乎得國寶而竊之?陽虎專季氏,季氏專魯國,陽虎拘季孫,孟氏與叔孫氏迭而食之。睋而鋟其板,曰:「某月某日,將殺我于蒲圃,力能救我則于是。」至乎日若時而出。臨南者,陽虎之出也,御之。于其乘焉,季孫謂臨南曰:「以季氏之世世有子,子可以不免我死乎?」臨南曰:「有力不足,臣何敢不勉。」陽越者,陽虎之從弟也,為右。諸陽之從者,車數十乘,至于孟衢,臨南投策而墜之,陽越下取策,臨南駷馬,而由乎孟氏,陽虎從而射之,矢著于莊門。然而甲起于琴如。弒不成,卻反舍于郊,皆說然息。或曰:「弒千乘之主,而不克舍此,可乎?」陽虎曰:「夫孺子得國而已,如丈夫何?」睋而曰:「彼哉!彼哉!趣駕。」既駕,公斂處父帥師而至,慬然后得免,自是走之晉。寶者何?璋判白,弓繡質,龜青純。
定公(經九一)九年
春,王正月。
(經九二)夏,四月戊申,鄭伯囆卒。
(經九三)得寶玉、大弓。
(傳)何以書?國寶也,喪之書,得之書。
(經九四)六月,葬鄭獻公。
(經九五)秋,齊侯、衛侯次于五氏。
(經九六)秦伯卒。
(經九七)冬,葬秦哀公。
定公(經十一)十年
春,王三月,及齊平。
(經十二)夏,公會齊侯于頰谷。公至自頰谷。
(經十三)晉趙鞅帥師圍衛。
(經十四)齊人來歸運、讙、龜陰田。
(傳)齊人曷為來歸運、讙、龜陰田?孔子行乎季孫,三月不違,齊人為是來歸之。
(經十五)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郈。
(經十六)秋,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費。
(經十七)宋樂世心出奔曹。宋公子池出奔陳。
(經十八)冬,齊侯、衛侯、鄭游遬會于鞍。
(經十九)叔孫州仇如齊。
(經十十)齊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彄出奔陳。
定公(經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池,自陳入于蕭,以叛。
(經十一二)夏,四月。
(經十一三)秋,宋樂世心自曹入于蕭。
(經十一四)冬,及鄭平。
(經十一五)叔還如鄭蒞盟。
定公(經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薛伯定卒。
(經十二二)夏,葬薛襄公。
(經十二三)叔孫州仇帥師墮郈。
(經十二四)衛公孟彄帥師伐曹。
(經十二五)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
(傳)曷為帥師墮郈?帥師墮費?孔子行乎季孫,三月不違,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于是帥師墮郈,帥師墮費。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
(經十二六)秋,大雩。
(經十二七)冬,十月癸亥,公會晉侯,盟于黃。
(經十二八)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公至自黃。
(經十二九)十有二月,公圍成,公至自圍成。
定公(經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齊侯、衛侯次于垂瑕。
(經十三二)夏,筑蛇淵囿。
(經十三三)大搜于比蒲。
(經十三四)衛公孟彄帥師伐曹。
(經十三五)秋,晉趙鞅入于晉陽,以叛。
(經十三六)冬,晉荀寅及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經十三七)晉趙鞅歸于晉。
(傳)此叛也,其言歸何?以地正國也。其以地正國奈何?晉趙鞅取晉陽之甲以逐荀寅與士吉射。荀寅與士吉射者,曷為者也?君側之惡人也。此逐君側之惡人,曷為以叛言之?無君命也。(經十三八)薛弒其君比。
定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衛公叔戍來奔。
(經十四二)晉趙陽出奔宋。
(經十四三)二月辛巳,楚公子結、陳公子佗人帥師滅頓,以頓子牄歸。
(經十四四)夏,衛北宮結來奔。
(經十四五)五月,于越敗吳于醉李。
(經十四六)吳子光卒。
(經十四七)公會齊侯、衛侯于堅。公至自會。
(經十四八)秋,齊侯、宋公會于洮。
(經十四九)天王使石尚來歸脤。
(傳)石尚者何?天子之士也。脤者何?俎實也。腥曰脤,熟曰燔。
(經十四十)衛世子蒯瞆出奔宋。
(經十四十一)衛公孟彄出奔鄭。
(經十四十二)宋公之弟辰自蕭來奔。
(經十四十三)大搜于比蒲。
(經十四十四)邾婁子來會公。
(經十四十五)城莒父及霄。
定公(經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王正月,邾婁子來朝。
(經十五二)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傳)曷為不言其所食?漫也。
(經十五三)二月,辛丑,楚子滅胡,以胡子豹歸。
(經十五四)夏,五月辛亥,郊。
(傳)曷為以夏五月郊?三卜之運也。
(經十五五)壬申,公薨于高寢。
(經十五六)鄭軒達帥師伐宋。
(經十五七)齊侯、衛侯次于籧篨。
(經十五八)邾婁子來奔喪。
(傳)其言來奔喪何?奔喪,非禮也。
(經十五九)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傳)姒氏者何?哀公之母也。何以不稱夫人?哀未君也。
(經十五十)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經十五十一)九月,滕子來會葬。
(經十五十二)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辛巳,葬定姒。
(傳)定姒何以書葬?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則廟,廟則書葬。
(經十五十三)冬,城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