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個坐月子宜忌
- 王琪
- 3974字
- 2018-12-29 14:05:36
產(chǎn)后鍛煉
產(chǎn)后適當?shù)腻憻捰欣诖龠M血液循環(huán),加速惡露排出,也有利于各器官功能的恢復,還為新媽媽體形恢復奠定基礎(chǔ)。因此,新媽媽月子期間鍛煉不可少。
宜適當鍛煉
新媽媽可以適當做一些產(chǎn)后體操、提肛運動等,以便恢復體質(zhì)和體形。但剖宮產(chǎn)的新媽媽最好咨詢醫(yī)生后再進行產(chǎn)后體操的鍛煉。另外,身體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不要忽視后續(xù)的保養(yǎng),不要過多走動,更不要做繁重的家務。
宜先做些床上活動
新媽媽不能下床時,也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以鍛煉四肢。
肢體活動:在床上做抬頭、伸臂、抬腿等動作,小幅度地活動四肢,放松關(guān)節(jié)。新媽媽可每天做四五次,每次五六下。
肛門收縮:在任意時間,新媽媽都可以做收縮肛門及憋尿的動作,以促進盆底肌肉張力的恢復。每天30~50次。
胸膝臥位:為了預防后位子宮的形成,順產(chǎn)媽媽24小時后于晨起或晚上睡覺前,各俯臥15分鐘;從產(chǎn)后第10天起,早晚各做一次胸膝臥位。做的時候以胸部貼床,抬高臀部。
宜循序漸進做運動
產(chǎn)后進行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熱量消耗,防止早衰,恢復生育前原有的女性美。但要注意時間不可過長,運動量不可過大。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逐漸延長時間,適當加大運動量,逐步由室內(nèi)走向戶外。運動形式可選擇散步、快步走、保健操等。動作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過猛,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采用剖宮產(chǎn)的新媽媽,應在拆線后開始運動。陰道或會陰有傷口的新媽媽,在傷口恢復以前避免進行影響盆底組織恢復的運動,應從輕微的活動開始,逐步進行運動。

做產(chǎn)后體操有助于身體恢復,但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宜早下床活動
不少人認為新媽媽體質(zhì)虛弱,應長期靜臥。這種做法弊多利少,容易使本來就處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下的新媽媽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同時,產(chǎn)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組織缺乏鍛煉,容易引起子宮脫垂、直腸或膀胱脫出。產(chǎn)后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huán)的加快和惡露增快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鍛煉,早日恢復原來的收縮力。所以一般產(chǎn)后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
宜按摩助排惡露
一般來說,自然分娩后第2天、剖宮產(chǎn)1周后就可以進行腹部的按摩了。
平躺于床上,用拇指在肚臍下約10厘米處(這就是子宮的位置)輕輕地做環(huán)形按摩。每天按摩2次,每次5~10分鐘。
當子宮變軟時,用手掌稍施力于子宮位置,做環(huán)形按摩,如果子宮硬起,則表示收縮良好。
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時,暫時停止按摩,可采取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
宜校正乳頭扁平凹陷
扁平乳頭可通過寶寶吸吮來矯正,也可做乳頭拉伸練習,用拇指及食指捏住乳頭兩側(cè)向外做牽拉。
凹陷乳頭可通過做乳頭十字操來糾正,用兩手拇指平放在乳頭兩側(cè),慢慢地由乳頭兩側(cè)向外牽拉,隨后拇指平放在乳頭上下側(cè),上下縱行牽拉,牽拉乳暈及皮下組織,目的是拉斷使乳頭凹陷的纖維組織,使乳頭向外突出。
宜鍛煉重塑健美身材
新媽媽要想恢復原來的體形,應在分娩后進行必要的身體鍛煉,不能用少進食或不哺乳寶寶的方法來使自己變瘦。進行鍛煉可以使新媽媽盡早恢復全身肌肉的力量,減少脂肪,增加肌肉,提高腹肌及會陰部肌肉的張力,將全身的肌肉練得結(jié)實一些,消除多余脂肪,這對恢復新媽媽孕前的健美身材是十分有益的。

在床上做些上肢的動作,有助于鍛煉上半身。
宜出去散散步
產(chǎn)后第4周,全身各部位幾乎完全恢復正常,新媽媽的心情也會變得輕松些。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帶著寶寶走出房間,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鮮空氣。空閑的時候,也可以自己出去就近散散步,對健康大有好處,也有利于讓自己盡快調(diào)整到懷孕前的生活。

