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長的足跡(2)
- 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3
- 竇桂梅
- 4720字
- 2015-07-07 14:26:14
“回來!”湯姆叫道,“漂亮的小家伙。我在這里很孤單,如果你回來,我保證不會再捉你的。”
“我不在乎這些,”蜻蜓說,“因為你捉不到我。不過,我吃過晚飯,再四處看看,之后就會回來,和你聊聊我的旅行見聞。天啊,那棵樹好大啊!上面的葉子也好大啊!”
其實,那是一個大碼頭。你要知道,蜻蜓從沒見過水草之外的植物。現在,所有的事物在它眼里都奇特得很。除此之外,它的眼睛也不怎么好使,鼻子之外一碼遠的東西都看不清,因為蜻蜓都是近視眼。不過,蜻蜓有著其他動物沒有的能耐。
蜻蜓真的回來了,還和湯姆聊了起來。對自己的漂亮外表和大翅膀,蜻蜓很是驕傲。但你要知道,從前的它是只丑陋骯臟的小蟲子,因此,它有理由對現在的自己感到滿意。它談論著自己在樹林和草地上的見聞,對那些奇妙的事物贊不絕口。湯姆非常喜歡聽它說話,因為地面上的事他已經忘記得差不多了。很快,他們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閱讀小助手
本文選自查理·金斯萊的著名童話《水孩子》。這個童話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湯姆在仙女的引導下,經歷各種奇遇,最后長成男子漢的故事。
在本文中,已變成水孩子的湯姆親眼見證了蜻蜓的蛻變——由原來的丑陋骯臟變得漂亮神氣。找出作者描寫蜻蜓蛻變前后外貌的語句,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其實,像這樣會“變身”的不只是蜻蜓,開動腦筋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昆蟲)也有這樣的變身本領?
膽小鬼[1]
文/三毛
認識作者
三毛(1943—1991),臺灣作家。主要作品有《夢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等。
這件事情,說起來是十分平淡的。也問過好幾個朋友,問他們有沒有同樣的經驗,多半答說有的,而結果卻都相當輝煌,大半沒有挨打也沒有被責備。
我要說的是——偷錢。
當然,不敢在家外面做這樣的事情,大半是翻父母的皮包或口袋,拿了一張鈔票。
朋友們在少年的時候,偷了錢大半請班上同學吃東西,快快花光,回去再受罰。只有一個朋友,偷了錢,由臺南坐火車獨自一人在臺北流浪了兩天,錢用光了,也就回家。據我的觀察,最后那個遠走高飛的小朋友是受罰最輕的一個,他的父母在發現人財兩失的時候,著急的是人,人回來了,好好看待失而復得的兒子,結果就舍不得打了。
小孩子偷錢,大半父母都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平日不給零用錢才引得孩子們出手偷,當然這是比較明理的一派父母。
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里響的。
那一年,已經小學三年級了,并沒有碰過錢,除了過年的時候那包壓歲錢之外,而壓歲錢也不是給花的,是給放在枕頭底下給壓著睡覺過年的,過完了年,便乖乖地交回給父母,將數目記在一個本子上。大人說,要存起來,做孩子的教育費。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期待受教育的,例如我大弟便不,他也不肯將壓歲錢交還給父母。他總是在過年的那三天里跟鄰居的孩子去賭撲克牌,賭贏了下半年總有錢花,小小年紀,將自己的錢支配得當當心心,而且豐滿。
在我們的童年里,小學生流行的是收集橡皮筋和紅樓夢人物畫片,還有玻璃紙——包彩色糖果用的那種。
這些東西,在學校外面沿途回家的雜貨鋪里都有的賣,也可以換。所謂換,就是拿一本用過的練習簿交給老板娘,可以換一顆彩色的糖。吃掉糖,將包糖的紙洗洗干凈,夾在書里,等夾成一大疊了,又可以跟小朋友去換畫片或者幾根橡皮筋。也因為這個緣故,回家來寫功課的時候總特別熱心,恨不能將那本練習簿快快用光,好去換糖紙,萬一寫錯了,老師罰著重寫,那么心情也不會不好,反而十分歡喜。
