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把自己當作公司一樣經營(4)
- 你一年的8760小時
- 艾力
- 3158字
- 2015-08-04 11:44:20
又是一次晴天霹靂,如果說第一次培訓沒通過算被開除,那這就是第二次了。我非常懊惱,一點也想不出自己哪里做錯了。我甚至想過,自己被開除的原因是曾經借過領導的一條毛巾忘記還他了,趕緊說:“領導,我還你毛巾。”領導頓時無語,聊了半天,我也沒聽進去,心里想的全是:“怎么能這樣呢,我們這不是一個靠能力的社會嗎,不是不搞關系嗎?我來新東方就是希望純潔地活著。”
這個時候,我知道“我”這家公司出了問題,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為自己把脈,找到病因,往往是最難的。有時候,可能通過自己冷靜分析就能找到原因。更多時候,卻可能需要通過別人,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問題。
領導知道,同事知道,但他們未必愿意告訴你。我做了件看上去很傻,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幾乎給身邊所有認識的人打電話,問一下大家對我的想法和建議。這也是個情商很低的行為,畢竟當你打電話給朋友說:“告訴我,我哪里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對方礙于情面,恐怕很難完全說出內心的想法。但有時候,真正的朋友,也會誠摯地告訴你的問題所在,幫助你成長進步。
那一次,我從朋友那里并沒有找到適合的答案。失去工作的我,在假期參加了北大和日本合作的國際游學項目。在新的環境下,我很快恢復了活力,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名校學生們打成一片。有一次,我和幾個來自英國、烏克蘭的朋友約好晚上7點集合去澀谷吃飯。
從7點等到9點多,餓得前胸貼后背,兩個老外姍姍來遲,他們看到我們幾個郁悶的樣子,還很不解地問:“為什么要生氣,Be happy 就可以了啊,那么認真干嗎?”
看著他們完全不知錯,不知道自己影響了別人的樣子,我想到了那個大聲夸自己班學生,而不顧其他老師感受的自己,以及很多類似時候的自己。
當我發現了自己的病因所在之后,開始閱讀很多相關的書籍,最有啟發的一本是《智慧書》。
“不要讓事物等到不可挽回的時候才開始采取行動,這是智者的行事諫言。”
“別人認為你有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只有贏得別人的心和好感,他們才會褒獎你。”
……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那個曾經自恃專業能力強,教課受學生喜歡就無所顧忌的自己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人應該適時閉嘴,在合適的時候說合適的話;始終應該保持低調,再有成績也不該急著去展示。
后來,我“死皮賴臉”重新抓住了機會,回到團隊,還成為了最年輕的集團演講師,但這些教科書般的失敗經歷,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
在職場上,情商有時候可能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再后來我開始管理老師時,也會遇到一些情商低的員工。他們總會抱怨自己能力強為什么不受重用。我會告訴他們:也許你專業能力很強,但團隊中需要真正能做貢獻的人,不需要影響大家情緒的人。你自己很開心,別人很痛苦。即使你可以提升業績,卻是團隊負能量的來源,這決定了你不會成為團隊的核心,自然無法獲得晉升機會,甚至不被開除就不錯了。
下一次,當你覺得自己牛到無以復加,覺得除了自己別人都是傻瓜的時候,也許你才是那個傻瓜中的戰斗機。
投資未來最好的自己
俞敏洪老師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你有6個蘋果,你留下1個,把另外5個給別人吃。當你給別人吃的時候,你并不知道別人能還給你什么,但是你一定要給。因為別人吃了你的那個蘋果以后,當他有了橘子,一定會給你1個,因為他記得你曾經給過他1個蘋果。最后,你得到的水果總量可能不會增加,還是6個水果,但是你的生命的豐富性會成倍增加,你看到了6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吃到了6種不同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你學會了在6個人之間進行人與人最重要的精神、思想、物質的交換。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故事,它不僅告訴了我要學會與人分享,也在告訴我要學會真正的投資。