散步是最適合新媽媽的產(chǎn)后運動。
宜選一雙合腳的運動鞋
運動時,準備一雙合腳舒服的鞋也很有必要,穿著合適的鞋能保證安全,還會讓新媽媽感覺更輕盈。因為產(chǎn)后腳的尺寸變大了,如果感覺孕前的鞋尺碼較小,要更換大號的。新媽媽最好穿形體訓練鞋,由于是負跟的,穿上后會有效改善懷孕引起的骨盆前傾,提臀收腹,形成挺拔體態(tài),使運動死角——小腹得到鍛煉,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次數(shù),是目前效果最好最健康的產(chǎn)后塑身方法。
宜隨時進行的鍛煉方式
產(chǎn)后不一定要專門拿出完整的時間來鍛煉,生活當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比如在等待紅綠燈時,不要只是站著,可以做提肛運動。打電話時,用腳尖站立,使腿部和臀部的肌肉繃緊。拿著較重的物品時,可以伸屈手臂,鍛煉臂部的肌肉。彎腰換尿片及抱孩子時,可做深呼吸,伸直背,挺直腰桿。平時乘坐電梯時,盡量貼墻而立,將頭、背、臀、腳跟貼緊墻壁伸直,這樣可保持身材挺拔。
宜做俯臥撐練腹肌
新媽媽在自然分娩一兩周或剖宮產(chǎn)三四周后可做俯臥撐和仰臥起坐,鍛煉腹肌力量,減少腹部贅肉。
俯臥撐的做法:俯臥床上,
雙手撐起身體,收腹挺胸,雙臂與床垂直;胳膊彎曲向床俯臥,但身體不能著床。每天做一兩次,每次5~10個,以后可逐漸增量。
仰臥起坐的做法:平躺于床上,兩手交叉于頭枕部,慢慢起立再躺下。注意利用腰部和肘部的力量。每天一兩次,每次5~10個,以后可逐漸增量。
宜深吸氣鍛煉腹部
新媽媽可仰臥在床上,將手放在肩上,做深吸氣,使腹部膨脹,然后輕輕呼氣,同時用力收縮腹部肌肉,使腹部下陷。從產(chǎn)后第2天做到第4周末。此活動有利于收縮腹部肌肉,使松弛的腹部恢復彈性。
宜做凱格爾練習緊陰道
凱格爾練習是一種練習恥骨、尾骨肌收縮能力的方法。首先找到恥骨、尾骨肌。恥骨、尾骨肌在雙腿之間,收縮直腸與陰道時就可感覺到這兩塊肌肉的存在。
步驟如下:仰臥,將一個手指輕輕插入陰道,此時盡量讓身體放松;主動收縮肌肉夾緊手指,在收縮肌肉時吸氣,感受肌肉對手指的包裹力量;放松肌肉時呼氣。反復幾次,每次肌肉持續(xù)收縮3秒鐘,然后再放松3秒鐘。拿出手指,繼續(xù)練習放松收縮肌肉,同時集中精力感受肌肉的收縮與放松。
應注意進行凱格爾練習至少要持續(xù)6周。
宜注意運動保健細節(jié)
運動前排空膀胱。不要在飯后1小時內(nèi)運動,飯前1小時也不宜運動。
運動時穿寬松或彈性好的衣褲,并注意空氣流通。
所有運動均配合深呼吸,緩慢進行,以增加耐力。
運動后如果惡露增多,或傷口疼痛加重,一定要暫停,待恢復正常后再開始。
宜運動鍛煉腰肌
新媽媽宜在每天起床后做兩三分鐘的腰部運動,平時多去散步或做騎車運動,都能防止和減輕腰痛。如果感到腰部不適,可按摩、熱敷疼痛處或洗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腰部不適感。從產(chǎn)后2周開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wěn)定性。

