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被人羞辱——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

有個成語叫惱羞成怒,意思就是說,由于羞愧和惱恨而發怒。被人無情羞辱,只要是有自尊心的人都會憤怒。但問題是,憤怒過后你還會剩下什么?你是馬上報復,以牙還牙?還是暗自爭氣,來日讓羞辱你的人感到無地自容并對你刮目相看?永遠記住一點: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

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會面對“寵”和“辱”。雖然自古以來就有“寵辱不驚”的說法,但“寵”畢竟能讓人高興,而“辱”卻讓人不舒服,甚至讓人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在對待“辱”這一關乎自己尊嚴和臉面的問題時,人和人的表現是不一樣的,有人可以神情自若,泰然處之;有人卻咽不下惡氣,以命相搏也在所不惜。

采取極端的手段報復固然可以解一時之氣,但后果不堪設想,這種舉動只能是莽漢之舉,絕非智者所為。

在被人羞辱的名人當中,漢初名將韓信可能是最具雅量的。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年輕的時候游手好閑,整天拿著一把家傳寶劍到處閑逛,窮得要靠洗衣服的婆婆施舍過日子。一天在大街上他碰到一伙紈绔子弟,他們逮著韓信便尋開心了。其中一個惡少說道:“你要么拿著寶劍把我殺了,要么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韓信沒有說什么,當著眾多看熱鬧人的面便從惡少的襠下鉆了過去,在旁觀者的哈哈大笑中,韓信一言不發地走了。

二話沒說就從別人的胯下鉆過去,這種奇恥大辱又有幾個人能忍受?在當時情況下,韓信要么抽出寶劍殺人而被官府捉拿或者被惡少群毆,要么只能接受別人的這一羞辱,如果韓信選擇了前者,那么歷史上可能就沒有“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傳奇故事了。

韓信經受住了這一關乎自己前途的嚴峻考驗,并且為他后來建功立業奠定了忍辱負重的思想基礎,正應了那句至理名言:“大丈夫能屈能伸。”

人世多磨難,有志之士絕不會在困厄羞辱中憂心忡忡、動搖信心。他們深深懂得環境越艱苦,條件越惡劣,越能磨練人的忍耐力,造就戰勝困難的強者。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們都知道漢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忍辱發憤的動人事跡:司馬遷因觸怒漢武帝,受宮刑下獄,這對一個男人來說簡直比死還難受。他幾次想死,但三思之后,想到那些逆境中成就偉業的先賢圣哲,便決心忍辱發憤,18年后,終于完成了劃時代的巨著《史記》。

由此可見,受辱之時不改其志,終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知恥近乎勇”,把自己所受的恥辱變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韓信正是知恥而后勇的典型。同樣,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對后世之人能產生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知恥后勇”。一般說來,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從知恥到雪恥,必然有一段歷史過程。大多數受辱者,皆因當時的力量或境遇處于劣勢,致使自己被打敗或被欺凌,不能立即雪恥,但只要能做到“受辱志彌堅”,將今天的恥辱銘記在心,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總有出頭之日。

林肯在尚未發跡時,曾是一個毫無聲望的年輕律師。有一次,他為了一件重要的訴訟事件趕到芝加哥。當地的幾個著名律師,對他不屑一顧。因為那些律師自視甚高、目中無人,認為和這樣一個年紀輕、資歷淺的人往來,有失身份,林肯飽受他們的白眼和輕視。

那么,林肯怎樣看待他們的輕視呢?他是把眼睛抬得更高,也用鄙視的態度來答復他們嗎?不!如果他這樣做,恐怕后來也不會尊享如此名望了。

當他從芝加哥回到斯普林非爾時,對別人說:“我從他們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學識經驗實在還遠不夠用。我發現自己應該學習和尚未學習的事還多哩!”

被人鄙視和不屑,促使林肯更加努力上進,后來林肯當了總統。而那些從前侮辱過他的人,卻還在做著律師。林肯抓住別人免費送給自己的“輕視”,將其當作一架梯子,一步步地不斷奮斗,成為了美國人民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受辱志彌堅,是一種知恥后的行事原則。有人知恥、忍恥到雪恥,也有人受辱卻不知恥,即是人們常說的厚顏無恥或恬不知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這就是說,一個人不可以無廉恥之心,不知道恥辱的恥辱,這才是真正的恥辱。

從受辱到知恥再到立志雪恥,這才是我們所提倡的人格真諦。在人生的旅程中,在面對別人的羞辱時,請千萬要記住這句話: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勃利县| 迭部县| 沂水县| 乃东县| 沐川县| 尼勒克县| 乌拉特中旗| 丹棱县| 谷城县| 诸城市| 宁城县| 长子县| 河源市| 阳朔县| 通化县| 长海县| 长武县| 衡山县| 忻州市| 汕尾市| 甘孜| 普宁市| 苏尼特右旗| 县级市| 绥芬河市| 西畴县| 香港 | 岳西县| 石景山区| 凭祥市| 永和县| 定结县| 杭锦旗| 淮南市| 余庆县| 南开区| 汤原县| 宿迁市| 永州市| 剑阁县|