在同學里,我的那根橡皮筋繩子拉得最長,下課用來跳橡皮筋時也最神氣。而我的母親總弄不懂為什么我的練習簿那么快就會用完,還怪老師功課出得太多,弄得小孩子回家來不停地寫了又寫。
也就在那么一個星期天,走進母親的睡房,看見五斗柜上躺著一按紅票子——五塊錢。
當年一個小學老師的薪水大約是一百二十塊臺幣一個月,五塊錢的價值大約是現在的五百塊那么多了,也等于許多許多條彩色的橡皮筋,許多許多紅樓夢里小姐丫頭們的畫片,等于可以貼一個大玻璃窗的糖紙,等于不必再苦寫練習簿,等于一個孩子全部的心懷意念和快樂。
對著那張靜靜躺著的紅票子,我的呼吸開始急促起來,兩手握得緊緊的,眼光離不開它。
當我再有知覺的時候,已經站在花園的桂花樹下,摸摸口袋,那張票子隨著出來了,在口袋里。
沒敢回房間去,沒敢去買東西,沒敢跟任何人講話,悄悄地蹲在院子里玩泥巴。母親喊吃中飯,勉勉強強上了桌,才喝了一口湯呢,便聽母親喃喃自語:“奇怪,才擱的一張五塊錢怎么不見了。”姐姐和弟弟乖乖地吃飯,沒有答理,我卻說了:“是不是你忘了地方,根本沒有拿出來?”母親說不可能的,我接觸到父親的眼光,一口滾湯咽下去,燙得臉就紅了。
星期天的孩子是要強迫睡午覺的,我從來不想睡,又沒有理由出去,再說買了那些寶貝也不好突然拿回來,當天晚上是要整理書包的——在父母面前。
還是被捉到床上去了,母親不肯人穿長褲去睡,硬要來拉褲子,當她的手碰到我的長褲口袋時,我呼一下又漲紅了臉,掙扎著翻了一個身,喊說頭痛頭痛,不肯她碰我。
那個樣子的確像在發高燒,口袋里的五塊錢就如湯里面滾燙的小排骨一樣,時時刻刻燙著我的腿。
“我看妹妹有點發燒,不曉得要不要去看看醫生。”
聽見母親有些擔心地在低聲跟父親商量,又見父親拿出了一支溫度計在甩。我將眼睛再度閉上,假裝睡著了。姿勢是半斜的,緊緊壓住右面口袋。
夏天的午后,睡醒了的小孩子就給放到大樹下的小桌邊去,叫我們數柚子和芭樂,每個人的面前有一碗綠豆湯,冰冰的。
姐姐照例捧一本《西游記》在看,我們想聽故事,姐姐就念一小段。總是說,多念要收錢,一小段不要錢。她收一毛錢講一回。我們沒有錢,她當真不多講,自己低頭看得起勁。有一次大弟很大方,給了她兩毛錢,那個孫悟空就變了很多次,還去了火焰山。平日大弟絕不給,我就沒的聽了。
那天姐姐說《西游記》已經沒意思了,她還會講言情的,我們問她什么是言情,她說是《紅樓夢》——里面有戀愛。不過她仍然要收錢。
我的手輕輕摸過那張鈔票,已經快黃昏了,它仍然用不掉。晚上長褲勢必脫了換睡衣,睡衣沒有口袋,那張鈔票怎么藏?萬一母親洗衣服,摸出錢來,又怎么了得?書包里不能放,父親等我們入睡了又去檢查的。鞋里不能藏,早晨穿鞋母親會在一旁看。抽屜更不能藏,大弟會去翻。除了這些地方,一個小孩子是沒有地方了,畢竟屬于我們的角落是太少了。
既然姐姐說故事收錢,不如給了她,省掉自己的重負。于是我問姐姐有沒有錢找?姐姐問是多少錢要找?我說是一塊錢,叫她找九毛來可以開講戀愛了。她疑疑惑惑地問我:“你哪來一塊錢?”我又臉紅了,說不出話來。其實那是整張五塊的,拿出來就露了破綻。
當天晚上我仍然被拉著去看了醫生。據母親說給醫生的病況是:一天都臉紅,煩躁,不肯講話,吃不下東西,魂不守舍,大約是感冒了。醫生說看不出有什么病,也沒有發燒,只說早些睡了,明天好上學去。
我被拉去洗澡,母親要脫我的衣服,我不肯,開始小聲地哭,臉通紅的,哭了一會兒,發覺家里的工人玉珍蹲著在給洗腿,這才松了一口氣。
那五塊錢仍在口袋里。
穿了睡衣,錢跟過來了,握在拳頭里,躲在浴室不出來。大弟幾次拿拳頭敲門,也不肯開。等到我們小孩都已上了床,母親才去浴室,父親在客廳坐著。
我赤著腳快步跑進母親的睡房,將錢卷成一團,快速地丟到五斗柜跟墻壁的夾縫里去,這才逃回床上,長長地松了口氣。
那個晚上,想到許多的夢想因為自己的膽小而付諸東流,心里酸酸的。
“不吃下這碗稀飯,不許去上學。”
我們三個孩子愁眉苦臉地對著早餐,母親照例在監視,一個平淡的早晨又開始了。
“你的錢找到了沒有?”我問母親。
“等你們上學了才去找——快吃呀!”母親遞上來一個煮蛋。
我吃了飯,背好書包,忍不住走到母親的睡房去打了一個轉,出來的時候喊著:“媽媽,你的錢原來掉在夾縫里去了。”
母親放下了碗,走進去,撿起了錢說:“大概是風吹的吧!找到了就好。”
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
偷錢的故事就那么平平淡淡地過去了。
