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父愛如山(4)
- 感悟父愛故事(青少年閱讀故事書系)
- 李元秀主編
- 4885字
- 2016-02-19 14:18:09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我正掂量父親的這句話,父親從懷里掏出一樣東西放在我手上。伸開手來,正是一只我心儀已久的袖珍收音機。事后才知道是父親進城抽了500毫升血給換來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就是父親這句話,讓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得以讓我活出一個男人的偉岸。
父親沒能活到60歲便猝然病逝了。記得父親臨終的時候,他將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將手放在父親的手心,他極力想握緊我的手,但已無能為力了。他努力的結果,卻是讓自己頹然地流下了兩行清淚。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父親在兒女面前流淚。就在那一刻,還壓根兒顧不上對父親盡孝道的我終于發現:無論兒女多么自信、堅強,天下父母總希望能呵護他們一生的呵!是的,父親雖然沒能扶攜和目送著我走更長更遠的路,但父親一生積攢的種種力量已滲透到我生命中來——我的生命只不過是父親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父親一直活著。因為,在我的心里,父親永遠是一尊不倒的豐碑,更是我堪以默讀一生的精神。
父愛是一本無字的大書,它沒有多少華美的章節,有的僅僅是那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樸實無華和綿延不絕的深情厚意。
父親是最質樸的,又是最聰明的,他讀懂了孩子的私心,成全了孩子自私的愿望,同時卻用大樹下的深情注視來了卻自己的心愿,父愛如斯,夫復何言?
父如老屋
低矮簡陋的小屋,在我們這里并不鮮見。沉重的黃土塊,被父親那雙長滿老繭的大手一把一把地壘起,再擺上些麥秸筑成了老屋。父親從此便離開了他的父親,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屋。
父若老屋,老屋如父。老屋筑成的第二年便有了我。于是,父親有了歡喜,老屋有了新朋友。可是,由于生活的逼迫,父親不得不離開自己筑成的小屋,離開幼小的我,到遠方的他鄉去賣力,養育小屋中的一家。也許是做過軍人的父親堅強,也許是早年的苦難給了他一個強壯的體魄,他挺過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挨過了一個又一個黑夜,把他深沉的愛傾注于每一封家書,給辛苦的母親,也給年幼的我。那時。我認真學習的目標就是能給遠方的父親寫信。當我用方塊字和拼音共同湊出一封也許只有父親才能讀懂的信后,收到了一封淚水打濕的回信。我望著那淚水浸濕的字問母親,父親為什么不小心把信弄濕時,母親含著晶瑩的淚把我抱得緊緊的。我回頭看到了老屋深沉的窗楣,便總不能擺脫它的擁抱。這不正是父親那深沉的愛嗎?
父若老屋,老屋如父。不知不覺,我已經能伸手摸到老屋的門楣了,站在兩鬢斑白的父親身邊,也差不多和他一般高了。可我仍然擺脫不了老屋的庇護。終于,有一天,我和父親爭吵了一番后,逃離了老屋。可是,在異鄉的路上,望著空曠的田野,我膽怯了,收起了年輕的桀驁,回到了老屋中。磕著煙鍋的父親看見我,含著淚告訴我:“我知道,你會回來的,你不會舍棄這老屋的。”后來母親告訴我,我走后,父親整整找了我一天一夜。我望著父親佝僂的身影,哭叫一聲:“爹,我對不起你。”
老屋如父,父若老屋。驀然回首,老屋已被明亮的平房所代替,但老屋的身影依舊留在我深深的記憶里。它的門,它的窗,它那矮小而高大的形象使我永遠難以忘懷。
老屋如父,父若老屋。老屋是一本永遠讀不盡的書,它的每一頁、每一個標點都埋藏著一片深沉而偉大的愛,父親也像這樣一冊永遠讀不完的書。讀這樣一本書,便是讀父親那深沉的愛、質樸的心。
老屋如父,父若老屋。老屋已然從視野中消失了,父親終究也會永遠地離開我們。但父親卻永遠會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一如那熟悉的老屋。雖然簡陋,但老屋為我們遮蔽了風雨;父如老屋,雖然不善表達,他卻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井桶里的蘋果
有一句話講,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說的是做女兒的,特別親父親;而做父親的,特別疼女兒。