坐飛機或高鐵出差時,偶爾無聊,我會翻一下放在座位上的雜志。封面通常是一些大品牌的衣服飾品,由帥哥美女穿著戴著,散發出一種優雅、時尚、迷人的氣息。雜志內頁則是一些講述住豪宅、打高爾夫、開超跑、騎馬這樣時尚生活的軟廣告。一切的內容都在傳遞這樣一個訊息——只要你擁有了一個數萬元的包、幾百萬的車、一套上千萬的別墅,你就是人生贏家。
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投資到物質中,又把自己的幸福、快樂建立在與他人的比較中。
于是,我們的物質取決于我們鄰居的物質,我們的幸福也取決于我們鄰居的物質。
如果身邊的同事開10萬的車,我開著15萬的車,我就感到幸福;如果身邊的閨密用的是愛馬仕包,我卻用著Coach 包,我就會感到不開心。
攀比就這樣開始了,你買了Prada,我就要買Gucci,于是你又買了LV,我再去買愛馬仕。
幸福呼嘯而過,我們卻在物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購物時毫不吝嗇,投資未來卻又絕對小氣。上萬塊的衣服和首飾,咬咬牙,也就心花怒放地買了,一杯星巴克,隨手買來也不心疼,而一本幾十元的書,卻左衡量右比較,最后在網上花了半天下載了個免費電子版,打開一看,錯誤百出,不堪卒讀。
這樣的投資方式,讓我們的人生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貶值。
作為新東方的老師,我的收入并不算低。但現在穿的球鞋還是考上北大后媽媽送的禮物。電腦是父親的遺物,用了8年,之前出了點問題,換了硬盤后仍能正常使用。天天背的雙肩包是開會時主辦方送的嘉賓禮品。襯衣100多元,西服兩三百塊,今年春天為了錄制央視的節目,我花了1200元,買了我有生以來最貴的一套西服。也許這看起來有些節儉得不可思議,但在有些地方,我卻決不吝嗇。為了科學高效地健身,每周5次鍛煉我都會請私教,每小時280元,每周5小時。為了在30歲之前熟練掌握五門外語,過去一年我請了一位西班牙語老師進行一對一教學,一周學2次,每次2小時,每小時300元學費。送媽媽和妹妹去旅行,無論去哪里,只要她們想去,我都愿意支持。每年給酷艾英語早起團、讀書團、健身團的同學送禮物,我都開心地選、開心地買。
女作家李欣頻說,自己每個月都會固定和音樂家、建筑師、雜志主編、網絡工程師等各個不同領域的人相約聊天,因為這些人在自己的領域活得很有創意的同時,看待世界的方式也非常與眾不同,再加上彼此談得很深入,觸及了精神領域的核心層次,那種碰撞真的是非常過癮,就像站在自己的山峰上,看著眼前這么多的山頭都如此獨特精彩。
每周我也會請3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吃飯。少說多聽,聽他們聊自己領域的新生事物,問一些我不懂的問題。一頓飯下來,擴展了思維,引發很多跨界思考。我和《有道詞典》《暗黑破壞神3》的跨界合作就由此而來。這就是我的投資方式。
我并不是單純地反物質,像《瓦爾登湖》中所說,我反對的是那種把改善物質條件當成人生最高,甚至唯一目標的做法:“我不想浪費時間去謀取華美的地毯或者其他高級的家具,或者佳肴美食,或者希臘式、哥特式的房子。如果有人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這些東西,并且獲得后知道合理使用它們,那么我也并不反對他們的追求。”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最聰明的投資是投資未來。
我的一位朋友工作4年后略有一些積蓄。她可以用這筆錢每年進行輕松的海外旅行,也可以用這筆錢多買些名牌衣服和首飾。但最后她付了首付,買下一套公寓。
我問她:“這樣會不會降低了生活品質,無法盡情享受生活,更沒有足夠的錢來投資自己?”
她給我算了一筆賬:“首先,每月的房貸只占我月收入的小部分。我改掉每天上班路上去咖啡館順手買一杯COSTA 的習慣,而選擇自己在家煮咖啡;買衣服的時候,不過分講究名牌而更看重衣服的品質。這兩項省下的錢足夠我還貸,我的生活質量也并不因此下降。其次,我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如果不強迫自己把錢花在房子、車子這些大宗消費上,很容易就在吃喝玩樂中揮霍掉了。買房后,有了更努力工作的動力,我也更主動地尋找機會。去年,朋友介紹了一份兼職,我的收入更多了,也讓我更有能力投資自己,練瑜伽、學彈琴,和朋友出行,在這些方面的花銷上,我反而更自在了。”
她笑了笑說,如果當初自己沒有做出買房的決定,恐怕現在也還是一個月光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