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關于保險與風險管理

1.1.1 保險與風險的內涵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故和自然災害,小到失竊、車禍,大到地震、洪水、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都具有不確定性,我們稱之為風險。失竊、地震等造成損失的事件稱為風險事件。而那些隱藏于風險事件背后的,可能造成損失的因素,稱為風險因素。風險因素可以是有形的,如路滑造成車禍;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疏于管理造成失竊。

保險源于風險的存在。中國自古就有“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焙汀拔从昃I繆”、“積谷防饑”的說法。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而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和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投保人向保險人繳納保險費,保險人在被保險人發生合同規定的損失時給予補償。

探其本質,保險是一種社會化安排,是面臨風險的人們通過保險人組織起來,從而使個人風險得以轉移、分散,由保險人組織保險基金,集中承擔。當被保險人發生損失,則可以從保險基金中獲得補償。換句話說,一人損失,大家分攤,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梢?,保險本質上是一種互助行為。

表面上看,保險與賭博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如都是以隨機事件為基礎,都可能以較小的支出獲得較大的回報,但事實上,二者存在本質的區別。

從參與者對風險的態度看,投保人屬于風險厭惡者,理論上,他愿付出比期望損失價值更小的成本(保險費)來轉移損失的不確定性;而賭博者屬于風險愛好者,他愿付出比期望收益值更小的成本(賭本)來獲得利益的不確定性。

從經濟學角度看,保險是對客觀存在的未來風險進行轉移,把不確定性損失轉變為確定性成本(保險費),是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保險提供的補償以損失發生為前提,補償金額以損失價值為上限,所以不存在通過保險獲利的可能。賭博行為則是主動創造風險,把確定性的成本(賭本)轉變為不確定性的收益,除成本外,不承擔損失風險。

從社會學角度看,保險體現了人們的互助精神,把原來不穩定的風險,轉化為穩定的因素,從而保障社會健康發展;而賭博則是一種投機行為,它把原本穩定的收入轉化為不穩定的風險,只會給社會、家庭帶來不穩定因素。

保險和儲蓄都是人們應付未來不確定性風險的一種管理手段,目的都在于保障未來正常的生產、生活。所不同的是,儲蓄是將風險留給自己,依靠個人積累來對付未來風險。它無須任何代價,也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而保險,是將所面對的風險用轉移的方法,靠集體的財力對付風險帶來的損失,提供了足夠的保障。但同時,保險需付出一定代價,即保險費;而銀行儲蓄不需支出,到期獲得本金和利息。可見,保險與儲蓄各有其特點。現在,隨著保險業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具有儲蓄性質的險種,如兩全人壽保險,無論被保險人于保險期內殘廢,或是生存至保險期滿,保險人都將給付保險金。

1.1.2 可保風險與不可保風險

可保風險僅限于純粹風險。所謂純粹風險,是指只損失可能而無獲利機會的不確定性。既有損失可能又有獲利機會的不確定性則稱為投機風險。

并非所有的純粹風險都是可保風險。純粹風險成為可保風險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損失程度較高

潛在損失不大的風險事件一旦發生,其后果完全在人們的承受限度以內,因此,對付這類風險根本無須采用物品,即使丟失或意外受損也不會給人們帶來過大的經濟困難和不便。但對于那些潛在損失程度較高的風險事件,如火災、盜竊等,一旦發生,就會給人們造成極大的經濟困難。對此類風險事件,保險便成為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

2.損失發生的概率較小

可保風險還要求損失發生的概率較小。這是因為損失發生概率很大程度上意味著純保險費相應很高,加上附加保險費,總保險費與潛在損失將相差無幾。例如,某地區自行車失竊率很高,有40%的新車會被盜,即每輛新車有40%的被盜概率,若附加營業費率為0.1,則意味著總保險費將達到新車重置價格的一半。顯然,這樣高的保險費使投保人無法承受,而保險也失去了轉移風險的意義。

3.損失具有確定的概率分布

損失具有確定的概率分布是進行保險費計算的首要前提。計算保險費時,保險人對客觀存在的損失分布要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保險人在經營中采用的風險事故發生率只是真實概率的一個近似估計,是靠經驗數據統計、計算得出的。因此,正確選取經驗數據對于保險人確定保險費至關重要。有些統計概率,如人口死亡率等,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像這種經驗數據,保險人必須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

4.存在大量具有同質風險的保險標的

保險的職能在于轉移風險、分攤損失和提供經濟補償。所以,任何一種保險險種,必然要求存在大量保險標的。這樣,一方面可積累足夠的保險基金,使受險單位能獲得十足的保障;另一方面根據大數法則,可使風險發生次數及損失值在預期值周圍能有一個較小的波動范圍。換句話說,大量的同質保險標的會保證風險發生的次數及損失值以較高的概率集中在一個較小的波動幅度內。顯然,距預測值的偏差越小,就越有利于保險公司的穩定經營。這里所指的“大量”,并無絕對的數值規定,它隨險種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的法則是:損失概率分布的方差越大,就要求有越多的保險標的。保險人為了保證自身經營的安全性,還常采用再保險方式,在保險人之間分散風險。這樣,集中起來的巨額風險在全國甚至國際范圍內得以分散,被保險人受到的保障度和保險人經營的安全性都得到提高。