我小時,也親父親。不但親,還崇拜,把父親當成舉世無雙的英雄一樣崇拜。那個時候的口頭禪是,我爸怎樣怎樣。仿佛擁有了那個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母親還曾“嫉妒”過我對父親的那種親。一日下雨,一家人坐著,父親在修整二胡,母親在納鞋底,就閑聊到我長大后的事。母親問,長大了有錢了買東西給誰吃啊?我幾乎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給爸吃。”母親又問:
“那媽媽呢?”我指著一旁玩的小弟弟對母親說:“讓他給你買去。”哪知小弟弟是跟著我走的,也嚷著說要買給爸吃。母親的臉就掛不住了,繼而竟抹起眼淚來,說白養了我這個女兒了。父親在一邊訕笑,說小孩子懂啥。語氣里卻透著說不出的得意。
待到我真的長大了,卻與父親疏遠了。每次回家,跟母親有嘮不完的家長里短,一些私密的話,也只愿跟母親說。而跟父親,卻是三言兩語就冷場了。他不善于表達,我也不耐煩去問他什么。無論什么事情,問問母親就可以了。
也有禮物帶回,卻少有父親的,都是買給母親的,衣服或者吃的。感覺上,父親是不需要裝扮的,永遠的灰色或白色的襯衫,藍色的褲子。偶爾有那么一次,學校開運動會,每個老師發一件白色T 恤,就挑了一件男式的,本想給愛人穿的,但愛人嫌大,也不喜歡那質地。回母親家時,我就隨手把它塞進包里面,帶給父親。
我永遠忘不了父親接衣服時的驚喜,那是突然間遭遇的意外啊。他臉上先是驚愕,而后拿著衣服的手開始顫抖,不知怎樣擺弄才好。笑了半天才平靜下來,問怎么想到買衣服給他的?
原來父親一直是落寞的啊,我忽略了太久太久。這之后,父親的話明顯多起來,樂呵呵的,穿著我帶給他的衣服。三天兩頭打電話給我,閑閑地說些話,然后好像是不經意地說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暑假到來時,又接到父親的電話,父親在電話里很興奮地說:“家里的蘋果樹結了很多蘋果,你最喜歡吃蘋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個夠。”我當時正接了一批雜志約稿在手上寫,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會回去的。”父親“哦”一聲,興奮的語調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父親說:“那記得早點回來啊。”我“嗯啊”地答應著,把電話掛了。
一晃近半個月過去了,我完全忘了答應父親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打電話來。姐姐問:“爸說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沒回來?”我問:“有什么事嗎?”姐姐說:“也沒什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蘋果呢。”
我在電話里就笑了,我說:“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有蘋果賣嗎?”姐姐說:“那不一樣,爸特地挑了幾十個大蘋果,留給你。怕曬壞,就在井里用桶吊著,天天放井里面給涼著呢。”
心被什么猛地撞擊了一下,我只重復說:“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說不出其他話來。井桶里吊著的何止是蘋果,那是一個老父親對女兒沉甸甸的愛啊。
蘋果雖很常見,到處可買,但是父親仍然特意留好大大的蘋果。這是父親的一片心意,是父親對女兒沉甸甸的愛!莫讓愛受到傷害,早點回家去吃那吊在井桶里的蘋果吧!
我愛你
最近在我執教的一個成人班級里,我干了一件“不可饒恕”的事情。我居然給班上的學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業!任務是下周之內要走到你所愛的人面前,告訴他你愛他。此人必須是一位此前你從未對之說過此話的對象,或至少很久沒有與之交流過這些愛意話語的人。
聽起來這不像是一份苛刻的任務,直到你意識到這個班里多數男生已年逾35歲。何況在他們成長的那個年代,他們受到的是這樣的灌輸:流露情感沒有“陽剛之氣”,人們不會輕易流露情感和哭泣。因此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項令人生畏的任務。
第二次課一開始,我就問:“當你告訴別人你愛他時,結果怎樣?有沒有人愿意講一講?”我滿心指望像平常一樣,某位女士能自告奮勇,但是這天晚上,一位男士舉起了手,他看上去很受感動的樣子,還有一點兒顫抖。
當他從座椅上站起來時,他這樣說道:“丹尼斯,上周你給我們布置任務時,我很生你的氣。我認為沒有什么人需要我說那些話,而且,你是誰?憑什么讓我們去干這種涉及隱私的事?”
