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一 地鐵車票的認知

車票對于大家而言再熟悉不過了,它直接面向旅客,是乘客乘車的憑證。車票記載了乘客從購票開始,完成一次完整行程所需要和產生的費用、時間、乘車區間等信息。為滿足不同消費群的需求,地鐵運營方提供多種形式的車票供旅客自由選擇,在本任務中將對各種類型的車票作以詳細介紹。

作為乘坐地鐵的旅客和地鐵站務人員,應熟悉各種類型車票的使用規定及購買方式。

【理論模塊】

一、車票體系的發展歷程

車票是相當于自動售檢票系統(AFC)這條生產流水線的最終產品,是乘客乘車的重要憑證,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單程票、多程票、儲值票、紀念票、出站票、員工票、公共交通卡等,供乘客選用。

軌道交通的車票體系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軌道交通運營初期階段。采用紙質車票,單一票價。北京地鐵紙票直到2007年才取消。

第二階段:自動售檢票系統的初始階段。采用計程、計時票價制。車票媒介包括磁卡車票和IC卡,上海地鐵多采用磁卡車票。

第三階段:現代化聯網收費系統階段。使用非接觸式IC卡作為車票媒介,除單程票等形式的車票外,還推出“一票通”和“一卡通”兩種通用性車票媒介,方便服務旅客。

“一票通”車票是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內成行,實現不出站換乘不同線路的乘車憑證。

“一卡通”車票是可在城市公交、軌道交通、出租汽車、輪渡等交通系統中通用的一種乘車付費媒介,具有儲值功能。

二、車票的類型

車票按照材質、計價方式和使用性質有多種分類形式。

1.按材質分

車票按材質可分為紙質車票和磁卡車票。

(1)紙質車票。

常見的紙質車票有普通紙票和條形碼紙票。

①普通紙票是將車票的所有信息都直接印刷在車票上,由票務人員識讀確認,如圖2-1所示。

圖2-1 紙質車票

②條形碼紙票是將車票的相關信息通過條形碼編碼儲存,由條形碼掃描儀完成信息識別,編碼的信息只供讀取而不能改寫。

(2)磁卡車票。

磁卡車票有紙質磁卡車票和塑質磁卡車票,分別如圖2-2和圖2-3所示,兩者多是在基片上設置磁記錄區域,通過磁留存儲存有關的信息,由磁卡讀寫設備獲取相關信息,信息是可修改的。

圖2-2 紙質磁卡單程票

圖2-3 塑質磁卡單程票

(3)非接觸式IC卡車票。

非接觸式IC卡(Smart Card或Integrated Circubl Card)是將車票的所有信息儲存在車票的集成電路中,用非接觸式IC卡讀寫設備獲取相關信息。非接觸式IC卡車票有卡型、籌碼型(Token)和 CPU卡三種類型。

①卡型IC車票。

某些城市軌道交通使用的單程車票是卡型塑質非接觸式集成電路(IC)卡,即卡型IC車票,如北京、上海等,如圖2-4所示,其尺寸通常為85.9mm×54mm×0.5mm。

圖2-4 上海地鐵的卡型IC車票

②籌碼型IC車票。

部分城市軌道交通使用的單程票是籌碼型非接觸式集成電路(IC)卡,簡稱籌碼(Token),如廣州等,如圖2-5所示。

圖2-5 廣州地鐵的籌碼型IC車票

籌碼型IC卡是在直徑為30mm、厚度為2.0mm的非金屬材料圓盤內,嵌裝集成電路及天線,通過電感耦合方式與籌碼讀寫器進行操作的非接觸式IC卡。

③CPU卡。

隨著黑客攻擊手段的進步,傳統的邏輯加密卡由于沒有算法和密鑰的保護,在黑客的攻擊下,已經沒有任何安全屏障可言。為了對付黑客攻擊,在某些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乃至整個公共交通系統中推出了一種CPU卡。

CPU卡又稱微處理器卡,由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芯片組成,封裝在便于人們攜帶的卡片內。在集成電路中有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數據存儲器(E2PROM),以及片內操作系統(COS)。CPU卡具有暫時或永久數據存儲能力,其內容可供外部讀取或供內部處理和判斷之用,同時還具有邏輯處理、命令處理和數據安全保護等功能,用于識別和響應外部提供的信息和芯片本身判斷狀態和指令執行的邏輯功能。CPU卡由于其安全性高,功能完善,將成為技術和市場發展的趨勢。

2.按計價方式分

車票按計價方式可分為計次票和計程票,一般計次票比計程票優惠,有政府補貼的運營公司才能承擔得起由于優惠而減少的利潤。

3.按使用性質分

車票按使用性質可分為單程票、多程票、儲值卡、員工票、老年人免費票等。某城市地鐵車票的類型及使用情況參見表2-1。

表2-1 地鐵車票簡介

【實操模塊】

[實訓任務]

在自動售票機上購買單程票。

[實訓目的]

了解單程票的購買流程及自動售票機的使用。

[實訓要求]

