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審時度勢——扭轉絕境不利的訣竅(2)
- 絕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發現機會
- 呂叔春
- 3506字
- 2015-05-15 10:38:47
聽了這話,太公望也大吃一驚。他剛才太緊張了,聽到遠處的聲音后,慌忙將鉤甩進水里,竟忘了放魚餌。當西伯的人馬停在水邊,西伯向他走過來時,他為了止住發抖的手,卻不知不覺將釣鉤提出水面。于是出現了這尷尬的場面。也難怪,這是他追求了幾十年而遇到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機會。
太公望鎮定自己,不使臉上顯出慌亂,腦子飛快地轉動,審時度勢尋思應對的辦法。在這短暫的沉默時刻,西伯覺得這老人莫測高深,不餌而釣也許有什么玄奧的天機,自己的問話也許太蠢了。這時幸得太公望福至心靈,突然想出對策,他說:“休道鉤無餌,自有愿上者。世人皆知紂王無道,可是西伯就甘愿上鉤,跑到朝歌去朝拜。被囚*里;世人皆知商朝氣數已盡,可是各路諸侯也甘愿上鉤,寧可臣服,為鉤上肉,就像我鉤到的這條魚一樣!”
西伯昌聽說大吃一驚,因為這些話正中他的心事,便連忙躬身施禮,問道:“愿聞賢士大名。”
“老朽呂尚是也。”
“剛才聽先生高論,振聾發聵。不瞞先生說,我就是您所說的西伯昌?!?
呂尚裝出吃驚的樣子,惶恐地說:“老朽不知,狂言亂語,恕罪恕罪?!?
西伯昌懇切地說:“現在天下紛紛,百姓亂離,如先生不棄,望助我匡扶天下,拯民于水火。”
呂尚言不由衷謙遜了一番,也就與西伯昌一同回宮了,到了宮里。他與西伯昌縱論天下大事,雄辯滔滔,分析透澈,見解高明,使西伯聽得心悅誠服,立刻拜他為太師,委以重任,為建周亡商立下了驚天之功。
6、駕奴時勢:軟繩子捆著硬木頭
能夠做到審時度勢、適時而變,也就是成功地駕馭了時勢。中國歷史上善于馭勢者不乏其人。
戰國時代楚國的昭王喜歡游山玩水,敵國已經逼到邊境,仍是要去荊臺打獵,司馬子綦代表眾姬去向楚王說亡國的利害,反被楚王叫侍從痛打了一頓。此時,令尹子西卻趕了一駕馬車來,說愿與昭王同樂。行至十里后,見昭王心境平和,有說有笑,子西就停下了馬,說,“我想不去了,大王愿聽聽原因嗎?”昭王立刻說:“你說吧!”子西誠懇地說出了這么一番話:“重罰諂臣,重獎忠臣,立國之法也。司馬子綦是一個直言忠臣,而我卻是一個不顧國家利益,只曉得迎合您的諂臣。請您殺了我,厚待司馬子綦?!闭淹跻宦?,無地自容。
順己者昌,逆己者亡。是君王的共同心理特征。面對著有這樣特殊優越感的談話對象,決不可能以比他高明的姿態出現來說服他的。吳國的年輕人、楚國的令尹子西之所以能勸說成功,就是懂得君王的這種心理,避免正面沖撞,在說明自己觀點之前,想方設法地轉移對方的注意力,使對方減少對立的情緒,先接受自己作為談話的對象,然后用寓理于情、于景的方式,陳述自己的意思,在并不直接提出刺傷對方自尊的建議的前提下,讓對方自己醒悟。真可謂是費盡心機,巧妙至極。
晉國有一個昏君晉平公,武藝糟糕,卻也偏愛狩獵。有一次他張弓射著了一只鵪鶉,可是沒有射死,他趕緊叫侍臣豎襄去抓,沒料到鵪鶉卻逃走了。平公好容易射著了獵物,卻沒到手,惱怒之至,把豎襄關了起來,說要殺他。大夫叔向聽得滿朝竊笑后,于是去找平公,向平公道:“怎么樣,獵狩得好嗎?”平公原以為他是來為豎襄求情的,一聽這樣說,就松了一口氣,說:“好什么?豎襄把我射的鵪鶉放走了,害得我兩手空空的回來,我要殺了這豎襄!”叔向點頭道:“大王說得對,豎襄是該殺。從前,我們晉國的先君唐叔也曾在這個地方狩獵,他只一箭,就射死了一頭大野牛,還用野牛的皮制了一副大鎧甲。唐叔以他卓絕的武藝和超人的勇略得到了賞識,受封于晉,創立了晉國,現在傳國于您,卻射鵪鶉而不死,這豎襄又放跑了鵪鶉,致使大王射鵪鶉不死的事張揚了出去,不是罪該萬死嗎!所以大王一定要趕快處置豎襄,以免大王的恥辱被諸侯知道而招人恥笑!”平公聽了,冷汗出了一身,才知道處死豎襄的后果,趕忙把豎襄放了出來。
7、首先認錯:卡內基見勢推舟
戴爾·卡內基是美國著名作家。他曾在《美好的人生》一書中講了他的一段經歷。
卡內基家離公園很近。因此他常常吃完飯后就帶一只叫雷斯的小獵狗到公園散步。這是個森林公園,面積很大,游人不多。公園有一規定,帶狗游覽者必須為狗系狗鏈和戴口罩。一開始,卡內基還常常按規定給狗戴上各種器具,時間一久也就松懈了。
一天,他在公園里遇見了一位騎馬警察。警察嚴厲地說:“你為什么讓你的狗跑來跑去而不給它系上鏈子?難道你不知這是違法嗎?”