奇怪的是,那次之后,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也是那次之后的第二個星期天,父親給了我一盒外國進口的糖果,他沒有說慢慢吃之類的話。我快速地把糖果剝出來放在一邊,將糖紙泡在臉盆里洗干凈,然后一張一張將它們貼在玻璃窗上等著干。
那個下午,就在數糖紙的快樂里,悠悠地度過。
等到我長大以后,跟母親說起偷錢的事,她笑說她不記得了。又反問:“怎么后來沒有再偷了呢?”我說那個滋味并不好受。說著說著,發覺姐姐弟弟們在笑,原來都偷過錢,也都感覺不好過,這一段往事,就過去了。
[1]選自《快樂鬧學去》,三毛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閱讀小助手
偷錢“這件事情,說起來是十分平淡的”。可當真平淡嗎?其實媽媽并沒有懷疑到三毛,但她的樣子“的確像在發高燒”,而“口袋里的五塊錢就如湯里面滾燙的小排骨一樣,時時刻刻燙著我的腿”。三毛用這種比喻的手法來刻畫自己內心的緊張不安。小小的心思被刻畫得那么細膩,那種心路歷程,大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卻成為小孩子心中永遠珍藏的小秘密。讀讀故事,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寫出了作者偷錢之后的煎熬心情。根據你的理解,爸爸媽媽到底有沒有發現她偷錢的事呢?
樂讀單
一、我閱讀我感悟
1.《云南的聲音》里充滿云南風情,請在詩中找出相關的詞語,感受詩人對故土的摯愛。(提取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日》是詩人顧城的童心之作,其中用擬人的手法寫花籽,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你也學著寫一寫。(評鑒信息)
例:錢夾里真的裝滿了花籽,有的黑亮黑亮,像奇怪的小眼睛。
錢夾里真的裝滿了花籽,有的______,像_______。
3.《放學》中詳細記錄了安安獨自放學回家走的路線,請你用線段畫出圖來,并標明時間以及安安做了什么,然后練習復述,體驗安安天真快樂的回家之路。(統整/把握內容)
4.《膽小鬼》寫了“我”三年級時因偷拿父母的錢,有了一場“滋味并不好受”的成長經歷,文中五次寫到“我”的臉紅了,請找出相關的句段,理解“我”的心理感受,說說為什么以《膽小鬼》為題。(評鑒/探究寫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閱讀我實踐
1.你是否有過自己乘車或自己走路回家的經歷,想一想,有條理地說出來,和同伴分享,把其中有趣的情節詳細描述出來。(口語交際)
2.《和蜻蜓做朋友》中,生動細致地描繪了蜻蜓蛻變的過程,請和你的同學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每人畫出其中一個環節,連在一起,組成“蜻蜓的蛻變圖”。(整合/科學、美術)
三、我閱讀我挑戰
向愛讀書的你推薦以下作品,請你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來選讀。
1.《夏洛的網》[美]E.B.懷特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個農場,小豬威爾伯面臨被宰殺的命運,卻屢次被好朋友夏洛救出性命,不僅如此,威爾伯還變成一只明星豬。擁有如此化腐朽為神奇力量的好朋友夏洛,其實只是一只小蜘蛛。讀《夏洛的網》,讓我們在朋友的陪伴中體會成長。
2.《綠野仙蹤》[美]鮑姆
沒有大腦的稻草人、沒有愛心的鐵皮人、沒有勇氣的獅子,還有一個來自美國堪薩斯州的小姑娘多蘿西,多么神奇的組合,他們在一次次的冒險中去探求自己是誰。魔幻的世界,驚奇的探險,小伙伴的互助互愛,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收獲了自己的成長。
3.《犟龜》[德]米切爾·恩德
烏龜淘淘要參加的是獅王的婚禮,他不怕風吹雨打,不怕日夜兼程,這是他的“倔強”。但是他在獅王去世后,還義無反顧地前行,我們該怎樣看待它的“犟”?“只要出發,只要堅持,總能遇見最盛大最美好的慶典!”這恐怕也是對成長、對前行的一種定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