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梯比利斯①的“地下印刷所”

梯比利斯(喬治亞共和國②京城)市外,有一座小小的平房,這便是一九O四—一九O六年斯大林及其同志們所經營的“地下印刷所”。到梯比利斯觀光的人們一定要瞻仰這革命的遺跡,“來賓題詞冊”上寫滿了各種文字的贊詞。

和附近的一般民房并沒有什么差別,這平房前面的院子圍著半人高的木柵,進了柵門,左首是一間很小的獨立的披屋,內有一口井;正屋在右首,和披屋不相連,并排兩間(每間約一方丈之大),前有走廊。正屋下層,那是一半露在地面的地窖,有小梯可達,從前這是作為廚房及堆積雜物的,現在還照當年的形式擺著爐灶和各種廚房用具。

正屋,廚房(一半在地面的地窖),有一口井的披屋,這一切都是四十年前梯比利斯的小市民住宅的標準式樣;那么,當年的秘密印刷機就裝在這三間屋子里么?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不說沙皇的憲兵和警察全是瞎子和聾子了。秘密印刷機是裝在這房子的地下。所以這一個“地下印刷所”名副其實是在“地下”。在當年,那兩間正屋都是住人的。靠左首的那一間,住著一位名叫臘卻茲·蒲肖列茲的女子,她常常坐在窗前做女紅,人家在木柵門外就可以望見她。右首的那一間住著屋主羅斯托瑪乞維列,一位規規矩矩的市民。這兩間正屋里當然一無秘密可藏,更不用說龐大的印刷機了。正屋之下就是作為廚房和雜物堆放處的地窖。那時的小市民住宅都有這樣一個地窖,空空洞洞的一間,這里也藏不了什么秘密。地窖是泥地——正規的泥地,連一個老鼠洞也找不出來的。

再看披屋。這里有一口井,如果放下吊桶去,當然可以汲取水上來。這是一口規規矩矩的井。四十年前梯比利斯的小市民住宅差不多家家都有這樣一口井。

然而秘密可就在這井內。

如果你用手電筒照著細細看,你會發現井的內壁并不怎樣光滑,這邊那邊,有些極小的窩兒;如果再仔細查看,這些窩兒的位置自上而下,成為不規則形的兩行,直到井底。你要是愿意試試,下了井口,用腳尖踩著那些窩兒,就像走梯子似的一步一步可以走到井底。但是一口井的內壁而有這樣的梯形窩兒,也并不為奇:掘井的工人就是踏著這些窩兒這樣上來下去進行他的工作的。四十年前梯比利斯的水井差不多全有這樣的梯形窩兒。可是,正在這樣平平常常不足為奇之中,有它的秘密。

你如果踏著那些梯形窩兒下井去,到了十七公尺的深處,就是離開水面不過三公尺的地方,你會發現井旁有一個洞,剛好可容一個人蛇行而入。你如果爬進洞去,約四公尺,便可到達另一井;這實在不是井,而是一條垂直的孔道,有木梯可以爬上去,約十公尺便到頂點,此處又有一條橫隧道,約長三公尺,一人傴僂可入。隧道盡處為一門,進了門,一架印刷機就躍進你的眼簾。原來這就是“地下印刷所”了。這地下室的大小和它上面的廚房差不多,一架對開的印刷機和四人用的排字架擺在那里,一點也不見擁擠。地下室的四個壁角都有向上開的通氣孔,又有小鐵爐,在靠近排字架的壁角,這是專為燒毀稿紙和校樣用的。鐵爐也有煙囪上達地面。地下室和它上邊那廚房的地面相隔兩公尺厚的泥土。

這就是“地下印刷所”構造的概況。當年進出這地下室只有一條路,就是上面講過的那口井。工作的人員和印刷物都從井口進出。現在,為了參觀者的方便,在正屋旁邊另筑一座螺旋形的鐵梯,可以直達地下室的后壁,而在此后壁上又新開一門。參觀者不必下井爬行,可以舒舒服服從那道螺旋形鐵梯走進地下室了。

一九O三年,斯大林在喬治亞領導革命工作,計劃建立這個“地下印刷所”。先由羅斯托瑪乞維列出面購了這塊地,并向梯比利斯市政府工務局領得營造住宅的執照。于是他們雇工先開一地穴(因為一般居民的住宅都有地窖以貯藏糧食等,造房之前先開地穴,不至于引人懷疑),然而開得太深了點,見了水,只好廢止,而在其上再開一地穴,長方形,約寬五步長十步。這時候,作為業主的羅斯托瑪乞維列就借口錢不湊手,停止建筑,將工人都辭去。然后同志們把印刷機拆卸,零零碎碎運入地穴,同時又在地穴的一端開鑿了三公尺長的橫行隧道,和十二公尺長直通地面的垂直的孔道(如上文所述)。等到這一切都完成了,就用厚木板封閉了孔道和地穴向上開的口子(約三公尺見方),又在木板上加了二公尺厚的泥土。從地面看,一點也看不出這下面還有一個地下室。此后,另招工人在這地穴上面建筑了廚房和兩間正屋,又造披屋,開井,深二十公尺見水。井已完成,即辭退工人,再由同志們自己動手,在深十七公尺處開一橫孔,便與地下室來的隧道溝通,于是大功告成。