“是的,我曉得?!笨▋然鸬溃安贿^我認為它不至于咬人?!?
“法律可不管你怎么認為?!本靺柭曊f,“這回我不追究,假如下回再讓我碰上,你就必須跟法官去談了?!?
從此以后,卡內基照辦了。可是,小狗很不喜歡束縛??吹叫」返目蓱z樣,他心軟了,不再給它帶上口罩。
一天上午,他正與小狗賽跑,剛跑過一片樹林,正碰到那位警察騎在一匹紅棕色的馬上。警察招手讓他過去。跑也跑不掉,卡內基只好硬頭皮迎上前去。他心想,這下可栽了!面臨如此絕境,他決定先發制人。他滿臉慚愧地說:“先生,這下你逮住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過我?!?
幾乎出于卡內基的意料,“好說,好說。”警察回答說,“我知道,在沒有人的時候,誰都想讓小狗無拘無束地跑一跑?!?
“的確忍不住,”卡內基說道,“但這是違法的?!?
“哦,別說得太嚴重了?!本旌軠厝岬卣f,“這樣吧,你只要讓它跑過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當免不了會遭責備時,處于人際關系的絕境之地,自己首先認錯,把本來別人要責備的話說出來,這便消了別人的氣,給他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那么,對方十有八九會原諒的。
8、人際關系之絕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與其丈夫相親相愛,感情和諧。但是維多利亞女王乃是一國之王,成天忙于公務,出入于社交場合,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卻和她相反,對政治不太關心,對社交活動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因此兩人有時也鬧些別扭。有一天,維多利亞女王去參加社交活動,而阿爾伯特卻沒有去,已是夜深了,女王才回到寢宮,只見房門緊閉著。女王走上前去敲門:
房內,阿爾伯特問:“誰?”
女王回答:“我是女王?!?
門沒有開,女王再次敲門。
房內阿爾伯特問:“誰呀?”
女王回答:“維多利亞?!?
門還是沒開。女王徘徊了半晌,又上前敲門。
房內的阿爾伯特仍然是問:“誰呀?”
女王溫柔地回答:“你的妻子?!?
這時,門開了,丈夫阿爾伯特伸出熱情的雙手把女王拉了進去。
作為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一開始就知道敲門的人是自己的妻子,他的兩次發問實是明知故問。為什么維多利亞前兩次敲門都遭到了拒絕,叫不開門,而最后一次丈夫開了門并熱情有加呢?這是由于她的語言沒有隨場合的變化而變化,女王的心理狀態,沒有隨著交際的環境對象的變化而加以調整,她的語言和她在此時所扮演的角色發生嚴重的沖突而造成的失誤。
第一次女王上前敲門回答說“我是女王”,她這種自稱,應該在宮殿上運用才適合,這表明交際雙方的關系是君臣關系。而現在是在寢宮之中,面對的是丈夫,所以她這樣回答顯得態度高傲,咄咄逼人,沒有滿足作為丈夫的阿爾伯特的自尊心理,因而沒有開門,女王也就陷入了絕境。第二次敲門女王的回答是“維多利亞”,應該承認第二次回答比第一次回答語言的失調程度要輕得多,但是“維多利亞”這個自稱在這里是中性的,似乎只是一個冷冰冰的代號,對任何人都可以這樣自稱,不帶任何的感情色彩,態度平淡,沒有顯現出作為妻子角色的感情色彩,因而效果也不好,喚不起丈夫的親昵之感,故而也沒開門,女王再一次陷入絕境。第三次敲門女王回答說“我是你的妻子”,體現了作為“妻子”的角色意識,傳達出妻子特有的溫柔和濃烈的感情色彩,她的心態適應了具體的場合和對象,把交際雙方的角色作了明顯的定位,極大地滿足了阿爾伯特的自尊心理,于是先前失誤的不愉快一掃而光,效果極佳,不僅敲開了房子的門,也敲開了阿爾伯特的心扉,門開了的同時,也解了絕境之圍,可見女王能夠審時度勢。
在生活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一定的場合,時刻都在扮演著某種角色。因此每當與人交際時,不僅在傳遞信息,而且還包含并規定了雙方——表達者與接受者的角色關系,人們期待你說出的話符合角色規范。我們常常聽人說,某某人今天說話有失體統,往往是指他所說的話有悖于人們所期待的角色規范。這樣交際的效果就不會好。有一段時間電視臺播放臺灣女作家瓊瑤的電視劇《幾度夕陽紅》,劇中的女秘書辦事干練周到,且對老板何慕天照顧得特別周到。有一單位早上開會,處長在大庭廣眾之下,突然問自己的女秘書“你看何慕天的女秘書怎么樣?”在場的人都明白這話的意思是“你比人家差遠了”,這是不滿意的表示。作為領導干部在這種場合應該是嚴肅認真的,如此不禮貌而帶有極大貶意的提問,已是超出了他的角色要求。所以那位女秘書不客氣地回敬了他一句:“那位女秘書的確不錯,可惜你不是何慕天!”全體大笑起來,弄得那位處長面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