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本課程的編寫理念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2006]16 號《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并以高職、高專對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及對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為指導思想,結合筆者多年從事《機械制圖》的教學經驗,并在近幾年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突出以下特點:
(1)貫徹“基礎理論教育以應用為目的,以掌握概念和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的原則,明確編寫目的,遵循教學規律,以必需、夠用為度,注重基礎訓練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旨在拓寬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模塊為主體、項目為導向、任務為載體,整合并精心安排教材的知識結構,將現代制圖知識分為四大模塊,即制圖基礎→投影知識→繪圖與識圖→專業圖。使制圖知識內容精練、重點突出、思路清晰、知識結構系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本書采用最新《技術制圖》、《機械制圖》的國家標準,充分體現了知識的先進性。
(4)全書圖文并茂,圖例選取典型,緊密結合專業需求,例題講解詳細、思路清晰,便于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2.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和性質
在生產實踐中,無論是生產機械制造機器、設備,還是安裝、調試,都需要依據機械圖樣進行。因此,機械圖樣是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意圖、指導生產或進行維護、維修與技術交流的主要技術文件。所以,機械圖樣又被喻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
《現代技術制圖》就是研究如何根據正投影理論并按照國家的制圖標準規定繪制和識讀機械圖樣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作為每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門重要的技術語言。
3.本課程的學習任務及要求
本課程學習完成后,應具備以下兩方面的能力:
(1)能夠正確、迅速地繪制和識讀中等復雜的零件圖。
(2)能夠繪制和識讀中等復雜程度的裝配圖。為達到上述要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
(3)有意識地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
(4)學會查閱有關的技術資料和國家標準。
(5)掌握繪制和識讀零件圖與裝配圖的有關知識和方法。
4.本課程的特點及學習方法
現代技術制圖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要想學好這門課程,要求學習時認真鉆研教材,弄懂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時還必須親自實踐,進行一定數量的畫圖和讀圖的反復練習。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本課程的內容是環環相扣的,學習時一定要認真聽好每一堂課,聽課時要主動思考,認真獨立完成作業。
(2)在學習過程中,要做到多畫、多看、多練、多想。通過“由物到圖,再由圖到物”的反復研究和思考練習,逐步建立空間概念,才能不斷提高繪圖和識圖的技能。
(3)對于制圖的標準和有關規定要準確牢記,正確應用。
(4)要與實際工程相聯系,平時有意識地多觀察周圍環境的機械產品,努力獲取一些有關設計、制造等方法的工程知識。
(5)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在生產實際中,機械圖樣上的任何疏忽和差錯都會給生產造成損失,所以必須從一開始就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基本功訓練,力求作圖規范,讀圖思路清晰,為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書由山東水利職業學院于田霞、高曉萍任主編,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張立文、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李興凱、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仲麗任副主編。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張志光主審。
具體編寫分工如下: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高曉萍編寫模塊1;山東水利職業學院于田霞編寫模塊2、模塊4中的項目2、項目4;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張立文編寫模塊3中的項目1、2;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李興凱編寫模塊3中的項目3;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國磊編寫模塊4中的項目1;山東水利職業學院褚彩萍編寫模塊4中的項目3和附錄;山東省城市服務技術學院仲麗編寫模塊4中的項目5。全書由于田霞、高曉萍負責全書的組稿、定稿和統稿工作。在編寫過程中,大量參考了機械制圖、技術制圖等諸多書籍和資料,山東汽車制造公司的褚德清、山東五證集團的有關專家也對本書的編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同時出版社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盡管我們在探索教材特色的建設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但由于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本書難免有一些錯誤和不足,懇請各教學單位和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在修訂時改進。
編者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