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培訓電氣維修技能
- 孫余凱 吳鳴山 項綺明等編著
- 1228字
- 2018-12-27 10:58:34
1.2 檢修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故障的基本原則
在正確判斷出故障的大概類型或大概的部位以后,就可對故障進行檢修了。檢修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故障應按以下的步驟循序漸進。
1.2.1 先靜后動原則
1.人要先靜后動
在開始檢修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時,人要先靜下來,不要盲目動手。要根據故障現象,從原理及電路上分析故障原因,然后再動手。
2.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要先靜后動
這里的靜是指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不通電的靜止狀況;動是指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通電后的工作狀況。不要對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貿然通電,先做必要的安全檢測和阻容測試,然后再通電工作,這一原則是為了保證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的安全。
3.電路要先靜后動
這里的靜是指直流工作點或靜態工作狀況;動是指交流工作情況及動態狀況。也就是說,對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故障的檢查要先靜后動。例如常見的數控機床設備電子電路,一般要求有一個合適的靜態工作點或稱直流偏置點,否則,動態工作也不正常。定型的產品(例如數控機床設備使用的模塊、集成電路等)在設計時已保證了靜態在正確的基礎上有一合乎要求的動態范圍。檢修中如果沒有交流和校正及調試誤差故障,那么靜態正常后,動態一般也正常。
1.2.2 先外后內原則
所謂先外后內,也就是要先外后內地對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故障進行修理。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如外殼、控制開關旋鈕、按鍵等要先修理;其次是修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內部暴露的零件,然后再拆卸封口的組件。但要盡量避免隨意啟封或拆卸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中的密封零件。
1.2.3 先附件后主機原則
附件是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主機以外的與主機一體的有關部件,例如數控機床設備可編程控制器PLC、外接電源等。先附件后主機,可以確切地肯定故障是否與附件有關。最簡單有效的檢驗方法就是采用對比代換法,可找一個好的附件試一下要檢修的主機或者找一個好的主機試一下未加肯定的附件,這樣就可確定故障是否與附件有關了。
1.2.4 先電源后負載原則
電源故障是機床電氣設備中最常見的故障之一。因此,檢修時一般都應首先檢查電源部分,例如電動機的三相供電電壓、計算機數控系統中使用的直流低壓等。如檢查電源電壓正常,再檢查負載電路。
1.2.5 先一般后特殊原則
分析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某一故障時,要先考慮最常見的故障原因,然后再考慮較少見的故障原因,這就是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則。
1.2.6 先簡單后繁難原則
在檢修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故障時,應先排除容易維修的故障,后排除難維修的故障。如檢修的機床電氣設備屬于一機多病故障,不要一開始就陷在一個難題上,很長時間沒有進展,應先易后難地排除故障。
1.2.7 先主要后次要原則
故障對電氣線路與設備功能的影響程度,決定著故障的主次。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有些主要的故障,在檢修時,不一定是很困難的故障,次要故障不等于就是簡單的故障。在難易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則先修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的主要故障,后修次要故障。
1.2.8 先公共后專用原則
在對電氣線路與電氣設備故障進行檢修時,要先解決共性的問題和檢修好各部分所公用的電路故障,后檢修個別性和專用電路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