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行動果斷不拖延(1)

果斷行動是治愈恐懼和懶惰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則是滋生恐懼和懶惰的溫床。我們可以選擇停止不前,或者健步快行,或者跑步前進,但就是不能猶豫不決、拖拖拉拉。因為如果我們總是考慮“如果……”,那么我們將會寸步難行。

先提個醒:果斷的人更易贏得機會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面臨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選擇,有些人可以很快地做出決定,有些人則猶豫不決,甚至到了非選擇不可的緊要關頭,也只能簡單地用投硬幣的方法做出選擇。為什么呢?其實就是前者具有果斷的性格,而后者缺少果斷性格。

果斷是一種性格,也是一種氣質,它會讓身邊的人體驗到雷厲風行的處事作風。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追求速度與效率的完美結合。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發揮自己堅決果斷、雷厲風行的性格優勢。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往往有很強的時間觀念,能認真計劃每一天,準時去做每一件事,也因此他們比常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可以說,一個具有果斷性格的人,往往是一個讓人欽佩、羨慕并能對其產生信賴感的人。這是因為,果斷的性格往往能夠讓一個人在危難之中,迅速作出正確的抉擇,給身邊的人帶來安全感,使人感到希望更加明朗。作為青少年,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更優秀,未來更成功,那么,我們就應該努力培養這一好性格。

一個星期天,某中學高一(3)班的學生林強和幾個同學一起相約去郊區劃船,但由于他們都不知道路線,很快同學們就迷路了。船順水而流,來到了一個懸崖邊停了下來。

這時,林強果斷地建議大家爬上懸崖,等待救援。于是大家迅速地跳到懸崖邊的巖石上。過了一會兒,一個激流沖來,船被激流沖下了懸崖,摔得粉碎。林強和同學們看到這一切,都慶幸自己及時脫險,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在生死攸關的千鈞一發之際,林強果斷提議,才有了同學們后來的安全。所以,當遇到事情時,總是瞻前顧后,就會在拖延中失去寶貴的機會。如果在關鍵時刻,我們能夠當機立斷,根據形勢果斷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也許就能在混亂中尋找到一線新的希望。

當然了,果斷不是說對于一件事情貿然地作出決定。我們都說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意思就是說要注意細節,要謹慎行事。果斷也是要在關鍵時刻沉住氣,并且快速地作出反應,這是一種智慧。那么,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么培養自己的果斷性格呢?

第一,果斷地開始,從現在就開始。第二,充分思考,果斷決定。在作決定之前,要全面了解整件事情的情況,然后用足夠的時間去理智地、慎重地思考。一旦有了心理準備,就要立刻果斷作出決定,并且不能輕易反悔。如果機會到來,我們更要馬上付諸行動。養成了這種迅速決斷的習慣,我們就會同時增強自信,相信自己的選擇,促成良性循環。

第三,見機行事,學會應變。當好的機會出現時,要迅速抓住時機,扭轉局面;當壞的消息傳來,要勇敢地放棄。有時候,作出選擇確定不容易。但是,一定要迅速地決定,果斷地選擇,勇敢地放棄,然后立刻采取行動。

第四,要明白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結果。無論作出怎樣的選擇,都無所謂對與錯,只是選擇之后的結果不同。所以,我們大可以果斷地選擇、勇敢地放棄,因為每個選擇的結果都不會一無所獲。雖然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收獲,但果斷地選擇總比猶豫不決,錯失良機,然后又怨天尤人更為有利。只有果斷地選擇,堅定不移地采取行動,才能達到我們人生的目標,才會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選擇很難,放棄也很難。但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著選擇和放棄。選擇不能盲目,要選真正需要的東西;放棄也不會一無所有,而是為了追求更適合的東西。不要逃避選擇,也不要害怕放棄,只有果斷地選擇,勇敢地放棄,人生才能得以前行。另外,一次次的選擇和放棄可以鍛煉我們的大腦,讓它更加聰明;可以磨煉我們的意志,讓它善于堅持。

萬無一失:猶豫不決是果斷的絆腳石

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就是遇事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人。事實證明,如果太過放任自己猶豫不決的個性,就會嘗到不能做決斷的苦頭。在遇到事情時,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固然重要,但決定如何行事的只能是自己,如果沒有快刀斬亂麻的氣魄,常會坐失良機,后悔也來不及。

比爾·蓋茨曾說過:“你不要認為那些取得輝煌成就的人有什么過人之處,如果說他們與常人有什么不同之處,那就是當機會來到身邊的時候,他們能立即付諸行動,絕不遲疑,這就是他們的成功秘訣。”