(1)熟悉自動售票機的操作界面。

(2)能熟練使用自動售票機進行購票。

[實訓環境]

具有自動售票機的實驗實訓室或具有自動售票機的地鐵(高鐵)車站大廳。

[實訓指導]

每個人乘坐地鐵一般都是從購票開始的,各城市地鐵由于車站設備不同,其具體操作方法或操作界面可能不盡相同,但其購票的流程基本相同。本任務以珠三角某城市的地鐵車站自動售票機為例,具體描述單程票的購票流程,如圖2-6所示。

圖2-6 單程票的購票流程

注:

1.不同類型的自動售票機的操作界面會有所不同。

2.步驟4中關于錢幣的面值規定,不同地鐵車站會有不同的規定。

【拓展模塊】

世界十大城市地鐵標志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城市擁有地鐵?目前沒有準確計算。綜合各種資料,這個數字應該在114~168個之間。一般每個城市的地鐵車票上都印有地鐵公司的標志,下面對世界十大城市的地鐵公司的標志及其發展歷程作一個概述。

注:下文中關于各城市地鐵規模的介紹是截止于調研時間的情況,與現在的情況會有差異。

世界十大城市地鐵標志如圖2-7所示。

圖2-7 世界十大城市地鐵標志

1.倫敦地鐵

倫敦地鐵標志如圖2-8所示,啟運時間1863年1月10日;全長408公里,11條線路,268個站點。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地鐵。它一開始使用的是蒸汽機車,從1890年開始改用電力機車。盡管號稱“地鐵”,但其55%的線路都在地面上。這個“高齡”地鐵給負責運營管理的私人公司造成了一定的麻煩。2004年,其中一家公司不得不通過在eBay網站上招標來購買一些早已停產的設備。倫敦地鐵還被認為是最具電影緣的地鐵之一,曾有10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在這里取過景,其中包括《諜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和《贖罪》。

圖2-8 倫敦地鐵標志

2.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標志如圖2-9所示,啟運時間1904年10月27日;全長370公里,26條線路,468個站點。

圖2-9 紐約地鐵標志

紐約地鐵完全由政府管理,紐約地鐵的第一條線路共28個站點,于1904年在曼哈頓開通。地鐵的主要部分建于20世紀30年代。2007年4月,紐約開始動工建設近70年來第一條新地鐵線路——全長13.7公里的第二大道地鐵線。紐約地鐵的大部分站點(約277個站點)位于地下,有153個站點建在高架橋上。紐約地鐵的一個特點是擁有不是每站都停的快車。在地鐵站的入口可以看到綠色或紅色的提示燈,綠色表示該站24小時開放,紅色表示開放時間有限。站臺上設有非高峰期候車區,地鐵站建議乘客們晚上在這里等車,因為這樣可以使他們處于地鐵工作人員的視線范圍之內。

3.東京地鐵

東京地鐵標志如圖2-10所示,啟運時間1927年12月30日;全長304.1公里,13條線路,285個站點。

東京地鐵是亞洲的第一條地鐵。2004年,地鐵中的9條線路被私人公司收購,其余4條由政府管理。由于收費方式比較復雜,地鐵里安裝了自動售票機。東京地鐵是全世界運載負荷最大的地鐵。在高峰時期,有專門的服務人員負責把乘客推進車廂。站臺上標出了車門開啟的位置,以便乘客們排隊候車。早高峰時,個別車廂只有婦女和兒童才能乘坐。地鐵里安裝了地震預警系統,在發生危險時,它將自動停止所有列車的運行。同時還安裝了專門的隔離裝置用來阻斷臺風和洪水。

圖2-10 東京地鐵標志

4.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地鐵標志如圖2-11所示,啟運時間1935年5月15日;全長292.2公里,12條線路,176個站點。

圖2-11 莫斯科地鐵標志

莫斯科地鐵的第一條線路——索科利尼線開通于1935年,而最新的昆采夫站則于2008年1月7日正式運營。根據莫斯科地鐵2009—2014年的建設規劃,還將開通17個站點。莫斯科地鐵大部分位于地下,地上車站只有15個。戰爭期間,莫斯科地鐵曾被當作防空洞使用。有報道稱,莫斯科地鐵中有一條名為“地鐵2號”的絕密政府支線,直接通往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地鐵從一開始就是作為地下宮殿來修建的,因此,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地鐵之一。近年來,莫斯科地鐵里出現了一些專題列車,如閱讀專列、畫廊專列等。

5.首爾地鐵

首爾地鐵標志如圖2-12所示,啟運時間1974年8月15日;全長286.9公里,10條線路,266個站點。

圖2-12 首爾地鐵標志

20世紀90年代,首爾實施了大規模的地鐵擴展項目,將地鐵總長度延長了近160公里,并增設了4條線路。目前,還有兩條新線路和一部分老線路的路段正在建設當中。首爾地鐵超過70%的部分都在地下。不同的線路使用不同的號碼和顏色來標記。方便的標志系統不會讓你迷路:不僅每條線路有自己的號碼,就連每個站點也都進行了標號,而且所有站點的標志都有英文版本。一些站點還安裝了魚缸和播放音樂短片及電視劇的屏幕。

