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寄宿到家庭還是學校
- 中學就去加拿大
- 朱凡
- 1639字
- 2015-06-03 12:31:01
未出國讀書前,我的兩個女兒也都是讀寄宿學校的。相比走讀而言,寄宿更能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我家有保姆,孩子在家可以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如果出國前孩子不懂得照顧自己,那一個人到國外去讀書怎么能行呢?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也是很不樂意,因為要同不是那么親昵的同學一起作息,還要自己整理衣服、收拾房間,要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和宿舍制度……但很快她們就喜歡上了集體生活,不僅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回到家還開始對做飯感興趣了。因此,在孩子出國之后,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讓孩子繼續在學校寄宿。
加拿大的寄宿學校同中國大同小異,對于留學生家長來說,最關心的不過是起居安全、飲食安排和宿舍設施了。在此,我可以介紹一下我兩個女兒所讀的圣瑪格麗特學校的情況。
圣瑪格麗特學校擁有4棟學生宿舍,據說是北美最好的現代化女生宿舍。大女兒嘉盈剛入校時讀的是10年級,同幾個來自墨西哥的同學同住。每個宿舍都有獨立的衛生間,衛生間里有較好的淋浴設施;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書桌和衣柜;房間里可以接收到WIFI;宿舍樓的每一層還有一個專放行李的雜物間。到了12年級的時候,學生們還可以申請單人宿舍。
宿舍樓里除了學生們的房間以外,還有公用的客廳,客廳里電視、冷柜、飲水機、微波爐等一應俱全。此外,每個宿舍樓還配有專職的舍監來管理學生的日常起居、監管學生晚間自習。每到晚上,就可以看到舍監們在各宿舍走來走去,一旦發現有人在晚自習時犯規,如打電話、上網等,除口頭警告外,還會扣掉學生那一周的零用錢。
學生如果離開學校,到附近的地方去,學校也規定要結伴而行,出去要報告(sign out),回來還要簽名(sign in)。有時,我女兒周末去溫哥華探望親戚,如果沒有我們電郵或傳真通知舍監,代孩子請假,孩子是不能離開校園一步的。嚴格的管理制度,我想,這是令每位留學生家長最為放心的事了。
在飲食方面,學校食堂聘有專人來制作食品,針對不同國家學生的飲食習慣,提供多樣的食品,保障學生的營養需要。雖然以西式食品為主,但也有不少照顧亞裔留學生的亞洲食品,如米飯、炒面等。
另外,學校里設有專門的醫務室,我從駐校的護士那里了解到,她是注冊的全職護士,如果學生有需要,她還會聯系注冊醫生來為學生服務。學校還幫每個留學生購買了醫療保險,費用已經包含在學費里面了。良好的醫療條件和醫療保障,讓我們這些家長放心了不少。
另外,我也鼓勵你的孩子寄宿到當地家庭。
加拿大的公立高中不提供校內住宿,學生可以住到當地人家里去,對此,教育局會安排指定監護人,部分中學允許家長陪讀。寄宿到當地的家庭,是一件利弊參半的事情:一方面有利于你的孩子與當地人接觸,了解更多的加拿大文化;但另一方面,因為文化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你的孩子與寄宿家庭的人也很容易產生摩擦。
如果你的孩子住到像我朋友Irene那樣的家里可真是一種福氣。Irene是來自香港的移民,有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她想讓來自中國的高中留學生寄宿到家里,是為了讓她的孩子有個伴兒,同時也有機會讓兒子練習中文。Irene是個美麗善良的人,她為留學生準備的房間非常寬敞,還有獨立的衛生間。Irene還很會做中國菜,每天她都會為留學生準備好一日三餐。Irene家就在學校附近,寄宿的學生每天步行不到十分鐘就到學校了。每到周末,Irene還會開車送留學生去市中心的商場購買生活日用品。這樣優秀的家庭、這樣舒適的生活條件、這樣值得信任和尊重的房東,可想而知,會有多少中國留學生爭著搶著到她家來啊。據Irene說,每當她向附近中學提出做寄宿家庭計劃的申請,學校所屬教育局就會派人到她家視察,了解她對寄宿學生的要求,接下來就會有很多學生向她表示愿意寄宿到她家。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如果你想幫孩子找一個像Irene那樣令人放心的寄宿家庭,必須特別留意社區安全、居住環境、飲食習慣三大要素。一般來講,當地教育局提供的寄宿家庭通常都是較為安全可靠的,只是飲食習慣方面可能要有很大的不同,當然,孩子如果實在適應不了也可以提出更換寄宿家庭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