有個叫宋佳的高一學生,她是個優柔寡斷的人。當她走進一家商店準備購買某個東西時,她會從這個柜臺跑到那個柜臺。她從柜臺拿起商品時,會從各方面仔細打量,看了又看,會覺得這個顏色有些不妥,那個樣式有些差,不知道究竟要買哪一種好。結果,通常是一樣東西也買不成,空手而歸。

比如,她要買一樣保暖的衣服,不喜歡太笨重的,又不喜歡不保暖的。她想要買的是這樣一種衣服:既便于夏天,又便于冬天,既適用于高山,又適用于海濱,不僅可用于學校,又可用于平時休閑。她心中帶著這樣不現實的苛求,能從哪里買到這樣的東西呢?萬一碰巧她買到了這樣一件衣物,她心中還是會懷疑所買的東西是否真的不錯,是否需要再回去詢問他人的意見,如果不滿意是否可以到店中調換。無論買哪一樣東西,她總要調換兩三次,最后還是感到不滿意。這樣,她浪費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毫無意義的事。

在學習中,她做題時,也總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于是造成自己的作業本上到處都是修改過的痕跡,她自然也就獲得不了高分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和宋佳一樣的青少年大有人在。有的人猶豫太久是因為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他們只會說:“怎么辦啊?怎么辦啊?”他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在父母或者身邊的人身上。

其實,只要他們不再猶豫不定,就會發現車到山前必有路,事情總會有選擇的余地。一味地抱怨,通常是因為他們寧愿待在那里,而不愿意冒險前進。因為對他們而言,抱怨總是安全的,改變才會有風險。

猶豫不決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實在是一個致命的弱點。有此弱點的人,從來不會是有毅力的人。這種性格上的弱點,可以破壞我們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壞我們的判斷力,不利于我們現在的學業以及其將來的事業。

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果我們做事沒有果斷的決心與勇氣,總是優柔寡斷,猶豫再三也下不了決心,不能迅速地作出正確的決斷,那么,我們一輩子就注定要一事無成。比方說升學選擇志愿的時候,如果我們總是猶豫不決,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會影響我們將來發展和一生幸福。

果斷決策的能力,與我們的才能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人如果沒有果斷決策的能力,那么他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葉孤舟,永遠漂流在狂風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遠達不到理想的目的地。而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果斷呢?

1.不要苛責自己

我們應該明白,即便最偉大的領導者也有猶豫不決的時候。卓越者與其他人的區別就是前者能夠找到自己內心障礙的根源,然后解決之。因此,當我們猶豫不決時,我們千萬不要給自己施加壓力,才能盡快地冷靜下來找尋到解決事情的方法。

2.相信自己的直覺

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需要選擇的事情,一旦做出了決定,我們就要滿懷信心地區實踐。即使錯一次,又有何妨?只要我們這一次能夠果斷地做出選擇,那么下一次的選擇就會容易得多。

3.有冒險才有收獲

有時我們變得猶豫不決,是因為我們總是擔憂所有潛在的問題,而沒有重視這些問題中隱藏的機會。因此,當一個機會來臨時,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成功上,這將使我們更果斷。

4.向朋友們傾吐

有時猶豫不決會帶著我們的思想打轉,制造出一個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可以與一個可信賴的朋友討論這個問題。但我們不應該要求朋友替我們做出選擇,談論將會幫助我們厘清問題,獲得一個更直觀的視角,那樣會更容易做出選擇。

5.隨時保持自信

猶豫不決大多是因為我們缺少自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擔心自己潛在的局限性,相反,我們應遵循我們的本能,如果我們能忽略我們那錯誤的焦慮,將會更容易嘗試一個新的選擇。

6.不要擔心別人

出現猶豫不決還可能是因為我們總是擔心其他人對我們決定的看法。其實,我們也可以聽從他人的建議,但是,如果我們確實認為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那就應該去堅持。

7.分清輕重緩急

生活中總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但我們不可能同時做每一件事,也不應該試圖這樣做。因此,我們心中有個明確的先后順序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家庭、人際關系、精神生活、運動娛樂或者其他。當我們需要決定時,我們可以快速查閱我們自己制定的優先級別。也許在學校有老師要幫助我們補習功課,但如果家里的事情更重要的話,那么,我們可以選擇先回家。因為我們不可能事事都做到最好,當它們彼此沖突時,我們要給自己排個順序。