6.馬德里地鐵

馬德里地鐵標志如圖2-13所示,啟運時間1919年10月17日;全長284公里,13條線路,280個站點。

圖2-13 馬德里地鐵標志

馬德里地鐵開通之初是以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修建地鐵的積極倡導者。1931年西班牙共和國成立后,這個名字便不再使用。地鐵近90%的線路位于地下。不同的線路以不同的號碼和顏色來區分,同時,根據站臺的長度和車廂的寬度,還分為窄線和寬線。馬德里地鐵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地鐵。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先后實施了3個大型擴建項目,鋪設了機場支線和3條輕軌線路,建成了獨一無二的12號環線,把馬德里及其5個衛星城連接了起來。12年中,地鐵延長了將近1倍。僅2003—2007年的建設改造工程就投資43億歐元。

7.上海地鐵

上海地鐵標志如圖2-14所示,啟運時間1995年4月10日;全長234公里,8條線路,161個站點。

圖2-14 上海地鐵標志

上海地鐵建設早在1958年就開始了,但后來由于技術和資金問題一度中斷,直至1990年恢復動工。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鐵線路擴建是在2007年12月,當時一下開通了三條線路。如今,上海還在繼續積極擴建地鐵,截止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地鐵總里程超過400公里。未來還計劃將地鐵線路增加到18條,總長度達800公里。上海地鐵一部分線路在地下,另一部分則為高架輕軌線。出入口都有旋轉門。站臺兩邊設有屏蔽門。

8.巴黎地鐵

巴黎地鐵標志如圖2-15所示,啟運時間1900年7月19日;全長215公里,16條線路,384個站點。

圖2-15 巴黎地鐵標志

巴黎地鐵的開通是為迎接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世博會。1998年,第一條自動化地鐵14號線投入運營。目前正在對一些線路進行擴建。巴黎地鐵站與站之間的距離非常短,有時通過隧道可以看見相鄰地鐵站的燈光。巴黎地鐵以其入口被裝飾成新藝術派風格聞名于世。該設計出自20世紀初法國建筑師埃克托爾·吉馬爾之手。時至今日,86個地鐵站的入口還保留了這種風格,它們成為巴黎地鐵的一張名片。作為合作計劃的一部分,巴黎地鐵公司RATP分別向莫斯科、蒙特利爾、墨西哥、芝加哥和里斯本也贈送了這樣的建筑杰作。

9.墨西哥地鐵

墨西哥地鐵標志如圖2-16所示,地鐵啟運時間1969年9月4日;全長201.38公里,11條線路,175個站點。

圖2-16 墨西哥地鐵標志

墨西哥地鐵開始建設于1968年,并以創紀錄的速度推進——4年后第一階段完工時,已經建成48個站,41.4公里的線路。計劃到2010年鋪設12條新線路。每個地鐵站都有與其站名或所處位置有關的特定標志。這是為了幫助那些不懂西班牙語的人判定方位。如理工學院站的標志是不遠處國家理工學院的校徽,而薩帕塔站的標志則是1910年墨西哥農民運動領袖薩帕塔。此外,地鐵內還展示出當初在建設過程中發掘的考古文物。在蘇亞雷斯站的過道內可以參觀阿茲特克人的金字塔,而在塔利茲曼站則能看到猛犸象遺骨。墨西哥城地鐵在1985年9月19日的強烈地震(8.1級)中完好無損,可以說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城市交通工具之一。

10.北京地鐵

北京地鐵標志如圖2-17所示,啟運時間1971年1月15日;全長200公里,8條線路,123個站點。

北京地鐵于1965年開工建設。當時正值中蘇關系惡化,因此,地鐵還承擔了一個額外功能——作為發生戰事時向市郊疏散人員的工具。約70%的線路在地下。北京在奧運會召開前對地鐵進行了升級改造:在原有線路的地鐵站內安裝了空調和扶梯,消除手機信號盲區,車廂內配備公交移動電視,使乘客可以觀看比賽轉播。2008年7月19日,北京專為奧運開通了三條新線路,將市區與奧運村和機場連接起來。奧運會后,地鐵的發展還將繼續:預計到2015年,北京將擁有總長度達561公里的19條地鐵線路。

圖2-17 北京地鐵標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金塔县| 张北县| 德安县| 化德县| 花垣县| 张家口市| 仁布县| 上犹县| 凌源市| 共和县| 武隆县| 波密县| 无锡市| 大邑县| 霍城县| 长汀县| 林芝县| 伊宁市| 托克逊县| 大田县| 梓潼县| 南华县| 开阳县| 万盛区| 营山县| 边坝县| 松桃| 赤城县| 甘德县| 九龙坡区| 马鞍山市| 建阳市| 台南市| 巴塘县| 从化市| 庄河市| 顺义区| 大方县| 上林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