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 墨子
  • 墨翟
  • 2935字
  • 2015-10-10 15:43:53

貴義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二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子墨子自魯齊即#1;過故人,謂子墨子曰: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處,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則食者眾,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子墨子南游于楚,見楚獻惠王,獻惠王以老辭,使穆賀見子墨子。子墨子說穆賀,穆賀大說,謂子墨子曰:子之言則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賤人之所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藥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順其疾,豈日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農夫入其稅于大人,大人為酒醴樂盛以祭上帝鬼神,豈曰賤人之所為而不享哉?故雖賤人也,上比之農,下比之藥,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昔者,湯將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君若#2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湯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藥此,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國也,譬之良醫善藥也。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茍然,然后可也。

子墨子曰:凡言凡動,利于天鬼百姓者為之;凡言凡動,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凡言凡動,合于三代圣王堯舜禹湯文武者為之;凡言凡動,合于三代暴王桀紂幽厲者舍之。

子墨子曰:古悶足以遷行者,常之;不足以遷行者,勿常。以遷行而常之#3,是蕩口也。

子墨子曰:必去六辟。嘿則思,言則誨,動則事,使者三#4代御,必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樂,去悲,去愛,而用仁義。手足口鼻耳,從事于義,必為圣人。

子墨子謂二三子曰:為義而不能,必無排其道。譬若匠人之斷而不能,無排其繩。

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為一免#5之宰,不能則辭之;使為一國之相,不能而為之。豈不悖哉。

子墨子曰:今瞽曰:鉅者白也,黔者墨#6也。雖明目者無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日瞽不知白墨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無以易之。兼仁與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子墨子曰:今事#7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商人用一布布,不敢繼茍而條焉,必擇良者。今士之用身則不然,意之所欲則為之,厚者入刑罰,薄者被毀丑,則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子墨子曰:世之君子欲其義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則慍,是猶欲其墻之成,而人助之筑則慍也,豈不悖哉。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傳其道于后世,是故書之竹帛,鏤之金石,傳遺后世子孫,欲后世子孫法之也。今聞先王之遺而不為,是廢先王之傳也。子墨子南游使衛,關中載書甚多,弦唐子見而怪之,曰:吾夫子教公尚過曰:揣曲直而已。今夫子載書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讀書百篇,夕見漆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吾安敢廢此?翟聞之:同歸之物,信有誤者。然而民聽不鈞,是以書多也。今若過之心者,數逆于精微,同歸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書也。而子何怪焉?

子墨子謂公良桓子曰:衛,小國也,處于齊、晉之間,猶貧家之處于富家之問也。貧家而學富家之衣食多用,則速亡必矣。今簡子之家,飾車數百乘,馬食菽粟者數百匹,婦人衣文繡者數百人,吾取飾車、食馬之費,與繡衣之財以畜士,必千人有余。若有患難,則使百人處于前,數百于后,與婦人數百人處前后,孰安?吾以為不若畜士之安也。

子墨子仕于#8衛,所仕者至而反。子墨子曰:何故反?對曰:與我言而不當。曰待女以千盆。授我五百盆,故去之也。子墨子曰:授子過千盆,則子去之乎?對曰:不去。子墨子曰:然則,非為其不審也,為其寡也。

子墨子曰:世俗之君子,視義士不若負粟者。今有人于此,負粟息于路側,欲起而不能,君子見之,無長少貴賤,必起之。何故也?日義也。今為義也#9君子,奉承先王之道以語之,縱不說而行,又從而非毀之。則是世俗之君子之視義士也,不若視負粟者之#10。

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市賈信徙,雖有關梁之難,盜賊之危,必為之。今士坐而言義,無關梁之難,盜賊之危,此為信徙,不可勝計,然而不為。財#11士之計利不若商人之察也。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而反為#12。日者曰:我謂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殺青龍于束方,以丙丁殺赤龍于南方,以庚辛殺白龍于西方,以壬癸殺黑龍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則是禁下行者也。是圍心而虛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猶舍獲而據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公孟

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嗚,不扣則不嗚。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謂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國家,進而諫,則謂之不遜,因左右而獻諫,則謂之言議。此君子之所疑惑也。若大人為政,將園于國家之難,譬若機之將發也然,君子之必以諫,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雖不扣必嗚者也。若大人舉不義之異行,雖得大巧之經,可行于軍旅之事,欲攻伐無罪之國,有之也,君得之,則必用之矣。以廣辟土地,著稅偽材,出必見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兩不利也。若此者,雖不扣必嗚者也。且子曰:君子共己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嗚,不扣則不嗚。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謂不扣而嗚邪?是子之所謂非君子邪?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實為善人,孰不知?譬若良玉,處而不出有余精#13。譬若美女,處而不出,人爭求之。行而自街,人莫知取也。今子褊從人而說之,何其勞也?子墨子曰:今夫世亂,求美女者眾,美女雖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強說人,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于此善星#14。一行為人筮者,與處而不出者,其精孰多?公孟子曰:行為人筮者其精多。子墨子曰:仁義鈞。行說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說人也。

公孟子義#15章甫,播忽#16,儒服,而以見子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晉文公大布之衣,祥羊之裘,韋以帶劍,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絳衣傳袍,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越王句踐剪發文身,以治其國,其國治。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猶一也。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善。吾聞之曰:宿善者不祥,請舍忽,易章甫,復見夫子可乎?子墨子曰:請因以相見也。若不將舍忽、易章甫,而后相見,然則行果在服也。

公孟子曰:君子必古言服,然后仁。子墨子曰:昔者,商王紂,卿士費仲,為天下之暴人,箕子、微子為天下之圣人,此同言而或仁不仁也。周公旦為天下之圣人,關叔為天下之暴人,此同服或仁或不仁。然則不在古服與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原平市| 南昌县| 新和县| 崇仁县| 金秀| 高陵县| 渑池县| 乌拉特后旗| 朝阳区| 象州县| 墨江| 泰兴市| 焦作市| 大英县| 黄陵县| 岗巴县| 沙雅县| 镇康县| 宾阳县| 汝南县| 漳平市| 孝义市| 罗田县| 公安县| 兴安盟| 巩留县| 兴业县| 临泉县| 报价| 景东| 化州市| 静安区| 运城市| 阳西县| 彰化县| 眉山市| 霍林郭勒市| 交城县| 孟州市|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