青少年朋友,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記住:決斷的全部內涵就是在兩種或者多種相差不多的行動計劃中選擇一個。但無論是何種情形,猶豫不決、舉起不定都是最糟糕的選擇。

強化訓練:克服辦事拖拉的妙招

在學習或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可能這樣告訴自己:我明天再做它,反正還來得及……說這樣的話,正是辦事拖拉、惰性的表現。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惰性。事情不急的時候,都愛往后拖一拖。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很緊張,有時緩一緩再做有助于調節緊張的神經。可是如果凡事都要“以后再做”,計劃往往落空,生活一片混亂,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進步,還容易因此使我們變得越來越壞,就像下面這位同學一樣。

朱勇是初中三年級的住校生,班上同學都叫他“大懶蟲”。原來,朱勇有一個毛病,就是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沒到非做不可的時候就不去做。

有時候老師提前兩天布置了作業,他也會等到要交作業的前一兩個小時才去做。每天都有課后作業,但是他寧愿在自習課上看漫畫書,也不愿意抓緊時間把作業做完。因此,他經常因為沒能按時交作業而被老師批評。然而,他還是改不了這個壞毛病。

在生活上,朱勇很少洗衣服、洗襪子。事實上,他的衣服、襪子已經穿了好幾天,很臟了。每次要洗時,他的腦子里都會出現這個念頭:洗什么,湊合著穿吧,反正洗干凈了還會臟,干脆不洗了,周末帶回家讓媽媽洗。然后他就把空閑的時間拿來睡大覺或是上網。

漸漸地,朱勇拖拉的惡習越來越嚴重,好多事情在他的一拖再拖下變得不了了之。比如,他參加了美術班,老師要求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多練筆,他總是給自己找借口不練。因為在學習和生活上沒有絲毫的主動性,朱勇養成了懶惰的習慣。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拖拉的人。他們喜歡憧憬未來,可是未來還太遙遠,未來會怎樣,我們無法預知,更無法掌控。還有一些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大談特談他以前錯過了多么好的成功機會,或者說自己有什么打算。但是他們都沒有果斷行動起來,他們的口號就是“假若……我就會……”,結果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懶惰。

所謂懶惰,就是拖拉,有事往后推,最后不能完成自己的事情或完成得不好。所謂勤奮,就是不偷懶,有事就立即做。

我們應該清楚,拖拉是一種惡習,具有這種惡習的人慢慢會成為一個只知道抱怨和嘆息的失敗者,他會將所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變成幻想,永遠生活在夢想明天的消極狀態中。

因此,如果我們想成為勤奮、果斷行動的人,最關鍵的是要避免自己陷入拖拉的旋渦中。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1.一點一點地做

有些事情,乍一看,感覺是無法實現的或是需要莫大的努力,于是就導致我們最后什么都不做。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某些學習或生活壓力而氣餒,我們應該逐漸啟動、循序漸進,就像小孩學走路時最初的那一小步,慢慢來,我們很快就能發現事情開始有雛形了。

有一個周末,某中學學生李冰跟爸爸一起走進車庫,打算清掃這里。車庫里,扳手、廢油、用過的汽車零件到處都是,還有一個舊冰箱、一個破損的電視機和一堆其他沒用的廢物。李冰不知道從何下手,他覺得這是一個永遠不能完成的任務。爸爸告訴李冰說:“這里沒有什么要緊的事情,沒有什么要求,我們只需要每次做一點,然后再看看我們都做完了什么。”

于是,他們從地板開始,然后是那些放東西的抽屜,然后是其他越來越麻煩的事情。這樣一點點地,到傍晚時,他們完成了全部的清掃工作。

在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面對的事情非常困難,那么,我們可以選擇一點一點地慢慢做,但絕不能停止不做,而讓拖延有機可乘。

2.隨時想要做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我們感覺必須要做的,那么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消極抵觸的情緒,這就會導致一些嚴重的拖拉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將“必須做”的思想傾向轉變成“想要做”,堅信如果自己不想做什么事情,自己就不必去做它。就這么簡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大余县| 泸溪县| 无棣县| 南平市| 大兴区| 曲周县| 监利县| 武邑县| 墨竹工卡县| 鸡西市| 山阳县| 安阳市| 定安县| 甘南县| 定西市| 繁昌县| 靖西县| 浪卡子县| 台州市| 宜章县| 阿勒泰市| 淳安县| 确山县| 平果县| 上思县| 陵水| 嘉义县| 疏附县| 清原| 堆龙德庆县| 梅河口市| 惠州市| 泽库县| 水城县| 微山县| 时尚| 庆城县| 郓城县| 南昌市|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