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前言
物流這一概念的形成和物流管理科學的建立只不過幾十年的歷史,引入中國也僅僅十幾年時間。但是物流這一概念賴以形成的流通行業,卻已歷史久遠,早在人類社會出現商品交換的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已經逐步認識到,包含交通運輸、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諸環節的物流系統,已成為國家經濟在高起點上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現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現代物流業成為當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缺少的覆蓋最廣泛的產業。
進入21世紀,企業間在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產品品質和擴大銷售方面的競爭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企業在生產領域內進一步挖掘“利潤生長點”的空間已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將眼光轉向以服務為核心的競爭。而在服務領域,現代物流服務尤其令人關注,因為高效合理的物流能通過對整個生產和流通結構的改善和協調,對企業增強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資源、改善服務和增加收益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并且大大節約時間和財力,更大程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提供有力支持,并帶來可觀的利潤。因此,引進和發展現代物流理論和技術,做好專業教育與培訓,培養高素質的現代物流經營管理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現代物流的產業地位在2006年提出的《“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得以確立,物流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國務院2009年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極大地提升了物流業在國民經濟全局中的地位,帶動了各部門、各地區的重視和支持,推動了全社會物流知識的普及和物流教育工程有序推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378所本科院校、824所高等職業學校和近2000所中等專業學校開設了物流專業,在校學生突破100萬人。
經驗表明,提高物流一體化程度,挖掘物流效率的潛力,發展第三方物流,關鍵是培養一支具備優秀物流管理素質的人才隊伍。中國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人才總數與需求相比,大大低于其他行業,已成為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另一方面,從已培養和正在培養的物流專業學生情況,以及國內物流教育現狀來看,也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離,理論多實踐少;物流教育重視硬件投資,忽視軟件投資;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共享程度低,即便學校之間也缺乏學術交流等問題。這一現狀在中國物流業迅猛發展以及跨國物流公司搶灘國內市場的背景下,對中國物流業健康成長不利,與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發展速度不相稱。
鑒于此,電子工業出版社在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后,組織全國約20余所院校與企業的100多位作者編寫了一套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共享、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適應物流高等職業教育需求的物流管理專業教材,本書即是該系列教材之一。
中國由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曾經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因而長期以來經濟領域盛行“重生產、輕流通”觀念,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在理論界接觸“物流”概念,尤其是物流管理的理論和實踐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更為明顯。為了適應這方面的需要,作者結合學習體會,借鑒、吸收和采納物流管理成熟的理論和觀點,面向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編寫了本書。
本書第1版自2004年出版發行以來,在全國高職及大專院校中被廣泛使用,受到讀者的歡迎和肯定,2007年榮獲上海市優秀教材,2011年被評為工業和信息產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多次進行了重印并再版。電子工業出版社本著認真負責的精神舉行了數次教材研討會,對本書進行了多次評議和分析。與此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向其他院校廣泛地征集好的意見和建議。根據電子工業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在杭州召開“物流管理專業新版教材修訂研討會”的精神和要求,本書主編組織了第3版的修訂,在修訂過程中,為了不打亂已建立起來的教材體系,保持教學的連續性,作者基本保留了原版的風格和結構,對第1、2、5和7章重點修訂時糾正了前一版中的謬誤和不足,補充了適應十二五規劃發展的一些數據和新內容,簡化調整了部分小節。在此基礎上,力求使本書原有“全面系統、深入淺出”的特點更為突出;在內容上吸收、采納了一些兄弟院校的建議,并在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融入了近年來國內外物流發展的新知識、新成果和新成就,以反映出物流管理的最新發展水平,更好地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
修訂后全書共7章,內容包括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類型、物流的基本活動、物流輔助作業、物流技術基礎、物流管理組織和物流綜合管理。盡管目前同類書籍較多,但是本書更側重物流知識的傳授,且引用案例較多,每章前有內容提要,章后有小結、案例、思考與練習,書末還附物流網站和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 18354-2001)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使讀者容易掌握重點,便于理解和復習,明確學習的方向。本書主旨并不是力求用一本書來反映物流管理這門綜合性頗強的學科體系,而是作為物流管理叢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和基礎,以知識性和時代性為出發點,使讀者對現代物流學的入門及物流專業基礎和進展有一個較完整、清晰的認識,并結合案例使現代物流新技術及其內涵通俗易懂,使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后,不僅對物流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而且在掌握一定的物流知識后,為學習后面系列專業的物流課程打下基礎。對于其他讀者,本書也能夠幫助他們真正了解物流管理產生、運作和發展的背景,學習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環境下物流管理的知識,掌握其相關方法,更好地以正確的物流管理理念投入到現代企業經營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去。
本書的適用面較為寬泛,除了供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學生使用外,還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應用型本科生的教材;對于有志于開拓物流業務的工商企業的業務和管理人員與交通運輸、倉儲等公司的物流從業人員,以及相關企業人員及研究人員來說,同樣是一本可以豐富物流專業知識的參考書。
《物流管理概論》教材得以出版和再版,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黃有方教授的關心,得到了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主任顧青副教授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敬意和感謝。本書也得到了上海高等學校本科教育高地“海關物流”建設項目(200539)、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S30601)和上海海事大學科研基金項目(20110020)的聯合資助。
為了使本書的結構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編撰者兼收并蓄,在本書中引用了不少文獻作者的觀點,主要參考的文獻列于書后,并借此機會向這些文獻作者表示誠摯謝意。
參加本書編寫和修訂的人員來自全國六所院校和一家企業,此次新版教材由劉偉主編,李文順和趙剛任副主編,初蓓、陳亨福、程傳榮、尚慧萍、任艷明、吳斌、許歡、林慧丹、簡睿和汪明霞等作為編寫人員;耿周、張旭參加了第2版的修訂和編寫;徐旭、高志軍、謝瑩、員世姣、張志眾、鐘瑛蓓參加了第3版的修訂和編寫。
本書雖幾經修訂,限于作者的學識水平,疏漏之處在所難免,仍懇請業內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以便在今后再次再版時吸收采納。
我們真誠希望借此教材的出版能夠為中國物流事業的人才培養和豐富物流知識寶庫做出貢獻。
劉偉
2011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