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統分析與開發技術
- 梁昌勇主編
- 1926字
- 2018-12-28 19:39:53
3.2 需求信息的獲取
項目的可行性一經認定,系統的開發就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工作也就進入了詳細調查階段,即如何能夠獲取系統開發所需求的信息,對具體的業務處理過程及方法要有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需求信息的獲取是系統開發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要求實事求是地全面調查,其對整個開發工作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3.2.1 需求信息的種類
基于需求信息本身的多種屬性,從不同角度考察,有多種劃分方式。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分類。
1.按信息內容分為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
自然信息是非人類信息,是天然存在的;人工信息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反映,是用語言、文字、數據和電子等信息形式表現出來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信息,具有目的性和有用性。
2.按信息的產生形式分為原始信息和非原始信息
原始信息指未經加工的信息;非原始信息是對原始信息加工處理后的信息,已經成為有序的、有規則的信息,易于存儲、檢索、傳遞和使用,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3.按信息的反映面分為宏觀信息和微觀信息
宏觀信息是從全面的角度來描述整體活動變化和特征的信息,具有綜合性、整體性、總體性和戰略性等特點;微觀信息是從個別的角度來描述事物變化的信息,具有個別性、局部性和戰術性的特征。
4.按信息的時態分為歷史信息、現在信息和未來信息
歷史信息反映和描述過去所發生的各種事物變化和特征的信息;現在信息描述正在發生的各種事物變化和特征的信息;未來信息是未來發生的各種事物變化和特征的信息。
5.按信息的保密程度分為公開信息、內部信息和保密信息
公開信息的傳遞和使用范圍不受任何限制;內部信息是在一定界限范圍內公開的信息,使用和傳遞局限在指定的范圍內;保密信息的傳遞和使用有嚴格的限制。
6.按信息描述事物的方式分為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定性信息指用非計量形式來描述各種事物變化和特征的信息,它著重于揭示事物本質的特征;定量信息是用計量形式來描述各種事物變化和特征的信息,著重于揭示事物量的特征。
3.2.2 需求信息來源和收集策略
系統分析的核心是摸清原系統的情況(包括組織結構情況、業務過程情況和信息處理情況等),摸清用戶的需求(用戶需要系統做什么)。因此,需要的信息涉及面很廣。需求信息的來源主要來自于企業內、外。內部來源主要包括:現行組織結構、管理體制、人員、構成技術水平、設備狀況、產品結構、可供開發系統的人財物等資源狀況和當前工作中的主要問題等。外部來源主要包括:有哪些外部單位有何種業務工作聯系、客戶特點及分布、市場情況和同行發展情況等。
信息的收集是信息運用的前提,只有收集到全面、準確的信息,才能為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信息收集不能盲目,必須首先明確信息收集的目標,它包括:確定所收集信息的服務對象,確定信息收集的內容,確定信息收集的范圍,確定信息收集的量。
需求信息收集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自下而上廣泛收集,保證需求信息的全面性。
(2)有目的的專項收集。可以全面調查收集,也可抽象調查收集。
(3)隨機積累收集,以備以后分析使用。
收集完需求信息后,要注意信息的時空性、旁系性、內涵性、拓展性和可組合性,善于思考,勤于分析,都可能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寶貴信息。
3.2.3 需求信息獲取方法
為了便于分析人員和管理人員之間進行業務交流和分析問題,在調查過程中應盡量使用各種形象、直觀的圖表工具。需求信息的獲取方法大致總結為以下5種。
1)收集資料
收集各部門、科室和車間日常業務中所用的計劃、原始憑據、單據和報表等資料。
2)發調查表征求意見
發調查表征求意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重點詢問調查,即列出影響信息系統成敗的關鍵因素,編制一個調查問卷表,自頂而下對組織的各個管理層次進行訪問,并分類整理結果,從而了解各部門的全部工作和設想;另一種是全面業務需求分析的問卷調查,即根據系統特點,針對所需調查的各項內容,涉及相應形式的調查表,用調查表向有關單位和個人征求意見和設計數據,然后分類整理這些調查表,逐步得出所要調查的內容。
常用的調查表有:上級單位對企業要求調查表、系統功能需求調查表、企業業務流程調查表、企業各業務部門組織結構及業務范圍調查表、信息需求調查表和業務報表調查表。
3)開調查會
這是一種集中征詢意見的方法,適合對系統做定性調查。它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是按職能部門召開座談會,了解各個部門業務范圍、工作內容、業務特點及對新系統的想法和建議;二是各類人員聯合座談,著重聽取使用單位對目前作業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對新系統的要求。
4)訪問
訪問是收集數據的主要來源之一,可以充分聽取各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5)深入實際的調查方法
直接參加業務實踐是了解當前系統的最好方法。通過實踐,可以較深入地了解現行系統中數據產生、傳遞、加工、存儲和輸出等環節的工作內容,對以后的設計和編寫程序設計說明都是很有益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