“但當我驅車回家時,我的良知開始與我對話。它告訴我,我確實知道需要向誰說‘我愛你’這句話。”“你瞧,五年前,我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而且從此再也沒有消除隔閡。我們互相回避,除非必須出席圣誕節聚會或其他的家庭聯歡會。但甚至在那些場合,我們彼此幾乎也不說一句話。”
“因此,上周二到家時,我確信自己做得不對,打算告訴父親‘我愛他’。”
“這事有點怪怪的,但就是這個決定似乎搬走了一塊壓在我胸口上的沉重石頭。到家的時候,我沖進屋里,想告訴妻子我的打算。當時她已經上床睡了,但我無論如何還是叫醒了她。”
“我如此這般告訴她,她不單是起了床,簡直就是跳起來擁抱我,婚后第一次她目睹了我哭泣的樣子。那一夜我們品著咖啡說著話,一直聊到半夜。這感覺真棒!”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就起了床。我激動得睡不著覺,提前到辦公室上班,兩個小時之內就干完了比以前一整天還要多的活。”
“五點半,我就來到父母家摁響了門鈴。我暗自禱告老爸會應聲開門。害怕如果應聲開門的是母親,我會因膽怯而對她說出那幾個字。終歸我的運氣好,老爸應聲來到門口。”
“我抓緊時間——我一腳跨進門檻說:‘老爸,我來就是為了特地告訴你一聲我愛你。’”“聽了這話,老爸似乎前后判若兩人。只見他臉變得柔和起來,連皺紋似乎也消失了,他泣不成聲。他伸出手擁抱我說:‘兒子,我也愛你,但這話以前我從來沒能說出口。’”
“這一刻如此寶貴以至于我不想挪動半步。媽媽雙眼含淚走過來,我只揮了揮手,給了她一個飛吻。我和父親又相擁片刻,然后我離開了。許久以來,我都沒有過那么棒的感覺了。”
“但這并不是我說這些的目的。那次上門之后過了兩天,我的父親——他患有心臟病,但沒有告訴我——突發心肌梗塞,結果被送往醫院,昏迷不醒。我不知他是否能挺過去。”
“所以我要忠告全班同學的是:如果你知道有些事情需要做的話,千萬不要等。要是我等到以后再對父親說‘我愛你’那句話會怎么樣呢——也許我永遠沒有機會了!抓緊時間去干你需要干的事情,現在就行動!”
對一個人說“我愛你”已經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情,何況是面對一個從未對他說過這句話的人呢?但是,最終的結果證明這并非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出人意料的是,這次的“我愛你”的對象是父親。向我們可敬的父母表達我們的無限愛意!
你累了嗎
1986年的3月份,我來到了這個世界。兒時的記憶現在已經全都不在了,只記得上幼小那會兒經常可以看到你那微笑的臉龐,而如今你真的很少笑了。
為了讓我能有好的學習環境,你第一次給我做了決定,轉學到了縣里更好的學校,從那以后五六年時間我都很少看到你,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我完全不知道你對我有多牽掛、愧疚。上了高中,因為工作的原因你在家的時間更少了,媽媽說你是個很顧家的男人,只是你為了我們能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這樣。那時候開始,我開始很怕見到你,甚至畏懼;你從不批評我,或許是因為我很不乖才會這樣怕。每次回家你都給我帶籃球鞋,帶我喜歡的東西,我很開心,可那時的我都不會注意到你回來時都會多添了幾條皺紋。
高三了,面對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在這個時候我卻迷路了,我迷上了網游,開始逃課上網,瘋狂地放棄了所有的一切。你知道了這事,只是提醒我要想清楚以后的路,不要讓自己后悔,我根本沒聽進去,越來越過分。我向你提出要申請休學,你沉默了,我知道你很傷心,可你還是仁慈地原諒了我,在我留了個紙條說出了所謂的心里話離家出走后,你無奈地答應了。因為你從來就不勉強我做什么,曾經可以讓你驕傲的兒子,徹底傷害了你。從那之后,你回家的時候更沉默了,時常見到我不會說幾句話,然后就匆匆離家了。兩年的時間我徹底墮落了,你心痛的一天比一天厲害,而我卻感覺不到。上了大學,我說我自己到學校就可以了,你堅持要送我到學校,幫我打點一切,你說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你不放心。是啊,我再也不能呆在那個黑暗的世界了,可是我真的走出來了嗎?
還記得報到那天,你去銀行給我存錢,剛辦理的ATM 卡,第一次使用就被機器吃了,你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和銀行職員解釋,希望她可以換一張卡,可她說不可以。那個職員有點不耐煩了,開始冷眼相對,可你還是微笑著和她解釋,我知道你是擔心我沒了卡不方便取錢。那時候我就站在你背后,突然覺得好心酸,你是那樣地為我著想。當時我很想說:爸,真的很對不起。可我還是將它藏在了心里。回來的路上我支支吾吾地問了一句:爸,你累嗎?你卻不懂我在說什么,只吩咐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在學校要安分一些。從那以后我時常夜里會偷偷地流淚,并在心里懺悔,請求你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