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雷達導引頭概論
  • 高烽編著
  • 560字
  • 2018-12-27 17:28:16
第3章 環境

3.1 電波傳播

在無線電尋的制導系統中,制導站、導彈和目標通過電波傳播空間關聯在一起。無線電尋的系統采用空間直射波傳播,電波限定在視線范圍內。

3.1.1 傳播效應

直射波傳播方式受大氣折射指數不均勻或電離層電子濃度不均勻的影響,將導致多種傳播效應。

1.衰減效應

衰減效應是指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或介質中傳播時能量減弱的現象。衰減效應包括地海面多徑衰減、地形遮蔽衰減、大氣折射和吸收衰減、電離層吸收衰減和雨雪等氣象衰減。衰減效應惡化檢測信噪比,影響探測距離。

2.折射效應

電波折射效應是指大氣折射指數的空間變化使探測信號在大氣層中傳播射線彎曲的效應。折射效應導致目標角位置、距離和多普勒頻移等視在參數不同于真實參數。

3.色散效應

大氣是一種非理想介質,其折射率與頻率有關,穿越介質的電信號傳播時延是頻率的函數,即存在色散效應。色散是影響高分辨探測裝置性能的重要因素。

4.閃爍效應

對流導致湍流和電離層不均勻體運動的變化,使無線電波產生幅度、相位、極化和到達角的變化,表現為目標信號電平的快速起伏。閃爍影響探測距離和成像精度,嚴重時可引起信號中斷。

5.多普勒效應

目標相對于導彈的運動,或者在電離層傳播路徑中電子含量的時間變化率引起回波信號頻率變化,稱為多普勒效應。導彈與目標的相對運動引起的多普勒效應是測速的基礎,其他因素引起的多普勒效應將導致測速誤差。

6.去極化效應

去極化效應是指電波通過介質后的極化狀態不同于原有極化狀態的現象。去極化效應影響目標極化特征的提取和識別,也導致能量損耗。

3.1.2 傳播效應對導引頭的影響

雷達導引頭的探測距離和測量精度受電波傳播效應的影響。為了獲取雷達導引頭性能的基本參數,通常把理想傳播環境中的導引頭探測距離和測量精度作為比較的基準。然后研究某種傳播效應對導引頭性能的影響,明確特定環境中的距離損失因子和精度惡化系數。因此,除非給出明確說明,否則資料中有關探測距離和測量精度的參數都是指理想傳播環境中的導引頭性能參數。所謂理想環境,就是不存在衰減效應、折射效應、色散效應、閃爍效應、多普勒效應和去極化效應的自由傳播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彩票| 自贡市| 武威市| 咸丰县| 墨江| 庐江县| 班玛县| 全椒县| 德江县| 张北县| 万年县| 毕节市| 得荣县| 宜川县| 孟津县| 北流市| 龙胜| 泉州市| 宾川县| 白水县| 循化| 察雅县| 隆尧县| 山阳县| 邯郸市| 阜康市| 丁青县| 亚东县| 开远市| 大田县| 齐齐哈尔市| 全州县| 安塞县| 利川市| 浦东新区| 静安区| 蓝山县| 黄浦区| 疏附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