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堅持以人為本,確立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實踐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光輝文獻,是加快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行動指南,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作為寧夏石嘴山市這樣一個老工業城市,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五個統籌”的重要思想,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一科學的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體現了“三個代表”的本質要求,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抓好第一要務,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克服單純以經濟增長衡量發展水平的觀點,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做到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以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就是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就是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為人民群眾謀取實實在在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為人民群眾素質的提高和人的潛能的發揮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和制度保證。

石嘴山市位于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平原北部。20世紀50年代末,伴隨著市境內煤炭資源的開發,石嘴山“因煤設市”,迅速成長為西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寧夏重要的工業基地。隨著現有礦區煤炭資源的日益枯竭,依靠資源開發培育發展起來的主導產業面臨著產業轉型的嚴峻挑戰,致使企業效益下滑,工業經濟發展趨緩,影響了全市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下崗失業人員增多,城市貧困面擴大,生態環境惡化、污染嚴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為重要,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為緊迫。在我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任何以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忽視城市與農村發展的不平衡現狀,片面地、單純地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和數量的言論和行為都是錯誤的。我們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全市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

工業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加快推進工業化,走有石嘴山市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市經濟提質增效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加快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現代經濟的發展史表明,什么地方的工業發達,什么地方的發展就快,什么地方的工業比重大,什么地方的經濟實力就強。在我市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農業始終是發展的基礎,但農業現代化必須以高度發達的農產品加工為支撐。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離不開工業發展所創造的環境和條件。擴大就業,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都必須依靠工業化。不發展工業,我們就富裕不了,發展的步子快不了,縮小與全國的差距就只能是一個愿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只能是停留在紙上的一個目標。

推進工業化進程,我們有很多機遇和條件。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按照“五個統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五個堅持”的原則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為進一步解決阻礙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鞏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過去由政府計劃為主導的工業化向市場主導轉變,使企業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為促進重點產業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形成注入了強大動力。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石嘴山市已基本形成了以能源開發利用為特征,以煤炭、冶金、機械、電力、化工、鉭鈮鈹新材料建設及非金屬制品為主的重型工業經濟體系,邁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并且積累了一些發展工業經濟的經驗,有一批技術領先、管理規范、效益顯著的企業。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我市的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區位優勢正日益顯現并為區內外、國內外的客商所關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條件已初步具備。只要我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持不懈,緊緊依靠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有石嘴山市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加快石嘴山市新型工業化進程

我市工業發展的思路是:根據黨的十六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優化結構為主線,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加快發展和培育一批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產品特色化、技術創新化的工業群體,以逐步實現我市工業經濟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奠定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

第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以傳統產業為主體,一是我市已形成的煤炭、電力、鋼鐵和機械制造四大傳統產業仍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一些產業在區內外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二是這些傳統產業符合我市資源比較優勢且解決了大量的就業;三是傳統產業是新型工業化的基礎和支撐。但傳統產業也存在勞動強度高,經濟效益低,資源浪費嚴重,污染大等問題。要加快發展,就必須在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把新材料、重化工、電子元器件、煤基碳材、特色冶金、農副產品深加工六大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的新興產業,以新興產業的快發展,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工業經濟的整體質量和效益。要按照產業引導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和金融信貸資金的投向,在規劃、投資硬環境、項目前期工作、貸款貼息、高技術風險擔保等方面,扶持這些產業加快發展,努力培育出具有石嘴山市特色的知名品牌、龍頭企業。要充分利用當前國際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結構調整和轉移的機遇,接納一批適合在我市發展的企業落戶,借助外力推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要主動出擊,大力招商引資,同時要搭建平臺,優化投資環境,努力提高承接轉移的能力。要把技術創新作為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的有力措施,引進高新技術和人才,提高我市企業的技術開發和管理水平,增強自主開發能力,逐步形成具有我市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使優勢主導產業迅速做大做強。

第二,注重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在推動工業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合理開發和利用各種有限的自然資源,尤其是高度重視水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向資源型產業的深加工要效益。要嚴格實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提高加工深度,減少資源浪費,延長產業鏈條,提高利用效率。要選擇煤炭深加工、農產品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以產業內的龍頭骨干企業為核心,加快資源整合和資產重組步伐,引導中小企業發展配套經濟,形成“專、精、特、新”的企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增強產業實力,有效推動資源的深度轉換,提高資源型產業的附加值。

第三,注重利用信息化帶動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要使我市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加強以信息化為中心的升級改造。我們要積極鼓勵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切實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要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技術開發體系,應用現代設計技術,提高產品開發設計能力,采用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技術,注重技術和系統的有效集成,加快工業信息化改造步伐。

第四,整合工業園區,發揮聚集效應。工業園區是工業企業成長的“保姆”,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發展工業園區,既能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保護環境、提高管理成效,又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專業化集聚、產業鏈延伸提供了發展機遇,同時也有利于形成工業規模經濟優勢,有利于產業間、企業間的配套、融合與互動,有利于節約基礎設施等投資成本。現在,我市已建成了新材料、太沙、河濱、大武口等工業園區,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當前,進一步建設好工業園區,關鍵是要發揮整體優勢,形成聚集效應。因此要做到規劃上統一,產業上互補,基礎設施融合,政策上聯動,招商引資上形成拳頭。以寧夏新材料工業園區、河濱工業園區為核心,以縣區工業園區為基礎,制定好園區工業總體發展規劃,協調好各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突出園區工業建設的大格局、大構架、大環境和大發展的氣勢。在產業布局上既要突出特色,又要立足現有基礎;既要形成集聚效應,又要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既要適應大項目發展的需要,又要留足中小項目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完善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梳理各園區的優惠政策,整合政策資源,依托特色產業,真正形成以點串線、以線帶面,互助互動的“塊狀經濟”帶,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

第五,注重用循環經濟方式發展工業。進入新世紀之后,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面臨巨大壓力,我們已經沒有了發達國家工業化時代的廉價資源和環境容量,也經不起傳統發展方式帶來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21世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市發展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用循環經濟的方式發展石嘴山市的工業,要抓住以下幾點:一是優化工業產業結構。淘汰和關閉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設備和企業,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的高新技術產業。二是積極探索工業企業廢棄物有效的循環利用。如我市發電企業的粉煤灰的再利用,化工、冶煉企業廢水、廢渣、廢氣的再利用。新開工項目要從項目上馬就要考慮接續產業問題。三是全面貫徹實施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加大對《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保護法》等法規的宣傳和實施力度,依法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四是堅持鼓勵與限制相結合。要通過制度創新加強引導,在加工制造業中樹立循環經濟典型,形成激勵導向機制。招商引資中要拒絕引進“落后”,優先引進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或無污染的“綠色”項目。實現以最小的資源環境成本實現經濟增長,以最小的經濟成本進行污染治理的目的,真正使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我市落到實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清苑县| 南开区| 二连浩特市| 阳西县| 古丈县| 光泽县| 逊克县| 山丹县| 盐源县| 射洪县| 霍邱县| 常山县| 乐山市| 康保县| 博兴县| 穆棱市| 昌吉市| 新野县| 会宁县| 民丰县| 民权县| 台江县| 阜南县| 息烽县| 巴彦淖尔市| 孝感市| 临潭县| 绥中县| 长岛县| 永宁县| 敦化市| 九江市| 渝北区| 九龙城区| 罗田县| 河源市| 冷水江市| 枣强县| 长沙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