這個“地下印刷所”設計的巧妙之處即在利用那口真正的水井作為進出的唯一的路。因為水井是家家有的,不至于引起人們懷疑。

一九O四年“地下印刷所”開始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但為了謹慎起見,又在正屋的左首一間設置了瞭望崗;擔任這一個職務的,就是長年坐在窗口做女紅的臘卻茲·蒲肖列茲。她如果看到院子外的街道上來了可疑的人或憲兵警察,就按一下隱藏在窗下的電鈴,“地下印刷所”的人們聽到這警鈴,就把機器停止。這是因為印刷所雖在地下,但機器轉動的聲音地面上還是可以覺到。臘卻茲·蒲肖列茲一直活到八十多歲,于一九四六年五月故世。

一九O六年,由于斯大林的提議,喬治亞的革命組織內成立了軍事組。主持其事者為男女同志各一人。軍事組開會地點即在此“地下印刷所”上面的左首那一間正屋內。不料軍事組內有叛徒,向沙皇警察告了密。但叛徒實不知此屋之地下尚有印刷所。警察搜查全屋,一無所獲。因無所獲,警察未封屋亦未捕人。但此屋顯然已不能復用。業主羅斯托瑪乞維列在門前貼了“召租”的紙條。可是隔了兩日,大隊憲兵從早到晚搜查了整整一天,仍無所得。但是一個憲兵官長在那口井上看出可疑之處來了。他看見井內壁的窩兒頗為光滑,而且井內壁的上端也頗光潔,他推想必有東西常在此井口進出,故而把內壁及開井時內壁所留的窩兒都磨光了。他用紙放在吊桶內,燒著了紙,把吊桶徐徐放下井去,發見吊桶還沒有達到水面的時候,桶內的火光忽向一旁牽引。于是斷定了井內必有秘密。召了消防隊來下井去查看,始知井內另有隧道通別處。消防隊員不敢進隧道,憲兵也不敢進入。但有一事已可斷定,即此房及其院子的下面必有地下室。憲兵們根據這一個假定到處探測,結果,在廚房里找到線索,就把那“地下印刷所”發掘出來了。

根據當時的官方文書,憲兵們在此“地下印刷所”內除抄獲對開印刷機一架外,又獲喬治亞、阿爾美尼亞③及俄羅斯三種語文的鉛字一千余公斤,已印就的小冊子及傳單八百公斤,白報紙三百二十公斤;此外尚有炸彈,偽造的身份證等等。當時官方呈報上級的報告寫了兩大厚冊,現在尚保存于馬恩列斯學院喬治亞分院的史料保管庫內。房主羅斯托瑪乞維列被捕,充軍到西伯利亞。一九一七革命成功后,羅斯托瑪乞維列始得自由。“地下印刷所”被破獲后,沙皇的憲警把上面的正屋和披屋都放火燒了。一九三七年,蘇聯政府恢復了此一革命史跡,把沙皇政府當年從這“地下印刷所”抄去的東西都找回來放在原地方。臘卻茲·蒲肖列茲親手布置廚房內的用具,使與當年一樣。

最后,關于那架對開的印刷機,還要補幾句話。這架機器是德國貨,本為沙皇的喬治亞市長向德國定購的。但不知為什么,機器到后又擱在倉庫內了。革命組織內的工人同志從倉庫內把這架機器拆卸陸續偷運出來,裝在那地下室,并且使它為革命服務了兩年之久。

(原載1948年2月1日《中學生》2月號)

①梯比利斯:通譯第比利斯。

②喬治亞共和國:通譯格魯吉亞共和國。

③阿爾美尼亞:通譯亞美尼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应用必备| 兰州市| 朝阳市| 玉溪市| 秦安县| 峨眉山市| 安丘市| 外汇| 高安市| 拉萨市| 庆云县| 毕节市| 赤峰市| 弋阳县| 吴堡县| 白银市| 迁西县| 巴林左旗| 铁力市| 西平县| 湛江市| 南昌县| 林州市| 思南县| 郧西县| 汽车| 江川县| 托克逊县| 江孜县| 尉氏县| 新乐市| 陇川县| 长汀县| 贵南县| 嘉禾县| 额济纳旗| 新宾| 新余市| 库伦旗|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