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幕
- 1948-1956:北京整肅與保衛行動紀實
- 朱振才
- 1198字
- 2016-02-25 13:29:31
1949年3月23日,當一輪紅日從東方的地平線上露出笑臉時,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這個小山村沸騰起來了:這里停放著12輛吉普車和5輛美制大卡車,輛輛引擎待發。此時,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共領導人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將要離開這里,前往剛剛和平解放的北平。
西柏坡的群眾都走出家門,為即將離開的、和他們朝夕相處的、親密無間的人民解放軍送行。令他們十分驚喜和高興的是,在這里居住一年多,名為“工校校長毛校長”和“勞動大學的朱校董”原來是敬愛的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
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因“卜”與“坡”字音相近,當地一個教書先生將“柏卜”改為“柏坡”。從地理位置上看,“柏坡”屬于冀西,便叫“西柏坡”。
西柏坡這個小山村處在華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會處,滹沱河北岸,坐落在一個向陽的馬蹄狀的山溝里。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
西柏坡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距石家莊90公里。這里交通方便,易守難攻,可以向山里撤退,可以向平原進軍。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被中共中央看中,選定為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的駐地。1947年5月,劉少奇和朱德率領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先期來到這里。1948年5月26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也來到這里。
毛澤東在這里指揮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是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指揮推翻蔣家王朝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部”。
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這里召開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全會討論了如何建國、建立什么性質的國家等諸多問題。
選定首都在什么地方,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因首都將是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軍民進行戰斗的指揮部。原來毛澤東考慮過幾個城市,如哈爾濱、西安、南京等,后來他聽了王稼祥等同志的意見,決定定都北平。當然,這個重大問題還要經過以后召開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才能正式確定下來。
一切都準備停當。每輛汽車的司機都坐在駕駛室里,等候著毛澤東等領導同志登車出發,前往北平。
這時,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同志都走出了自己的院子,登上了這個小山村后面的柏坡嶺。毛澤東一面和前來送行的群眾親切話別,一面深情地望了望這里的山山水水。此時他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來到西柏坡僅僅10個月,然而,這10個月,共計300多個日日夜夜,是多么不平凡啊!就在這300多天里,中國共產黨徹底地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使中國歷史在這里拐彎!
此時,毛澤東看到村邊停放著引擎待發的汽車,把手一揮,對周恩來說:“走,咱們進京趕考去!”
周恩來會意地笑了笑說:“我們都應當考試合格,不要退回來!”
“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絕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毛澤東做了一個強有力的手勢,神情顯得異常莊重而又信心十足。
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坐上了汽車,風馳電掣般地朝北平方向駛去!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