新媽媽容易腰痛,可以每天利用間隙時間在床邊輕輕活動腰部。
宜進行雙臂運動
雙臂運動可促進血液流通,解除肩膀疲勞,緩解胳膊腫痛,能讓胳膊恢復如初。
方法如下:平躺于床上,雙臂自然張開,與兩肩成一直線,掌心向上。雙臂向上抬,在胸前正上方合攏,兩手掌用力合起。注意不可屈肘。每天兩三次,每次5~10分鐘。
宜做頸部運動
頸部運動可鍛煉頸部肌肉,避免新媽媽哺乳引起的頸部酸痛。新媽媽可在自然分娩3天后、剖宮產(chǎn)2周后開始鍛煉頸部。
方法如下:仰臥,兩手放于腦后,肩著地,只是頸部向前彎曲。復原,頸部向右轉(zhuǎn)(肩著地),向遠處看,然后轉(zhuǎn)向另一側(cè)。

哺乳易造成頸部痛,新媽媽要做些輕柔的頸部動作。
宜交替蹬腿減贅肉
雙腿運動可促進血液流通,緩解腿部疲勞,清除腿部贅肉,能讓腿重新變修長。
方法1:平躺于床上,雙腿、雙臂自然伸直。雙腿交替向上慢慢抬起,再放下,不可過于向上用力抬起。每天兩三次,每次5分鐘。
方法2:平躺于床上,交替舉起左右腿,使腿與身體呈直角,然后再放下。重復10次左右,每天一兩次。
宜運動糾正不良姿勢
新媽媽因為生理上的改變而易產(chǎn)生不良的姿勢,如身體重心前移、頸椎前凸、肩胛骨前拉、骨盆前傾、重心移至腳跟等,而產(chǎn)后又因抱寶寶使重心前移依舊,所以易引發(fā)產(chǎn)后頸背、下背、骨盆及腳跟痛。這些癥狀除了藥物及物理治療外,根本解決之道是利用運動來矯正不良姿勢,并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過度彎腰,以減低產(chǎn)后腰酸背痛的發(fā)生。
宜運動時及時補水
新媽媽由于易出汗、身體虛弱等特殊的身體狀況,在運動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首先,運動前新媽媽應該喝適量溫開水。其次,運動20~30分鐘后也要休息并補充水分,最好補充溫開水,以40~50℃的溫開水最合適,因為這種溫度的水最易由胃部流至小腸,被新媽媽吸收。另外,需要水分的多少,取決于新媽媽的運動量及四周的環(huán)境因素,比如氣候、溫度及陽光的強度等。
不宜做體操運動的新媽媽
產(chǎn)后的體操鍛煉是新媽媽恢復體形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的新媽媽都適合用這種方式運動。有以下情況的新媽媽就不宜做體操鍛煉:產(chǎn)婦體虛發(fā)熱者;血壓持續(xù)升高者;有較嚴重的心、肝、肺、腎疾病者;貧血及有其他產(chǎn)后并發(fā)癥者;做剖宮產(chǎn)手術(shù)者;會陰嚴重撕裂者;產(chǎn)褥感染者。
不宜過早過度減肥
新媽媽為盡早恢復體形而過早參加大運動量的運動,甚至節(jié)食減肥,但往往適得其反。
通常健美運動主要側(cè)重于軀干和四肢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腹肌緊張,腹壓增加,使盆腔內(nèi)的韌帶、肌肉受到來自上方的壓力,加劇了松弛的狀態(tài),容易造成子宮脫垂、尿失禁和排便困難。
過度減肥還會使新媽媽出現(xiàn)頭暈、頭痛、失眠、小便失禁等疾病,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差,進而影響到照顧寶寶的工作。
不宜彎腰時用力過猛
新媽媽在拿取物品時,注意動作不要過猛。取或拿東西時要靠近物體,避免姿勢不當拉傷腰肌。避免提過重或舉過高的物體。腰部不適時舉起寶寶或舉其他東西,盡量利用手臂和腿的力量,腰部少用力。
新媽媽彎腰撿物品時,可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兩腿向下蹲,前腳全著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雙腿微微分開保持重心穩(wěn)定,用后腿支撐身體,以減少腰部用力。
忌過早做劇烈運動
有的產(chǎn)后新媽媽為了盡快減肥瘦身,就加大運動量,這么做是不合適的。大運動量或較劇烈的運動方式會影響尚未康復的器官恢復,尤其對于剖宮產(chǎn)的新媽媽,激烈的運動還會影響剖宮產(chǎn)刀口或側(cè)切傷口的愈合。再則,劇烈的運動會使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加速,使肌體疲勞,運動后反而沒有舒適感,不利于新媽媽的身體恢復。

新媽媽做運動要輕柔、舒緩,忌做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