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為什么那么小就出來?”
答案不一。但基本的一點就是父母幫她們做的選擇,是為了她們的人生更精彩。
我問:“想家嗎?”
有人點頭,也有人搖頭。
我問搖頭的人為什么不想家。其中一個答道:“現在通訊很方便、快捷,隨時可以給家里打電話、通視頻。再說,這里有很多同學都是來自中國的。”
從老生口中知道,來自中國的中學生一年比一年多,已取代日本、韓國、墨西哥等,成為留學生的最大生源國。我朋友也告訴我,維多利亞有名的公立學校這幾年也為中國留學生頻開綠燈。2萬多加元一年的學費,沒有減退中國人的留學熱情。據我所知,在溫哥華,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有名氣的、類似國內重點學校里,都不乏中國的留學生。
我繼續問道:“在這里上學,感覺同國內有什么不同?”
“輕松,好玩。”
公立學校沒有課外作業。私立學校作業多些,寄宿在學校的學生每晚還有兩個小時左右的自習。但即使這樣,相比國內,也實在輕松。難怪我家老三會羨慕他的姐姐們可以在加拿大讀書。僅是沖著沒有課外作業,他就吵著也要留學。有哪個孩子喜歡課外作業呢?一個在公立學校讀12年級的中國留學生笑著告訴我,他所在的中學有30多個中國學生,他們只需稍稍努力,除英語外,學習成績都能名列前茅。
我又問:“對加拿大的學校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加拿大的老師不會像國內老師那樣整天追著你、填鴨式地教給你知識。而且這里的中學是學分制,到了12年級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了。”
我問:“想好將來讀什么大學了嗎?”
回答的都是名牌大學。
我又問:“將來想從事什么職業?”
回答的都是專業性很強的職業。
從她們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勃發的雄心,也看到了更多自信。
這時候,有一個孩子說:“叔叔,你問反了。我們這里的老師教的是倒過來的。老師會先問我們將來想過什么樣的生活、想做什么,然后告訴我們讀什么專業可以實現我們想要的生活。專業比大學更重要。要讀什么專業,取決于自己的興趣,11、12年級就要選擇好。”
我恍然大悟,終于明白了:
我對孩子們說道:“你們可要珍惜父母的血汗,好好讀書,不是每個人都像你們這樣幸運、幸福啊!”
“不要以為我們光讀書,我們還有很多人到社區做義工。雖然寄宿,但每周要做值日,吸塵、洗廁所等都要干,要評比的。”
好!雖是私立學校,卻讓她們補回在中國缺了的一課:鍛煉動手能力,轉變學習理念。
貴族學校不按貴族標準培養她們,高!
不久就是新學年開始了,預祝這些中國姑娘們身心健康,早日學成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