5.損失的發生必須是意外的

損失的發生必須是意外的和非故意的。所謂意外,是指風險的發生超出了投保人的控制范圍,且與投保人的任何行為無關。如果由于投保人的故意行為而造成的損失也能獲得賠償,將會引起道德風險因素的大量增加,違背了保險的初衷。此外,要求損失發生具有偶然性(或稱為隨機性)也是大數法則得以應用的前提。

6.損失是可以確定和測量的

損失是可以確定和測量的,是指損失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都可被確定,以及損失金額可以測定。因為在保險合同中,對保險責任、保險期限等都做了明確規定,只有在保險期限內發生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人才負責賠償,且賠償額以實際損失金額為限,所以,損失的確定性和可測性尤為重要。

7.損失不能同時發生

這是要求損失值的方差不能太大。例如,戰爭、地震、洪水等巨災風險,發生的概率極小,由此計算的期望損失值與風險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實際損失值將相差很大。而且,保險標的到時勢必同時受損,保險分攤損失的職能也隨之喪失。這類風險一般被列為不可保風險。

可保風險與不可保風險間的區別并不是絕對的。例如,地震、洪水這類巨災風險,在保險技術落后和保險公司財力不足、再保險市場規模較小時,保險公司根本無法承保這類風險,它的潛在損失一旦發生,就可能給保險公司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但隨著保險公司資本日漸雄厚,保險新技術不斷出現,以及再保險市場的擴大,這類原本不可保的風險已被一些保險公司列在保險責任范圍之內??梢韵嘈?,隨著保險業和保險市場的不斷發展,保險提供的保障范圍將越來越大。

1.1.3 保險與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面臨風險才進行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以減少風險負面影響的決策及行動過程。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現實生活中的風險因素越來越多。無論企業或家庭,都日益認識到了進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們想出種種辦法來對付風險。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風險管理一條總的原則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保障。

對純粹風險的處理有回避風險、預防風險、自留風險和轉移風險四種方法。

1.回避風險

回避風險是指主動避開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它適用于對付那些損失發生概率高且損失程度大的風險,如考慮到游泳時有溺水的危險就不去游泳。雖然回避風險能從根本上消除隱患,但這種方法明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現在,并不是所有的風險都可以回避或應該進行回避。例如,人身意外傷害,無論如何小心翼翼,這類風險總是無法徹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車禍就拒絕乘車,車禍這類風險雖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將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2.預防風險

預防風險是指采取預防措施,以減小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失程度。興修水利、建造防護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預防風險涉及一個現時成本與潛在損失比較的問題:若潛在損失遠大于采取預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應采用預防風險手段。以興修堤壩為例,雖然施工成本很高,但考慮到洪水泛濫所造成的巨大災害,就極為必要了。

3.自留風險

自留風險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動承擔風險。非理性是指對損失發生存在僥幸心理或對潛在損失程度估計不足從而暴露于風險中;理性是指經正確分析,認為潛在損失在承受范圍之內,而且自己承擔全部或部分風險比購買保險更經濟合算。所以,在做出理性選擇時,自留風險一般適用于對付發生概率小,且損失程度低的風險。

4.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是指通過某種安排,把自己面臨的風險全部或部分轉移給另一方。通過轉移風險而得到保障,是應用范圍最廣、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就是轉移風險的風險管理手段之一。

風險管理和保險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中,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從理論起源上看,是先出現保險學,后出現風險管理學。保險學中關于保險性質的學說是風險管理理論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風險管理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保險研究的深入,但是,風險管理學后來的發展也在不斷促進保險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從實踐看,一方面保險是風險管理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通過提高風險識別水平,可更加準確地評估風險,同時風險管理的發展對促進保險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提高認識風險的水平。概率論的發展,為加深對風險的認識、風險的量化、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計算純保險費的前提是要知道潛在損失的概率分布。實踐中就是以概率論為理論基礎,利用經驗數據來估計事故發生的概率分布。因此,概率論是保險的數理基礎。

大數法則是概率論中一個重要法則,它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大量的、在一定條件下重復出現的隨機現象將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或穩定性。例如,我們知道擲一枚質量分布均勻的硬幣,其正面向上的概率為0.5,但如果做50次實驗,正面向上的次數很可能與期望值25次相左較大。換句話說,對該實驗進行統計得出的頻率(正面向上的次數除以實驗次數)與客觀的概率可能有較大的差距。但做一萬次或更多次實驗,其統計頻率與客觀概率相差將很小。由于大數法則的作用,大量隨機因素的總體作用必然導致某種不依賴于個別隨機事件的結果。這一法則對保險經營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知道,保險行為是將分散的不確定性集中起來,轉變為大致的確定性以分攤損失。根據大數法則,同質保險標的越多,實際損失結果會越接近預期損失結果。因此,保險公司可做到收取的保險費與損失賠償及其他費用開支基本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阿勒泰市| 修水县| 郎溪县| 长岭县| 道孚县| 平顺县| 久治县| 台中市| 丰原市| 柏乡县| 阳春市| 通州市| 班戈县| 齐河县| 全州县| 屏东市| 兖州市| 石河子市| 江西省| 繁昌县| 公安县| 桑植县| 金寨县| 蓝山县| 安溪县| 平阳县| 嘉祥县| 广汉市| 昌邑市| 申扎县| 独山县| 嘉禾县| 大连市| 仙桃市| 将乐县| 甘肃省| 新宾| 兴国县| 乌拉特后旗|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